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派教学:“江苏创造”的价值坚守与范式转型

2014-12-12曹春华

江苏教育 2014年22期

曹春华

【摘 要】作为根植于江苏教育史,并将在江苏教育史乃至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苏派教学”人物群体及其事件,浓缩着江苏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江苏创造”和江苏教育研究的“本土话语”,必然会在基础教育新一轮改革和发展中“发生无限力量”,并指引着江苏基础教育的“前程”,规范着江苏基础教育的“旁趋”,又在范式的转型中,创造出江苏基础教育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关键词】苏派教学 价值坚守 范式转型

一、苏派教学:“江苏创造”的时代命题与历史贡献

(一)苏派教学是教育领域的“江苏创造”

为抢抓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浪潮席卷而来的机遇,应对发展要素制约的挑战,2006年江苏就做出了“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策部署,吹响了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型的号角,逐步实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型的科技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依靠创新型的教育。正如沈健同志指出,在“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的历史过程中,一批江苏教育人“立足基层一线,根植江苏大地,潜心钻研教学,注重经验积累,用爱和责任树立了品牌,形成了风格”,催生出“苏派教学”和“苏派名师”。因此,苏派教学是新时期基础教育领域的“江苏创造”。

(二)苏派教学是江苏教研的“本土话语”

尽管直到2010年才首次提出了“苏派教学”的概念,但苏派教学客观存在的历史,比其被理论界发现悠久得多,至少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进入新时期,江苏经济社会负载着“两个率先”的历史重任,而教育又在“两个率先”中处于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要地位。江苏省确立了“到2015年……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到2020年……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省”的目标。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但“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苏派教学就是在各时期江苏教育人聚焦既定阶段目标,立足江苏实际,直面现实问题,形成的更加有效的江苏教研的“本土话语”。

(三)苏派教学是江苏课改的“群体应答”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不断优化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焕发出课堂的“生命活力”。领风气之先的江苏教育人,始终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早在1990年,江苏便首次明确了“素质教育”的方向,1991年召开素质教育研讨会。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江苏教育人更是贡献出了群体智慧。由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情境教育”引领,全省各地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涌现出“结构—建构”式教学、“精细化课堂”“先学后教”“活动单导学”“导学案助教”“研究性课堂”等一大批有较大影响的新典型模式。苏派教学伴随着课改的步伐一路高歌,是新一轮江苏课改的“群体应答”。

(四)苏派教学是学科建设的“理论贡献”

苏派教学是“江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也是教育学科建设的宝贵财富。教育学(含教育史、教学论和学科教学论等)是实践的科学,与教学实践构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交互。来自教学一线,特别是典型苏派名师积十数年乃至数十年所积累的重要教学主张、实践经验、教研成果,是学科建设的坚实根基,是学科繁荣的天然牧场。苏派教学作为江苏地域范围内(其影响不限于江苏)教学流派的集合体,其有益的探索、成功的经验、实践的智慧,必然为“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建设提供丰富的营养,必然不断地沉淀到学科建设当中去,作出江苏教育人在学科建设上的“理论贡献”。

二、价值坚守:苏派教学的理念取向与实践特质

(一)坚持问题导向,以“本土”为实践的根本。

20世纪中国教学论的发展,是在引进和吸收国外现代教学论的基础上,通过扬弃、改造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大胆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建立具有现代性质的中国教学论的过程,所谓“本土化”,就是直面自己的问题,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话语,这是教育科学建设所应坚守的方向。苏派名师置身本土教育“场域”,面对的是本土教育问题。苏派名师面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教学实践,力图在最深刻的层面上把握教学现实的统一性,并以此去解释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因而“本土教学中的现实之谜、历史之谜、人性之谜”也成了一种巨大的、不可遏止的精神上的诱惑和智力上的挑战。看到孩子学得累,学得苦,斯霞大声疾呼:“减轻负担,救救孩子!”从而踏上了“童心母爱”之途,传为佳话。同样基于对儿童数学学习负担重的体认,翟裕康老师潜心十余年,发明了“四了三不”数学教学法,影响至深。

