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天”

2014-12-12徐彤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义项词义隐喻

徐彤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说“天”

徐彤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本文探究了“天”从一个日常词语通过隐喻逐渐发展成为文化符号和哲学概念的过程。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探索“天”的本义;二,考察“天”意义的引申发展过程;三,探讨“天”的意义引申发展的原因。

天 文化隐喻 文化符号 哲学概念

一、“天”的本义

二、“天”意义的引申发展过程

“天”由本义“人的头顶”,引申出“天空”的意义。章炳麟也认为,天为人的头顶,而引申为苍苍者,也就是人头上的天空。这个义项一直发展到现代,成为“天”的基本义项,构成了许多的复合词和成语,如:天色、青天、天宇、天日、天弩、参天、冲天、航天、上天、滔天、巡天、九天、露天、漫天、摩天、半边天、如日中天、天高气爽、顶天立地、坐井观天、不共戴天、天长地久、杞人忧天等等。这里的“天”有时出现的是比喻义,如“天大”(比喻像天一样大的事情)、“一手遮天”(形容倚仗权势,玩弄骗人手法)、“一步登天”(比喻一下子到达最高的境界或程度)、“天崩地裂”(比喻像天空崩塌、大地开裂一样严重的事情)。“天”由于具有天空高远的特点,从而产生了“高显在上的、高远的”意义,这一意义在《诗经》中已经出现,如《诗·小雅·鹤鸣》“声闻于天”,郑玄笺“高远也”。

“天”从“头顶”义,发展出了现在常用的“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意义,构成的复合词有:天窗、天桥、天棚、天头。

原始初民蒙昧无知,而且生存环境艰难,时刻都要与自然作斗争,无力对抗自然灾害、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无法解释诸多陌生的现象,因而把一切都归诸神。周代之前的人们把“上帝”或“帝”作为至上神,认为上帝具有至高的权威,主宰人事的一切。周代统治者继承这一观念,提出“天”的概念。“天”指天帝,至上神,即人们想象中的万事万物的主宰者和造物主,如《春秋繁露·郊祭》:“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春秋繁露·顺命》:“天者,万物之祖。”天子、天王就是从前代发展而来的、用来指示王者的通称,标志统治者受命于天的正统地位。“天”作为“造物主、万事万物的主宰者”的这个义项一直保留到今天,并构成了许多复合词和成语,如:苍天、上天、天公、天兵、天罚、天意、天佑、天赐之福、天从人愿、天赐良机、天可怜见、天不绝人等等。并由此引申出“天”的另一个义项——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如《楚辞·九歌·大司命》里说:“广开兮天门。”天门就指上帝所居住的紫微宫门,从这一义项后来发展出 “天国”、“天堂”、“归天”、“升天”、“西天”、“天廷”等词语。

据上,“天”作为万物的主宰,受到人们无上的崇拜、信任和依赖,人们要仰仗上天的眷顾才能存活,因此“天”又引申出一个新的意义——依存依靠。如《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说苑·建本》:“君人者以百姓为天。”这个依赖依存的意义,也可以理解为是“至上的、最重要的人或事”,这就和“天”的本义“天,颠也,至高无上”联系了起来,正如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时说的:“然则天亦可为凡颠之称,臣于君、子于父、妻于夫、民于食皆曰天,是也。”古代父系社会,实行君主制且等级严明,崇尚男权,家庭和社会都要依靠男性,男性地位尊贵,古人因即把“天”作为君父及夫的代称,如《诗·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传注为:“天,谓父也。”《诗·大雅·荡》:“天降滔德。”天即是君。指称君王的“天”构成了一些新词:天颜、天恩、天邑、天表。古时“天”的这一义项专指君、王、父,经过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观念的转变,这一义项在现代汉语当中已经消失。

正因为“天”的变化是周而复始、无穷无尽的,是自然而然的,所以人们又用“天”来指称“天然”。如《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天产作阴德”,“天产”即天生自然者。又《文选·马融〈长笛赋〉》“唯笛因其天姿”,天姿即是指天然之姿。在现代汉语中,“天”的这一义项发展为“天然的、天生的”,构成的词语包括:天性、天籁、天堑、天资、天禀、天赋、天分、天足、天性、天职、天才、天府、天敌、巧夺天工、天衣无缝、文章天成等等。这里的“天”还只是一个概念之词,是一个日常词语。

把“天然”这个意义加以隐喻之后,形成了一个普遍概念和哲学术语,成为文化符号,负载了一定的文化意义,既是概念范畴,又是价值范畴,用来泛指物质的、客观存在的自然。《庄子·齐物论》提到“而照之于天”,《庄子·马蹄》提到“命曰天放”,《庄子·盗跖》提到“抱其天乎”,“天”都指自然。古人看到了自然的无常变化、不可悖逆,加之长久以来对于“天”的敬畏和崇敬,因而提出要像“天”一样不停地发展完善自己、积极要求进步,正如《周易》里提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即自然)的运行强劲,同样,君子也要刚强坚毅、永不停息。

“天”与“气”的概念在古代有着紧密的联系,天上的云无形无相,聚散无常,可以看做是“气”的作用。《书·洪范》里最早体现的“天是积气,其状无形”的观点,其后,《颜氏家训》、《初学记》、《淮南子》等都出现过关于“天”与“气”的看法,并在“天是积气”的基础上按照气的清浊区分天地,如《素问》:“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后人干脆把“天”和“气”结合在一起使用,来指气温的变化和气象状态。这个意义的“天”构成的词语包括:阴天、冷天、晴天、变天、好天儿、连阴天。

“天”由“天气”的意义进一步引申出“季节、时令”的意义,所指的范围扩大,不再仅指短期内的天气状况,而是指较长时间内的气候状态,这一意义也在古时就出现了,如《春秋繁露·正贯》“然后援天端”,“天端”即是春天。《孙子兵法·计》里有“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该义项在现代构成的词语有:春天、冬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等等。

按照古代的天文历法,“天”产生了一个重要的意义——日。《礼记·王制》中有“柴而望祀山川”,郑玄注为“柴,祭日”,孔颖达疏为“天,谓日也”。这里的“天”仅仅指称特定的一个日期,后人把它的内涵扩大了,泛指一昼夜的时间,二十四小时,也可以专指白天,如“忙了一天,晚上早点休息吧”以及“前半天”、“后半天”、“三天三夜”等词语。

三、“天”意义变化的原因

“天”的意义的发展变化,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文化隐喻在词义的发展演变中,尤其是在文化符号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天”作为哲学概念的一些含义,在哲学范畴中原本是不存在的,需要通过对日常词语加以文化隐喻的方式来形成,比如内涵是自然界的“天”,原本并没有一个表示这个哲学概念的词,只能通过对日常词语中表示“天然”的“天”加以隐喻来获得。

其次,词义具有弹性机制,能够适应不同语境下的交流需要,久而久之,出现于不同环境中的同一个词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如表示“万事万物主宰者”的“天”,用来借称“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无不可,时间久了,由于经常使用,“天”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这一新义。

最后,由于人对外部世界和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的思维方式逐渐多样化,就对原来的事物产生了新的看法,就需要修正原来表示该事物的词义,或者将表示该事物的词义进一步发展,以适应实际需要,或者为新事物创造新词语。比如,人们关于天文历法的知识多了之后,就有了为“日”这一含义创造词语的需要,于是借“天”来表示这一含义,丰富了“天”的词义。

[1]徐复.古代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2]张振德,等.汉语正序倒序多用词典[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曹焰.英汉双解综合英语用法大词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

[5]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义项词义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活的隐喻》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字意与词义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Enhanced Precision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