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
2014-12-13史济光
史济光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有效学习方法之一。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改变原来单一、枯燥的课堂气氛,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教育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初中科学内容范围广泛,知识点较为松散,需要同学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取长补短,才能提高对科学学习的效率。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实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原因
科学这门课程的内容较为丰富,它包括物理、生物和化学等课程的知识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会因为内容的繁杂而出现一些问题。第一,不同的科目对学生思考问题、看待问题的要求就有所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第二,科学这门科目的综合性给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的专业性往往只体现在单一的科目上,对自己专业外的教材知识的教学可能会比较吃力。
(二)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作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流教学模式,特别是“异质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是普遍,像科学这样的综合性科目,很适合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初中生群体的学习能力和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分化,由于性格、学习能力和性别的差异,其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出现了偏差,有些学生对科学中的知识并不是都能够较为轻松地接受到,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吸取经验,还可以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科学的实践性较强,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
二、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展开合作学习
(一)科学分组
在科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分组不能草草了事,要根据教材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的特性进行科学的分组,在性格、性别、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等方面都要有所考虑,教师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准确掌握学生的优势和特点,以便在课堂中进行合理的分组,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灵活分工
与科学分组相同,在小组成员中,学生各自不同的优势和特点决定了他们在研究科学问题时的任务。因为在一个小组中,学生在各个方面难免会存在差异,会导致合作出现问题,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会因为羞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在合作活动中被埋没,影响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所以,教师在安排好小组之后,要对每位学生进行任务分配,但是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只以学生的优势来安排任务,也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路变得多元化。
(三)教师予以学生正确的合作学习引导
科学教材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性较强、知识内容过于抽象的内容,如在对《日食和月食》进行教学时,只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交流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对月食、日食的概念进行较为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探究的进度,及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月食和日食相关的图片或动态图,并作出相关的解释,以协助学生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总之,科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然后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勇于探索,大胆发言,完成科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