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D-D水平变化的临床分析
2014-12-16余清超
余清超
河南宁陵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宁陵 476700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因脑组织局部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主要原因为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异常物体沿血液循环进入供应脑部血液循环的颈动脉或直接进入脑动脉导致[1-2]。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于机体出现组织损伤或感染后血清含量急剧升高的一类蛋白,为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中是强有力的危险因子与预示因子[3]。D-二聚体(D-dimer,D-D)为活化因子ⅩⅢ与纤维蛋白交联后,由纤溶酶溶解而产生的降解产物[3],是预示机体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有效的指标之一,可用于脑梗死、心肌梗死、肺栓塞等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4]。本文通过分析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CRP、D-D水平的变化,探讨两指标与急性脑梗死发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11—2012-11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男47例,女35例,男∶女为1.34∶1;年龄49~79岁,平均(62.06±12.72)岁。诊断根据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相关标准。入选标准:(1)起病时间<72h;(2)MRI或CT证实为急性脑梗死。排除标准:(1)有活动性出血倾向;(2)年龄≥80岁;(3)伴发严重意识障碍症状或体征;(4)有感染征象;(5)伴发哮喘、高血压(>180/95mmHg)、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根据脑梗死面积大小,分为轻、中、重度三类,轻度42例,中度30例,重度10例。另选取我院体检中心82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嘱患者空腹于清晨抽取静脉血4mL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查。观察组于入院第2、7、14、21天分别采血(住院时间<21d时不必抽取第21天血标本),对照组仅于体检时抽血检验。抽取的血液样本注入加有抗凝剂的玻璃试管中,置入离心机中以1 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后,取其上清液进行检测。CRP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D-D采用胶体金法(免疫渗滤法)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CRP水平比较 观察组入院第2、7、14天CRP比较,观察组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入院后CRP水平比较 (±s)
表1 2组入院后CRP水平比较 (±s)
组别 n 第2天 第7天 第14天观察组82 12.48±3.98 18.52±4.32 15.42±4.12对照组82 3.15±0.96 3.15±0.96 3.15±0.96
2.2 观察组轻、中、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CRP水平比较 入院后第2天中、重度患者CRP均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5),重度患者CRP明显高于中度患者(P<0.05)。见表2。
2.3 2组D-D水平比较 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患者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观察组轻、中、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CRP水平比较 (±s)
表2 观察组轻、中、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CRP水平比较 (±s)
程度 n CRP 水平轻度42 9.89±0.98中度 30 20.41±1.62重度10 31.74±1.74
表3 2组D-D水平比较 (±s)
表3 2组D-D水平比较 (±s)
组别 n 2d 7d 14d 21d对照组82 0.36±0.28 0.36±0.28 0.36±0.28 0.36±0.28观察组 轻度42 0.77±0.32 0.93±0.34 1.62±0.44 0.85±0.26 中度30 0.96±0.30 2.01±0.25 2.67±0.53 1.41±0.29 重度10 1.21±0.33 2.06±0.38 2.93±0.71 1.94±0.52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各异,主要为突然起病、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等,脑出血期及发病早期阶段的治疗方案差异甚大,故及早诊治对提高治疗成功率、防止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急性脑梗死患者多伴动脉粥样硬化,可诱导时相反应蛋白的出现而进一步使机体出现炎症,导致CRP升高;炎症反应使动脉内膜出现破损或增厚,促使受损的动脉内膜与血液相互作用,引起血栓,进而激活人体纤溶系统,使D-D明显升高。据文献报道,CRP水平越高,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功能、纤溶系统和凝血功能就愈强大[5-7]。因此,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RP、D-D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病情越严重,CRP、D-D水平升高越明显。
C反应蛋白(CRP)是1930年Tillet和Francis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血清中发现,是人体重要的急性期反应蛋白[1],在脑梗死、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组织损伤、风湿活动、手术创伤及各种急性或慢性感染等情况下,CRP可在4~6h后迅速升高,随着病情的减轻或治愈,又可迅速降低至正常范围,是组织损伤、急性炎症程度及疗效观察的首选指标之一[8]。在正常人血清中,CRP含量较低,为0.8~8mg/L,但当机体出现血管病变、感染时,可迅速升高100~1 000倍。本文CRP水平随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因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可依据CRP水平的高低预测患者是否发生急性脑梗死及严重程度。此外,患者入院后第14天CRP较第7天有一定程度降低,说明经相关治疗后,患者炎症得到一定缓解,故CRP还可以用来预测急性脑梗死疾病进展,对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D-D具有结构稳定的特点,其升高提示机体纤溶系统亢进或出现血栓。新近出现的脑梗死较难判断,本研究结果显示,不论轻、中、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第2天D-D值均较正常患者明显升高,故D-D水平的高低可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在入院初期,患者用药后血栓有一定程度的溶解,故D-D呈持续升高现象;连续治疗14~21d后,患者体内血栓基本处于恢复期,故D-D呈持续下降现象[9-10]。提示D-D水平的高低对急性脑梗死疾病的进展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作用[5]。
综上所述,CRP、D-D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程度及血栓情况,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借鉴。
[1]张耿.急性脑梗死早期连续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J].海南医学,2012,23(7):75-77.
[2]李晓宁,张晨红.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2):36-37.
[3]沈建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1,26(3):202-203.
[4]华洁,牛国忠,李保华.急性脑血管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急诊医学杂志,2003,12(7):483-484.
[5]曹小清.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12,18(29):38-39.
[6]毕崇霞,林少华,姜领.缺血性脑卒中与相对危险预测量表、颈动脉斑块性质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9):27-29.
[7]Hashimoto H,Tagaya M,Niki H,et al.Computer-assisted analysis of heterogeneity on B-mode imaging predicts instability of asymptom atic carotid plaque[J].Cerebrovasc Dis,2009,28(4):357-364.
[8]Rizzo M,Corrado E,Coppola G,et al.Prediction of cerebrovascular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subclinical carotid atherosc lerosis:the role of C-reactive protein[J].J Investig Med,2010,56(1):32-40.
[9]Idicula TT,Brogger J,Naess H,et al.Adm ission C-reactive protein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s associated with stroke severity and mortality:the Bergen stroke study[J].BMC Neurol,2009,28(9):18-22.
[10]Subodh V,Chao-HW,Shu HL,et al.A self fulfilling prophecy:C-reactive protein attenuates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and inhibits angiogenesis[J].Circulation,2011,106(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