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拉斯与布瓦洛美学思想比较
——以《诗艺》和《诗的艺术》为中心

2014-12-12明丽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诗艺教化理性

明丽

(毕节学院外国语学院)

贺拉斯与布瓦洛美学思想比较
——以《诗艺》和《诗的艺术》为中心

明丽

(毕节学院外国语学院)

贺拉斯是罗马杰出诗人、批评家、古典主义的奠基者。他的《诗艺》开创了西方古典主义的先河,奠定了古典主义的美学思想。布瓦洛是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他的《诗的艺术》详尽阐述了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被奉为新古典主义法典。两人的美学思想有一致之处,但由于生活时代和背景不同,两人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差异。

《诗艺》 《诗的艺术》 美学思想 比较

贺拉斯和布瓦洛是西方美学史上的两位大家,《诗艺》和《诗的艺术》富含着两位大家的美学思想。两人对诗的创作原则和对诗学的阐释有同有异。两人都强调学习模仿古典,遵从理性,但其含义却不尽相同。

一、创作原则之比较

(一)理性原则

贺拉斯和布瓦洛两人都崇尚理性,贺拉斯的理性侧重于符合人们(包括奴隶和奴隶主在内的)日常生活的情与理以及作家的逻辑思考判断能力,而布瓦洛的理性则更侧重于符合封建贵族等级观念和风俗习惯的情与理(张翠玲,2008)。贺拉斯认为理性即使天赋的也可以经过后天的培养训练而成,他认为理智是一切创作的开端,是拥有正确判断力的前提。在《诗艺》中贺拉斯写道:“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杨周翰译,154)由于受笛卡尔主义的影响,布瓦洛理性正是笛卡尔所说的“良知”即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先天的、与后天努力毫无关联的判断力,是一种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布瓦洛把诗艺规则建立在理性基础上,他认为文学创作必须符合理性,诗艺规则也应用理性来做判断。理性是文学创作的基础,艺术不仅要以理性为出发点,还应以理性为归宿。艺术作品中的情节安排、语言选择、人物塑造等都必须服从理性,理性是艺术作品成功的关键。只有遵从理性才能使艺术达到完美。所以,他强调“因此,首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任典译,5)。

(二)模仿原则

贺拉斯所说的“艺术模仿自然”是指艺术应模仿现实生活,而布瓦洛自然是指合乎常情常理的事物,特别是指合乎常情常理的人性(马琴,2010)。贺拉斯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并对古希腊前期的作品推崇备至,他在《诗艺》中对皮索父子说:“你们应当日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杨周翰译,151)他认为作家应认真研究这些作品,以这些作品为模仿对象来进行文学创作。但在模仿古人的同时,贺拉斯提出艺术可以创造、想象和虚构,但想象和虚构须紧密接近事物的真相。因此他劝告罗马作家“到生活中到风俗习惯中去寻找模型,从那里汲取活生生的语言”(杨周翰译,154)。

布瓦洛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言人,新古典主义者都坚信“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布瓦洛也强调模仿古人,他认为荷马的作品“是众妙之门,并且取之不尽”(任典译,51)。在模仿古人上,布瓦洛和贺拉斯有所不同,布瓦洛着重强调为什么要模仿古人模仿希腊,他说:“荷马之所以令人倾倒是从大自然学来,仿佛像维纳斯盗得了百媚宝带。”(任典译,51)并提出模仿古人就是模仿自然,诗人应该模仿永恒普遍的自然,忠实于永恒普遍的人性。正如马新国所说:“在布瓦洛看来,人性的根本是理性,因此合乎理性的人性才是人性的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理性的。”(马新国,2008)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再三劝告诗人研究自然,他说道:“让自然做你唯一的研究对象”,“永远也不能与自然寸步相离”。这里的自然主要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体现的情理关系,即人性。

