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世界复兴
2014-12-12肖知兴
肖知兴
从2000年博士资格考试的选题报告开始,到基于博士论文改编的学术论文正式发表,我大概花了十年时间研究社会网络。社会网络这个有半个世纪历史的学科,专门研究各种关系网络,包括个人间的网络、组织间的网络、甚至是有形物体(如变电站)之间的网络。
到2004年1月博士论文答辩时,我才发现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不仅有人在用理论分析世界,还有人在用行动改变世界。当年2月份,一个哈佛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做了一个网站,开创了社会网络的新天地。这个学生就是马克·扎克伯格,这个网站就是后来的Facebook。2010年,一本叫《Facebook效应》的书洛阳纸贵;同年10月份,根据该书改编的一部电影《社交网络》以惊人的速度投拍上映,红遍世界。
社会网络学的两位创始人哈里森·怀特和罗恩·伯特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会有朝一日成为这样的“朝市之显学”。但学术界似乎浑然不觉,完全不为所动。唯一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2009年,我们景仰已久的乔尔·波多尔尼放弃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的职位,成为苹果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兼苹果大学校长。
互联网社会网络与传统社会网络有什么关系?它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传统社会网络学的研究?我想这是整个学界都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微博、微信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冲击让人目不暇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虽然此网络非彼网络,但值得庆幸的是传统社会网络理论还是给了我们一些看问题的方法和工具。
例如格兰诺维特强调的“弱联结”对于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重要性,罗恩·伯特强调的“结构洞”对于提拔、创新和利润率等的重要性,邓肯·瓦特强调的“小小世界”对于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的重要性。这些概念关注的核心都是在一个社会网络中,联结不同群体、组织的个体所创造的独特价值。
在微信时代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拥有这种位置。你的一个朋友A在微信朋友圈发分享,A的所有朋友都可以评论。如果这些朋友你也认识,他们的评论你就可以看见,如果不认识,你就看不见,但是A回应朋友们的评论,你能看见。
所以,如果你的朋友圈里能看见很多共同朋友的评论,一般而言,说明你的社会网络太封闭了,结构洞太少。如果完全没有评论,则有存在结构洞的可能,但也有可能是这些人的分享影响力太小了,连赞都无人点(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当事人地位高、不熟练或顾不上回复评论,所以我们无法看到那些评论)。判断结构洞比较稳妥的方法是那些只能看见你朋友对评论的回复,而看不到评论人的情况。
年轻人的朋友圈内,满眼都是赞,这貌似其乐融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地位的提高,如果朋友圈还是这样,那就有问题了,这说明你价值创造的潜力有限。社会网络学最重要的洞见就在于此,一个人创造的价值不仅与这个人的特质相关,更大程度上与这个人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相关。
找到了火山口,老母猪都会飞。例如,马云的成功,一般人看到他的口才、眼光、抗压能力,但从社会网络学的角度看,最重要的是:第一,他英语好,能够联结西方社会;第二,他在杭州,身处中国最发达的民营经济中心;第三,他在1964年出生于杭州一个文化人家庭(父亲为省曲艺家协会主席),高考两度落榜,20岁才考上了一所师范学院。这让他与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阶层都能说得上话。仔细思考,在这三点中,蕴涵了多少具有巨大价值创造空间的结构洞!
网上社交与真实社交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如果说在西方,“Facebook效应”让平时比较疏远的人关系更加密切了,但在中国,情况就未必如此。例如,上门拜年被短信拜年所取代,人与人的关系是拉近了还是变远了?当然,对于中国这种强关系社会,大家的关系变淡一些、变远一些,也未必是什么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