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声乐钢琴伴奏中“歌唱性思维”的应用研究

2014-12-12◎孙

参花(下) 2014年7期
关键词:歌唱性歌者钢琴伴奏

◎孙 瑜

基于声乐钢琴伴奏中“歌唱性思维”的应用研究

◎孙 瑜

声乐钢琴伴奏并不是对歌唱旋律的简单附和,而是配合歌者的具体情感,给声乐钢琴伴奏旋律注入丰富的感情,营造起良好的声乐环境。本文通过对“歌唱性思维”的含义及其发展态势以及“歌唱性思维”的缺失的原因来对“歌唱性思维”在声乐钢琴伴奏中的构建策略展开研究讨论。

歌唱性思维 声乐钢琴 应用研究

声乐旋律的“歌唱性思维”是贯穿于整个歌曲演奏当中的,它需要与歌者的感情相呼应,在自己内心中构建出与歌者或者其他演奏者所需要表达出的同一种思想感情,它是灵魂的碰撞,应用“歌唱性思维”能精确地分析和把握所演奏曲目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演奏需要的方法和技巧,“歌唱性思维”是开启我们一起畅游于歌者与作者的丰富情感里的万能钥匙,能加深我们对钢琴伴奏曲目的理解。

一、“歌唱性思维”的内涵和发展态势

1.“歌唱性思维”的由来

在音乐的漫漫长河中,我们一直随同各种音乐的悠扬而沉沉浮浮。准确地说,“歌唱性思维”这一概念的提出,是钢琴家肖邦在浪漫主义时期明确提出,完美融合了音乐艺术中的“声乐性"和“器乐性”。

“歌唱性思维”就是演奏者“如歌者般诠释歌曲”,通过自己深刻地体会作者的写意和情感,转而在器乐的演奏过程中糅合自己切身体会到的真挚感情和诉说的思维方式来向听者展示一场视觉和听觉并举的音乐盛宴。

2.“歌唱性思维”的发展表现

钢琴伴奏艺术一直受到西方音乐大师的追捧,因而其发展不言而喻,积累了繁冗的极具实践意义的理论和真知。当然,在国内,声乐钢琴伴奏艺术并不比西方的发展有所怠慢,近年来,在该领域的发展也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部分音乐高校均设置了声乐艺术指导专业,为我国音乐艺术屹立于音乐长河不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我们在看到成果的同时,不得不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仍然距离音乐盛宴甚远。当今声乐钢琴的伴奏者们缺乏“歌唱性思维”,缺乏对歌唱者的演唱需求和展示艺术的摸索,不能很好地去把握“如歌者般诠释歌曲”。

一般来说,音乐的语言和生活的语言是相通的,你在向我表述一件事时应该采取何种语气、态度来叙述,音乐也是这般,演奏者应该如何以一种适当的走向和核心音来告诉听者悠扬的乐声中所满含的真情实意。黑格尔这样说,“旋律尽管不应缺乏情感的特殊性,音乐在使情绪和想象流露于音调之中却仍应使沉浸在这种情感中的灵魂超出这种情感之上,即不受内容的约束而回翔自如,这样就替灵魂辟出一个境界,使它可以从沉浸于情感的状态恢复过来,不受干扰地单纯地感觉到它自己。”

二、“歌唱性思维”缺失的原因

在声乐艺术中,钢琴伴奏的艺术地位是等同于声乐演唱者的,更有甚者,可以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一场成功演绎的声乐盛宴不仅是演唱者的完美发声,更是歌者和钢琴伴奏者合拍的默契之舞。“歌唱性思维”在此时此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同大海航行中不远处的导航灯,它指引着声乐钢琴伴奏者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伴奏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1.“歌唱性思维”缺失的客观因素

古语有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本意是说环境对人的影响,在这里,笔者想要表现的是,就目前我国声乐的发展情况来看,众多声乐演奏者们还没有深刻地意识到“歌唱性思维”的重要性,却趋之若鹜地在演奏技巧上下功夫。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貌似谁也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歌唱性思维”的构建总抱着一种观望状态,犹疑状态。在这种大环境下,演绎者选择“隔岸观火”,也是在所难免。

2.“歌唱性思维”缺失的主观原因

这里的主观因素是指声乐演奏者们自身能力的不具备,从而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环接一环,不能完善构建“歌唱性思维”。另外,便是说在声乐演奏之前,并没有进行一个预期的感情培养,使得演奏者们不能认识到个中蕴含的情感。

三、“歌唱性思维”的构建策略和应用思考

1.“歌唱性思维”的构建策略

对于一个声乐演奏者来说,“歌唱性思维”是他能否完美演绎的重要技巧之一。那么该如何来构建“歌唱性思维”呢?

