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话语弱势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
2014-12-12张尔升裴广一陈羽逸李雪晶
张尔升 裴广一 陈羽逸 李雪晶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明确提出了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它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由陆域经济转向海洋经济,海洋强国已被纳入国家全面发展的大战略之中。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利益前所未有地向海洋扩张,海洋地位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海洋上,国家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国家今后的出路也在海上。可以说,海洋强国是中国崛起和复兴绕不过的门槛。如何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国内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目前众多研究海洋强国的文献中,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国际海洋话语权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中,中国处于弱势地位或失语状态,由此决定了中国海洋强国的战略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处于极不利的地位,本文认为:中国海洋强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话语权,在中国国际海洋话语弱势或失语的条件下,中国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海洋强国之路。
一、海洋话语与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思路源于西方,历史表明:海洋强国必须是掌握海洋话语权的国家,其内在逻辑可概括为:海洋思想—海洋话语—海洋法律(制度、规划)—海洋活动—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思想渊源于海权论,其萌芽在古希腊、古罗马就出现了,集大成者是美国的马汉,他提出了海权决定一个国家命运兴衰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是发展海军,控制世界上重要的航海通道、海峡和海上要冲。此后,苏联军事家戈尔什科夫提出了国家海权论的思想,其基本观点是:谁能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地球财富和地球本身。美国人莱曼提出了海洋战略的思想,主张建造舰艇,用高科技改造装备海军、控制咽喉要道,其实施手段是赤裸裸的战争。英国人布思提出了海权三角模式论,即海权具有外交功能、警察功能和军事功能,其中军事功能是基础。
随着海权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对海洋话语权的争夺,其基础是以武力为后盾,争夺最早出现在地中海。全球性的海洋话语争夺始于地理大发现,从此西欧国家开始了长达四五个世纪的海洋话语权和世界霸主的争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先后成为海洋话语权的制定者和世界霸主,而话语权的更换和霸主易位都是通过海战决定的:雷班托海战奠定了葡萄牙西班牙的崛起,1494年罗马教皇把世界海洋交给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先后订立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和《萨拉戈萨条约》,开创了海洋话语权先例;唐斯海战后,荷兰的格劳秀斯1609年发表了《海洋自由论》,提出了公海航行自由的原则;宾克舒克1702年明确将海洋分为领海和公海,并得到国际的普遍接受;加莱海战和三次英荷海战后,英国人韦尔伍德1613年发表了《海洋主权论》,提出邻接海岸的水域必须由该国管理,包括航行权和渔权;赛尔登1635年发表了《闭海论》,提出了海洋同陆地一样可以成为私有领地和财产,以至被占领;此后英国又认可了意大利提出的领海宽度为3海里的主张;美西战争后,美国诞生了马汉的海权论,并被老罗斯福总统采纳。
海洋话语权的确立为海洋强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即谁掌握了海洋话语权,谁就能成为海洋强国。《托德西利亚斯条约》的签订,葡萄牙、西班牙首先掌握海洋话语权,并先后第一、第二个成为海洋强国,葡萄牙从15世纪开始就建立了海上霸权,控制了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通要道,话语优势带来了滚滚财富,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葡萄牙从传统的农业国变成欧洲最富有的国家,并进一步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到16世纪初,葡萄牙建立了一个从直布罗陀好望角到印度洋与马六甲海峡至远东的庞大帝国,成了当时欧洲的第一个海洋强国。西班牙从哥伦布探险之后,也开始走海洋强国之路,到1550年通过血腥的海外扩张,西班牙统治了北美的大片地区,中美洲及巴西以外的南美洲,依靠掠夺与海上贸易,西班牙运回了巨额财富。