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日两国人民正确客观地相互认知
2014-12-12蒋丰朱虹
蒋 丰 朱 虹
中日两国是近邻,复杂且变化的中日关系正处于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推进两国人民之间客观地相互认知,传播正确信息,解释中国相关外交政策,清除民众心理认识障碍,可以适当化解当前中日关系的紧张局面。
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对东亚地区秩序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对中国崛起的反应复杂,渐成有意联手他国的态势。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是一个非中国概念,被东亚和世界理解为新挑战。
在东亚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中日两强并立的局面,这与欧洲显著不同。中日实力对比沿着“一强一弱”不对等模式发展。近代日本凭借“明治维新”的成功,曾经一度超越中国,近代东亚工业化历史和民主政治均起源于日本是日强中弱格局的显著标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最终成为战败国,东亚重现中强日弱局面。1956年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加入联合国,标志着战后调整期结束。日本战后实行“重经济,轻军备”的吉田主义路线,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大发展,“三大神器”的出现提升了日本的综合实力,日本再次超越中国。此后日本在经济实力上长期领先亚洲国家,有“领头雁”和“亚洲第一”的优越感。进入21世纪,中日两国综合实力不断缩小、相互依存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国际舆论称之为“G2时代”到来,部分学者认为东亚中中日两国“强强相对”时代正式开启。2010年既是中日关系紧张局势升级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东亚国家关系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对日本而言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再是遥远的预期,而是“强强相对”现实。中国的发展变化引发周边国家严重关切及不同程度地心理纠结,中国由“过去的穷邻居成为新贵”最让日本纠结。大多数日本国民不适应“强强相对”的客观现实,对中国的认知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两国关系的新变化导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中日关系的压舱石——指导中日关系的四个文件
中日关系始终在冷热交织中发展,目前正处于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中日关系正常前行需要两国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维系和处理中日关系依据两国政府已签署的四个指导性文件:1972年9月29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双方决定结束战后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恢复邦交正常化。日本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中国放弃索要战争赔款,恢复国家间正常外交关系是联合声明的核心内容);1978年8月12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双方郑重承诺“中日永不再战”);1998年11月26日签署的《中日关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双方共同宣布面向21世纪,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关系);2008年5月7日签署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对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
四个指导性文件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相互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和平解决争端,不诉诸武力、不谋求亚太地区霸权”的内容在四个指导性文件中被双方反复确认。随中国的和平崛起,日本在处理与美国和东亚国家关系中必须经常考虑到中国因素,这是前所未有的。日本学者在冷战后首先提出“中国威胁论”,日本政府以此为借口,对战后长期坚持的和平政策及安全保障战略做出重大调整,主动联手美国,强化日美同盟,将矛头直指中国。目前中日关系正处于困难且复杂的磨合期:双方政府在历史认识问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原则争议;两国人民均不同程度存在矛盾、疑虑心态,导致相互之间好感下降。历史认识问题、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和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致使双边关系严重受损。外交困难局面导致中日双方高层对话中断,目前重启对话的前景并不明朗。但有四个指导性文件压舱,中日关系不会轻易破裂,“中日必有一战”的说法很难成立。谁开了第一枪,谁就搬掉了压舱石,在道义上撕毁了四个指导性文件。
日本在“强强相对”的双边关系中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敏感度极高,一方面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顽强地寻求国家目标与展现价值取向——“和平宪法”事实上决定战后日本已经失去了建立军事强国的可能,但是日本政界精英和国民在潜意识中仍然保留着成为政治大国的心理需求。在目前的形势下,“强强相对”格局是审视和调整两国关系新的出发点。相互适应,共同发展将是两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必须面对的任务。全面落实习主席提出的“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基本方针,重回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框架是双方的共同责任。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上,中国已经明确首先改善经济关系的重要意向。在四个指导性文件基础上积极开展民间交流和经济往来,继续稳定、巩固和发展中日经贸合作,将有助于摆脱困难局面。
相互认知——需要同心协力推动公共外交
