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错”论“错”

2014-12-12杨传宇

化学教与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燃烧铁丝错误资源

杨传宇

摘要: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错误也不例外。对待学生的出错,与其“硬堵”错误,不如“巧疏”错误——“以错论错”,让学生正确地认识每一个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真正挖掘错误的价值,让学生从中有更多的收获。

关键词:错误资源;铁丝;燃烧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8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34

错误和正确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笔者以为,可套用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一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来表述,即“错误乃正确之源”。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时,往往多是采取“硬堵”的方式,即要求学生把正确的答案死记下来。殊不知,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错误也不例外。与其“硬堵”错误,不如“巧疏”错误——“以错论错”,让学生正确的认识每一个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真正挖掘错误的价值,让学生从中有更多的收获。

一、探究背景

笔者在批阅《同步练习化学九年级上册》(配沪教版)第二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的课后练习题时,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某班同学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未出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你分析一下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①选用铁丝:       ;②取用的集气瓶内气体       。”学生填写的第②题的答案内容基本一致,即“浓度不够”,表明学生们都已认识到反应物浓度对反应现象的影响。对于第①题,练习册配套的答案是“铁丝太粗或表面有锈”,笔者对第①题学生填写的答案进行了归类统计,全班总共26人,有18人填写的答案是“铁丝未绕成螺旋状”,占总人数的69.2%;有6人填写的答案是“铁丝伸入集气瓶太快”,占总人数的23.1%;仅有2人填写的答案是“铁丝表面生锈”,占总人数的7.7%。看到数据,笔者便有了一个想法,由这个错误答案来引发一次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再探究。

二、 实验方法与过程

1. 实验药品

6%双氧水、二氧化锰、细铁丝(5根光亮,1根生锈)、 粗铁丝(1根光亮,1根生锈)、火柴。

2. 实验仪器

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导管、乳胶管、水槽、毛玻璃片、集气瓶(规格125mL)、橡胶塞、坩埚钳、酒精灯。

3. 实验步骤

(1)按图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采用排水法连续收集8瓶气体,并在每个瓶中预先留存少量的水。

(3)教师依次完成以下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①:取一根生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②: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③: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快速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④: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但不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⑤:取一根生锈的粗铁丝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⑥:取一根光亮的粗铁丝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⑦: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但不绕成螺旋状,用坩埚钳夹住铁丝,使末端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烧红,将它们由上而下快速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⑧: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用坩埚钳夹住铁丝,使末端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烧红,将它们由上而下快速伸入集气瓶中。

4. 实验现象

三、实验结论

1.将实验②和实验③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细铁丝伸入集气瓶的速度,不管缓慢还是快速,都能在氧气中燃烧。

2.将实验②和实验④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细铁丝的形状,不管是否绕成螺旋状,都能在氧气中燃烧。

3.将实验⑦和实验⑧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1)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细铁丝,铁丝的形状不管是否绕成螺旋状,均不能在氧气中燃烧。(2)实验中所用火柴梗的作用:引燃铁丝,提供铁丝燃烧所需的热量。

4.将实验⑤和实验⑥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铁丝太粗,不论表面是否生锈,均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5.将实验①和实验⑤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铁丝表面生锈,并不一定不能在氧气中燃烧,关键取决于铁丝的粗细程度。因此,笔者认为,练习册配套答案中的“表面生锈”是值得商榷的。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影响“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成功与否的因素关键有以下三点:一、参与反应的氧气浓度;二、铁丝的粗细程度;三、采用何种方法引燃铁丝。

四、实践感悟

1. 教师应真诚善待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错是每位学生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作为教师应采取何种态度去对待学生的错误呢?一种是指责批评,另一种是宽容理解。若采取前一种态度,则不仅会使学生的认知思维被无形束缚,而且也会挫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若采取后一种态度,则不仅能让学生的认知思维得以拓展变宽,而且能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因此,当学生在作业中出现错误时,教师首先要信任、尊重学生,其次要意识到错误的出现正是学生展示思维的最佳时机,应以一种宽容的心来允许错误的存在,正确地理解并善待学生的错误。

