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顾恺之的艺术人生
2014-12-12◎张楠
◎张 楠
论顾恺之的艺术人生
◎张 楠
顾恺之在毕生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美学规范和评价标准。本文通过对其代表性理论著作和绘画作品的分析,深入地剖析他的艺术成就以及对当代艺术创作的现实影响。
顾恺之 艺术成就 现实意义
顾恺之作为东晋最为著名的画家,有“虎头三绝”之美誉,在绘画和艺术理论上都有很大成就,他的艺术人生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用极强的艺术贡献震撼了当时整个画坛,他的绘画观点 “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传神论”等,对当代艺术风格的形成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但由于历史较为久远,所存史料不足及个人喜好差异等原因,当时及后人对其评价也不尽相同,褒贬不一。唐代张怀瓘认为在“六朝三杰”对人物的刻画造诣中:陆探微以“秀骨清像”著长,而张僧繇以“疏体”区别于陆探微,而顾恺之则注重人物描写中对神态的刻画,以顾为最。然而对于谢赫对于顾恺之的画艺,却评价不高,曾在《画品》中将顾恺之的作品评为第三品。对顾恺之的评论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何一位对历史有过杰出贡献的人都曾饱受各种褒贬不一的评价,但其在绘画理论和技法上对于传统技巧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否认和磨灭的。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方面的成就卓越,他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美学理论评价标准,传世著作有《论画》、《画云台山记》、《魏晋胜流画赞》等,其中《论画》作为现存最早、最完备的评论著作,主要针对临摹和创作技法,结合当年流传名画进行的评论,对后世传统绘画理论的流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顾恺之针对每幅作品在用笔用墨、造型立意方面的优缺点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和论述,态度严谨、认真。在评论中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品从用笔、线条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为后世“比较主义”评价方法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他指出绘画作品的优劣,不仅要对作画的难易程度进行评估,同时要处理好“心”与“物”的关系,做到胸有成竹、心手相应。
顾恺之的作品主要以人物画为主,在以前那种以宗教题材为主的绘画程式中寻找突破,多取材于日常生活,这一突破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现实主义理念。他笔下的人物以“传神”著称,即“传神论”思想。因此在其作品中顾恺之从布局、设色、笔墨、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到每个人物的动态、神态等方面都进行精心设计,以求更完善地表现对象。《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这幅作品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顾恺之精湛的艺术技巧。此图描述的是曹植在返回封地的途中与美丽的洛水女神相遇,并一见钟情的动人爱情故事。全图以棕黄色为主,设色鲜艳、厚重。本画在布局上采取山水与人物想结合的方式,并且将人物高低错落地安排在山水之间,使画面更加富有节奏感。在人物疏密的安排处理上,将主人公置于众人的簇拥中,在体现其尊贵地位的同时起到吸引读者目光的作用,而将洛水女神及其侍女单独置于山水之中,不仅形成了强烈的疏密对比并且为画面增添了神秘感。图中人物神态刻画细腻,画面起初主人公曹植面容惆怅,神情忧郁,忽看到了洛水女神梳着高髻,面容姣好。当洛水女神来到自己身边的时候,曹植原本严肃的表情中显现出了笑容,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在洛水女神离开之后,曹植回头顾盼,流露出不舍的神情。作者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通过对主人公面部的刻画将其神态和心理状态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并且恰到好处地通过衣褶的处理来表现人物的动态,例如图中洛水女神的衣服用细劲飘摇的线条以表现其当空翩翩起舞时柔媚轻盈的体态,很好地控制用线的力度,画出的线条尖细圆匀、细密绵长而流畅,灵动而富有变化。颇为贴切地通过连绵不断、悠缓自然的线条形式表现洛河女神衣服的质感和动感,将女子曼妙的身姿表现得灵动而赋有节奏感。较之于洛水女神,曹植的衣服线条则更显刚劲,并且略粗些,以此来突出其威严健壮的特点。在用线手法上形成鲜明对比,使画面富有变化和层次感,并对人物的个性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山石树林虽有些稚嫩雷同,但却起到了分割和联系不同情节的作用。全卷富于诗意,反映了这一时期绘画内涵的新发展。
顾恺之精通诗词歌赋,具有很深厚的文化素养,这种相互促进、融会贯通的文化底蕴有助于顾恺之在创作中汲取更多的艺术灵感。他的这种超凡脱俗、精力专注的对艺术的痴迷和热爱促使他不断在生活中发现美,通过具有创造力的主观情感的改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所主张的“传神论”的艺术主张一直影响着后人,就连对其评价不高的谢赫在“六法”思想中的“气韵生动”也是对其的一种延伸与发展。他在艺术理论作品中结合创作中的经验和感悟,在绘画技法以及作品品评方面具有卓越的贡献。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