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4-12-12倪菲

关键词:运用方法朗读教学情感教育

倪菲

摘要:教师要使学生在牢牢掌握知识的同时,经历极为丰富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秘诀所在。笔者在厘清“情感教育”定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一系列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情感教育;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117-1

一、多元体验,美读中唤起情感

美读是一种声情并茂的吟诵,是真正能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有情朗读。美读,通俗一点说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诵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可以把作品中枯燥无声的文字变为生动有声的语言,把作品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既能了解作者说了些什么,与作者进行心灵相沟通,把自己带进作品的情感中去,毫无障碍地接受作品的感染熏陶;同时又能把作品中的人物、情景展观出来,使之跃出纸面,生动地表达作品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使人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美读唤情要借助于录音媒体,通过语言、声音、节奏,使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立体化、形象化、情境化。美读可以侧重于理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可以侧重于品悟,强化对文章的感悟欣赏,优化欣赏的情感和审美素质,唤起内心视像,产生情感涌动;也可以侧重于朗读技巧,以感受蕴情。如美读《槐乡五月》一文,仿佛身临五月的槐乡,那里槐花盛开,色泽雪白,形态可爱,招引着孩子们前来采花、品饭。这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如那槐花饭的清香、醇香、浓香;槐花孩子的热情好客等等,处处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美读,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唤起情感。

二、放飞心灵,想象读中激发情感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种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众所周知,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发情感的关键。学生朗读时,不仅要以语感出发,而且还要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广阔,更具有形象感,因此也就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德国戏剧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能引起更多的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强烈。”如教学三年级语文《小露珠》一文,我讲小露珠要离开大家时,请学生品读、想象课文第七小节“小露珠爬着,滚着,笑着。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出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越来越轻了……”读到这儿,该学生竟然呜呜地哭了,全班同学也抽泣起来,我连忙问她为什么哭,她哽咽地说:“小露珠要走了,她太可怜了。”,“小露珠为了大家,牺牲了自己,我很感动。”,“老师,小露珠走了,明天还会来吗?”一张张小嘴七嘴八舌,天真极了,无不倾注了对小露珠的喜爱、敬佩、留念之情,在想象中激发起学生一个个感情的涟漪。所以,学生在朗读中通过想象再现了语言文字可描绘的情景,产生了真情实感,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合作探究,品读中促进情感

在多种读的形式中,品读是不可缺少的。课堂中,教师们常用“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如小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赛,就有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主体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体地位之后而渐渐形成的,有了主体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发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学会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能促进学生情感的,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师不要只是强调某个字词该读大声或是读小声,以免造成形式化、表面化的指导,这就是新理念的最好体现。如《桂花雨》一课,“我”对桂花的喜欢、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摇桂花”时的欢乐、“我”对“摇桂花”的怀念,这些情感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语速表达出来。

四、自由争论,演读中感悟情感

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故事性很强,如《荷花》,适合学生表演。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本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地表演。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都是一朵朵美丽的小荷花,请荷花们都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提问:“小荷花们请睁开眼,谁告诉老师,刚才蜻蜓和小鱼给你们说了什么?”

一生说:“蜻蜓告诉我,荷花姐姐,今天是星期日,妈妈带我出来游玩,我高兴极了。”

一生说:“荷花姐姐,你真漂亮,我是小鲤鱼,昨晚我梦见自己到大海里游泳去了。”

……

接着,我又问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和荷花说话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踊跃发言:“荷花姐姐,我是小蜜蜂,我要去采蜜了,你真美。”“荷花姐姐,我是小蝴蝶……”一时间,全班就成了动物世界。

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一开始,学生有可能顾此失彼,注重了演,却忘了说。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诵读”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朗读教学中,情感的触发点往往是多方面的,但是根本的在于揣摩、把握作品抒写个体生命对生活与人生、自然与社会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这样,学生既有理解的愉快,也有发现自我的喜悦,获得的是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启迪以及对美的享受,在情感体验中认识世界。

猜你喜欢

运用方法朗读教学情感教育
小图标,大用途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农村初中英语朗读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探析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