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公共外交的和平使命
2014-12-12韩方明
韩方明
韩方明:本刊副总编辑兼编辑部主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创会主席。
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冲突却构成了人类的宿命。在人类追求和平的历史进程中,宗教和平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外交实践成为消弭不同文明之间的分歧,化解冲突和缔造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形式。察哈尔学会自成立以来就将促进不同国家和人民间的理解和互信,推动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作为宗旨,最近两年来积极推动的以中韩佛教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宗教和平活动就是典型的公共外交实践,已经成为学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实践证明,将公共外交与宗教结合,已经成为人类和平事业发展的福音。
2014年10月20日,笔者出席了韩国佛教主要宗派太古宗的中央金刚戒坛大法会,并受聘为韩国太古宗总务院总顾问和东邦佛教大学讲席教授。这一庄严的佛教活动得到了韩国广大信众和到该宗祖庭全罗道千年古刹仙岩寺游览的海内外游客的普遍关注,当天的大雨也没有动摇大家对信仰的执着以及对这一中韩佛教交流活动的热忱。活动的场景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笔者对于宗教、和平与公共外交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回想笔者亲历的多次中韩之间的佛教交流活动,虽然每次活动的主题都有所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一方面这些活动传播了佛教真、善、美的宗教教义,让爱的理念和信仰的执着赋予中韩两国参加这些活动的公众以坚定的力量;另一方面作为跨越国界的宗教交流,这些活动不仅推动了跨国性的文化传播,同时也让宗教自身所蕴含的和平基因在中韩两国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得到生发,赢得了中韩两国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可和支持,使宗教国际交流活动成为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东北亚的地区和平与潜在的可能性冲突的化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平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虽然人类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消解冲突,实现和解,缔造和平,但是却始终无法改变理想与现实之间所存在的事实差距。古往今来,人类为了追寻和平而上下求索的脚步始终不曾停止,同时硝烟和战火也一直弥漫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同时刻。
冷战时期,两极对峙的格局掩盖了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冷战结束以后,原本遮蔽在冷战屋檐下的族群矛盾、宗教冲突、局部战争、恐怖主义等非传统的、多元化的冲突形式开始走向前台,不仅成为显性的存在,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以致有学者将全球不同的文明结构以宗教为基础进行划分,而提出了“文明冲突论”,力图解读后冷战时期的人类社会,以对人类自身的行为敲响警钟。在对该学说提出质疑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同文明或者不同宗教之间因为内在规范与价值体系的差异,的确存在着冲突的可能性。甚至在某些语境中,宗教可能也会成为动员的工具,被某些极端群体利用,并进而被误读。
宗教作为人类对彼岸世界构想的体系化意识形态与思维结构,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单纯就其价值体系来看,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引导人类向善的,并将近乎相同的真、善、美作为各自宗教体系的终极信仰。当今世界,虽然出现了诸多因宗教问题而引发的冲突、分离与分裂、恐怖主义活动甚至战争,但是这并不是宗教的本真,而是特定的群体为了特定的目的假借宗教的力量来实现一己之私的极端表现,是对宗教教义本真的歪曲和自我激化。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所说,“(出现这种后果的)问题与可兰经、摩西五经乃至圣经都无关。事实上,我要说的是问题并不在于信仰,而是在于信徒,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行为方式。……所有宗教的信徒之间都应该有关爱、团结、互敬的品格,并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作为一种信仰,宗教理应是这样的。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宗教活动早已随着人类活动的蔓延而成为世界性的文化传播与社会互动行为,甚至带有了越来越多的政治与安全色彩。不论是提升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还是救助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又或者是救援战争与冲突中的难民、自然灾害地区的灾民,甚至是斡旋战争与冲突,只要是有人类需要帮助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宗教志愿者的身影。而由不同宗教组织、非政府机构甚至政府组织推动的跨国宗教活动,也早已成为当前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赢得了不同国家、民族和区域广大民众的支持与认可,通过传播源自人类灵魂深处的善念,感化了越来越多个体的心灵,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推动了战乱地区的和平进程,提升了和平地区的社会发展质量,成为成功的公共外交典范。
