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忧宫”旁的磨坊

2014-12-12杨玉生

人民公仆 2014年9期
关键词:磨坊二世风车

■ 杨玉生

“无忧宫”旁的磨坊

■ 杨玉生

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在波茨坦有一座消暑纳凉的“无忧宫”,在宫殿的旁边有一座古老的私人磨坊,磨坊是以风为动力的,巨大的风车经常发出吱吱嘎嘎的噪音,使得皇帝威廉一世不堪其烦。另外,风车的巨臂还是皇帝威廉一世凭栏眺望大好河山的一道屏障。这位君主立宪体制下的第一位德国皇帝已经不像以前的统治者那样专横跋扈,他想合理合法地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便派人与磨坊主商量,许偌以高价买下这座磨坊。谁知,这个磨坊主并不买账,无论出多高的价钱,他都不为所动。威廉感到皇家的权威受到挑战,实在是忍无可忍,遂派人强行拆除了这个磨坊。事后,磨坊主一纸诉状将威廉告上了柏林最高法院,法官不仅受理了这个案件,并且最终判决威廉一世败诉,要求他必须为原告在原地重新修建一座磨坊。

这场诉讼一波三折、耐人寻味。数十年后,当年两个案件的当事者都已作古。磨坊主的儿子由于经济困难,主动要求“无忧宫”的新主人威廉二世收购这座磨坊。威廉二世答应给磨坊主一笔钱,以缓解他的生活困境,但拒绝收购这座磨坊,他希望这座磨坊保留在这位主人的名下,并永久性地矗立在那里,作为德国司法独立的一个见证。所以时至今日,在德国波茨坦仍有一个高大、古朴的风力磨坊矗立在那里,供后人参观遐想。

凡是到过“无忧宫”的人都知道,今天这个磨坊的确是真实地存在着,是波茨坦观光旅游的一个著名景点,它的正式名称则为“无忧宫的历史性磨坊”。名称中“历史性”这个修饰语表明,它不是一座普通的磨坊,而是蕴含特定的历史意义。然而,笔者又不得不扫兴地告诉大家,让这座磨坊载入史册的并不是德国法制史上的经典案例,而只是一个寄托着人们法治理想的美丽传说。

以波茨坦“无忧宫”前的磨坊为题材的传说早在18世纪就已问世,原创者据说是个德国人,不过这个传说在德国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后来一个法国人将这段传说收入了他1787年出版的关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传记中。故事中的腓特烈二世被当作一个榜样,作者借以抨击法国的专制制度。后来,这段传说又“反销”回德国,并得到广泛传播。它的欧洲“版本”在内容上远不像本文所引述的情节生动而富于传奇。而且,两个版本的最大区别是故事的主角不同:一个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一个是德国完成统一后的第一个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正因为如此,故事的发生时间也相差了100多年。根据欧洲版本,“无忧宫”旁的那座磨坊是以风做动力的,巨大的风车时常会发出吱吱嘎嘎的噪音使腓特烈颇受骚扰,不过,他并没有对磨坊实施拆除,他只是叫人对拒绝收购的磨坊主威胁说,收购是尊重你的所有权,作为国王我本来有权剥夺你的磨坊,而不支付任何费用。磨坊主则不紧不慢地回答说:“当然,尊敬的陛下,如果没有柏林高等法院的话,您当然可以这样做。”这句波澜不惊、软中带硬的话居然就让普鲁士君主彻底放弃了让磨坊搬家的计划。腓特烈在位的时期是18世纪中后期,这段传说发出这样一种信息:法律和法院的权威此时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其实,这个传说虽有一些虚构的成分,但也不是毫无历史依据的空穴来风。腓特烈的确与一个在“无忧宫”附近的磨坊主米勒有过类似的瓜葛。这个磨坊从在腓特列修建“无忧宫”之前就已经存在,腓特

烈从未想过要拆除这个磨坊。这位国王认为,这座磨坊是夏宫不可或缺的“装饰”,它更加强化了无忧宫的田园风光。相反,是磨坊主三番五次地给国王写申诉信,称由于修建无忧宫使自己的风车磨坊在受风方面受到一定影响,他请求国王开恩,批准他在别处另建一座磨坊,并承担相关费用。腓特烈大概是为了强化自己亲民形象,居然答应了磨坊主米勒的请求。于是,这个敢于骚扰国王的米勒同时拥有了两个磨坊。

“‘无忧宫’的历史性磨坊”的传说正是以这段真实的历史为主要素材而编创出来的。18世纪80年代,这座在“无忧宫”旁边矗立了半个世纪的磨坊由于年久失修而倒塌,但却由于这个传说的广泛传播而获得了跨国界的声誉和影响。腓特烈的侄子兼继任者腓特烈·威廉二世不能容忍承载着霍亨索伦家族开明和进步象征的建筑物就此消失,所以他决定在原址重建磨坊,以让这段辉煌的历史得以延续。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个重建的磨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于战火。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性磨坊”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重新修建的。

这个传说中国版本的“原创人”,是20世纪初曾在日本及欧洲游学多年的著名学者杨昌济先生。杨昌济先生于1913年结束在欧洲的学业和考察后回国任教,他的考察心得和海外见闻,屡屡见诸报端。其中包括一篇“德皇维廉第一佚事”的短文。从杨老先生这篇短文的题目就可以得知,当这个传说传入中国的那一刻起,故事主角就换成了另一个人,发生的年代自然也大大推后了。杨昌济老先生不是法学家,也没有在德国留学,只是在德国游历过一段时间,对这个故事并没有专门的研究。杨老先生在那篇短文的结尾处特别指出:“余在德国游坡茨坦时,曾见此磨坊。友人同游者为余述此事之概略。”足见,杨老先生当年对这座磨坊来历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友人”的转述,其实,从某种角度看,与磨坊主发生纠纷的究竟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还是德皇威廉一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独立等法治现代理念,是超越民族和国界的。

正是经此途径,这个故事在中国传播开来,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在社会上层有所流传。据说,冯玉祥曾让人将这个故事写在屏风上,送给了蒋介石,恐怕是想让蒋介石当中国的威廉一世,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权力。

(作者单位:公安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磨坊二世风车
老磨坊: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
磨坊
小风车
自制纸风车
小风车,转呀转
哪个风车转得快?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90岁生日
穿靴子的猫
先做“贼”再劝贼
他们拒绝做“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