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陂葡萄甜了四方 富了乡亲
2014-12-14卫农
◇文/卫农(本刊记者)
8 月初,记者到新余市湖陂管理处采访时正是酷暑时期,不过并没有对采访造成影响,反而让记者看到烈日下的葡萄园,呈现出一种诱人的美。当时,葡萄基本都已成熟,葡萄粒红绿相搭,宛如一颗颗红宝石、绿宝石,在太阳的照射下,更加晶莹剔透。据了解,湖陂管理处辖15 个自然村,553 户,家家户户都种植了葡萄,种植面积达2800 亩。2012 年人均葡萄专项收入1.14 万元。记者采访了湖陂村主任也是葡萄种植大户的李细牙,聆听他讲述湖陂葡萄产业的发展过程。
李细牙告诉记者,湖陂种植葡萄已有20 多年的历史。1991 年冬由村民王立平开始在湖陂租地100 亩,试种葡萄,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1996 年他的葡萄获得大丰收,100 亩面积实现产量26 万斤,销售收入达到60 多万元。葡萄种植带来的巨大效益,促进了湖陂村民的积极性,他们纷纷自发种植,通过村帮村,户帮户,湖陂村葡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5 年,湖陂村更是被授予“一村一品”的省级示范点。湖陂村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在和李细牙的交谈中,记者发现了其中的原因。
品种改良赢市场
2005 年之前湖陂村种植葡萄主要是巨峰、藤稔、红富士等品种,这些葡萄品质一般且都是中熟品种,这样就导致品种单调,上市时间过分集中的问题。因此,从2008 年开始,村委会决定用3-5 年时间全面进行品种改良,加快新品种引进培育步伐。近几年先后引进夏黑、巨玫瑰、醉金香、金手指、红地球、美人指等新品种20 余个,已发展成早、中、晚熟三大系列。尤其像金手指、红地球这样的品种,成熟期早、晚搭配,延长了湖陂葡萄上市时间,并且味道香甜可口,品质极佳,倍受市场青睐。
科技创新结硕果
几年来,湖陂村为提升葡萄品质,增加种植效益,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2010 年从广西果蔬研究所引进葡萄二次结果栽培新技术,拉长了葡萄产品市场供应期2-3 个月。2011 年引进日本“钢架大棚”设施栽培新技术,充分凸现了设施栽培的优越性和防灾减灾的安全性。此外,湖陂村还相继引进了无核化处理、避雨栽培、数字化管理等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增加了种植效益,促进了优质、高效、安全绿色果品的规模生产。
科普培训强素质
为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湖陂村一方面组织葡萄种植示范户外出学习考察,从2006 年到2012 年期间,先后组织84 人次示范户到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参观学习外地先进的葡萄种植技术;另一方面湖坡村成立“一村一品”培训中心,定期举办葡萄生产技术培训班,每年至少举办4 期,受培人员达万余人,同时加大培训基础设施和科普宣传的投入,新添了电脑、影像设备等培训设施,建立了科普图书室90 平方米,发放各种科技资料万余份,全面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湖陂葡萄从1991 年开始,充分利用该村的区域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促进了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现湖陂村“一村一品”葡萄产业不仅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也为广大市民乃至外地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让他们在香飘四方的葡萄园中体验田园风光,享受果园生活,实现回归自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