据统计: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 600吨白银和200吨黄金,到16世纪末,全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人占有。唐斯海战后的17世纪中期,荷兰掌握了海洋话语权,当时的荷兰,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海上商船队,其船舶总吨位相当于英法葡西四国的总和,全球性的商业霸权地位就牢固地建立了起来,仅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额就占到全球总贸易额的一半,荷兰1万多艘商船游弋于世界五大洋上,欧洲的海上贸易几乎全部掌握在荷兰手中。荷兰利用海洋话语优势,在17世纪占领了广大的殖民地,在航海、殖民、贸易等方面达到全盛期,成了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小国,居然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当时海上头号强国。英荷战争使英国取得了海洋话语权,其迫使荷兰等国接受《航海法》,之后,英国将海盗改编成一个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其商业触角伸向了全世界。英国依靠海洋话语强势和经济军事实力,强行推行炮舰政策,发动一系列殖民侵略战争,取得了完全的霸权,成为新的海洋霸主。至1914年,其殖民地面积为本国国土的100多倍,人口相当于本国的9倍,对外贸易占世界总贸易综合的1/5,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美国采纳马汉的海权论后,不断扩充海上力量,建立全球海军,依靠海外扩张夺取海洋话语权,从而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海洋霸主,依靠海洋话语权优势,在世界各地拼凑军事集团,设置军事基地,派驻海外军队,进一步巩固海洋霸权地位,依靠航空母舰维护美元帝国的地位和美国的政治经济利益,使其成为当今世界无与伦比的海洋强国。
世界历史表明,近500年的国际社会是由欧美主导的,而欧美文明的基础是航海,海洋争夺产生海洋强国,而海洋强国又推进了世界体系的形成,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1648年)诞生为标志,形成了以欧洲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和世界体系。此后,欧美国家几乎全面掌握了海洋话语权资源,它们源源不断批量生产海权、海洋活动、海洋法、海洋政策的政治经济技术术语和话语,然后将其兜售给全世界所有国家,并强迫所有国家接受这些话语,从而制定有利于欧美国家的海洋活动的游戏规则,世界几乎所有文明都被纳入它们的轨道,接受它们制定的游戏规则,所有非西方国家都处于被接受和失语状态,中国作为非西方国家,在海洋话语体系中天然处于被接受和失语的弱势地位。
二、海洋话语权的双重垄断与中国海洋话语弱势的凸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落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中。在海洋领域,话语权出现了双重垄断:一是美国主导的海洋话语权垄断。1945年9月28日,杜鲁门宣布了美国的大陆架公告:美国领海的管辖权延伸至其大陆架,打破了传统的公海认定原则,无限放大了美国的海洋利益,为了维护其利益,没有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上签字。因此,当公共话语有利于美国时,美国则不遗余力地实施或放大,当不利于美国时,美国则无视公约我行我素,显然不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约束,但强迫他国无条件执行。二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话语权垄断。该公约是经过反复争吵的三次国际会议后,于1982年签署,1994年生效,截至2011年成员国为162个,该公约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虽然部分发展中国家参与制定,但中国几乎没有参与。在海洋话语权的双重垄断中,美国处于强势地位。
美国之所以能在海洋话语权垄断中处于强势地位,源于其所谓的合法性:一是强大的海军军事实力和武力,谁不听话就打谁,美国11艘航空母舰在世界各大洋的各个角落游弋,美国海外2 000多个军事基地和众多的海外驻军,其军事威胁是无处不在的,任何国家敢于挑战美国的海洋话语和海洋利益或者不听美国的话,美国都会毫不留情地进行军事打击以其将其消灭,前南联盟、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都是如此。二是强大的军事同盟,谁听话谁为美国帮腔就保护谁。在欧洲,美国主导北约,在亚洲有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美菲、美台(蒋)军事条约,依靠为盟国提供安全保护的承诺,使盟国成为其棋子,通过军事同盟采取多边海上军事行动和军事演习,恐吓非同盟国家、敌对国家和潜在对手的话语挑战,维护其话语垄断。三是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谁不听话就制裁谁、搞垮谁。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是海洋话语权垄断的经济基础,二战后,美国曾拥有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世界黄金储备的60%。美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其出口量曾占全球总量的1/3,船舶生产量曾占世界供应量的一半,拥有世界船舶总吨位的一半以上,更重要的是美元充当了世界货币,美国依靠美元霸权操纵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对于挑战美国海洋话语的国家,美国挥舞制裁的大棒进行打压,并将其搞垮。四是部分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使海洋话语垄断权得到一些国家的认可。在二战后的几十年,美国主导的海洋话语权制度,在打击海盗、进行海上抢险救援等方面,也做过一些事情,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海洋通道的安全。因此,一些国家看来,美国的海洋话语权提供了部分国际公共产品,满足了一些国家的实际需要。可见美国海洋话语权的垄断也有一定的迷惑性。