(三)定型和类型说

贺拉斯为罗马作家制定了一套创作规则,其核心就是“合式”原则,所谓“合式”就是人物、布局和风格要前后一致、首尾呼应、配合恰当。根据“合式”原则,贺拉斯在人物描写上首先要求作家遵从古人的写法,写人物性格首先要保持前后一致,也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定型说。例如,写剧本如再用远近闻名的阿喀琉斯就要写他的急躁、暴戾;写美狄亚就要写她的凶狠、强悍;写伊俄就要写她的流浪(杨周翰译,143)。其次贺拉斯也提出不同年龄就应该表现出不同性格类型。比如,“我们不要把青年写成个老人的性格,也不要把儿童写成个成年人的性格,我们必须永远坚定地年龄和特点恰当配合起来”(杨周翰译,146)。这就是人物性格的类型说。再次,人物身份不同、心情不同,所说的话语也应有所不同,神和英雄说话、经验丰富的老人、懵懂的儿童、异国他乡的人、田地耕耘的农夫说话就应该有所区别。在这点上,布瓦洛继承和发扬了贺拉斯的“定型和类型说”,他指出要做到逼真就要创造典型,虽然他对典型的理解没有超过贺拉斯对定型类型的看法,但也赋予了这一学说的时代特点。布瓦洛所说的“自然人性”就是在人生经验中所体现出的“人之常情”,在人际关系中的“常情常理”。他认为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且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写人物时要注意不同人物由于处于不同环境、不同年龄,就有不同性格特点。比如“写阿边唛农应把他写成骄横自私;写伊力阿斯要显出他敬畏神祗”(马新国,2008)。新塑造的人物性格应有自己一贯的性格,写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物要仔细研究不同地方的风俗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性格特点。

二、诗的文艺功用

诗的教育功能和道德影响在西方古而有之,贺拉斯和布瓦洛都认识到了诗的文艺功用,其中贺拉斯还提出了著名的 “寓教于乐”说。主张诗应是道德教化和审美娱乐的统一。两个作家观点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所不同。

贺拉斯认为诗歌有教化的作用。首先,诗歌有开化文明的作用,例如:在古希腊神话中乐师使人类不再自相残杀,放弃野蛮的生活;荷马的诗歌鼓舞战士斗志昂扬奔扑战场;诗人还教导人们划分公私,禁止淫乱,建立邦国,制定法律等。其次,在贺拉斯看来,诗歌还能传达神的旨意,指示人们生活道路,他在《诗艺》中写道:“神的旨意是通过诗歌传达的;诗歌也指示了生活的道路。”(杨周翰译,1962)再次,诗歌的道德教化功能应与审美娱乐功能相统一,即寓教于乐。他认为:“诗人的愿望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杨周翰译,155)“寓教于乐”说体现了诗歌的教化功用和娱乐功用的关系,其中审美娱乐功用是实现道德教化目的的手段。布瓦洛处于法国君主专制强调规范、等级、服从的政治思想以及理性哲学时代,人们用理性的观点来衡量真、善、美,并强调真善美是统一的,不真就不可能善也不可能美,不美就没有真和善,当然不善就无真美可言。因此衡量诗歌是否真和美的标准是善即道德影响。布瓦洛提出文学作品内容需经过道德处理,诗人应有道德义务和社会使命感,要有社会教化意识,自觉发挥诗歌的教化功能。他在《诗的艺术》中写道:“上天启发人也用诗传达旨意;每当巫师通神时震动得有如癫痫,阿波罗凭而显圣,也用诗授着真言……无数著名的作品载着古人的心传,都是利用诗来向人类心灵输灌;那许多至理名言能处处发人深省,都由于悦人之耳然后能深入人心。”(任典译,65-66)正如杨冬所说:“遵循理性,意味文学创作必须以‘寓教于乐’为目的,高度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杨冬,2012)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贺拉斯和布瓦洛两位重要的西方文艺大家在创作原则及诗的文艺功能上的比较,可以看出虽然两个作家生活在不同时代,但他们的文艺思想却有许多相似之处,从大致上看布瓦洛的思想是对贺拉斯论断的重述,但也有其创新的地方,从中可看出两者思想的差异。贺拉斯崇尚的是古希腊的古典,强调模仿古人,同时提出艺术可以创造、虚构和想象;布瓦洛崇尚的则是古希腊罗马的古典,同时赋予时代的新意;贺拉斯的文艺思想是为古罗马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布瓦洛的文艺思想则是为法国封建贵族服务的;贺拉斯推崇理智、判断力在文艺创作中的指导作用,认为理智既是天赋也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训练而成,布瓦洛则主张理性是与生俱来的,后天努力不能改变人性自然,用普遍人性论来指导文艺创作。

[1]张翠玲.同探“诗艺”异之旨趣——贺拉斯与布瓦洛文艺思想之比较[J].黑河学刊,2008(7).

[2]贺拉斯.诗学 诗艺[M].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3]布瓦洛.诗的艺术[M].任典,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4]马琴.叶燮与布瓦洛诗学思想比较——以《原诗》和《诗的艺术》为中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5]马新国.西方文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7]杨冬.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诗艺教化理性
诗艺产生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诗艺学》第4章论析
“出奇制胜”话诗艺
向源头学诗艺
“童心”开启百年新诗——以王统照诗集《童心》小诗的诗艺为例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