2. 教师应敏锐捕捉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认为:“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得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笔者认为,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同样也能作为授课的依据,因为错误出现的地方,往往就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有偏差之处。因此,当学生作业中出现了一些关键性的、有普遍意义的错误时,教师不应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而需慧眼识金,及时敏锐地捕捉错误资源,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变废为宝”,并合理巧妙的加以提炼,从中建构出新的知识内容传授于学生,及时而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之能由错误的认识走向正确的认识。

3. 探究是纠正学生对实验问题错误假设的好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课堂的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若涉及教材中所包含的实验方面的内容,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既不可全部相信答案,也不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想去判断,而应依靠实验,“从做中学,由做中改”。通过去做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正确的推理,从而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这一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经历从错误到正确的认识,使其思维在“犯错”与“纠错”中得以拓展,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米青.正确对待“错误”——浅谈“错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30):235

[2] 常金亮.如何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的“错误”[J]. 考试周刊,2012,(32):69-70

[3] 程丽.巧用错误资源 启发学生思维[J]. 教育科学,2012,(4):55

[4] 范竹发.利用学生“错误” 演绎课堂精彩[J]. 课程与教学,2012,(2):71-73endprint

摘要: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错误也不例外。对待学生的出错,与其“硬堵”错误,不如“巧疏”错误——“以错论错”,让学生正确地认识每一个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真正挖掘错误的价值,让学生从中有更多的收获。

关键词:错误资源;铁丝;燃烧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8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34

错误和正确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笔者以为,可套用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一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来表述,即“错误乃正确之源”。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时,往往多是采取“硬堵”的方式,即要求学生把正确的答案死记下来。殊不知,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错误也不例外。与其“硬堵”错误,不如“巧疏”错误——“以错论错”,让学生正确的认识每一个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真正挖掘错误的价值,让学生从中有更多的收获。

一、探究背景

笔者在批阅《同步练习化学九年级上册》(配沪教版)第二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的课后练习题时,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某班同学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未出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你分析一下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①选用铁丝:       ;②取用的集气瓶内气体       。”学生填写的第②题的答案内容基本一致,即“浓度不够”,表明学生们都已认识到反应物浓度对反应现象的影响。对于第①题,练习册配套的答案是“铁丝太粗或表面有锈”,笔者对第①题学生填写的答案进行了归类统计,全班总共26人,有18人填写的答案是“铁丝未绕成螺旋状”,占总人数的69.2%;有6人填写的答案是“铁丝伸入集气瓶太快”,占总人数的23.1%;仅有2人填写的答案是“铁丝表面生锈”,占总人数的7.7%。看到数据,笔者便有了一个想法,由这个错误答案来引发一次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再探究。

二、 实验方法与过程

1. 实验药品

6%双氧水、二氧化锰、细铁丝(5根光亮,1根生锈)、 粗铁丝(1根光亮,1根生锈)、火柴。

2. 实验仪器

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导管、乳胶管、水槽、毛玻璃片、集气瓶(规格125mL)、橡胶塞、坩埚钳、酒精灯。

3. 实验步骤

(1)按图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采用排水法连续收集8瓶气体,并在每个瓶中预先留存少量的水。

(3)教师依次完成以下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①:取一根生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②: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③: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快速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④: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但不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⑤:取一根生锈的粗铁丝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⑥:取一根光亮的粗铁丝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⑦: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但不绕成螺旋状,用坩埚钳夹住铁丝,使末端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烧红,将它们由上而下快速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⑧: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用坩埚钳夹住铁丝,使末端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烧红,将它们由上而下快速伸入集气瓶中。

4. 实验现象

三、实验结论

1.将实验②和实验③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细铁丝伸入集气瓶的速度,不管缓慢还是快速,都能在氧气中燃烧。

2.将实验②和实验④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细铁丝的形状,不管是否绕成螺旋状,都能在氧气中燃烧。