美国确立海洋话语权的措施是:① 控制海洋的咽喉要道。由于海洋辽阔,任何国家控制整个海洋,其巨大成本是难以承受的,美国的捷径是控制海上交通运输线和最繁忙的海峡,特别是控制咽喉要道,目前,美国控制了全球16个咽喉要道。②加大对重点岛礁的控制。美国在海洋地理位置重要的岛礁上,建立海空军事基地,不断增派兵力,使陆上军事基地向海洋纵深延伸,进而牢牢控制整个海洋。③打压其他海洋大国,消除现实和潜在竞争对手。
海洋话语权的双重垄断尤其是美国的强势垄断,使中国在海洋话语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并成为游戏规则的受害国:① 中国没有机会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只能被动地接受游戏规则。当前,海洋话语权的叙述者是美国等西方海洋大国,海洋活动的秩序由它们制定,中国只能是听众或受众,被限制在西方国家编制好的话语笼子里。重要的海洋国际会议、海洋问题谈判、海洋条约协议签订、海洋活动纠纷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解释权和定义权完全掌握在美国为首的海洋大国手里。由于他们掌握海洋话语权,在海洋活动和海权争夺中,有利于他们的可以说,不利于他们的不可以说。当威胁到或即将威胁到美国海洋利益和海洋霸权时,美国等开始大肆渲染,没有构成威胁时,则可以放一放,中国只能被动地接受他们强加的所有游戏规则。② 中国既要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约束,又要看美国脸色行事,中国作为公约签约国必须承担公约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利益发生冲突,又受到美国的处处掣肘。③美国利用话语优势和军事威胁遏制中国走向海洋。冷战结束后,美国把中国作为潜在对手和假想敌,一方面警告中国不要走向海洋。另一方面采取一切手段遏制中国的海洋崛起。在太平洋建立三条岛链武力围堵中国的同时,不断强化美日、美韩同盟,拉拢印度、澳大利亚入伙,打造亚洲版北约,对中国构筑C形包围圈,怂恿菲律宾、越南在南海挑衅中国,支持战败国日本抢夺中国钓鱼岛,并不断在中国周边搞大规模军事演习,武力威胁中国,向中国施压,逼中国就范,妄图使中国政策出错,无心搞经济建设,从而拖垮中国。④利用话语权优势,在舆论上抹黑式妖魔化中国。其方法是官方引导和媒体渲染相结合,媒体充当马前卒,官方充当幕后指挥抹黑或妖魔化中国。美国利用话语权优势,可以任意找借口“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信手拈来。其手段:一是挑拨,鼓噪中国“威胁”论,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东海,无视开罗宣言、波兹坦公告,公然宣布钓鱼岛适用于美日的安得条约,赤裸裸地支持战败国日本。在南海,只谈现状不谈历史,偏袒菲律宾、越南。通过制造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离间中国与邻国关系,使各方有求于美国,从中渔利。二是丑化。美国打着航行自由的幌子,以保护神自居,丑化中国的海洋维权行为,进而丑化中国的政治制度、海洋政策,妖魔化中国的爱国主义。其结果是:日本、菲律宾、越南无论如何挑衅,美国都装聋作哑,中国无论如何克制,美国都进行丑化。三是栽赃。亚太局势紧张的根源是美国重返亚太,美国反而将责任栽赃给中国,公然宣称中国成为地区不稳定因素,向中国周边国家传输恐慌;应对日本、菲律宾、越南的挑衅,中国积极备战,被美国栽赃为炫耀武力威吓美国盟国;中国成立三沙市,被美国栽赃为南海局势紧张的根源;中国为了领空安全,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被美国栽赃为单独改变东海现状。日本紧随美国主子,毫无根据地捏造火控雷达事件、机枪瞄准渔船事件之后,首相赤膊上阵利用各种场合,攻击诬陷栽赃中国。总之,美国利用话语权优势,一切脏水都泼向中国,中国的合理诉求的声音被美国的话语强势所淹没。
三、双重话语垄断格局下的中国海洋强国策略
中国是个海陆复合型国家,有5 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文明不仅具有传统农业社会的特质,而且一直没有放弃对海洋的向往和追求。汉代开启的长达1 500年的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与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郑和七下西洋表明15世纪的中国海军是世界最强大的军队。然而,郑和以后的明清统治者,实行长达400多年的海禁政策,造成中国海洋产业凋敝,海军孱弱,海权丧失。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从海上大举入侵中国,在中国市场上强行推销毒品。封闭的中国被毒品打开了大门,中国的海权被前所未有的践踏。之后,一些有识之士对中国的海权意识有了初步的觉醒,一批批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先后提出一些海权和海洋强国思想和主张,但由于种种原因功败垂成。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启了海洋强国的先河。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提出了以开放沿海地区,开发近海资源,开拓远海国领土为基本方针的海洋战略思想。1992年提出军队要保护海洋权益,1995年明确将开发利用海洋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国策,2003年明确提出海洋强国的思想,党的十八大将海洋强国作为一项战略目标。