宗教与和平内在的一致性
在人类各大宗教的教义中,和平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词。基督教就特别注重“爱”的力量,强调要有“信、望、爱”,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爱,“神爱世人”这是基督教传达给信众的,且上帝甚至“将他的独子赐给他们(世人),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耶稣来到人世间的使命就是替上帝为人类传播和平的福音,用自己的身躯承受人类的苦难。伊斯兰教名字的本意就是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无二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而穆斯林这个词与伊斯兰则同属于一个词根,都是和平与顺从之意。伊斯兰的教义即强调“如果他们倾向和平,你也应当倾向和平,应当信赖真主。”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就说,人类爱的基础就是传播和平。如《古兰经》所云:“信道的人们啊! 你们当全体入在和平教中,不要跟随恶魔的步伐, 他确是你们的明敌。”
佛教的产生就是佛陀对古代印度社会所存在的不平等、战乱与暴力等现象的一种回应,他以缘起论为基点,阐释了众生平等、皆有如来佛性的根本理念,提出:“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姓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从而进一步形成了佛教的平等观与和平观,注重以一种非暴力的方式实现不同种群之间、乃至不同文明和不同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平等相待。佛教能够在早年的印度得到传播和兴盛很大程度上就是仰赖于这种包容与平和的精神。
佛教“五戒”中,杀戒是排在第一位的,佛教强调的就是不杀生,以慈悲为怀,和善为本。随后的几千年中,佛教以其博大的胸怀拥抱了中国,拥抱了东南亚,并在中国和整个东亚地区找到了更为适合的土壤而不断走向繁荣。在整个东来和南传的历史进程中,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在与本土宗教的遭遇中,从未出现暴力冲突或者战争对抗,而是通过容纳与吸收,相互借鉴,彼此适应,佛教实现本土化,本土的宗教也吸收了佛教的合理思想而与其实现了和平相处,共存共生。
当前,整合世界不同宗教理念,搭建世界性和平平台的一个重要机构就是世界宗教和平会议。该组织肇始于日本佛教团体的倡议,最终在梵蒂冈教廷、美国等国家的宗教组织的支持下,于1965年在新德里召开了一次由不同宗教团体参加的关于人类和平的国际会议,决定成立这样一家旨在推动人类和平事业的跨国宗教和平机构。1970年,各发起国的宗教团体在日本京都召开了主题为“宗教:为了和平”的成立大会。
目前,该组织已经成长为一个有着广泛代表性的国际性宗教和平机构,以制止冲突、消除贫困、保护地球为宗旨,提倡尊重宗教间差异,致力于在全世界推动跨宗教合作,强调要“以各种宗教信仰的不同方式,满足人类对缔造和平的愿望,抵制同和平愿望背道而驰的各类事务。”而已经召开的八届国际大会的主题都充分体现了宗教与和平的一致性:“宗教:为了和平”(第一届)、“宗教与人生品质”(第二届)、“宗教:为世界团结奋斗”(第三届)、“宗教:为了人类尊严和世界和平”(第四届)、“以信任建立和平:宗教的作用”(第五届)、“医治世界:宗教为和平”(第六届)、“为共同生活的全球行动”(第七届)和“抵制暴力、共享安全”(第八届)。
综合来看,宗教教义在本质上与和平是相通的,两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与同一性。人类社会没有宗教的凝聚将是难以想象的,而宗教之间的和平也正是得益于宗教自身所秉承的和平理念与原则。在当代世界,世界和平的实现少不了宗教和平活动的有效支撑,孔汉思(Hans Küng)神父就曾经说过,“宗教之间没有和平,国家之间的和平就是一句空话”。这是宗教的使命,也是人类社会公共外交事业的使命。
以宗教和平活动丰富公共外交内涵
公共外交作为对传统外交的发展,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自这一概念引入中国以来,已经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外交的内容和形式,成为新时期拓展外交外延和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路径选择。公共外交的公共性质,彰显了其内在的社会价值和深厚的文明属性,强调对其他国家的公众、舆论以及非政府组织开展解释和说服,一方面通过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以赢取不同国家社会公众的支持与认可,另一方面借助社会的力量来推动对象国政府采取有利于本国的政策,实现国家外交的战略与目标。
公共外交的实践路径和方式相比传统外交要多元化的多,一般都是基于非官方的渠道和平台通过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来实现不同国家以及公众的相互理解与认知,具体的手段可以涵盖社会文化活动、商业贸易活动以及其他可能的非传统形式。由于宗教与和平内在的统一性,以及社会公众尤其是信众与其之间存在的天然的亲近感与认同感,近年来随着跨国性宗教和平活动的发展与日益频繁,宗教和平活动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公共外交实践形式。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宗教和平的国际机构,世界宗教和平会议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公共外交平台。
