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湘林
2014-12-13张涵
◎ 记者/张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湘林
◎ 记者/张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对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湘林。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和途径
记者:“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您怎么看待这一提法,其背景是什么?
徐湘林: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全新的提法。体现了执政党创新理论思维的科学精神和开放态度,代表着理念上的巨大转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类矛盾很多,有的矛盾涉及到结构性问题,有的矛盾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解决起来并不容易。考虑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就必须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当然,这里提出的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国家治理的目标应该是维护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平等正义、保障人民福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面对各种复杂的经济社会情况,政府作为国家的决策和执行机构,是否有能力把社会整合起来,让经济持续发展,让人民福祉不断增强,让社会有序发展,这考验的就是国家治理的能力。
记者: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是怎样的?
徐湘林:国家治理由多个体系有机构成,既包括多方面的统治与管理的功能,也涉及政府和社会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国家治理体系所体现的能力就是国家的治理能力。国家治理包括6个基本要素,即核心价值体系、决策权威、执行体系、政治互动机制、经济发展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或者说,一个有效治理的现代国家,必然在以下6个方面具备足够的能力。
1.维护多数人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共同理念和价值目标的系统体现,与国家文明传承相连接,是凝聚社会共识,提供社会行为准侧,约束和规范社会与个人思想和行为的源泉。如果缺乏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国家的治理成本会很高。
2.维护和提升国家决策体系的权威性
国家在制定政策和做决策的时候要有权威性,缺乏权威性的社会是一个无序的社会。权威性还包括国家决策系统的相对自主性,摆脱利益集团的裹挟和绑架,能按照国家中长远利益和目标制定发展战略和相应政策,能够顾及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现代国家治理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3.维持和完善有效的行政执行体系
现代国家治理涉及到许多专业领域和专业知识,职业化和专业化要求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行政体系。这个体系既要有效率又要有回应性,或者说现代政府应该是一个高效率的责任型政府。如何维持这个体系的有效性和回应性,这是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目的。
4. 创造和维护具有活力的良性政治互动机制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流动性趋势不断扩大了民众的政治参与诉求。如何将这种诉求纳入到良性的政治互动机制是现代化转型的重大课题。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程度和执行体制的回应性责任是政治体制包括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同时,加强对公权力运行的制度约束化,不断培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自律,对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良性互动机制也十分重要。
5.维护国家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
经济持续平稳地发展离不开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国家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制定规划和相关政策,创造有利于社会经济各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配置的法律制度条件,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应对全球化挑战、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都需要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引领。因此保障经济能够持续平稳地发展,是国家治理非常重要的层面。
6.提供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福利体制
现代国家是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之上的,它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更加广泛和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市场经济并不能自然地提供这种社会保障,需要国家通过法律和相关社会政策实现二次分配,让民众平等享有基本的社会权利,公平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
客观评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状态
记者:衡量国家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有哪些标准?
徐湘林:西方现代化理论早就对现代化、现代性提出过许多标准,但由于各国现代化进程受各自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影响以及特殊环境约束,一些标准也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讲,理性化、制度化、法治化都是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息息相关的基本要素。
1.现代化与制度化结合
现代化社会是一个更复杂的社会体系,需要一个更加制度化的决策体系和管理体系来治理国家。
2.现代化与法治化结合
现代化表示人们的社会流动和交往互动更为频繁,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相关性更加突出,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也更为多样,这就需要有更为理性的法治体系来处理和规范社会冲突,维系人们的互动。
3.现代化与理性化结合
现代化带来社会分层的复杂化,个人角色的多样化,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一元化管理体制提出挑战。国家治理的理性化和包容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总体来讲,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并非只是按照一种模式来实现,每个国家都要根据各自的历史情况、发展阶段来确定各自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和步骤。其总的原则是国家不是去方向,治理能跟上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国泰民安,繁荣富强。
记者:如何看待当前的政府治理能力滞后问题?
徐湘林:面对经济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政府治理能力确实显得有些滞后,但这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态。基本的原因有2个方面:
1.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创造财富的主动性,也激发了物质主义的价值取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社会经济关系也变得复杂而多变。多元化的竞争社会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过去单一的价值判断,对原先共同遵守的一些社会规则没有了共识,矛盾和冲突也自然会增多。模式化政府治理体制一时不能适应这些快速的变化,产生了治理的滞后。
2.政府治理能力滞后的问题只有在出现治理困难时才会被意识到,也只有被意识到之后才可能进行改革
解决政府治理能力滞后的过程也是一个国家治理能力重构的过程,不应该简单地看作是应对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权宜之计。国家治理体制作为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社会经济活动是最有活力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之后,原有的国家治理体制就会不相适应。因此,政府治理能力滞后是一个常态,可以通过不断地体制改革来重构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总之,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总体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改革在党和国家领导层的主导下,通过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对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持续地调整,使其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渐进的改革保证了我国政治的基本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当然,不失时机地推动重大体制性改革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是十分重要的。
编辑: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