然而,中国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也一直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之路。但是在海洋话语权体系双重垄断的格局下,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受到严重的挑战:①中国海洋国土被抢占却无处申辩,中国对南海岛礁和钓鱼岛拥有主权是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的,菲律宾、越南等在20世纪70—80年代抢占南海大部分岛礁并长期非法占领,近两年又仰仗美国鼻息挑衅中国的核心利益,菲律宾小动作不断恶人先告状,日本非法将中国钓鱼岛国有化,仰仗美国支持公开抢劫钓鱼岛,并且不断制造事端,欺骗舆论。而中国维护海权的诉求,被美国无理干扰。②中国海洋权益受到侵犯却无处表达。近年来,中国的海洋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犯:一是中国的海洋资源被盗采:菲律宾越南等国在南海开凿了几千口油井疯狂盗采中国的海洋石油资源,二是中国的渔船渔轮渔民渔工在南海东海捕捞,多次被日本、菲律宾、越南的军舰拦截、抓捕、扣压、甚至被野蛮殴打杀害;三是中国海军在公海上的正常训练被美日跟踪,而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声音和行为,被美国横加指责。③中国的海洋安全受到威胁却无处诉说。近年来,中国的海洋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美日的侦察机、间谍船经常在中国海域侦察;美国的间谍卫星、日本军事基地的雷达对中国实行24小时监控;美国及其盟国在中国周边不断增加名目繁多的军事演习,并不断将最先进的无人机布置在日本的军事基地,航空母舰不断对中国实行武力威胁;日本非法跟踪拦截中国正常巡逻的飞机、公务船,疯狂叫嚣击落中国的无人机。对于这种赤裸裸的挑衅,美国极力纵容,中国无处诉说。
海洋话语权的双重垄断凸显了中国在当今国际海洋事务中的弱势地位。海洋话语权的确定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来海权争夺的结果,目前依然在继续。美国仍是头号海洋强国和世界霸主必然继续维持海洋话语权垄断,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海洋大国不可能放弃已经获得的海洋话语权垄断,他们都有垄断海洋话语权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国际海洋秩序的游戏规则都是美国等海洋强国海洋大国主导制定的,这些国家又都是政治经济军事强国,他们有能力维持海洋话语霸权,因此游戏规则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改变的。同时海洋话语权垄断也给美国等海洋强国和海洋大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这必然会强化他们对海洋话语权的垄断的决心。因此,海洋话语权的双重垄断在可预见的将来是难以撼动的,更不会出现消亡或更替。再考虑到在大国博弈过程中,美国等海洋强国不愿意看到中国的海洋崛起,对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必然会采取遏制和围堵行为。在此条件下,本文认为,中国必须从提升海洋话语权入手,实施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具体策略如下。
1.建立符合中国海洋强国要求的本土化的海洋话语体系,破解海洋强国话语权的困局
中国必须增强海洋话语权意识,建立符合海洋强国要求的本土化的话语体系,不被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话语权捆住手脚:①在海洋话语博弈中,利用各种双边或多边场合,主动出击,设置有关符合中国海洋强国的话语。② 充分利用国内外学术资源,在海洋经济学、地理学、资源学、气象学、国际法学等学科的思想、知识、方法的学术范式层面,做出本国原创性贡献,构建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知识生产体系,建立本土化的海洋话语,破解海洋话语的困境,突破美国等西方国家设置的海洋话语陷阱。③扩大和强化中国海洋话语的传播力和表达力度,利用各种平台宣传中国的海洋主张,努力树立中国的正面形象,反击美日等国对中国议题的恶意炒作和对中国形象的妖魔化,化解友好国家对中国海洋强国的误解和担忧,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国海洋强国的舆论环境。
