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地区长7浊积砂体沉积特征与夹层研究
2014-12-14崔丽萍崔丽丽王容容
崔丽萍,王 丹,崔丽丽,王容容
(1.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七采油厂,陕西 西安710200;3.胜利油田胜利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东营 257237;4.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陕西 榆林 718600)
深水浊积砂体为一类重要的隐蔽性油气藏,是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气勘探理应重视的储集体类型。研究表明浊积砂体储集能力好,并有良好含油气性,因此预测浊流沉积砂体规律、优选出有利的储集砂体成对盆地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1]。本文以环江油田长7段浊积砂体为例,系统阐述了浊积砂体的沉积特征及储层夹层分布,为指导该类油藏的勘探开发、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了依据。
环江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天环坳陷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开始进入相对独立的大型内陆坳陷盆地演化阶段,长7段沉积为湖泊的最大扩张期,由于湖盆持续拉张,坳陷达到鼎盛,湖水加深至最大,可容空间大大增加,沉积物的供给相对不足,形成深水沉积,发育了一系列深水浊积扇体[2]。此时,环江地区处于盆地深湖 -半深湖区域的西南边界[3],在此区域背景下发育的浊积砂体在横向和纵向上相互叠置,在平面上连片分布,并与下方沉积的巨厚烃源岩直接接触,具备形成有利储集体的条件[4]。
1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通过野外剖面和岩心观察,结合测井相分析,环江地区长7期主要发育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沉积相类型;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半深湖-深湖相浊流两类储集砂体是长7砂体的主要成因类型。
长7沉积期研究区西部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浅水沉积环境外,东部地区发育半深湖—深湖相沉积环境的深灰色泥岩及浊积沉积体。西侧的三角洲前缘沉积以块状细砂岩为主,发育平行、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等,偶见波状、变形层理,底部多见冲刷泥砾,与下伏层呈突变冲刷接触关系。相对于西侧的三角洲前缘沉积,东侧的半深湖-深湖环境的浊积相由中粒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频繁韵律互层,砂岩以块状为主,发育丰富的槽模、沟模等层面构造和重荷模及伴生的泥岩火焰构造、砂枕构造、滑塌变形等同生变形构造,局部发育不完整的鲍马层序,砂泥比由下向上逐渐减小。
图1 长7浊积岩沉积构造特征
岩心观察表明(图1),浊积岩颜色以灰色、深灰色为主,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细砂岩或粗粉砂岩。浊积岩碎屑组分磨圆度差,碎屑颗粒多呈次棱状,分选差 -好,结构成熟度较低。矿物组成和与之相邻的正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的组成一致,说明它们在物质来源上有很大的继承性[5],只是浊积岩层段的泥质杂基含量较高。且东部浊积砂岩岩心孔隙度平均值10.23%,岩心渗透率平均值为0.21×10-3μm2,比较西部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岩心平均孔隙度 8.75%、平均渗透率 0.065×10-3μm2明显物性更好,并且含油气性较好,此结果与试油资料相吻合。
浊积岩粒度概率图主要呈两段式,颗粒由悬浮总体和跳跃总体组成,斜率较大,反映出沉积物滑动再沉积的特点[6]。电性特征为自然电位曲线表现为在暗色泥岩平直基线的背景上,呈弱起伏状,箱形负异常;自然伽马值较低,曲线呈箱状,具小的锯齿状起伏,并且表现为低 -中高幅的锯齿状的近箱形或钟形曲线的频繁叠加。
2 储层夹层特征
深湖相浊流沉积体,沉积受复杂多样因素的影响,砂体的岩石结构复杂,与深湖泥质交叉混合,导致互层,隔夹层发育,储层具有强的非均质性,导致勘探开发难度变大[7]。另一个方面,在隔夹层的遮挡聚集作用下,储层易形成油气聚集,是有利的油气储层,也是油田增储上产的突破方向[8]。因此确定隔夹层的三维分布对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环江地区长7油藏由于埋藏较深,压实程度高,为典型的低孔超低渗致密储层,且浊积砂体沉积环境复杂,非均质性强,然而目前对本区夹层特征的研究明显不足,不能直观了解储层非均质性。
层内的夹层定量描述,多用非渗透夹层的分布频率和密度2个指标来描述其分布特征[9]。分布密度是指剖面中夹层总厚度占所统计砂岩总厚度(包括夹层)的比例;分布频率是指单位厚度岩层的非渗透夹层个数,其表达式分别为
分布频率:F=N/H×100%,
分布密度:D=Hsh/H.
