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南昌 树现代生态农业绿色王牌

2014-12-14胡荣棣谢冬辉南昌市农业局

江西农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力争生态农业全市

◇文/胡荣棣 谢冬辉(南昌市农业局)

近年来,南昌市努力唱响“休闲农业·秀美乡村”、“森林城乡·花园南昌”、“鄱湖明珠·中国水都”三张名片,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工程,促使现代生态农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做法与成效

1.推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一是粮食生产按照“调减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稳定总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要求,科学确定粮食增产技术路线,稳定粮食产能。二是畜禽养殖以“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为目标,在稳定生猪产业发展的同时,严格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突出发展家禽产业和草地畜牧业,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三是水产养殖在稳定传统四大家鱼养殖、提高单产的基础上,扩大特种水产品的养殖规模,加大对天然水域人工投放鱼苗的力度。四是经济作物以发展蔬菜生产为重点,在改造升级原有基地的基础上,每年净增2 万亩高标准新菜地,同时扩大食用菌生产,挖掘地方野生蔬菜,引进外地优良品系,大力发展江南特色水生蔬菜。

2.实施“四化并举•三品联创”。一是在标准化生产上,该市制定了省级农业地方标准20 项,农产品企业标准30 多项;已有蔬菜生产标准园11 个,畜禽标准养殖基地44 个,水产标准养殖基地220 个。二是在规模化经营上,截至目前,全市进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登记流转的承包地面积达85.56 万亩,占总面积的30.5%。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3321 家,新发展家庭农场6812 家,专业种养大户4065 户,公益性服务组织391 个,经营性服务组织677 个。现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 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3 个。三是在产业化发展上,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6 家(国家级12 家,省级101 家,市级343),仅2014 年上半年销售额达到622.17 亿元。四是在品牌化建设上,该市实施“三品联创”(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发展战略。目前,该市农业企业获中国驰名商标10 个、中国名牌产品6 个、省著名商标70 个、省名牌产品15 个、省名牌农产品32 个;共有267 家企业的929 个农产品及加工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登记。

3.强化“科技创新•综合治理”。一是推进“三良工程”。应用良种:截至2013 年,全市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覆盖率已分别达97%、96%、90%以上,良种在增产中的贡献率达45%。推广良法:截至2013 年,全市共累计建设部级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91 个,核心示范区123.7 万亩,推广高产集成栽培技术440 万亩,推广率达26.3%;拥有农业机械28.6万台(套),农机总动力215.5 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62.6%。建设良田:截至2013 年,全市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26.4 万亩。二是开展农村科技创业活动。2013 年该市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37 个,推广新技术新产品236 个,引进新品种322个,建立示范区36.7 万亩,培训农民1 万余人次。截至目前,全市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1 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4 个、省级鄱阳湖农业现代示范基地5 个、市级鄱阳湖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5 个。三是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该市出台了《南昌市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建设了“一斤石灰一斤粮”增产行动试验示范点60 个,示范面积2.3 万亩,亩均增产23.3 公斤;建立耕地质量定位监测点和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监测点45 个,从2005 年开始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390 万亩,减少不合理施肥量1.94 万吨;推广绿色环保植保技术试点面积13 万亩;推广农村沼气工程,户用沼气累计保有量4.7 万户,年产沼气1495 万立方米,年产沼液沼渣等117.81 万吨;开展畜禽清洁生产行动,累计拆除污染严重生猪养殖场630 余家,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企业已有388 家完成排放达标改造;规范天然水域养殖,全市1/3 天然水库以及小二型以上水库退出了承包投饵施肥养鱼,并要求珍珠养殖在2015 年全面退出该市水产养殖行列。

4.突出“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一是唱响“休闲农业• 秀美乡村”品牌。目前,该市已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 个、示范点3个,全国十佳休闲农庄1 个,中国美丽田园1 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14 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2 个、示范点20 个,市级示范点18 个。从2012 起连续三年举办中国南昌“休闲农业•秀美乡村”活动月,并成功举办2013 年第三届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场交流会。为推进富裕和谐秀美乡村建设,该市全面开展通道“五化”综合整治;开展17 个特色小镇试点工作;开展“五位一体”综合示范村建设。二是推进“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截至2013 年底,该市森林覆盖率已达29.42%,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1.5%,湿地面积占55%。三是打造“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形象。该市从2012 年起,投入一百多亿实施“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工程建设项目,各级农业部门抢抓机遇,在加大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建设、整治周边环境、修复水体生态的同时,加快农村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建设。

思路与对策

1.依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一是加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力争到2020 年,市级以上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到12个,面积达到32 万亩。二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发展设施栽培,扩大节地节水节肥设施应用。力争到2020 年形成涵盖设施园艺、设施畜牧和设施水产的标准体系,设施农业规范发展,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扩大标准化技术覆盖面,做强“三品一标”品牌。力争到2020 年,全市“三品一标”总数超2000 个,实现翻番。四是加快发展精深加工。力争到2020 年形成高度发达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局面。

2.依靠政策支持,大力推进农村改革。一是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按照“四项原则”,把好“四个关口”,实现“三个目标”。力争2015 年底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二是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和土地流转价值评估体系、政策保障体系、监督服务体系“一平台三体系”。力争到2015 年,在全市逐步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三是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争到2020 年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分别达到1 万家、1 万家、5500个。四是抓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各县区、各乡镇全面建立基层农技综合服务机构,力争到2020 年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农业信息等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到5000 个。

3.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积极推广控源减排技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力争到2020 年该市主要农作物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超过90%,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超过86%。二是加强现代生态农业技术集成攻关。积极推行农科教协作,形成传统实用技术与现代信息、生物、环境工程技术等有机结合的技术体系。力争到2020 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导产业技术体系实现全覆盖。三是大力发展循环产业。培育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等产业。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促进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力争到2020 年全市农村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和绿色植保防控率分别达到37%和30%。

4.依靠山水文化,唱好生态提升“三部曲”。一是依山靠水,借助生态。借山水之灵气,添镇村之秀美,使山水镇村融为一体。努力规划建设特色风情镇村,使山水自然风貌与镇村建设风格相映成趣。二是显山露水,还原生态。积极开展山水周边环境整治,拆除占山、占水的违章搭建,集中整治甚至逐步搬迁影响山水整体风貌的零散村点。三是修山补水,整合生态。积极实施农村小流域水土保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

猜你喜欢

力争生态农业全市
中国力争成为生物多样性引领者
G15沈海高速公路海口段力争年底完工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今年我国服务外贸额力争达6500亿美元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