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2014-12-15黄强
黄强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下全新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认真思考,相互学习中,相互提高,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从而不同思维方式学生的思维碰撞,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小组合作;兴趣;意识;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351-01
合作学习是指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生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既是课堂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有效的组织与指导,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一、合理分组,激发合作的兴趣
合作小组的成员以4-6人为宜。组员分配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实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由于各小组是异质分配,使得各小组间是同质的,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甚至性格等方面不同的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组内成员要有具体的明确分工。学习时教师应要求小组成员能各自发表见解,优生则扮演总结者的角色,即协调组内成员的意见,最终形成小组的观点。这样优生有了更大的挑战,而其他学生也得到了充分表现的机会,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恰当位置,彼此得到应有的尊重,个体的意见也随着得到重视。但交流中应注意避免“优生侃侃而谈,而中等生、后进生唯唯诺诺”的现象。
二、创设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环境造就人,氛围影响人。在教学中时常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的同学往往成了小“权威”,甚至瞧不起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间进行竞争时,缺乏团体意识,将小组内认为妨碍获胜的同学排斥在外,一旦比赛失败就互相埋怨、指责。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会合作,缺乏合作的意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有效的组织与指导,让学生掌握合作技能,使学生敢于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1、通过实践,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当学生学习了初步的收集、数据整理的方法后,教师放了一段路口来往车辆的录像,要求同学们统计机动车流量情况,几分钟后,老师问:完成任务的举手。没人响应。老师说,那我再放一遍,可要仔细数哟!又放一遍,几分钟后,老师又问:完成任务的举手,寥寥无几。多数学生着急了,说:老师,太快了,记不下来。老师:可以想办法呀!没有老师的要求,同学们开始自发的结成小组,有的当记录员,有的数小汽车,有数大客车,有的数货车,有的数摩托车,再放录像,一分钟后,顺利完成任务。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2、组织竞赛,激励合作的意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采用小组竞争形式,让学生在竞争中体验合作的必要性。例如组织口算比赛。学生5人一组,每组都完成相同的100道口算题,看哪个组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且正确率高。比赛结束后,老师请获胜的小组汇报获胜的原因,并鼓励落后的小组找出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体会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合作。
3、把握时机,增加合作。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出示教具圆形纸片,要求学生用绳子绕圆形纸片一周,测量圆形纸片的周长(或在直尺上滚动圆形纸片测圆周长)时,教师有意请一名学生来完成,结果几次实验都未成功。接着又连续让三名学生单独实验都失败了。这时教师提议俩人合作,一试就成功了,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离不开合作,由此合作意识的产生小到渠成,这样的训练能使班级形成团结向上,乐于合作的氛围。
三、体现主体,提高合作的质量
1、让学生做时间的主人
这里的研讨时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小组研讨前必须有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即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之上感知新知,进行思考。第二阶段进行合作研讨,小组成员交流各自思考成果,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小组共识,从中品味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的纸片,通过割补平移的方法,把它拼成自己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先让每个学生独立拼,约六分钟后,学生基本上都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但割补的方法有好几种,这时教师说:“大家别急于回答,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争取想出更多的可行的办法。”这样,全班各个小组的学生在组内交流的热情高涨,通过交流,小组成员都获得了几种拼补的方法,效果更佳。
2、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还要向全班展示讨论的结果,组织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流。讨论的结果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结晶,最好由学生自己来整理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断倾听、补充、争辩、发现,使学生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互动互进,突出个体和个体、个体和群体间的合作。这样使学生既获得了鲜活而完整的知识,又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体精神。
总之,合作学习追求的是教学中生生间、师生间的合作交流,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相互信任、积极参与、共同提高。更重要的是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是一种教学方式,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合作学习和各种理念,把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加以贯彻,并在教学中灵活应用合作学习的各种基本策略,才能逐步走向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真正实现从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崔丽莹.小学儿童合作观念与行为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