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寓言
——浅析杰克·伦敦三部“北疆传奇”小说
2014-12-12◎张荣
◎张 荣
生命的寓言
——浅析杰克·伦敦三部“北疆传奇”小说
◎张 荣
“北疆传奇”系列是杰克·伦敦早期创作的优秀作品,它是根据其在克朗代克的亲身经历而创作的。不管在风格上还是主题上,这些短篇最能代表杰克·伦敦的创作特点。我们可以从《生命的法则》、《生火》和《热爱生命》这三部作品中,找到许多重要的共同点,并且透过这三个具体的“样品”,更直接、更真实地了解“北疆传奇”所隐含的杰克·伦敦对世界、对社会、对生命的思考。
杰克·伦敦 《生命的法则》 《生火》《热爱生命》
一、引言
杰克·伦敦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美国作家。近一年的北疆生活影响了他的一生,成为他创作的源泉。其早期的“北疆传奇”小说都是以阿拉斯加和克朗代克的冰雪荒原为背景,在鲜明、自然的特征衬托下,让充满激情的人物在那里演绎惊心动魄的故事。但“伦敦的作品并不停留在叙述表层,它们触及了人生的根本方面,故事背后潜藏着很多发人深省的思考”。
二、三部“北疆传奇”小说——《生命的法则》、《生火》、《热爱生命》
《生命的法则》(The Law of Life)中故事发生在北极圈内克朗代克地区一个营地。天寒地冻,部落所有人都忙着拆卸帐篷,准备到能找到驯鹿的地方过冬。年迈的考斯库希希望当酋长的儿子能带他走,但心里明白部落的生存不允许他拖累。儿子给他留下一小堆取暖的木柴,他不禁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他当酋长时,也曾不得不把年长体弱的父亲留下。这时他听到了狼群的声音,狼群步步逼近,老人抄起一根烧红的木棍左右挥舞,但狼群退而不离。恐惧过后,老人心想:我为什么非得死守着性命?于是他把木棍扔到了雪地上。老人垂下头,自言自语道:有什么大不了?难道这不是生命的法则?
《生火》(To Build a Fire)是“北疆小说”中最著名的短篇之一。故事发生在气温在50度下的阿拉斯加,无名行路人带着一条爱斯基摩犬急急赶路,却不小心踩到泉眼,进水的靴子很快就结冰了。他脱下手套捡了些枯树枝,在树下生起火。但树上的积雪突然崩落,压灭了火堆。他不得不再次尝试,结果雪火又熄灭了。他记得有人说过,唯一的生路就是把狗杀死剖开,把手放进狗身体里,待手暖后再做一次尝试。但此时手已没知觉,根本无法拿起猎刀。一阵恐慌后他突然意识到了死亡,但马上平静下来:“反正要死,不如好好死去。”他昏然欲睡,很快进入梦境。
《热爱生命》(Love of Life)讲述的是一个北极的淘金人战胜死亡、保卫生命的故事。无名的主人公与同伴比尔从克朗代克淘金归来,在趟过溪流时,他扭伤脚踝,比尔头也不回弃他而去。他一瘸一拐艰难前行,饥饿的痛苦已经盖过了伤痛。他靠咀嚼灯芯草、吃一种又苦又辣的毫无营养的浆果,生吞比手指还细的小鱼、刚出壳的小雷鸟,吮吸狼吃剩的鹿骨头的骨髓充饥。为减轻负重,他将采来的金沙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最后全扔掉,路途中他又险遇棕熊和狼群。几天后,又遇到一头瘸腿的病狼,两者都已无力捕食,希望对方先死,成为实物。最后他计取瘸狼,咬开它的脖子吸血充饥,求得生存。再往前,他看到被狼吃剩的一堆尸骨,旁边是比尔的背袋。最后他被一艘捕鲸船救起。
三、生命的寓言
在杰克·伦敦的一生中,他深受达尔文“适者生存”和斯宾塞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奥尔巴赫曾指出:“不管是原始的冰封北疆,还是城市贫民窟,还是神秘的大海,杰克·伦敦有意识地融入斯宾塞进化论的话语,从作者自己历险的经历中抽取人性的基本成分,他的作品成了某种批评倾向的绝好材料”(奥尔巴赫,1996)。这里的“某种批评倾向”指的就是文学自然主义。但“伦敦的自然主义是经过‘改良’的——他常常在阴暗的基调中添入一抹亮丽的色彩,在接受自然主义的宇宙观的同时,对它进行颠覆”(虞建华,2009)。一方面,杰克·伦敦传递的是人生悲观阴暗的一面:人不是命运的主宰,受制于自己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他又坚信:人是有精神力量的,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精神上的胜利。
1、生命与环境的严酷对抗