2.加强法制建设,占领海洋话语的制高点,体现海洋强国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借鉴国际经验,中国只有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制,实现以法治海,才能占领海洋话语的制高点,以体现海洋强国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目前,中国虽然初步形成了海洋法律法规体系,但不够完善。最重要的是缺少一个海洋基本法规,因此,必须制订一部海洋基本法,在防止岛礁被侵占,保护海洋资源,进行正常的海洋活动和渔业生产方面,阐述中国的基本海洋政策和海洋事业的大政方针。明确划出红线或底线,以代表国家意志的法律手段,协调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开展有效的海上执法和维权,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在处理海洋问题争端中,彰显中国法律的威力,用法律武器为中国海洋强国保驾护航。
3.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做强化海洋话语权和实现海洋强国目标的坚强后盾
海权发展的历史表明:海洋话语权的变迁,硬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是根本。当今美国与其他海洋强国之所以垄断了海洋话语权,强大的海军力量起到了决定作用,航空母舰决定海洋游戏规则。同样,中国要增加海洋话语权,提升海洋话语权的影响力,也要靠硬实力(军事实力)作保障。近年来,日本、菲律宾、越南之所以明目张胆地侵占中国岛礁、抢夺中国海洋资源,就是因为有美国的军事支持,中国海军不强所致。为此,必须加快海军现代化步伐,海军必须由看家护院型向远洋型发展,走向深蓝;要提高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远程投送能力、远程监控能力、远程打击能力,同时要建立海外补给基地和维修基地。当前,重点要突破第一岛链,打破日本强加的单方面划定的东海划界线和所谓的防空识别区,支持海警在钓鱼岛、南海的执法巡航,做好应对日本、菲律宾、越南的一切军事挑衅,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海洋权益,真正做海洋强国的后盾。
4.运用经济手段抢占海洋话语权先机,增加中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发言权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而美欧则陷入债务危机不能自拔,其经济影响力和经济地位在下降,全球经济治理和经济秩序的重构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中国应借此机会,不断提出海洋权益的诉求,抢占海洋话语权的先机,增加中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发言权。以海洋强国理念构建海洋话语,将各国对中国的依赖转化为影响力,任何国家要想搭中国经济增长的便车,必须尊重中国海洋利益的诉求,关注中国的海洋话语。中国要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区别对待不同的国家。同时练好内功,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做大做强海洋产业,使海洋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步伐。
5.理性融入国际海洋话语体系,有条件地与海洋大国开展沟通对话,以取得海洋强国的共识
鉴于目前海洋话语权双重垄断无法改变的现实,中国可以理性地融入国际海洋话语体系之中,借金融危机给欧美国家带来沉重打击国际经济秩序进行重大调整的机会,主动出击,以更灵活的方式,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增加海洋话语权,以沟通对话的方式与美国等海洋强国、海洋大国进行海洋话语权博弈,改变他人说话我倾听的被动局面,形成我们说话影响他人的主动局面,利用各种平台阐明:中国的海洋强国是和平崛起,不对任何国家产生威胁,中国的海洋强国对全球不是威胁,而是机会;中国发展海上力量是为了保护海上航行自由,不会称霸世界。同时,在解决海洋争端中,不用武力或武力威胁解决(除非对方首先使用),而是通过沟通对话平等协商解决争端,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美国等海洋强国海洋大国只要尊重中国的海洋权益,与他们在海洋经济研究,海洋科技进步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使他们在中国的海洋强国方面与中国达成共识。
6.在网络平台上,创造中国式海洋话语,吸引网民吸引力,提升中国海洋话语权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媒体正日益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其表现为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当前海洋格式语言被西方国家垄断的条件下,中国可在网络语言上突破:其一利用优势制造话语,吸引网民注意力,巩固海洋话语根基。中国在互联网上的优势是网民,中国的网民超过美英的总和,网民优势可转化为中文语言优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集中国内各方专家,批量生产制造中国式海洋话语和关键词,争夺网民眼球,吸引网民注意力,以此提升中国海洋话语分贝和影响力。其二不断对西方海洋话语侵蚀,扩大中国海洋话语阵地。西方的优势是英语,英语决定海洋话语权,为此我们一方面将中国式海洋话语和关键词准确翻译成英语,不断进行语言渗透,使西方国家慢慢接受;另一方面对西方国家垄断的海洋话语用英语进行中国式解释,对其进行侵蚀,扩大中国海洋话语的阵地。由此形成网络语言影响格式语言,提升中国海洋话语权。