式中:N为小层单元内非渗透夹层累积层数;Hsh为小层单元内非渗透夹层累积厚度/m;H为小层单元厚度,即砂岩的厚度/m;夹层的密度和频率越大则说明层内夹层数也越多,储层的非均质性则越强。
笔者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分析,对环江地区长71、72油层组夹层进行统计分析,现以长71储层为例做夹层分布频率和密度图。研究区长7夹层较为发育,分布厚度和频率相对较高,长7夹层密度和频率对应关系良好,沿着工区四周呈朵状分布。依据沉积相发育特点,东西地区分异明显,西部主要发育浊积岩地区夹层发育密度和频率都较高,频率一般都高于 9.0%,密度一般都大于 0.5,夹层频率最高为22.2%,密度最大为1.23;靠近东部发育深湖地区夹层密度和频率较小,高值呈零星分布夹层频率最高为10.53%,密度最大为0.57;通过研究区夹层分布密度与频率图可以明显发现,对比长7沉积相图,夹层低值区与高值区的分布分别对应区内三角洲前缘沉积部位与半深湖-深湖浊积扇沉积部位,受沉积作用影响显著。
由上述对研究区内夹层展布的研究可见,沉积环境对隔夹层的发育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区储层主要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浊积岩储层为主。受到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等的影响,浊积砂体夹层发育,对储层干扰作用突出,导致储层的强非均质性。因此,在此弄清研究区区长7沉积特征,对不同的沉积类型,分类评价它们的岩性、物性、非均质性,为日后有针对性地分别采用相应的勘探开发方案,以最大效益地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3 结语
(1)长7期湖盆逐渐扩张,环江地区逐渐处于深湖 -半深湖沉积的西南边界,西部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东部主要湖-半深湖浊积扇发育。
(2)环江地区浊积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细砂岩或粗粉砂岩。粒度概率图主要呈两段式,砂岩以块状为主,发育丰富的槽模、沟模等层面构造和重荷模等沉积构造,且物性、含油气性较三角洲前缘砂好。
(3)浊积砂体沉积环境复杂,非均质性强,隔夹层发育。研究区长7夹层较为发育,夹层低值区与高值区的分布分别对应区内三角洲前缘沉积部位与半深湖-深湖浊积扇沉积部位,受沉积作用影响显著。
[1]袁珍,李文厚,范萌萌,等.深水块状砂岩沉积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上三叠统长6油层组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1.30(4):43-49.
[2]赵俊兴,李凤杰,申晓莉.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和长7油层浊流事件的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J].石油学报.2008.29(3):389-394.
[3]张世懋,丁晓琪.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浊积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测井技术.2011.35(6):594-598.
[4]陈全红,李文厚,郭艳琴,等.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浊积岩体系及油气勘探意义[J].地质学报.2006.80(5):656-663.
[5]冯娟萍,李文厚,欧阳征健.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浊积岩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2.14(3),295-302.
[6]蔡传强,严科,杨少春,等.浊积砂体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东营胜坨油田T74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浊积砂体为例[J].高校地质学报.2008.14(3):419-425.
[7]郑荣才,韩永林,王海红,等.白豹地区长6油层组湖底滑塌浊积扇沉积特征及意义[J].低渗透油气田.2006.11(3):22-29.
[8]王金铎,韩文功,于建国,等.2003.东营凹陷沙三段浊积岩体系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石油学报.24(6):24-29.
[9]赵敏,李克永,杨剑,等.黄陵地区隔夹层发育特征及对储层影响[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4.31(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