3.将实验⑦和实验⑧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1)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细铁丝,铁丝的形状不管是否绕成螺旋状,均不能在氧气中燃烧。(2)实验中所用火柴梗的作用:引燃铁丝,提供铁丝燃烧所需的热量。

4.将实验⑤和实验⑥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铁丝太粗,不论表面是否生锈,均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5.将实验①和实验⑤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铁丝表面生锈,并不一定不能在氧气中燃烧,关键取决于铁丝的粗细程度。因此,笔者认为,练习册配套答案中的“表面生锈”是值得商榷的。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影响“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成功与否的因素关键有以下三点:一、参与反应的氧气浓度;二、铁丝的粗细程度;三、采用何种方法引燃铁丝。

四、实践感悟

1. 教师应真诚善待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错是每位学生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作为教师应采取何种态度去对待学生的错误呢?一种是指责批评,另一种是宽容理解。若采取前一种态度,则不仅会使学生的认知思维被无形束缚,而且也会挫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若采取后一种态度,则不仅能让学生的认知思维得以拓展变宽,而且能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因此,当学生在作业中出现错误时,教师首先要信任、尊重学生,其次要意识到错误的出现正是学生展示思维的最佳时机,应以一种宽容的心来允许错误的存在,正确地理解并善待学生的错误。

2. 教师应敏锐捕捉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认为:“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得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笔者认为,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同样也能作为授课的依据,因为错误出现的地方,往往就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有偏差之处。因此,当学生作业中出现了一些关键性的、有普遍意义的错误时,教师不应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而需慧眼识金,及时敏锐地捕捉错误资源,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变废为宝”,并合理巧妙的加以提炼,从中建构出新的知识内容传授于学生,及时而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之能由错误的认识走向正确的认识。

3. 探究是纠正学生对实验问题错误假设的好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课堂的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若涉及教材中所包含的实验方面的内容,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既不可全部相信答案,也不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想去判断,而应依靠实验,“从做中学,由做中改”。通过去做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正确的推理,从而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这一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经历从错误到正确的认识,使其思维在“犯错”与“纠错”中得以拓展,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米青.正确对待“错误”——浅谈“错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30):235

[2] 常金亮.如何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的“错误”[J]. 考试周刊,2012,(32):69-70

[3] 程丽.巧用错误资源 启发学生思维[J]. 教育科学,2012,(4):55

[4] 范竹发.利用学生“错误” 演绎课堂精彩[J]. 课程与教学,2012,(2):71-73endprint

摘要: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错误也不例外。对待学生的出错,与其“硬堵”错误,不如“巧疏”错误——“以错论错”,让学生正确地认识每一个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真正挖掘错误的价值,让学生从中有更多的收获。

关键词:错误资源;铁丝;燃烧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8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34

错误和正确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笔者以为,可套用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一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来表述,即“错误乃正确之源”。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时,往往多是采取“硬堵”的方式,即要求学生把正确的答案死记下来。殊不知,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错误也不例外。与其“硬堵”错误,不如“巧疏”错误——“以错论错”,让学生正确的认识每一个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真正挖掘错误的价值,让学生从中有更多的收获。

一、探究背景

笔者在批阅《同步练习化学九年级上册》(配沪教版)第二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的课后练习题时,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某班同学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未出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你分析一下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①选用铁丝:       ;②取用的集气瓶内气体       。”学生填写的第②题的答案内容基本一致,即“浓度不够”,表明学生们都已认识到反应物浓度对反应现象的影响。对于第①题,练习册配套的答案是“铁丝太粗或表面有锈”,笔者对第①题学生填写的答案进行了归类统计,全班总共26人,有18人填写的答案是“铁丝未绕成螺旋状”,占总人数的69.2%;有6人填写的答案是“铁丝伸入集气瓶太快”,占总人数的23.1%;仅有2人填写的答案是“铁丝表面生锈”,占总人数的7.7%。看到数据,笔者便有了一个想法,由这个错误答案来引发一次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再探究。