四、结 论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将海洋强国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海洋强国必然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认为:海洋强国的核心问题是海洋话语权。因为如果海洋话语权缺失,长期锁在被别人设定的笼子里,陷入别人设计的陷阱,就无法在海洋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更谈不上海洋强国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改变当前中国海洋话语权的弱势地位,增强海洋话语权,提升海洋话语权的影响力,取得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综合国力相匹配,国际竞争力相对称的海洋话语权。
(1)把构建海洋话语权提高到战略高度。海洋话语权的实质就是海洋秩序的确立。海权争夺的规则由谁来解释由谁来定义,谁取得了话语权谁就处于有利地位。当前,中国的海洋话语权建设基础非常薄弱,工作非常滞后,为此,必须将构建海洋话语权提高到战略高度去认识,使其与海洋强国建设联系在一起,并服务于海洋强国目标的实现。
(2)将构建海洋话语权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海洋话语权是西方国家经过几百年的争夺才建立起来。中国海洋话语权的弱势地位不可能一日改变,因此,必须建立研究机构,整合相关资源,将构建海洋话语权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一直抓下去,并提出中国海洋话语权的长期策略,形成中国的海洋话语体系。
(3)以务实精神构建中国海洋话语权。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国家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综合国力还不是特别强大,为确立海洋话语权提供支撑条件还十分有限,因此,必须对中国海洋话语权的自身能力进行客观评估,以辩证的观点确立海洋话语权目标,即不能束缚自己的手脚,也不能不自量力,急于求成,要以务实的精神构建海洋话语权,一是说外国人听得懂听进去的语言,定义中国建设和谐海洋的具体主张,已取得他国的认同。二是建立一支有效的海上威慑力量,为确保海洋话语权的确立提供保障。三是练好内功,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提升综合国力,为取得更大的海洋话语权创造条件。
(4)建立健全海洋话语的工作机构。构建中国的海洋话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宣传中国的海洋价值观和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正当性、合法性,反击美日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丑化、抹黑和栽赃。
[1]阮建平.话语权与国际秩序的建构.现代国际关系,2003(5):31-37.
[2]何兰.国际局势变化与中国话语权提升.现代国际关系,2009(11):32-34.
[3]宋凯恩.对中美关系中的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研究.东岳论丛,2012(7):174-177.
[4]Dahl R.The concept of power.Behavioral Science,1957,2(3):202-203.
[5]Kvasner S D.Structural Cause and Regime Consequeneces: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82,36(2):186.
[6]刘新华.现代海权与国家海洋战略.社会科学,2004(3):73-79.
[7]刘永清.马汉及其海权理论.复旦学报,1996(4):73.
[8]张权.论中国海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0):8-14.
[9]杨明杰.海上安全通道与国际合作.时事出版社,2005:118-176.
[10]石莉.美国海洋问题研究.海洋出版社,2011:263-278.
[11]徐祥民.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海洋出版社,2008.
[12]杨全森.海洋强国兴衰史.海洋出版社,2007.
[13]殷克东,方胜民.海洋强国指标体系.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3-28.
[14]郑保国.美利坚霸权透析.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34-345.
[15]魏岳江.美国称霸全球海洋.决策与信息,2004(9).
[16]张淼淼,俞丽虹.周边国家海洋战略动向.瞭望,2006(9).
[17]殷克东.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现实与思考.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6):38-42.
[18]付翠莲.关于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思考.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11):6-7.
[19]刘洪滨.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太平洋学报,2006(6):80-87.
[20]刘赐贵.经略海洋以海强国.人民日报,2012-12-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