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机关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2014-12-15张大伟王瑞麟金鑫鑫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公务员机关工作

张大伟++王瑞麟++金鑫鑫

[摘 要]青年公务员是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本文通过问卷、访谈、座谈等形式,调查了解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的思想情况,发现并分析青年公务员在政治素养、价值取向、职业认定和个人发展期望值等方面的思想状况,并相应地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

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6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12-0027-03

党的十八大后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颁布以来,机关迎来送往减少了,但公务员的一些“灰色收入”也随之缩水了,公务员的福利待遇成为普遍谈论的话题。青年公务员是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说其“重要”,是因为他们往往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是机关与基层组织、机关干部与广大群众联系的主要力量。说其“特殊”,是因为他们学历较高、思想活跃,往往有着较为特殊的诉求。因此,对这一群体当前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年龄35岁以下、职务科级及以下的青年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和深度访谈,结果如下:

一、新形势下机关青年公务员的思想状况

(一)从政治素养看,总体上理想坚定、对党忠诚,但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态度较为被动。在调查中,绝大多数机关青年公务员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给予积极评价。他们政治热情较高,政治立场坚定,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较强。90%以上的青年公务员对中央反腐败的决定表示拥护,对从上到下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表示赞同,认为只要加大力度严惩腐败就能够起到明显成效。81%的青年公务员认为,当前“党最亟待加强的措施”就是“作风建设”。另一方面,青年公务员业务学习虽然尚可,但对政治理论学习仍处于被动、应付状态。70%的青年公务员除了完成单位安排的政治理论学习任务之外,没有安排其他任何的自学。与其他公务员相比,青年文化水平高、思维活跃,但对党的历史、优良传统缺乏感性认识,党内组织生活意识比较淡薄。

(二)从价值取向看,总体上蓬勃向上、乐于奉献,但对机关不正之风的抵制不够坚决。在调查中,绝大多数机关青年公务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75%的受调查者认为从事公务员工作是为了“在更高平台上为国家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62%的受调查者“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对实现个人的梦想充满希望”。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青年机关公务员表示愿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其中49%的受访者表示有时间就会参加志愿服务,29%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愿意参加。另一方面,机关青年公务员对机关不正之风的抵制不够坚决。当身边的领导、同事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利益或者权钱交易时,42%的青年公务员选择“和自己无关,保持沉默”,23%受访者认为“潜规则比较普遍,可以理解”。一些青年公务员表示,机关文化无形但又无处不在,太有个性、太有棱角容易得罪人,容易吃亏。

(三)从职业认定看,总体上珍惜岗位、态度积极,但对所从事的职业常常感到尴尬和压力。在调查中,绝大多数青年公务员职业认同感较高。82%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工作状态与自己的期望相符合,73%的受调查者愿意或者比较愿意把目前从事的工作当做终身事业,60%以上对工作的社会地位满意度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强,对工作业绩非常看重,对偶尔加班工作也能接受。另一方面,不少青年公务员表示,自己从事的职业常常得不到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理解,金字塔型的科层结构容易出现“论资排辈”的现象。受访者在工作中经常感到“有压力”的占41%,感到工作“平淡无味”的占16%,感到“过得不太开心”的占5%。在心理压力来源中,“老百姓不理解、反感自己的工作”占30%,“职业发展空间不大”占13%,“单位人际关系复杂”占11%,“上级领导不民主、布置任务不科学”占4%。

(四)从个人发展期望值看,总体上乐观自信、充满希望,但也存在期望值过高、不够稳定的现象。在调查中,机关青年公务员学历普遍较高,被调查者96%拥有本科学历,20%拥有硕士研究生或在职学历。他们希望“单位或上级部门能够多提供业务培训或者岗位流动的机会”。90%以上的青年公务员认同“终身学习”,认为“只要工作需要,就去主动学习”。另一方面,不少青年公务员对自己当前的收入和福利满意度较低。62%的被调查者对很长时间工资没有增加表示“很不满意”,有些感到严重挫伤了工作的积极性。青年公务员大多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有的缺乏生活锻炼,缺乏感恩意识和团队意识,不太会与人合作。有些人稍遇挫折,很快产生沮丧心理。有些人事先对公务员有太多期望值,参加工作后出现“眼高手低”现象,不太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

