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科技术语的语义泛化

2014-12-12孟龙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词义术语比喻

孟龙

(河北大学文学院)

浅析科技术语的语义泛化

孟龙

(河北大学文学院)

语义泛化是专业词语充实一般词语进而增加词汇量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发展进程加快,科技术语大量增加,其语义泛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引人瞩目。本文主要就科技术语语义泛化的原因、表现、方式和前景进行讨论。

科技术语 语义 泛化

科技术语,作为表现科学现象和概念的专门用语,具有严格的定义、确定的指称对象,运用范围很狭窄。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科技迅猛发展,新的科技术语大量出现。这些科技术语创造性地被应用在非专业领域中,语义发生变化,指称范围也随之改变,久而久之,成为词语的一个固定义项。这就是科技术语的语义泛化。

一、科技术语语义泛化的原因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大爆炸,科技日新月异,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行业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这些新变化通过日益发达的大众传媒被人们所了解和熟悉,丰富了人们的认识,提高了大众的文化素养,武装了人们的头脑。所有这一切成为现代汉语词汇更新、语义嬗变的根本前提。

其次,语义系统自身具有的先天不自足性,要求语义系统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达到动态平衡。外部世界日趋丰富,有限的词汇量总是不够准确表达其复杂的内容,而语言又不可能全部创造新词,所以必须通过赋予旧词以新意来实现这种价值。这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再次,语用过程中,言语主体为追求形象、生动、新颖、幽默等特定的表达效果,或者有意使表达效果“雅”化,在某些情况下,非常规使用的科技术语,使其产生了一个新的意义。

正是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科技术语才突破了自身的系统性和封闭性,突破了原本语义的单一性,才有机会被人们熟悉,从而进入到更宽广的交际领域。

二、科技术语语义泛化的表现

(一)语义的扩大

语义泛化突出表现为语义的扩大。语义的扩大主要是科技术语所指称的客观事物范围的扩大,即由个别到一般、由部分到整体、由狭窄变宽泛。如“硬件”,原指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计算机的各个元件、部件和装置的统称。语义扩大后借指生产、科研、经营等过程中的机械设备、物质材料等。

(二)词义的转移

语义泛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词义转移,即泛化后的词义明显突破了原词义的义类范畴,从而进入别的义项领域。如“骨干”,原指长骨的中央部分,两端跟骨骺相连,里面是髓腔。现在则用来比喻在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或事物。

(三)伴随着语义的扩大和转移,科技术语还常常被赋予一定的感情色彩

科技术语原本是中性的书面语,但是经过语义的泛化,其被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人们赋予它们或褒或贬的新的感情色彩。如“大动脉”原指身体上的主动脉;后用来指代主要的交通干线,具有了褒义色彩。又如“神经病”原指神经系统的组织发生病变或功能发生障碍的疾病,或用作精神病的俗称;后来在口语中用来辱骂别人,具有了贬义色彩。

三、科技术语语义泛化的方式

科技术语语义具有单一性、专业性、精确性的特征,这就使得科技术语不太适用一般的交际活动。因此要使科技术语由专业领域走向普通大众的视野,必须作出词义的改变。也就是在保留原义项的同时,在原义的基础上将词义扩大到专业领域以外,所指由专指到泛指、由精确到通俗。以下是科技术语语义泛化的主要手段:

(一)比喻

科技术语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比喻(主要是隐喻和换喻)的方式使其在原义之外产生新的比喻义,从而进入到普通词汇的行列的。因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比喻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很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而且通过比喻可以使严谨精确的科技术语变得形象生动。

比如“软着陆”,原指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利用一定装置,改变运行轨道,逐渐减低降落速度,最后不受损坏的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比喻国民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过快增长后,平稳回到适度的区间,没有出现大规模通货紧缩和失业。泛指采取稳妥的措施使某些重大的问题和缓地得到解决。例如:“唯目前较可能的,应是在本港今年经济发展稳健下,楼价回调约一成,趋向软着陆,挤走部分楼市泡沫,促楼市渐趋中长期健康发展。”(香港《经济日报》2014年1月)

又如“阵痛”,原指分娩时子宫一阵一阵地收缩而引起的疼痛的感觉。泛化后,比喻新事物产生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困难。例如:“2013年石家庄正式步入‘地铁建设时代’,1号线和3号线部分段和站点开始施工。在给省城繁华区域带来交通阵痛的同时也带来了希望,不少人已经开始畅想地铁时代的美好生活。”(《河北新闻网》2014年1月)

再如“近亲繁殖”,原指血缘关系相近的生物体之间繁殖后代,比喻在人员培养或使用中,亲属关系或师承关系近的人集中的现象。例如:“只有领导干部能够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管好自己的身边人,才能彻底刹住“近亲繁殖”的歪风。”(《东北新闻网》2014年1月)

(二)引申

引申,是将专用词语运用于非专业语境,从而扩大其使用范围,使其直接衍生出某种新的意义。

比如“视角”,原指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物体越小或距离越远,视角越小;也指摄影镜头所能摄取的场面上距离最大的两点与镜头连线的夹角。泛指观察问题的角度。例如:“10年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始终在实践自己的承诺:以独立视角研究教育问题,以社会力量推动教育进步。”(《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1月)

又如“跨度”,原指房屋、桥梁等建筑物中,梁、屋架、拱券两端的支柱、桥墩或墙等承重结构之间的距离。泛指距离。例如:“她出演的这个角色,年龄跨度很大。”

除了这两种语义泛化方式之外,也有些学者提到了双关(如“气管炎”/“妻管严”)和简缩(如“理疗”/“物理治疗”)。 这两种方式当中,前者在理解时需要借助一定的上下文,或用提示语进行标示,后者产生新义的情况比较少见。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一类还不算是语义泛化。

四、科技术语语义泛化的前景

科技术语语义泛化之后,突破了原本的单一性,指称对象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词义系统不断完善。同时在应用过程中一改之前严谨庄重的语体风格,从而变得生动形象、轻松活泼。这些都使汉语词汇系统越来越完善。

用科技词语来充实一般词语是世界上各种语言中普通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与更新的根本办法。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带来新产业、新知识,同时也使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在这种环境下,创新使用科技术语也必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

[1]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汤志祥.汉语词汇的“借用”和“移用”及其深层社会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5).

[3]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李宇明.谈术语本土化、规范化与国际化[J].中国科技术语, 2007(4).

[5]贾海鹰.科技术语构词趋势之探讨[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3(4).

[6]冯子薇.科技术语和行业语词义的泛化[J].南京师大学报, 1999(4).

[7]冯子薇.专门用语的借用及其原因、条件[J].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6).

[8]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9]施春宏.比喻义的生成基础及理解策略[J].语文研究,2003 (4).

[10]彭志平.谈科技词语的词义扩展[J].世界汉语教学,1999.

猜你喜欢

词义术语比喻
比喻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字意与词义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