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改革应让学生多做
2014-12-15黄利亭
黄利亭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就注定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抽象性。这也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此加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应努力将数学变得具体可感,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而调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列举大量具体的例证后加以概括,提出了如何让学生在“做”中学习数学的一些方法。对于当前的从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广大教师,值得去进行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数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350-01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之中应努力将抽象变得具体,这是数学课堂教学改追求的方向之一。现结合本人近两年的课改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让学生做几何模型,帮助他们理解几何概念
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听过就忘记了,看过就记住了,做过就理解了”。所以我们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一个个抽象的数学概念。这一点最对于有关图形与几何方面的概念最为实用。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却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或是看看图,或者是教师做给学生看一看,其效果当然不太好。
1、让学生在做中学习、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
比如,我们在低年级教学认识正方形、下方形时,最好就是要求学生亲自找来纸、塑料片等材料,让他们做几个正方形及正方形,带到班上进行展示、交流。如果学生做的图形做得太不好,学生一看就能进行辨认,这比让学生只在作练习册上或作业纸上看图形进行辨认要好得多。
又如到了高年级,我们在教学圆柱体的有关概念时,就可让学生自已做个圆柱体,并让他们指一指、摸一摸圆柱体的底面、侧面、高和半径等等。这样学生不仅能较好地的理解圆柱的有关概念,而且对于理解什么是平面、什么是曲面等也大有帮助。
2、让学生在做中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
对于一些图形的性质,比图形概念更难理解。比如三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容易变形这两个性质,就是如此。因为对图形本身而言,在学生的头脑中,有看得见的表象。而对于这种性质,则更为抽象。所以如果我们让学生用木条或其他材料按要求做一做平行四边形样子的框和一个三角形样子框,然后让学生亲自去拉一位,他们就容易理解稳定性的容易变形这两个性质了。
二、将抽象的数理“做”得具体可感
在数与代数中,有些知识非常抽象,它不象图形与几何一类的知识,可以做出模型。比如一千克有多重?一秒有多长? 10进制记数学法中的“满10进一”等等。那怎么办呢?其实,我们也可以利用一定的载体将其转化为可以感受的东西。
1、利用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数理
比如我们要让学生理解十进制记数法中“满10进一”原理,我们可以这样做:在教学数数时,用小正方体来数,只要有了10个就拼成一长方体,有了10个长方体,就拼成一版(100个),当有了10版时,就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这样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深刻的印象,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满10进一”了。
2、利用实物和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量感”。要让学生理解时间、质量的一些单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比较困难难的,这就要借助一定的实物或者活动,让学生经过多次的“做”来体验。比如找出学生熟悉的重1克、1千克的物体让学生经过多次的提一提、拿一拿,掂一掂来进行体验,训练的次数多了,学生的心目中就知道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了。同样,要让学生建立1分钟、1秒钟的概念,就要让学生用拍手、写字、数数等方式来进行多次的体会。
3、利用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数学上的算理,是不便于做出实物教具的,而且有些道理也不好跟学生讲清楚,如运算顺序中的“先乘除后加减”。面对一个算式“8+5×4”,如果直接向学生讲明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可能学生就难理解了。我们可以这样来制作挂图:有红色气球8个,蓝色球有5排,每排有4个。这样的图一出示,学生很容易想到,要算“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就要先用乘法算出有多少个蓝色气球,可用5×4或4×5得20,然后再用8加上20得28,如果列成一个算式可写成8+5×4或8+4×5,这时我们再问学生,能不能先算8+5或8+4时,学生很容易想到不行,因为这里乘法表示的是一种东西,必须要先算出来。这样就容易理解“先乘除后加减”了。
三、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1、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来学习解决问题
比如当学生学习了平均数、百分率等概念和算法之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帮助老师算一算班上单元测验的成绩,也可让他们利用半期考试等机会去帮助教导处算一算学校各班的考试成绩。这样一来,就比只做几道课本上的习题要好得多,因为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很真实的问题情境。
2、上好综合与实践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这里,由于一般没有具体的题目,所以一些教师认为这个不考,于是就不上。而实际上,综合与实践要用到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这也和我们的课改目标是一致的,我们不能不上好它。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因为他是经过高度的抽象和概括。但如果我们能尽量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与实践来加深理解,那么学生学习数学就容易多了,课改的目标也就容易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