二、青年公务员思想现状的问题根源探析

(一)国外多元政治思潮的误导。由于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广泛运用,青年公务员可以即时了解各种国外的政治思潮和价值理念。这些政治思潮往往打着“民主”、“人权”、“普世价值观”的旗号,歪曲党的历史、否定党的优良传统,质疑党的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对青年公务员的政治素养带来不小的冲击。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下,有些青年公务员对学习政治理论感到冷淡。他们虽然表面上对党的创新理论表示拥护和赞同,但由于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挑战面前容易出现动摇、在挫折面前会很容易懈怠,在沉下心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方面也就很难有所作为。

(二)封建传统社会心理的侵蚀。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官本位”社会心理长期存于社会集体潜意识。“公务员”考试热的居高不下,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这种社会心理的生动折射。一些青年人之所以考公务员,是希望通过考试来追求一种很稳定而且资源相对丰富的“铁饭碗”。一些青年人成为公务员后,从某种程度上还蕴涵着一种不健康的社会预期,即企图通过一种职业从而获得较多收益。受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传统思维影响,一些公务员对于机关不良风气不仅不去抵制,而且还会下意识地迎合。受到这种扭曲和畸形的价值追求的影响,有些青年公务员很快就精于“讨巧”等世故和潜规则,从业心理趋于消极和萎靡。在有些单位和部门信访矛盾突出,信访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有些青年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减弱,出现了“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的消极心态。

(三)社会严峻客观现实的考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伴随产生的社会问题不断增多,腐败层出不穷,贫富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不断加大。群众对有些基层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诚信形象产生越来越多的怀疑,有时也会迁怒于基层公务员身上。客观地说,大部分基层公务员工作非常清苦,与传说中的经济利益、收入水平并不对称,和外界的传闻形成巨大的反差。有些青年公务员觉得,社会上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并不理解,觉得辛苦是理所应当,自己“5+2”、“白加黑”的工作付出有时并不能得到普遍认同,心情非常郁闷。有的青年公务员抱怨,自己工作了好几年,收入一分未涨,职级基本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有时参加一次同学聚会就会感到心里“很受伤”。

(四)青年自身成长特点的影响。青年公务员年龄和职业的双重特殊性,使他们处于人生最复杂、压力最大的阶段。其身心特点、社会行为、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现实存在与未来前景之间的诸多矛盾。事业成败、仕途升迁与赡养老人、夫妻感情、抚养子女等一系列重担的交织,使得青年公务员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现象增多。由于人生中正处于“负重”和“爬坡”阶段,因此青年公务员的关注点往往落在个人收入、晋升机会、住房、婚恋、子女教育等诸多现实问题。受到工作、社会、生活的各种压力影响,青年公务员职业选择的生存性意义远远大于其价值意义,对于工作的理想追求逐步让位于现实性的考量。

三、应对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政治引导,夯实理论基础。第一,丰富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把握好机关青年工作的政治方向,把党性教育、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至上的教育作为必须完成的硬性指标。提升青年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分层次、分类型、分角色地设计思政教育内容。既要注重岗前教育,又要增强在职和跟踪教育。除了重视一般性的理论教育,还要加强权力观这一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教育。要把掌管人、财、物的主要领导干部的教育与一般青年公务员的教育区分开来。第二,丰富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国民教育体系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的重要作用。除了电视、电台、报纸和杂志等传统手段之外,把网上课堂和手机报等作为依托的强大阵地和重要手段。第三,确保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理念和方法,大力开发课堂教育之外的教育形式和资源,主动探索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等现代教育形式,确保思政教育手段的大众化、现代化。