二、 实验方法与过程

1. 实验药品

6%双氧水、二氧化锰、细铁丝(5根光亮,1根生锈)、 粗铁丝(1根光亮,1根生锈)、火柴。

2. 实验仪器

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导管、乳胶管、水槽、毛玻璃片、集气瓶(规格125mL)、橡胶塞、坩埚钳、酒精灯。

3. 实验步骤

(1)按图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采用排水法连续收集8瓶气体,并在每个瓶中预先留存少量的水。

(3)教师依次完成以下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①:取一根生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②: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③: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快速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④: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但不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⑤:取一根生锈的粗铁丝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⑥:取一根光亮的粗铁丝绕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⑦: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但不绕成螺旋状,用坩埚钳夹住铁丝,使末端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烧红,将它们由上而下快速伸入集气瓶中。

实验⑧: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用坩埚钳夹住铁丝,使末端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烧红,将它们由上而下快速伸入集气瓶中。

4. 实验现象

三、实验结论

1.将实验②和实验③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细铁丝伸入集气瓶的速度,不管缓慢还是快速,都能在氧气中燃烧。

2.将实验②和实验④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细铁丝的形状,不管是否绕成螺旋状,都能在氧气中燃烧。

3.将实验⑦和实验⑧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1)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细铁丝,铁丝的形状不管是否绕成螺旋状,均不能在氧气中燃烧。(2)实验中所用火柴梗的作用:引燃铁丝,提供铁丝燃烧所需的热量。

4.将实验⑤和实验⑥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铁丝太粗,不论表面是否生锈,均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5.将实验①和实验⑤的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铁丝表面生锈,并不一定不能在氧气中燃烧,关键取决于铁丝的粗细程度。因此,笔者认为,练习册配套答案中的“表面生锈”是值得商榷的。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影响“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成功与否的因素关键有以下三点:一、参与反应的氧气浓度;二、铁丝的粗细程度;三、采用何种方法引燃铁丝。

四、实践感悟

1. 教师应真诚善待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错是每位学生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作为教师应采取何种态度去对待学生的错误呢?一种是指责批评,另一种是宽容理解。若采取前一种态度,则不仅会使学生的认知思维被无形束缚,而且也会挫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若采取后一种态度,则不仅能让学生的认知思维得以拓展变宽,而且能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因此,当学生在作业中出现错误时,教师首先要信任、尊重学生,其次要意识到错误的出现正是学生展示思维的最佳时机,应以一种宽容的心来允许错误的存在,正确地理解并善待学生的错误。

2. 教师应敏锐捕捉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认为:“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得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笔者认为,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同样也能作为授课的依据,因为错误出现的地方,往往就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有偏差之处。因此,当学生作业中出现了一些关键性的、有普遍意义的错误时,教师不应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而需慧眼识金,及时敏锐地捕捉错误资源,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变废为宝”,并合理巧妙的加以提炼,从中建构出新的知识内容传授于学生,及时而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之能由错误的认识走向正确的认识。

3. 探究是纠正学生对实验问题错误假设的好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课堂的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若涉及教材中所包含的实验方面的内容,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既不可全部相信答案,也不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想去判断,而应依靠实验,“从做中学,由做中改”。通过去做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正确的推理,从而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这一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经历从错误到正确的认识,使其思维在“犯错”与“纠错”中得以拓展,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米青.正确对待“错误”——浅谈“错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30):235

[2] 常金亮.如何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的“错误”[J]. 考试周刊,2012,(32):69-70

[3] 程丽.巧用错误资源 启发学生思维[J]. 教育科学,2012,(4):55

[4] 范竹发.利用学生“错误” 演绎课堂精彩[J]. 课程与教学,2012,(2):71-73endprint

猜你喜欢

燃烧铁丝错误资源
两长两短
生活,让语文课堂“燃烧”起来
课堂评价,让自己慢些
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起机组极热态启动时恶性运行工况引起停炉的事故分析
你说他说
单兵背负式防暴驱散器喷射剂的喷雾燃烧特性研究
铁丝原来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