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完善郊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014-12-12文/李原
文/李 原
加快完善郊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文/李 原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基本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难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仍然存在着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特别是郊区与中心城区相比,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无论是硬件配置,还是软件建设差距是十分明显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差距不利于郊区的城市化进程,也不利于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针对目前郊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完善郊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郊区老百姓享受与中心城区同质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通过“追赶式”的政策补缺,进一步优化郊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布局
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与中心城区相比,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各种资源还存在巨大差别,大量的优质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区,不利于郊区的城市建设和缩小城乡差别。按照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仅要有现代化的中心城区,也要有现代化的郊区。坚持城市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精神,针对目前郊区的发展现状、外来人口与城市人口大量导入,现有基本公共服务发展速度仍显滞后的情况,建议尽快制定针对郊区的“追赶性”的政策补缺制度,对郊区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抓紧补缺和进一步加强规划补偿。在人口大量导入的区域增建学校、医院、养老机构、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并将市级大型功能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心逐步向郊区转移,尽快缩小郊区与中心城区的巨大差异。
通过“机制性”的倾斜转移,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均衡化发展
在现阶段,需要通过“机制性”的倾斜转移,形成一些固化的、长效机制,包括政策引导扶持、项目补贴、转移支付、投入评估机制建设,切实落实好郊区差别化管理各项政策措施,加大财力资源配置向郊区倾斜力度,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努力特别是软资源向郊区倾斜,探索出一条符合特大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一是建议通过设立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领域城乡互动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城乡结对帮扶机制和开展大型公共服务项目试点等办法或举措,加大对农村、基层、远郊区、薄弱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推动市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社区和农村地区辐射,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建议通过制定差异性地域人才标准,加强郊区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目前郊区对优秀教师、医护人员、文化人才需求的缺口非常大,而高端的人才大量集中在中心城区,由于郊区和中心城区使用的是统一的人才评审标准,郊区在对这些人才的引进、培养、留住等环节上存在着一定的瓶颈。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地区,出台一些相关的“现阶段的”、“差异化的”、“有扶持性的”指导意见或政策文件,缓解公共服务人才建设中现实需求矛盾,使优秀人才愿意走到郊区、能够留在郊区,为推进公共服务城乡均衡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通过“概念式”的引导输入,进一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郊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指由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资源配置、管理运行、供给方式以及绩效评价等所构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当前,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一方面集中在政府相关部门,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公共服务资源散落在社会各方面,许多社会力量希望参与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在坚持政府负责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郊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中,建议政府部门一是在制定规划和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时,要给非公立机构留有合理空间,特别是配置新增资源时要统筹考虑由社会资本举办服务机构和提供服务。二是能够提出一些“概念式”的项目,在市级层面加强此方面概念的宣传引导,通过一些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合作和购买服务等形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郊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增加公民享受服务的选择权和灵活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机构公平竞争。三是通过一些“概念式”的项目输入,以郊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引入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参与社区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一些功能性区域的逐步形成,加大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力度。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嘉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红十字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