《生火》中的自然环境之严寒描写很明显。 故事开篇就提到天无比的寒冷和阴沉,行路人估摸当时的猜想此时气温是零下五十度。 但实际上已是零下七十多度。这种天气中呵气成霜。主人公的睫毛、鼻子、下颌挂上一层呼出的气形成的厚厚霜花。 甚至连那条壮硕的爱斯基摩犬都因极度的严寒而感到沮丧。狗后来失足踏入暗泉。 爪子上的水顷刻冰冻;行路人后来也踏上暗泉。 脱下手套生火时。 手很快冻得完全麻木。
在《热爱生命》这篇小说中,对严酷的环境描写也比较多。小说开头就点明:“他们都没有脱掉鞋袜。河水冰冷,刺得他们脚脖子生疼,双脚发木”(胡春兰,第1页)。下来小说介绍了主人公所处的毫无生命力的环境:被同伴抛弃后独自一人,他抬头看看这个让人打不起精神的地方。“飘忽无定的团团雾气蒙蔽了天边昏黄的斜阳”,给人一种“混混沌沌、没着没落的感觉”(胡春兰,第2页)。另外,“在低垂的天幕前是一座座平缓的小山丘。草木不生,只有一片茫无边际的可怕荒凉,衬出他眼中突如其来的恐惧”(胡春兰,第3页)。
2、强者生存
在《生命的法则》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那头掉了队被狼群紧盯的老麋鹿。麋鹿体形硕大,任凭它多么勇敢顽强,最终还是被狼群撕碎。这里的老麋鹿就是老考斯库希的缩影。不仅动物界,植物亦是如此,枯朽的叶子注定要飘落,正如考斯库希对儿子所说:“我就像去年的一片叶子,若即若离地连在茎上。一阵风吹来,我就会落到地上”(雷鸣,2001)。因为老迈与衰弱将注定被社会淘汰。科斯库什也曾有过自己人生的辉煌时刻,他年轻时也是部落酋长,那时的他身强力壮,英勇无畏,他也曾不得不把年老体弱的父亲留下。然而,昔日英勇的首领在岁月无情的脚步下也变得年老体弱,视力衰退,反应迟钝。因而最后注定的结局就是:被儿子和外孙女抛弃。这就是“强者生存”的法则,一条残酷的法则。
在《热爱生命》这篇小说中,比尔的最终死亡,影射的就是弱者的结局。主人公与病狼的对峙和斗争,就是对“强者生存”法则的最好阐释。两方都已无力捕食,在最后一口气中,人和狼的头互相缠绕在一起,用嘴探索着彼此的喉管。人和狼都筋疲力尽,只要稍微缓过一点气来,他们便力图用无力的牙齿咬下去。最后他们只能顽强地支撑着自己的生命等待对方先断气,继而食之。人紧紧咬住狼的脖子,这样坚持了半个小时,“人感到一股暖暖的血腥细流爬过咽喉,像熔铅一样强灌进胃里”(胡春兰,第19页)。小说主人公作为强者获得了生存的权利,而失败者病狼的结局就是——被胜利者吸走了鲜血。在这场角逐中, “弱肉强食”只是对于生命的强烈追求和渴望的一种自然竞争的结果。
3、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和热爱
虽然伦敦向我们传递的是悲观阴暗的宿命论、“强者生存”法则,但在这三部小说中,尤其是《热爱生命》,我们也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和认识,即:人对生命有一种本能的渴望和热爱,自然环境虽然残酷,但人们的精神力量也是不可估量的,人在与逆境搏斗中得到悟识再生,进而实现精神胜利。
《生命的法则》和《生火》中的主人公都表现出无畏的英雄气度,视死如归。《热爱生命》讲述的就是主人公对于生命的追求和强烈的渴望。在行途中,他丢弃了一切可丢弃的东西,但却把67根火柴视为珍宝。因为,“火的存在,有着光明和温暖的象征意义,在死一般寂静的荒野上渴求生命,就需要行动和意志力的同在”(谭华容,陶文花,2011)。为了生存,他吃又酸又苦的浆果,他费尽力气去水塘里捉小鱼,他吮吸狼吃剩的鹿骨头的骨髓。即使在他发现比尔死亡之后,他仍对生命有着强烈的追求:他之所以在与病狼的对峙中能坚持到最后,正是靠着对于生命的强烈渴望。
结语
杰克·伦敦的“北疆传奇”小说以饱含激情的笔触涉及对生命的思考。一方面,自然环境强大有力,而人们渺小无助,并要接受“强者生存”原则;另一方面,人们凭着原始的求生本能、对生命的强烈渴望,经过难以置信的努力之后,都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升华。
[1] 胡春兰译,《热爱生命》,杰克·伦敦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7
[2]雷鸣译,《杰克·伦敦作品选》,杰克·伦敦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3]谭华容,陶文花,论《热爱生命》中杰克·伦敦的生命观,外国文学研究,2011,148-149
[4]虞建华,《杰克·伦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