(二)坚持学科方向,以“科学”为实践的依据。

教育教学,首先是一门科学,而科学就是必须“按规律办事”,而所有的教育理论都是需要经过实践主体的认同才能发挥作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功能也需要借助实践者才能发挥出来,只有先成为学习者,才可能成为建设者。苏派名师们都自觉地把学习教育理论、提升学科修养作为坚持学科方向的保障,在从教的路上“规范起步”“描仿入体”,进而“登堂入室”“自成一家”。林肯曾说过:“好学不倦者必成大才”,李吉林老师就是一个“好学不倦者”,她系统学习语言学、美学、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最新成果,借鉴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境界说”,找到情境教育的理论支撑。进入新世纪,邱学华又瞄准了新的研究方向,从“学习论”的新角度研究“尝试学习”。尝试学习本质上是学生主动探索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致,苏派名师们一贯保持着前行的姿态和前卫的敏锐,使自己总与时代的脉搏息息契合,总是保持着思想和行动上的领先。

(三)坚持儿童取向,以“规范”为实践的准绳。

苏派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江苏儿童,最终也是“写在”江苏儿童身上的。对儿童的研究,以儿童的观点、从儿童的立场实施教学,是苏派名师的重要价值取向。正如苏派教学研究的领衔者成尚荣先生所言“认识和发现儿童”是“教育的大智慧”。他认为:“基础教育最重要的是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李吉林老师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孩子们幸福地拔节生长,情境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学”而研究怎么“教”,让儿童得到发展;斯霞老师的教学总是从儿童出发,坚持教育的“儿童立场”;孙双金老师将儿童的表现——“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作为好课的标准;王爱华老师倡导“儿童味”的语文课堂;周益民把他的“诗化语文”作为“对儿童学习本质的探寻”。为了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孩子”,苏教版教材编写组的专家们瞄准了“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的方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奉献出了一套精品教材。

(四)坚持发展走向,以“变革”为实践的动力。

赵汀阳教授说:“幸福生活只能是一个由人所创造的具有永恒意义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来自于创造,而理想的教学同样来自于创造。课堂教学研究永远是一片生机勃勃的芳草地,创造是苏派教学研究永恒的主题、永远的方向和不竭的动力。正如《学会生存》所揭示的那样:“社会经济的变化与科学技术的革新,使教育革新成为迫切需要着手进行之事。教育科学的研究、教育技术的进步以及世界人民的不断觉醒,使教育革新成为可能之事。”综观苏派名师的研究历程,大多经历了数个阶段,十数年甚至更漫长的跋涉。从1927年到2004年,从青春到耄耋,斯霞老师70余载倾心于语文教学研究,思考不辍,探索不止。同样,经过30多年的不懈探索,李吉林及其团队开拓出了一条“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的研究之路,年逾古稀的李老师又把理论探求的目光投向了国际上最尖端的“脑科学”,寻求“情境教育”新的发展方向。

三、范式转型:“江苏创造”的苏派智性与江苏方略

(一)素质转向:在“继承中创新”,追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教育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伴相依,也总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前行。伴随着经济的转型,教育也在不断地调整,因而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教育命题。“素质教育”,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江苏教育最为重要的时代命题。苏派教学呈现的就是江苏深化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累累硕果。

有爱的教育。苏派教育人坚信: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是人类最伟大、最质朴、最良善、最高贵的情感,是道德情感的重要标志。而有爱的教育只能用爱去培育。“爱在儿童”的斯霞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正如班华教授评价的:“童心和母爱的统一,把教师之爱和母亲之爱统一起来,使斯霞语文教学站在了一个制高点。”李吉林深切地爱着每一个儿童:“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情感,儿童的心理,构筑了我的内心世界……老师对孩子是冷漠还是热爱,对工作是应付还是全身心投入,都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决定了孩子童年生活的质量。”

全面的教育。只重德的教育,只有“爱”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苏派教学的名家大多是学科教学的专家,但他们都试图将儿童的身心解放出来,致力于通过学科教学促进儿童全面的发展。“情智语文”的倡导者孙双金老师通过语文教学,“追求情智共生、情智和谐发展”。更多的老师立足在文化的高度,把儿童从知识的授受中解放出来,还教育以完整的本来面貌,他们关注儿童独特视野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儿童语境中的文化。语文如此,数学亦然,邱学华老师在凝聚古今中外教学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建立了尝试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以“思”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多动手,多动口,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让课堂活起来。