(二)健全工作机制,弘扬清风正气。第一,把握关口,坚持依法管理。用好《公务员法》,加大对青年公务员的培训、考核、任免、升降、惩戒、交流、辞职等方面的管理力度,推进青年公务员工资、福利、住房等制度改革。建立常态的公务员退出机制,做到青年公务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升能降”,使得青年公务员队伍在新陈代谢中保持活力。通过严格的纪律约束,防止公务员产生懈怠情绪,产生由“社会公仆”到“社会主人”的蜕变。第二,激发活力,营造创新氛围。建立完善青年工作的领导体制、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使青年组织建立起来、办起来,使青年工作动起来、活起来。在规范管理的同时,预留自主创新的余地,特别是重要决策讨论通过之前,让青年公务员参与思考和争议,发挥创造性,提高工作水平,提升工作效率。第三,畅通渠道,弘扬清风正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年头脑,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党政大局,团结广大团员青年,努力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发扬民主,杜绝盲目决策和主观意志,畅通让青年公务员表达想法的渠道,完善工作的执行。

(三)创新文化载体,注重心理疏导。第一,深入开展青年读书活动,增强职业自信心。通过深入持久的青年读书活动,引导青年把学习当作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使学习成为青年加强党性修养、树立优良作风的有效手段。通过领导荐书、领导寄语、专题讲座、征文比赛、青年论坛、名家讲坛等活动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投身本职工作。多渠道地实行典型引路,发挥榜样力量,组织引导青年争做岗位能手,争做学习标兵,争创一流业绩。第二,积极探索青年文体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和倡导干部职工思想上相互交流、工作上相互配合、感情上相互沟通的良好风气,使机关文体活动形成规模、形成制度、形成常态、形成特色。引导青年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第三,积极维护青年利益诉求,增强组织向心力。要掌握并维护公务员正当、合理的利益,畅通申辩维权渠道。建立公务员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系统、长期的援助,进行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使青年公务员身心健康地投入到工作中。

(四)尊重个体需求,关心青年发展。第一,定期开展青年公务员状况的调查分析。通过对青年公务员的追踪调查,了解其思想观念和利益需求的变化,深入了解青年在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抓住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履行机关青年工作的基本职能,为青年成长成材搭建平台。第二,加强对青年公务员的职业规划。熟悉每个青年干部的学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水平,善于挖掘他们的工作潜能,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青年干部的才能。采取“坐下来学、寻上门问、走出去访,请进来谈”的方式,及时广泛地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和实践活动。把握规律特点,丰富手段载体,使机关青年工作与时俱进,增强机关青年工作的动力和活力。第三,推进青年公务员的挂职锻炼和轮岗工作。目前的轮岗制度对于青年公务员成长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较少考虑轮岗人员的个性特征、知识基础和兴趣需求,在各单位发展也不平衡。轮岗制度既要有利于工作开展,也要有利于公务员的成长。因此,政府部门轮岗工作应事先征求意见和加强沟通,职位要兼顾工作需要和个性适应,让青年公务员尽快在职业中获得精神价值,使自身从事的价值与个人理想相契合。

参考文献:

[1]陆岩:公务员热背后的冷思考[J].前线,2012-2

[2]包白英:关于我国政府机关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西江月,2014-3(中旬刊)

[3]李廷宪、查晓丽:青年公务员政治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基于青年公务员政治素质状况调查前沿[J].2011-15.

[4]孙秀艳.青年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作者张大伟为松江区委党校党史党建研究室主任,王瑞麟为松江区委党校高级讲师,金鑫鑫(执笔)为松江区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卞吉赋

猜你喜欢

公务员机关工作
沪检“未保”以案说法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机关党建共建联建 结对帮扶精准发力
不工作,爽飞了?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选工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