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若干意见

2014-12-12

上海人大月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宣传报道人代会新闻宣传

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若干意见

编者按:8月6日,市人大常委会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召开上海市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会议,讨论交流和研究部署新形势下的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会议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若干意见》,现将此意见全文刊发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人大新闻宣传在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推进人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的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的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围绕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各级人大依法履职实践;坚持把握和尊重传播规律,把握好时、度、效,不断丰富和创新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理念、方式和手段,讲好人大故事,传递人大声音;坚持大宣传的观念,进一步形成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合力,做强做实大宣传格局,为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宣传重点

(一)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报道。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要求,以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市人大常委会设立等重大时间节点和全国人代会、市人代会、换届选举等大事要事为契机,深入浅出地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制度内涵、特点优势,生动展现人大制度与时俱进的新气象新局面,全面反映人大制度在上海的实践成就。注重采用专稿、专版、专题片和评论、理论等报道样式做出宣传深度,做大影响力。

(二)加强对市人代会的宣传报道。要将市人代会的宣传列入重点报道计划,超前谋划,精心策划,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做好会前、会中和会后报道,多角度、多形式地向社会准确展示大会的内容和成果,展示代表的履职水平和精神面貌。做好对市人代会全体会议的直播,加大广电、网络等媒体对市人代会专题审议和代表团审议直播或录播。

(三)加强对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宣传报道。做好年度报道计划和日常策划,全面及时报道市人大常委会的各项履职活动,加大重大选题的刊播力度。认真做好常委会领导参加的履职活动报道,充分反映常委会委员的审议意见。

要对立法的背景和意义,立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条款,法规的起草、论证、协调、审议、征求意见、修改、表决和公布等“立法链”各环节,进行持续关注,通过侧记、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多种方式进行全过程报道,使报道过程成为普法和推进法规实施的过程。深入报道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进行预决算审议审查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监督工作情况,视情扩大监督工作直播。积极稳妥报道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活动。

(四)加强对代表依法履职的宣传报道。要运用多种方式,形象生动地宣传本市各级人大代表联系社区和人民群众、接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监督、提出议案和书面意见、认真审议和表决、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参加代表小组活动、约见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推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等各项履职活动。建立媒体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机制,建立和用好代表资源库,推动更多代表走进媒体,准确生动地介绍人大职能,通过代表说法、代表话民生、代表撰写评论等方式,展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水平和风采。对履职成效突出的代表尤其是基层代表,给予更高的报道关注度,发挥代表履职典型的示范效应。

(五)加强对区县和乡镇人大工作的宣传报道。基层人大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环节,区县和乡镇人大工作是全市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成分。要将区县和乡镇人大工作纳入全市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整体,进行通盘统筹,着重宣传报道区县和乡镇人大克难求进、依法履职的亮点。

(六)加强对人大工作创新的宣传报道。深入报道本市各级人大尤其是市人大开展询问、全口径预算监督、国有资产监督、备案审查等监督工作的新进展,关注人大在开展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方面的有效探索。深度报道市人大常委会健全立法工作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完善代表履职制度、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增加公开透明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实效。加强对人大通过网络平台和代表联络机构征集民意的宣传,引导群众更好表达诉求和意见建议。记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敏感,忠实记录和报道各级人大创新进取的坚实步伐。

要加强对人大新闻报道的分析和改进,既高度重视“两会”期间的集中宣传,又精心做好日常报道;既重视结果性报道,又更加注重过程性报道,进一步实现人大新闻报道的均衡化。

三、宣传方式

(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宣传人大工作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增强传统主流媒体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在做好日常报道工作的基础上,深耕报道人大的专版、专栏、专题,强化报道质量,形成宣传品牌。解放日报人大专刊要多出精品,评论版和“解放周一”法治版要拓展人大内容;文汇报应增加人大制度理论宣传,文汇时评要进一步提高有关人大言论的质量;新民晚报继续下功夫讲好人大故事,多刊发短小精悍的言论,新民法谭专刊应面向人大立法实践和执法检查;广播电视台时政新闻黄金档要注重发掘人大履职活动的政治、社会和新闻价值,及时予以播报。发挥直通990、市民与社会、夜线约见等栏目的互动优势,不断推动人大代表与受众交流讨论。加强新闻透视、七分之一等栏目的选题策划,主打深度报道;东方早报、新闻晨报等都市类媒体要根据自身定位,设置人大工作议题,用好版面资源,有选择、有侧重地报道人大工作;上海法治报要发挥专业优势,将人大工作列入日常报道,开设固定版面,精心设计,做强内容,并把区县乡镇人大工作作为报道的重要内容;法治天地频道要拿出一定时段,开设栏目,专门用于宣传报道人大工作;英语媒体也应从外宣角度加强人大报道,增加英语读者对人大的了解。

(二)善于发挥新媒体报道人大工作的生力军作用。东方网、解放网、新民网、看看新闻网、上海发布等新媒体要开设宣传人大工作的专题窗口,有序开展视频直播,并在时政栏目滚动发布人大新闻。探索运用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快速传播人大工作,扩大人大新闻宣传的覆盖面。

(三)综合运用各种报道阵地和形式。通过评论版、理论版、法治版、特稿版等重要版面和栏目,增强人大报道份量和深度;善于驾驭各种体裁,运用通讯、系列报道、专题报道、访谈等形式,增加报道特色;创新表达方式,通过视频、动漫、图片、图表等可视化手段呈现人大工作,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充分发挥上海人大月刊和上海人大公众网的独特作用,突出权威性、指导性、可读性、参与性,提质增优,打造人大宣传高地。

优化载体,融合创新,推进网网联动、网报联动、网台联动、网刊联动、内外联动,善用“全媒体”手段,实现人大新闻宣传的立体化、全覆盖。

四、组织保证

(一)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队伍建设。市委宣传部和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每年组织一次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对媒体采编人员和人大机关通讯员进行集中培训,深入学习宪法法律和人大知识,并开展互动交流,研机析理,提升报道实务。各新闻单位要保持人大条线记者的相对稳定,鼓励采编人员到市人大机关挂职锻炼,共同培养专家型、行家型人大新闻工作者。要在市和区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组建相对稳定的兼职通讯员队伍,着力加强新闻宣传能力建设。对报道人大的精品力作、优秀作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新闻单位,要及时予以奖励,强化导向、示范和激励作用。

(二)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总体策划和组织协调。市人大常委会和市委宣传部建立日常沟通协调机制,就常委会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安排向各新闻单位负责人及时通气,并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机制。对立法、监督等工作重点,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要会同主要新闻单位,策划拟订报道计划,共同加以实施。市人大各委员会要把人大履职业务和宣传报道工作联系起来,联动相关部门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落实,要持续提高与媒体打交道能力,主动为媒体创造便利条件,提供素材和思路。各新闻单位要统筹策划,有效协调内部各部门、条线的采编报道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

猜你喜欢

宣传报道人代会新闻宣传
新闻宣传中新媒体的有效运用策略探索
媒体融合环境下法治新闻宣传方式的转变
坚持“四个三” 提升乡镇人代会质效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喜看人代会上“微信热”
乡镇人大“预备会现象”呼唤法律明确规定
市人代会剪影
关于新媒体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探讨
新闻与历史的互动
浅析如何提高企业宣传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