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光荣与梦想中推进人大制度完善发展

2014-12-12本刊编辑部

上海人大月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法治

文/本刊编辑部

卷首语

在光荣与梦想中推进人大制度完善发展

文/本刊编辑部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意义的一件大事。从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全面系统地建立起来。站在历史的今天,回首人大60年,我们惊叹革命前辈无与伦比的政治智慧,同时深感时代赋予后继者的重大使命: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在回顾总结中推进人大理论与实践创新,在光荣梦想中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在转型升级中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人大制度体系。

人大60年,感慨万千的故事,难以忘却的记忆。60年前,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创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近代以来饱受欺凌的中国人民第一次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6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正式建立到初步展开,从遭受挫折到恢复发展,从逐步规范到改革创新,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伟大政治创造,人大制度60年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过程,人大6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当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史。

人大60年,壮志待酬的豪情,来日方长的身手。“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言犹在耳。但是走过60年,我们面对的已经不再是一个框架性蓝图,而是站到了一个制度“巨人”的肩膀之上。如今,人大制度已经成为国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放眼60年,人大制度实践不仅为人大自身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为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宝贵财富,同时还意味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人大制度必将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而把握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契机,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推动人大制度从既成到创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升级,或许将是时代奉献给人大60年的最好礼物。

展开一点说,在认识层面,我们必须着眼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全面总结人大60年的主要成果,尤其是要勇敢克服人大制度创新发展中存在的某种消极等待思想。人大制度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推动人大制度完善发展,人大必须主动加强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分析研究,比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关系,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人大与人民的关系,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等等。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增强人大的制度自信,作出推进人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合理选择。

在实践层面,我们必须着重在具体运作上大大增加人大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法治性和前瞻性,善于以人大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善于以民主法治手段推进人大制度规范和履职能力的现代化。撮其要者,就是要通过制度和观念创新,加快推动人大工作从形式型到实质型、从活动型到实效型、从事务型到功能型、从粗放型到精细型、从重议型到重决型、从经验型到科学型的深刻转变,在转型升级中实现人大制度的与时俱进和完善发展。

60年,对人生来说,是一个步入耳顺的岁月;对人大而言,则是一个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纪念人大60年,追忆往昔的荣光,畅想未来的愿景,我们的思绪穿梭奔忙,但终将飞向可望而可及的远方,因为那里有我们的梦想,还有等待我们的新的庆祝!

猜你喜欢

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法治
中国式民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一号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见证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力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