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掀开房地产信息铁幕

2014-12-12马光远

商界评论 2014年9期
关键词:统一联网制度

马光远

按道理,一个国家有多少房子,比一个国家有多少头猪要好统计很多。但就是这么一个数字,迄今为止却没有统一的看法。

比如,根据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到2012年底,中国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2.9平方米和37.1平方米。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2年统计公报,到2012年底,中国的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也就是说,官方统计在内的城镇住房存量面积为234亿多平方米。但这并不包含60多亿平方米小产权房以及很多单位的福利分房,如果加上这两样,中国城镇存量房的面积保守估计早已超过300亿平方米,人均真正住房面积超过了35平方米。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登记机关,也缺乏信息的联网,这个简单的数字却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国家秘密。

事实上,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从市场稳定来说,解决的正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乱象问题。国内房产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还严重不足,不仅仅在房地产登记和联网方面存在着信息残缺,甚至在其他基本制度方面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比如市场管理、市场交易、土地制度。无论是在房价的统计、住房的基本供应量、开工面积,还是在基本的销售数据以及房地产信息的基本联网方面,都存在着信息的严重残缺不全和虚假等情况。国内的房产市场信息不对等、不公开、不透明,最后成了一个残次的“柠檬市场”。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整个房地产市场就成了一个信息的“铁幕”,民众只能在各种真伪不明的信息指挥棒下翩翩起舞。上面提到的中国存量房数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不动产登记制度统一后,房地产信息联网在“硬件”方面的障碍将基本消除。有了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和信息联网,房地产调控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限购、限贷、个人所得税以及房产税的征收才真正有可能。

就拿限购来说,尽管之前有“国十条”、“京十二条”,但是各地都还是出现了许多“房姐”、“房哥”。究其原因,正是由于不动产登记制度不统一,全国住房没有联网,在此情况下,再严苛的限购令都无法执行,最后也只是形同虚设,沦为一纸空文。再加上“房姐们”还通过办理多个身份和户口等造假手段,瞒天过海,到处置房。到最后,限购令唯一可以限制的对象,只会是遵纪守法的老百姓。对于有办法的人而言,限购就是一个纸老虎。限贷也是,如果没有统一的登记和信息联网,去区分一个人有一套房,还是两套房,本身就很难。

姗姗来迟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终于在8月15日发布。在这个征求意见稿中,最大的亮点是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并进行各个部门的共享。征求意见稿专设一章对此做出规定:一是要求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牵头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各级登记机构的信息要纳入统一基础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二是国土资源、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互通共享。三是明确权利人、利害关系人、有关国家机关有权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四是对查询获得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资料的使用进行规范。

建立信息平台和共享制度,被视为揭开中国房地产数据黑幕,理清房地产数据乱象,摸清家底,为包括房产税、房地产信贷政策的实施奠定信息基础的重要制度。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本身并没有反腐的使命,但制度的实施,一定会让一些官员紧急处理那些来路不明的房子。从最近一年反腐的案例看,收受贿赂之后购买房产是中国官员腐败的最主要形式。当前一线城市二手房跌势明显,7月份的房价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环比全部下跌,背后的一大因素,除了房地产大形势严峻之外,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在其中的推波助澜,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下跌态势。

就此而言,不动产统一登记和信息联网等制度,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实现信息公开的意义是全方位的。开发商潘石屹说,如果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真地实施了,房价会大跌。这话信息含量非常大,不知道诸位是否听懂?

猜你喜欢

统一联网制度
“身联网”等五则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统一数量再比较
抢占物联网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