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了合作社,致富有“钱”景

2014-12-14何维谢安平刘宗衍

江西农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永丰县经营权果蔬

◇文/何维 谢安平 刘宗衍(本刊记者)

2013年12月5日,《江西日报》头版发表的《一场静悄悄的变革》一文引起江西省主要领导的重视。时隔半载,2014年6月12日,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冒着酷暑走进永丰县佐龙乡农民钟光平的家庭农场,强卫书记亲切地称钟光平为“老钟”,并拉着他实地察看冬瓜藤嫁接西瓜苗的新技术成果。

“不敢相信自己种地竟能纯赚一百万,更不敢想象种地竟能得到省领导的重视。”钟光平今年46岁,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是个地道的农民,谈起基地能发展到现在的模样,他连用两个“不敢相信”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钟光平是永丰县佐龙乡富裕村大屋村小组农民,和大多数村民一样,“种田种粮”单一模式从他出生就已嵌入他的脑海。“但这种种植模式在如今只能维持温饱。”钟光平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做出改变。

一次偶然的机会,钟光平听朋友介绍永丰坑田镇上西坑村村民通过种辣椒致富,在回家的路上他就下定决心种植早辣椒。钟光平先拿出家里1亩地做实验,一年下来,这亩试验田的收入是种两季水稻收入的3-4倍。这让钟光平眼界大开,于是他把家里的4亩地全部用来种植早辣椒。随后,他又尝试种植晚辣椒,收入更为喜人,是种早辣椒收入的2倍,是种两季水稻收入的6倍。此外,种植辣椒之后的土地套种西瓜,每亩土地效益更高。

尝到甜头的钟光平在2010年成立了永丰兄弟西瓜果蔬专业合作社,当时合作社的基地面积是40余亩,所种出的西瓜等果蔬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几十亩的面积形不成规模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出合作社的功能。”2012年,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使西瓜等果蔬的种植面积扩大到200多亩,除去支付给土地流转户的流转费、人工工资和生产资料等方面的成本,合作社当年就实现纯收入27万余元。

“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不仅能拿地租,还能拿工资。”钟仁明是永丰县佐龙乡浪田村村民,去年他将自家3亩土地的经营权以每亩每年300元的价格,流转给永丰兄弟西瓜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西瓜,合作社又以每小时8元钱的工资聘请他到基地务工。像钟仁明一样,佐龙乡富裕村、浪田村共有60多户村民将自己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合作社。不用种地,他们中除一部分被聘用到合作社务工外,其他则赴县城务工,收入均比过去种植水稻增加了不少,其中去年一年,合作社支付给聘用土地流转户的工资就高达20多万元。

“现在合作社还做到了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销售。”钟光平说。在这之前,村民种植农作物主要靠经验,现在,合作社专门跟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科研院校建立对接关系,提高了农作物种植的科技含量。为延长采摘期、提高辣椒的效益,合作社先后引进了先锋1号、长丰1号等优良品种,采取双膜覆盖加遮阳网等保温措施,使得秋延辣椒长势、效益突飞猛进。此外,合作社还跟各大超市建立了“农超对接”关系,“每当蔬菜丰收,我们直接往超市里面送货就行了,而且,合作社以后还准备建立自己的蔬菜超市。”钟光平笑呵呵地说。

做农业,钟光平认为,一怕自然风险,比如天灾,二怕市场风险。“现在我们的蔬菜基地都建有钢架大棚,有效地减轻了自然灾害风险。但是,对于市场风险,我们更缺乏经验,需要想法设法去攻破。”钟光平坦言。

钟光平有一句话,叫“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什么赚钱种什么。”现在,钟光平不仅主推了辣椒轮作西瓜、甘蔗套种毛豆等种植模式,而且还种植了黄瓜、草莓等多个其他品种。他认为,品种多样化一方面可以降低市场风险,另一方面超市也更愿意进购基地生产的果蔬,因为品种齐全,且质量有保障。

“去年合作社种植果蔬的收入达到400多万元,除去开支纯收入也有100多万元。”钟光平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并且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有了政策的支持,如同锦上添花,让钟光平更加信心十足。

“现在我还注册了自己的农场,叫钟光平家庭农场,总算是圆了我多年的农场梦。”说到这里,钟光平的脸上写满了喜悦。

猜你喜欢

永丰县经营权果蔬
永丰县烟阁乡:乡村治理绽新颜
祖国发展翻天覆地 老年大学面貌日新月异
——部分老年大学校舍今昔对比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清洗果蔬农残 你做对了吗
这些果蔬能保护呼吸道
论油茶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技术
土地经营权入股您怎么看?
果蔬大作战
浅谈永丰县生态公益林管理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