国家关系说到底是靠人来维系发展。中日关系的基础在于两方面,一是国家领导人和有识之士的大力栽培、共同推动,是政治家智慧的结晶;二是两国人民的文化认同和心理沟通,逐渐培养互信关系。而今两国新生代政治家成长于不同的社会制度,有着不同的认知体验,又身处相互碰撞、相互磨合的历史时期,彼此互信关系尚未完全建立。两国人民的文化认同和心里沟通是发展中日关系的基础,这方面目前还很薄弱。日本政治文化中国民的保守性极强,表现为明显的服从心态、秩序意识和从众倾向,在日常生活中尊崇权威,倾向于全体一致而不是多数决定。正是这种保守的社会心态有利于执政党保持权力和巩固执政地位。因此实现人民心理沟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日本是传媒业高度发达的国家,素有“信息大国”之称,报纸发行量世界第一。日本媒体在宣传中国方面表现出快速、大量、全方位优势。涉华报道在日本的各大报刊的国际报道中占第一位,因此日本民众对中国的知晓程度要远远高于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了解。但日本涉华报道一定程度背离了“公正客观”原则,受欧美国家观点影响较大,不仅无视中国国情,漠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进步与改善,而且主要报道中国存在问题方面,还经常借报道两国经济贸易摩擦,大肆宣传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赠发给每个议员阅读,效果很好。但中国报刊平时报道日本当代社会的多样化并不多,一旦双方出现政治、经济摩擦,报道数量就会激增,经常出现情绪化文章。中国媒体对日本的宣传主要突出历史认识问题,报道日本社会的现状与未来很少。因此中日两国民间相互了解有一定局限性:日本民众对中国有陌生和隔离感;中国对日本有怨恨、疏远感。历史问题、现实问题产生的摩擦、理念碰撞导致复杂的感情和各种不适应、不接受、不信任情绪,已经拉大了两国民众的心理距离。部分日本民众甚至有害怕中国算旧账心理,这恰恰说明两国民间了解和交流还不充分,人民相互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认知障碍致使中日在双边交往中必须经常保持谨慎持重状态。主流媒体在服务两个大局的前提下,有客观报道、正确引导的责任。
中日对于历史认识问题长期有较大分歧。反感与困惑,不解与疑问,形成两国民众相互认知的怪圈。日本认为在恢复邦交正常化时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中已表示过“痛感责任,深刻反省”,在日语中“反省”就是谢罪之义。中国认为日本从未在正式文件中向中国道歉,中日两国文化语境相近相通,中国不能将“反省”理解为道歉、谢罪。以史为鉴,开拓未来是中方一贯立场,只要日本正视历史,中国可以不计前嫌。相当多的日本民众认为中国揪住历史问题不放,以此来压制日本。年轻一代、特别是政治精英们则认为战争已过去多年,与己无关,对中方的反复批评很反感。中国民众对日本政要每年参拜靖国神社,有意模糊侵略战争的言行表示极大愤怒,同时对中国政府放弃战争赔偿表示不理解。中国政府一贯认为:侵略战争责任在于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广大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只有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是战争罪犯。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时,中方考虑“日本方面痛感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已经写入联合声明,考虑到战争赔款负担最终要转嫁到日本人民身上,为了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决定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索赔要求。靖国神社至今仍徘徊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已经超出了日本内政范围,动摇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一个涉及是非曲直和国际正义的严肃的外交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双方应该根据中日联合声明和国际共识加以对待和处理。
对当前开展中日公共外交的建议
改善中美关系对缓和中日紧张关系有利。美国对中日两国而言同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目前中日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远不及美日同盟关系。在中美日三边关系中,中日关系远,美日关系近。并不对等的日美同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中日关系的发展。中日两国在国家安全与军事发展问题上分歧由来已久,在台湾问题、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美国的态度对日本的决策影响极大。长期以来日本对中美之间“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深感不安,因此发展中日关系的同时更要大力改善、发展中美关系,以此推进改善中日关系。寻求中美日三边的最大战略共同点,推动共同互惠发展,对中国和平发展最为有利。尽管美日之间也常有摩擦和矛盾,但美日在东亚及西太平洋的战略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与矛盾,目前美日之间战略共存正在继续发展,所以主张加强中美关系,利用美日矛盾打压日本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
经济交流合作是发展中日关系的牢固基础。中日交流合作有多种形式,其中经济贸易交往不大受双边关系的政治影响,是出现问题较少的领域,经常出现“政冷经热”的现象。经济交流合作是连接两国关系的稳固链条,客观上成为维护中日关系大局的保护锁。我们应清醒认识,日本在全球推行公共外交的商业模式,并取得了成功。为促进经济贸易做开路宣传是日本公共外交的既定方向。日本打造国际品牌目的是为了实现其政治大国梦服务的。今后双方仍可在共同的文化传统环境中继续共享互补的经济结构,以创办实业、开展环保合作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了解。只要中日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中日关系就会得到增强和改善。
积极开展中日人文交流,促进民间和平友好。东亚权力结构随美国“战略再平衡”的调整不断呈现出各种临时均势小格局。权力结构变化使日本对国家权力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目前中日关系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理解存在巨大的价值差异。日本始终把价值观外交置于国家战略突出地位。为抗衡中国,日本构想在中国周边乃至整个亚洲援助中小国家,拓展外交活动空间,打造“自由与繁荣之弧”牵制中国的发展。但四个指导性文件阐明的中日关系基本原则迄今依然是日本对华政策及亚洲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开展中日两国人文交流的基础。人文交流具有软性协调作用,旨在展示民间友好,推进两国和谐共处:中日不仅是地理上的近邻,还应成为行动上的善邻,感情上的友邻。我们要在相互尊重中主动把握话语权,通过多渠道沟通,寻求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将中日双边外交与周边多边外交结合起来,在双边外交中难以沟通解决的问题可以放在多边外交中加以解决;着眼于长远和未来,鼓励两国学界、青年之间、企业之间、友好城市之间开展对话交流,加强民间沟通理解;还要特别重视社交网站的民声民意,发挥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对外传播和沟通作用,因势利导,化解负面效应,激发正能量;引领新媒体和自媒体在中日人文交流中,成为国家媒体凝聚民族共识的助手,成为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