(二)内涵转向:在“守正中超越”,追求效率与质量的均衡。

致力于“江苏创造”的苏派教学,更加注重其内涵的发展,实现孩子们“上好学”的愿望。教育的内涵,就是其内在的品质,既包括显性和隐性的质量,更包括效率与质量的兼顾和均衡。苏派教学的内涵转向,是在正确质量观的统领下(守正),既不因追求效率而影响质量,也不因追求质量而影响效率,实现“减负中增效,在增效中减负”(超越)。

优质的教育。江苏是一片教育的高地,苏派教学以扎实、优效见长,体现出“厚实”的特色。厚实的教学,就是要做到如黄厚江老师所说:“教学内容明明白白、教学过程清清楚楚、教学方法简简单单、教学效果实实在在”。优质的教育,总是直抵学科本质,努力使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好,学有所乐。优质的教育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洞悉和了熟,也离不开学生的进取和专注。翟裕康老师便是这样的典型,他在课堂上该讲的“讲了”,该练的“练了”,该评的“评了”,作业本“收了”;课后不再留家庭作业,不拖堂,不占用其他课堂时间,二十年来如一。

和谐的教育。效率与质量的均衡,体现出苏派教学的和谐魅力。和谐的教育,是全面基础上的协调,是不偏不倚的机巧,是执两端而用中的“度”。苏派教学中的和谐不是简单的并列和对等,更多体现在“活中见实、活中有法、活中有度、活中成效”。王兰老师的和谐教育思想便道出了语文教育的本真:“语文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是师生共同的生活。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的追求。让学生得到发展,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乐学习。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使学生受到人文的熏陶。”

(三)人本转向:在“求真中审美”,追求感性与理性的融通。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这正是苏派教学转型的方向。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目中有“人”,在苏派教学的语境中,没有“抽象的儿童”,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唯一,尤其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只有当学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触及了学生的情感……学生才会感到自己是一个创造的人。”转向“人本”的教学,就是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关注儿童的喜怒哀乐,让课堂学习成为师生共同的“百感交集的情感旅程”。

完整的教育。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我们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格。成尚荣先生提示我们:教育中,“儿童表情的丰富显现着教育的完整”,因为,“儿童的表情来自心灵深处”,而完整的教育总是与儿童的生命际遇息息相关,“快乐幸福与坚强、勇敢、感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儿童世界”。综观苏派教学的场景,总离不开耐心的倾听,真诚的尊重,宽宏的谅解,坦诚的交流;离不开好听的故事,宁静的思索,尽情地嬉乐,感激的泪花……

完善的教育。感性与理性,审美与求真,共同构成了完善生活的两翼。苏派名师们大都认同“儿童是一种缪斯性的存在”,因而转向“生本”教育,必须采用贴近儿童的方式。苏派教学致力于构建完善的学习生活。周益民曾说:“我们首要的工作,是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幸福成长,最终成为拥有丰富精神世界与创造力量的人。”为了完成这样的使命,周益民用“诗化”的方式构建起了儿童最初的文学生活。他说:“为着儿童、解放儿童的作品,所张扬的是追求自由、走向自然、崇尚游戏、享受审美的理念”。

(四)主体转向:在“在交往中共生”,追求优教和优学的统一。

苏派教学不缺少教学的能手乃至教学的大家,但谁也不会否认,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因而学生不是“等待装满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正如评者洪劬颉所说:“苏派教学强调科学精神,又强调人文精神,既重视人发展的动力,又重视人的生存方式”,体现出了“教学智慧”。苏派教学昭示了一条教学真理:教学的本质不是“教”,而是“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学生学”,在有意义的交往中,实现共生的理想。

主动的教育。从教会,到学会,到会学,展现的是学生在学习中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教育学本应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马克斯·范梅南),是一门“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或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夸美纽斯)的艺术。李吉林“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创设充满智慧与情趣的空间,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拓宽了现实的路径。

生动的教育。帕尔默指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苏派教学更好地让教师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让教学成为一种良性的互动,成为生命间的意义活动。薛法根老师主张:为儿童的母语智慧而教,以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为核心,走向综合的生活实践,从而获得一生有用的东西——学生带得走、用得上、离不了的语文。以“容错教学”著称的华应龙老师的课堂也总是显现出勃勃的生机,他说得更加精彩:学习,本来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教学就是带着孩子们一起玩好数学。道法自然,大道至简,一派天真,毕竟“好玩的教育”,才属于苏派教学所指引的未来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