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4-12-15罗芹
罗芹
摘要:“支架式”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渠道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学习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支架式;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8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一线教师不再满意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认真贯彻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开始探寻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并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以其自身的优越性倍受青睐。
一、支架式教学概念简述
关于什么是支架式教学,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在其性质判断上也存在一些分歧。一些学者从教学策略层面出发对支架式教学进行界定,比如一些学者从教学理念层面对支架式教学进行界定:支架式教学是在社会建构主义思想影响下产生的一种以实现儿童认知发展潜能为根本目的、以师生平等交往为基本途径、以教师对儿童发展的准确把握为鲜明特征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是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产生的一个重视有能力的他人对学生进行依存性的帮助,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师生互动、共同建构的过程。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支架式教学策略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临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的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老师或其他某种途径的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临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临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也称作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也就是第二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发展水平与第二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临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该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走在儿童智力发展的前面,不停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何克抗,2002)。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搭好脚手架,即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持和帮助,使学生达到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实现了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理念。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分析
1、影像式支架,感知语文
语文课文所涉及到的内容往往是一些学生根本没有见过或听过的,如果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式的接受,课堂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便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觉犹如进入了电影院,有声音,有图像,一节课下来学生印象深刻,课堂注意力也能很好的集中。例如《我们的祖国美如画》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多媒体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长安街的魅力夜景、长城的雄伟、鸟巢的别具匠心、水立方的魔幻魅力等一系列图片,此时学生已经领略了首都北京的美景,翻开课本,教师让学生自己找出关于北京风景如画的图片。通过这样的支架构建,让学生进行一次“旅游”,通过影像建立立体化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将学生带到课文的情景中来,这样对课文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2、探究式支架,品味语文
探究是对问题的深思,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关键。学生在对课文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不能多角度、全方位的来把握深入思考,这时通过构建探究式支架,借用集体的力量,传递思维的不同声音,从多个角度,立体的来品味句子,做到深入思考。例如学生对课文中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在理解和使用上还不是很熟练,我们就可以建立探究式支架,建立一些文字表达,使用一些现成的句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填空,通过学生模仿一些这样句子,在相互的交流中进行思维间的碰撞,分享不同的句式,在分享中建立“这样列举也挺好的想法”,借鉴其他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增加自己的视野,开阔思路。根据的探究的结论,学生可以很好的整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品味句式给文章带来的美感,并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习作“未来的……”当中,顺利的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为我们的写作带来很惊喜的效果。
3、典范式支架,享受语文
范例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模式,有些课文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只能借助于典型的例子。日常的语文基础训练需要范例式支架,通过范例学生可以按照例句进行说话练习,可以按照例句完成填空,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出这节课学习的方法,归纳出学习的中心思想,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向正向进行。例如在讲授《奇妙的科学世界》的环节时,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去参观当地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在自然科学博馆教师让学生重点参观和课文中相关的内容,同时做好笔记,学生在游玩的同时,领教到祖国现代科学大发展进步,在科学海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回到课堂教师让学生举出在博物馆所看到的,并翻看课本进行共同学习,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课本上的内容和博物馆中的模型,在学生的脑子中形成相互的印记,这样避免了教师没有现成的模型,课堂效果比预期的要好的多。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课堂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支架,充分的显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顺利的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触摸、感知、品味语文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有效的帮助教师灵活课堂教学,适时了解学生的动态,通过学生的认知过程来给予及时的指导教学,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 南.徐利新.对教师支架类型体系的理论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5(07)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学语文教学,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