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感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兴趣
2014-12-15郑山红
郑山红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三个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部分,它最能体现学数学的魅力和价值。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本人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以学生为本,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
关键词:情感出发;培养;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95-02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而诸如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却有很大的差别,且这些非智力因素是造成学生数学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情绪高涨,与老师的互动就积极,学生的思维就敏捷,精力就会集中,学习效果良好。反之,情绪低落,学生的精力就难以集中,目光呆滞,思维迟钝,学习效果较差。这就让我想到了数学课堂应从情感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
一、学生的情感参与是课堂高效的前提条件
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而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一位教育家讲过这样一句话:“要教育孩子必须首先了解孩子”。而数学学习是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关注。比如:课前对学生聊聊天,了解学生有没有身体不舒服,学习工具准备好了没有。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一是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人格和个性,尊重学生的意愿,需要和追求,保证他们有相对的人格,自尊与自由。二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禀赋,性格,兴趣,身体状况以及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创造自由,开放,包容,合作,互动,严谨,进取,诚信的良好学风,创设自由探究和共享知识的宽松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生一定能充分发挥潜力,施展才华.
二、学生的情感参与是课堂高效的有力保障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呢?——除了教师以渊博的知识饱满的热情、亲切的话语进行上课外,还可以借助一些体态语。即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和亲切的抚摸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爱的鼓舞,一种情感的交融,就能营造出一种和谐、宽松、民主、平等互助的课堂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聪明才智的平台,并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的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只有营造出这样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学生对一些数学问题才肯想、敢想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内在的潜能才得以释放。例如:在学习“乘法意义”时,出示这样一题:“看哪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再写出来?”其中一式为8+8+8+8+5,练习时,有的同学改写成8×4+5或8×5-3,还有4×9+1,我表扬了这些同学敢于大胆创新。不料有个男生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不应该表扬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好好看题目要求”。其中一个受表扬的同学马上承认到:“题目是让我们改写成乘法算式,我们写的是乘加、乘减混合算式不对了”。另一个学生说:“要是把书上的‘改写成乘法算式换成‘改写成简单算式就好了”。这一矛盾冲突使我喜上加喜,立即展开讨论,创新性地,把一题改成两个要求不同的题。学生在的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探究数学,他们对数学的爱也油然而生,使学生大胆地敞开心扉,真诚地与教师、同学交流,学生的积极参与,使课堂的成功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三、学生的情感参与将蕴藏无限的潜能
每个学生都是一座蕴藏无限潜能的宝藏,潜能能发挥出多少关键在于教学者能给他创造出机会让他们展示。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同时要学会赏识学生,给予学生肯定,不断地激励学生,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境,逐渐养成勤于动脑、动手,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积极性。
人无完人,但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每位学生同样有他与别人不同的闪光点,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及时表扬,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班上一名女同学,数学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她的书写非常工整。我就抓住她的这一闪光点,多次在班上表扬她,并将她的书写上墙展示。又比如:在教学《欣赏与设计》一课时,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手中的圆规在美术本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其中有两个学困生画得很认真,涂色也很认真,也很有新意。我抓住这一点,及时表扬了这两位学生,在课后把这两位学生的画上墙展览,使他们感受到了一次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我能行”。在课堂上我发现这几名学生发言积极了,不懂的爱问了,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成绩也有较大进步。像他们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去关注,发现他们,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正确地引导他们将自己的长处用到学习上,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在赏识鼓励中建立起学习信心,促使潜在的学习潜能发挥出来。
四、学生的情感参与能培养越挫越勇的心理品质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有很多的成功体验,但同样会遇到失败的体验。记得有一次,在学习了圆的面积后,练习册上有一道关于求阴影部分面积的习题,把全班同学都难住了,一群孩子各种办法都想尽了,任然毫无头绪。他们唉声叹气地找到我说:“老师,这道题好难哟,不会做。”我看完题目后,没有马上给学生讲解,而是告诉学生:“这道题我需要时间思考一下。”我是想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学生两个道理:一是此题确实有难度,二是一时解答不出来是很正常的事。过了一段时间,我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学生说说他们的思路,我再谈谈我的想法,学生听了恍然大悟,大声的说:“我知道怎么做了”,高兴得手舞足蹈。记得还有一次,学生遇到一道这样的填空题: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7平方米,求圆的面积是( )平方米。如图:
一位学生找到我说:“老师,这道题做不出来。”我还没来得及问为什么,他就解释说:“这题圆的半径求不出来,所以无法做”。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师: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
生:边长乘边长。
师:正方形的边长相当于圆的什么?
生:边长相当于圆的半径。
还没有等我往下问,孩子就大叫:“哦,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谢谢老师!”那高兴劲就别提了。这样,让孩子们了解到学习数学肯定会遇到困难,但困难并不可怕,只有我们不逃避、不放弃,采取积极的行动一定会有办法征服它。让孩子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自信、努力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