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雨栽培对川农泡椒1号品质的影响
2014-12-12白娟
白娟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委员会,401120)
辣椒属中光性植物,对光照要求不严格,但光照过强或过弱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同时降雨多湿度大会造成病原菌随水流动而传播,造成辣椒成片死亡,光照、湿度是影响辣椒栽培的关键因素。本试验针对重庆市渝北区特殊的天气,选用川农泡椒1号品种,研究避雨栽培对该品种VC、还原糖、总糖等各项指标的影响,探讨避雨栽培是否值得推广。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用辣椒品种:川农泡椒1号,该品种具墨西哥辣椒风味,辣椒素含量高,芳香,可作鲜食和加工用。株高0.5~0.7 m,主茎粗壮,枝叶茂盛,坐果率高。果实大小一致,圆锥形,胎座大,一心室,肉厚,味辣。果色绿至深绿,成熟时为红色。果面半光滑、表皮上有细纹可作为绿熟期的标志,蜡质有光泽,受光面常因内部快速生长的膨压产生纵向裂纹,结疤后呈金黄色纵向花纹。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年5~10月在渝北区洛碛镇大天池村蔬菜基地进行。5月1日育苗,6月10日分苗,7月7日定植于露地,7月20日施提苗肥,7月22日搭小拱棚,7月30日喷施吡虫啉防治蚜虫,8月12日拔草,8月14日施壮果肥,8月15日用根萎灵灌根防治根腐病,9月12日拆去小拱棚,期间分别于8月24日、9月7日、10月5日采样品进行测定。
共设3个处理。处理1,覆盖遮阳网;处理2,覆盖遮阳网+薄膜;处理3,露地栽培。每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每小区定植4行,共70株,行株距50 cm×40 cm,每穴2株。开花后,对所有小区内同一天开花的辣椒进行挂牌标记,分别于幼果期、青果期、红熟果期(开花后第 7、21、49天)对标记果实随机取样,测定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转化糖含量。
1.3 测定方法
VC含量采用2,6-二氯酚靛酚直接滴定法[1]取果肉进行测定,单位为mg/(100 g·FW)。转化糖与还原糖[2]采用斐林试剂法取果肉进行测定,单位为mg/(100 g·FW)。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辣椒VC的影响
随着辣椒的生长,VC含量呈上升趋势,即幼果﹤青果﹤红熟果(表1)。在幼果时,3个处理VC含量基本相同,相差不大,而到花后21 d时,VC含量变化很大,差异显著,尤其是处理3和处理2增长较多,处理1增长相对较少。在红熟果时,通过进行显著性分析,处理3比处理1高15.6%,比处理2高10.8%,差异极显著,而处理2比处理1高5.4%,差异显著。这说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VC含量呈下降趋势,遮阳网+薄膜模式比起只覆盖遮阳网能提高VC含量,但均低于露地。
2.2 不同处理对辣椒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随着辣椒的生长,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即幼果﹤青果﹤红熟果(表2)。在幼果时,处理3明显高于处理1和处理2,而处理1和2差异不显著。在花后第21天时,处理1还原糖增长量很小,仅3.24 mg/100 g(鲜样质量),处理2增长量最大,为12.1 mg/100 g(鲜样质量),含量较为接近处理3,处理3增长7.89 mg/100 g(鲜样质量)。在红熟果时,通过显著性分析,处理3含量最高,比处理1高22.9%,比处理2高13.6%,差异极显著。
2.3 不同处理对辣椒总糖含量的影响
随着辣椒的生长,总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即幼果﹤青果﹤红熟果(表3)。处理1在前期总糖含量增长较慢,而在后期急剧上升。处理2变化趋势和1基本相同。处理3幼果含量就很高,增加速率相对平缓。在红熟果时,通过显著性分析3个处理含量基本相同,差异较小。
3 讨论与结论
3.1 避雨栽培的主要功能是改善植株周围小气候
避雨栽培的主要性能是改善棚内光、温、湿等小气候环境。首先,采用遮阳网覆盖后,透光率可减少30%左右,从而使光照强度大大降低;其次棚内顶部温度虽比外界稍高,但下部株间温度比外界低2~3℃;再次,棚内湿度稳定,受降雨影响较小,阴天为90%以上,晴天75%以上;同时,避免了雨水对辣椒的直接冲刷,网内降雨量可减少13.3%~22.8%,水滴对地面冲击力仅为露地1/50,采用遮阳网+薄膜可完全阻止雨水进入。
3.2 避雨栽培后辣椒VC含量降低
露地栽培的辣椒VC含量比只用遮阳网和用遮阳网+薄膜覆盖的高,这是因为避雨栽培采用遮阳网覆盖后光强削弱,光质改变,尤其是200~350 nm的紫外线区域和400~700 nm的光合有效辐射区域透过率仅47%,而紫外线对蔬菜植物干物质的积累,特别是对维生素的形成有重要作用[3],所以避雨栽培的辣椒维生素C含量比露地低。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避雨栽培后,光照不足,辣椒优先进行植株的生长,而后才是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用遮阳网覆盖后,辣椒植株比露地的更高,但较为细弱,叶色也较浅,VC含量也较低。
