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明的对话引领者
2014-12-13邢海燕姜书勤
邢海燕+姜书勤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课程沉浸于唯理性的教育之中,往往只停留于人的认知、知识层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敞开心扉,通过真诚的对话,感召、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而使学生在心灵层面发生变化。
一、对话中消解学生“失语症”
在我校教师上的《中山陵前》(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9课)公开课上,我看到如下教学场景。
“讨论一下,长辈们见到的‘民主是什么?”教师的问题提出后,我看到参与讨论的学生并不用自己的话谈对“民主”的理解,而是照读文中现成的句子或片断,学生似乎都成了“文抄公”。有一位学生没有照着书读,而是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这本应该是好事,但教师听后觉得学生说得不够准确,就提醒学生说:“书上是怎么说的呢?”在这样的提示下,学生就不用自己的话来说了,而是按照老师的要求照着书读起来。此后,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为了保险,大家都不再用自己的话说,而是都读起书来。
原来,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已经习惯了用书上现成的句子来回答问题了,即使有学生想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教师为了使学生的回答能够有个标准,往往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总是让学生用书上的话来说,学生从此再也不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了,他们也习惯了用书上的话来回答问题,学生从此患上了“失语症”,他们忽然都变得不会说自己的话了,成了一个只会用书上现成的句子来回答问题的人。
教学中,学生在阅读后用自己的语言自主表达,才是真正的和文本对话。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学生在表达前,就一定会认真研读教材,与教材进行对话,就会把自己的经验、体验、感悟和情感融入其中,从而将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既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和文本情感互动的过程。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学生就能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回答时表达出来,这样的表达就有了不可预约的精彩。照书念,对教师来说是靠得住的,但对学生来说,他对教材的学习并没有入脑入心,至多只是对知识的简单记忆。唯有让学生从念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自主表达,学生才会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品德的发展,否则,学生只能成为一个“知识人”,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而已。
二、对话中教会学生明辨是非
在我自己的一堂《父母的疼爱》(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10课)公开课上,曾有过如下教学场景。
当我在让学生讲述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时,一位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我在学校被一位高年级的学生打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爸爸。爸爸第二天就来到学校,把那位打我的高年级学生揍了一顿。我觉得我的爸爸非常疼爱我,关心我。”
很显然,这位学生对爸爸妈妈的疼爱理解上有偏差,还不能正确区分是与非,恰当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但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不能简单地告诉就万事大吉了。
记得一位老师上《面对欺负和威胁》(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4课)一课时,一位学生说出了一件让她很困惑的事。
一天,我在小区里的空地上玩,看到两位和我一般大的小朋友用刀剥树皮,于是我就主动过去劝说他们不要剥树皮,这样会把树害死的。可两位小朋友却不听,还把我大骂了一顿,说我多管闲事,再管就对我不客气了。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办呢?面对这样一个两难的问题,教师感到措手不及,也不知怎么办才好,便说了几句不知所云的话,把这个教学环节给应付过去了。
其实,很多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形,也都会对这种做法加以否定,或是给学生讲一番大道理了事。到底怎么办才是正确的呢?面对学生认为“父亲打同学是疼爱自己,关心自己”的这一情景,我就没有简单地去处理,而是把这位学生发言作为一个生成性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同学们,这是不是爸爸妈妈对我们的一种关爱?和同学的矛盾能像这样解决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番对话终于使学生们形成了共识:这并不是父母对自己的真正关爱。父母心疼自己的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以牙还牙,或者不问青红皂白,简单武断对待,父母这样做会造成我们不辨是非,对每一个同学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对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学生可以向学校求助,向老师求助,当然也可以向家长求助,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以暴制暴,而是据理力争,表明不可欺侮的态度,证明自己不是软弱可欺的。同学之间应该友好相处,不能以大欺小,对低年级同学要谦让、爱护。
三、对话中引领学生自主选择
在我校另外一位教师的一堂《抄袭害了谁》(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6课)公开课上,现如下教学场景。
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金宇感到新书包这样沉重?如果你是他会怎么办?请大家实话实说。”言下之意,是要求大家一定要说真话,要把自己真实地投射进去。对话交流中,一位学生说:“金宇是靠抄袭得到‘优的,不是靠自己的真本领得来的,用这样的方法得到爸爸奖励的书包,那多难为情啊。如果是我,我会向爸爸坦白,也会向同学承认自己的不对。”“你们的看法、做法和他一样吗?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吗?”老师的话音刚落,一位女学生发言说:“如果是我,我就不会向爸爸妈妈坦白,因为爸爸妈妈知道了真实情况后会打我骂我的。我也不会向同学承认自己的不对,因为那样我会在同学的面前抬不起头来的。”老师一听,马上说:“这样做对吗?”
显然,教师的心中有标准答案,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在教师的暗示下,很快就有一些同学发表了一些反对的意见。这时,教师又对那位同学说:“大家的意见你能接受吗?”没有想到,大家的意见并没有说服这位女同学:“老师,如果您让我实话实说,那我就告诉您,我肯定也会这样做的!”面对此景,老师显得无可奈何,但又觉得让学生这样坚持下去似乎不妥:“老师觉得你那样做不好,向爸爸妈妈坦白有什么不好呢?爸爸妈妈会谅解你的;向同学承认错误,同学们也一定会原谅你的。”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价值内化三阶段说”认为,个体价值的内化由顺从、认同和内化三阶段组成。“顺从”是个体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而在认知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定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态度是在外在压力下形成的。“认同”是个体在思想、情感、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它不受外在压力的影响,比“顺从”更深入一层。而“内化”是个体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并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与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是个体价值形成的高级阶段。
学生为什么没有认同老师的观点呢?其实是老师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要学生实话实说,女同学是真的把自己投射进去了的,她说的就是她自己,是她自己的经历和生活。女同学在家或是在外犯了错,肯定受过父母的打骂,如果把这样的事在父母面前一说,少不了要挨一顿打。女同学也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是个很要面子的人,不愿意把自己的过失或错误完全暴露在同学面前。解决问题的方法应是多样的,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并非要按老师说的那样去做,不告诉父母,也不在同学面前认错,自己悄悄地改了,不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吗?这样的选择对女同学的处境来说可能是一个智慧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并不妨碍她是一个好学生。对话引领应因人而异,应让学生自主选择,良好的品德是学生自我内生的。
在涉及学生个体体验与判断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把握好《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一教学原则,不把既定结论强加于学生,代替学生思考,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在分清基本是非基础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选择。
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更要成为一个高明的对话引领者,引导学生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让课堂变得越来越民主、越来越开放;学生变得越来越活跃、越来越有主见。
(作者单位:1.江苏省南京市上元小学;2.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