首先,声乐演奏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人文素养。音乐修养的具备,实则不难,演奏者除了要对中外音乐历史特别是钢琴艺术史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要学习作曲、和声等相关理论知识,志在做到举一反三,倒背如流。除此之外,人文素养的具备,对演奏者来说,也应像新闻记者一般,如同一个“杂家”,对其他的各类学科都要有一定的涉猎,以便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素养,因为世界万物本就是一个整体,只是为了方便行事而拆开来,变成一个个有着明显分工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个体,各类学科便是如此。而演奏者在演奏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增强的认识更是对其音乐修养和人文素养的一个极大的提高,从而有助于演奏者感受音乐和如歌般演绎音乐作品。

其次,对声乐耳濡目染,不断熏陶,这也不失之一个提升“乐感”的好方法。对于声乐演奏者来说,不求一蹴而就,那样子反而基础不扎实,难以进行后期的练习,以至于得不偿失。所以在这里,笔者不得不说,有一个清晰的训练步骤,针对演奏实际情况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来一步一步完善对“歌唱性思维”的认识和构建是至关重要的。前面已经提到,强大的声乐理论知识是关键,演奏技巧虽然是不可或缺的,但它不能占主导地位,声乐的演奏需要方方面面绝妙的配合,达成默契。声乐大师精妙表演,都是经过其无数次的揣摩和经历成就的,所以我们在沉浸于或长或短的音乐当中时,我们最需要的便是放松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揣度这其间的奥妙。

最后,我们但求学习的多样性,主张快乐学习,通过多种方法来培养“歌唱性思维”。

注意力培养方面。声乐伴奏者尤其需要具备“集中性注意力”与“分配性注意力”。注意力的“集中性”是指我们要排除万难,精心关注于所处环境中的一个方面,不受其他环境的干扰。“分配性”则是说要把注意力分配到不同的注意目标,却又不至于手忙脚乱,自乱阵脚,这可以说是“集中性”的一个升华。声乐伴奏中,我们需要“集中性注意力”与“分配性注意力”并举,时而集中,时而分散,一气呵成。

创造力培养方面。声乐作品的演绎者所为就是要把单调乏味的音符通过演绎转化为动听多变的旋律音响,在抽象构思的声乐作品中找到立脚点,摇身一变成为妖冶的小娇娘子,这称之为艺术家“二度创作”。这一过程是需要演绎者有着一定的创新力,通过对声乐不同走向的侧重等手法来带给听者不同的享受。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演绎者们的默契配合,是不能被忽视的。

2.“歌唱性思维”的应用思考

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很多声乐钢琴伴奏者总是会有“我会不会有点喧宾夺主了”等诸如此类的想法,要解决这一类的问题,就要对钢琴伴奏者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让伴奏者站在演奏者的立场来对待整个演绎,从而发现自身的“歌唱性思维”所存在的瑕疵,有错就改,随时随地有规划地变化,一步一步完善“歌唱性思维”,完美表演。

结语

本文认为声乐钢琴的伴奏,不只是简单依附歌者的灵魂而存在,它有着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的主体便是“歌唱性思维”。声乐钢琴伴奏的“歌唱性思维”,意味着钢琴伴奏者必须在声乐想象的前提下,运用声乐演唱思维来把理解的声乐作品的不同情感,通过与歌者的不断的交流和磨合,才能在伴奏时灵活运用歌者反馈得来的感情体会,使钢琴伴奏与歌者达到完美融合。

[1] 秦青.声乐钢琴伴奏中“歌唱性思维”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 窦青.试论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思维[J].齐鲁艺苑,2001,(1)

[3] 陈曦.论歌唱性思维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J].唐山学院学报,2003,16(4)

[4] 陈玲玲.论钢琴演奏的歌唱性及其表现[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9,88(1)

(作者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歌唱性歌者钢琴伴奏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歌者和履痕
歌唱性是个好东西,但它到底是什么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论现代美学思潮影响下的钢琴演奏新趋向
歌唱性旋律的钢琴演奏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