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准、巧
——做好文物考古报道三原则

2014-12-12文/冯

中国记者 2014年10期
关键词:墓葬常识考古

□ 文/冯 国

稳、准、巧
——做好文物考古报道三原则

□ 文/冯 国

作为一名从事文物考古报道15年的记者,本文作者发现除了讲究新闻规律之外,最重要的是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稳、准、巧“三原则”。“稳”:坚持采访过程即学习过程的心态,以文物法规为底线;“准”:稿件主题价值必须依托学术思维,在考古学等知识谱系中定位认知;“巧”:写作表达过程中要因时因材而为,融铸古今,灵活处理专业与普及等关系,让观点、文风等面貌一新,以吸引受众。

文物报道 考古 收藏

稳:掌握常识、常人心态

作为非考古专业的大学生,从事文物考古报道除了观赏博物馆的精美文物外,首先应具备设身处地思考的习惯,坚持到考古工地边干边看边学。

为体验考古工作,记者常利用采访便利,顺路到考古工地与专家、队员“聊天”,有时还帮助他们捎信带东西,渐渐学会了遗址中辨认灰坑等许多一线知识。

其次是掌握基本的墓葬文化,尊重差异和变化。因自然或人为损毁等原因,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在地上留存下来的文物可谓极少数,但地下保存下来的却“气象万千”,其中尤以墓葬为最。作为“事死如生”理念的重要载体,墓葬是古代中国人对现世、来生的思想结晶之一,其朝向、形制、宽窄深浅、陪葬品种类组合、人骨数量及放置排列方式等等,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时代、种族等特征。以秦始皇帝陵为例,其地处南骊山、北渭河的阴向地带,陵墓的数据因测量工具或方法与时代而不同,尤其是其墓室朝向存在朝东、朝北、朝南等诸种观点。目前虽然朝东渐成主流,但在没有正式考古发掘之前,秦陵“朝向之谜”仍会持续存在。

三是怀有鼓励社会收藏的心态,但需杜绝考古即挖宝的思想。正是存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考古专家和报道记者都存在着被诱导的危险,一位警察朋友曾透露,在破一件盗墓案时甚至给某位记者“上过电子手段”。因此,如何在收藏热中利诱近身而不就,以文物法规为底线,始终如一做好考古报道,对记者来说仍是一个磨练心性的重要门槛。

准:纲举目张、精准定位

怎么做的呢?首要的是在掌握考古常识的基础上,坚持 “纲举目张”。作为研究人类交通不发达条件下所留遗迹、遗物等文化遗产的学问,考古学上按照使用工具的进化史来分,人类文明主要分为石器时代(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但是细化下来后,按文化遗存分,通常包括房屋、墓葬、道路、河渠工程等人工建筑和设施;按遗物用途,则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武器、礼器等器物;按其质料,仍可细化为石器、陶器、玉器、骨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瓷器、角器、竹木器、漆器、纸张、丝绵织品等更多器类。如此不胜其烦地罗列这些“常识”,其实是要保持“常识即问题”的怀疑态度,每一个常识都不可或缺,每一个常识都是“一部发展变化史”。 譬如,在西周时期的墓葬内考古发现4件木俑,就会与秦兵马俑、中国俑史及其时丧葬礼制等发生知识碰撞,自然生产出“新闻”。

其次要超越既有常识,发掘“新闻”。 任何一门手艺都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往往在超越既有常识之后,才能形成更为精准的眼光或判断。考古工地通常的层位、类型学一般是固定的,需要做的是从固定的层位或器物中发现新情况,思考的是可否填“缺”补“漏”,是否全新发现,能否超出现有知识框架等。尤其是碰到重要考古工地时,还需要请省内或全国性的专家们来“会诊”,这恰恰是记者“集中培训”的最佳时机,在考古工地内外边看边学,如考古队员一般提出问题,等待专家或继续考古发掘来回答。而专家“瞬间”把控出土文物“纲”“目”的空白或缺环等信息,往往决定了此次考古发现中有无“重大新闻”。

巧:抓住关键,讲好故事

任何历史某种意义上都是当代史。考古报道作为当下的新闻类叙事自然离不开现有的时空话域,但是数字、术语和看似常识的门槛往往阻碍了受众的“亲密接触”。那么,如何在坚持了考古报道的稳妥、精准之外,让受众在选择性叙事中找到“与我有关”、甚至“身临其境”的感觉呢?记者在多年报道实践中认为,应从方法论的角度下功夫。

首先要从历史上大家熟悉的关键词、历史名人或经典事件等着手,把考古发现与其相连,如此就具有了故事性,容易让受众产生报道“与我有关”的感觉。譬如,黄帝陵、兵马俑、法门寺、汉唐帝陵、汉唐长安城等,与之相关的话题都是引人遐想的新闻点,容易引发受众关切,进而丰富其既有认知。

其次是要结合现代的生活状态,以融今于古的理念,结合最新考古研究成果,营造一种今古同情理的“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对受众的现实生活有所娱乐或助益。譬如,现代人爱时尚、崇海鲜、享酒肉生活等,这在考古发现中自然有所体现。于是,考古研究发现:“战国秦墓青铜鼎里发现半鼎‘骨头汤’”“西汉皇帝爱吃海鲜”“专家成功‘复原’一套唐代公主的华丽头饰”“考古重现3000年前周人酒肉生活”“周人铸造‘禁酒器’倡导节制饮酒”等,如此一来,不仅改变了考古报道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的局面,同时提升了考古发现融入现实生活而启发未来的作用,努力产生“今之视古,犹未来之视今”的效果。

此外,在融铸古今生活之时,还需把握机会将涉外的人与事给予重点关注,如匈奴、丝路、留学生(僧)等,都会让考古报道显得 “洋气起来”,易抓住海外受众的心。譬如,马是古代战略物资,军马因远程作战能力强堪称今日的“二炮”;留学生几年前在我国仍十分走俏,唐朝时的日本留学生自不例外。于是,结合考古发现,就有了“秦兵马俑坑旁发现‘洋劳工’”“汉武帝陵园陪葬坑疑为‘汗血宝马’”“长安城郊出土中亚粟特人精美石棺床”“唐明皇有个中亚‘洋贵妃’”“西安发现唐代日本留学生墓志”等,报道一出就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其影响自然不言而喻。

(作者单位:新华社陕西分社)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猜你喜欢

墓葬常识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三星堆考古解谜
靠不住的常识
墓葬中的女人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
回归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