同时,采用遮阳网+薄膜比只用遮阳网的VC含量高,虽然薄膜的透光率只有86%~88%,再一次降低透光率,但薄膜能阻止地面长波辐射,反射一部分散射光,补充光照。同时,它也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使棚内温度保持在辣椒开花结果的最适温度,故其含量高于只盖遮阳网而低于露地,这与王金玲等[4]和徐毅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1 不同处理辣椒VC含量 mg/(100 g·FW)-1
表2 不同处理辣椒还原糖含量 mg/(100 g·FW)-1
表3 不同处理辣椒总糖含量 mg/(100 g·FW)-1
3.3 避雨栽培后还原糖含量降低
还原糖是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具有还原性的糖类。辣椒所含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等。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与VC相同,同一处理中,其含量随着辣椒果实的生长而增加;在不同处理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其含量逐渐降低。处理3栽培模式最高,其次是处理2,最低的为处理1,这说明光照强度对还原糖的合成有重要作用。因为在露地条件下,光照强度大,净光合速率高,同化产物也多,故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淀粉等贮藏物质水解生成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所以果实中糖的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而增加。同时,还原糖含量与坐果节位有一定关系,对椒含量比门椒低,这与王金玲等[4]认为随坐果层位的上移还原糖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的结论一致。
3.4 总糖含量基本相同
总糖主要包括蔗糖和还原糖,从本试验中可以看出,其含量随着辣椒果实生长而增加,在前期变化较快,尤其是处理1和2,而在青熟果到红熟果之间增加速率趋于平缓;在最后红熟果时3个处理含量差异不显著。总糖含量决定于蔗糖和转化糖含量,其中转化糖是蔗糖在酸性条件下,与水结合经转化后所得到的含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包括果糖、葡萄糖、蔗糖;蔗糖是以辣椒水解后所含转化糖与水解前所含还原糖之差再乘以系数0.95来计算的,因此,蔗糖含量与还原糖含量成显著负相关,还原糖含量越高,蔗糖含量越低。糖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与光照有直接关系。而在试验中差异不明显,是因为在最后一次测定的前两周,小拱棚拆除,光照条件相同,致使总糖含量基本相同。这也说明,糖在前期合成较少,主要是在后期合成。
4 建议
由于搭建的是小拱棚,可能使得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受到影响,致使某些物质的含量和合成受到影响,为此,可以用毛竹搭建中棚,不仅可以改善条件,也有利于进行辣椒的管理。同时,由于雨水进入量减少,故各类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的病原菌随水传播的几率降低,使根腐病、立枯病、疫病等病害发生率大大减少,避免了土壤板结等诸多问题,可以减少农药的喷施。
总之,避雨栽培使辣椒品质降低,但产量增加,使病情指数降低。因此,避雨栽培在低温、多雨、日照较少的冷夏无多大意义,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可适当降低温度,削弱光照,为辣椒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能改善品质,是高产优质的不错选择,且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方便,值得大规模推广。
[1]景国安,忻秋萍,卢帼芬.2,6-二氯靛酚测定果蔬还原型抗坏血酸方法的改进[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5):41-42.
[2]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30-231.
[3]李佩华,姚永慧,杨宏福.辣椒果实维生素、还原糖和干物质含量的研究初报[C].北京蔬菜学会1987年学术年会论文专集,1987.
[4]王金玲,吕长山,胡振帮,等.辣椒不同层果实中辣椒素、抗坏血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J].中国蔬菜,2006(2):24-25.
[5]徐毅,除建南.辣椒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报,1990,6(1):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