中国在世宗和成立早期并没有参加相关活动,该组织的领导层意识到如果没有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多元宗教和众多信徒的国家的参与,那么该组织就是不完整的,所以,多次邀请中国参与世宗和的活动。1979年8月,中国派出了由赵朴初和丁光训为正副团长的中国宗教代表团参加在纽约召开的世宗和第三次会议,由于这是中国第一次参加这一国际宗教会议,所以得到了各国舆论的普遍关注。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还接见了代表团,而代表团成员在美国各大城市的参观访问一方面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也成功地实践了宗教公共外交,传播了中国宗教界的理念和形象,提升了美国社会对中国宗教界的认识。
在东亚各国的国际交往中,跨国佛教交流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不论是玄奘西游还是鉴真东渡,都曾经在历史上谱写了宗教交流与跨国理解和认知的辉煌篇章。以现代中日佛教交流为例,不仅仅增进了两国民众之间的思想与精神交融,也有力地推动了中日的和平友好。1952年10月,北京召开了“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赵朴初先生代表中国佛教界将一尊象征和平的佛像赠送给与会的日本佛教代表,在日本佛教界和社会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并以此为契机开启了经历过战争的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后来由日本佛教界友好人士代表团推动的送归中国在日殉难烈士遗骨更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
1993年赵朴初率中国佛教代表团出访日本时指出,“中日韩三国的佛教文化是我们三国人民之间的黄金纽带,源远流长,值得我们珍惜、爱护和继续发展。”而“黄金纽带”说的提出,更是得到了在佛教传播方面同根同源的中日韩三国佛教界的认同,并于1995年在北京召开了三国共同主办的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有力地推动了三国的佛教交流,增进了三国社会对彼此的认知,对于冷战后的半岛与地区和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这一宝贵的“黄金纽带”也成为中日韩三国之间重要的非官方桥梁,有助于三国政府凝聚地区共识,也有助于三国公众强化和平信念,增进共同理解。
2014年9月16日,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接见出席会议人员并讲话。俞主席指出,“中宗和”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世界和平,加强与国际宗教和平组织的友好交往,积极宣传我国的宗教政策,不断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宗教政策的理解。这是对该委员会的宗旨以及近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成绩的肯定,自1994年成立以来,中宗和就积极拓展与世宗和、亚宗和等多边宗教组织的合作与对接,通过多边的宗教和平活动来提升中国在地区与世界和平舞台上的国家形象与话语影响力,以一种非官方的渠道传播中国声音,讲好故事,有力地丰富了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内涵。在此次四届一次会议上,笔者作为佛教界有较大影响的居士代表当选为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委员,让笔者感到了肩上担子的分量,这是一份厚重的责任,也是对笔者的鞭策。
察哈尔学会的努力
自2009年成立以来,察哈尔学会希望通过整合民间智慧和力量,增强公民社会在国家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将自身打造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智库。成立之始,学会即选择了公共外交作为努力的方向,经过五年多的努力,目前的察哈尔学会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公共外交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符号。2014年初,学会又提出了建构和发展中国和平学的重要构想,推动国内的和平教育以及和平学研究。可以说,不论是对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创新,还是对人类和平事业的建构与拓展,都反映了察哈尔学会的成立宗旨,便是促进不同国家和人民间的理解和互信,推动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
五年来,察哈尔学会一直在为丰富公共外交的内涵而不懈努力,相继提出了城市外交、公司外交等新的公共外交理念,并将之付诸于实践。最近两年来,学会开始将以中韩佛教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宗教和平活动作为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形式来推动,组织和参与了若干重要和有影响的双边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活动,已经成为察哈尔学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中韩两国在佛教传播与发展上可谓法乳一脉,佛教文化交流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而通过宗教交流来传播和平理念,有助于拉近两国民众的心理距离。最近几年来,中韩在宗教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开创了诸多新的形式与途径,坚持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复合型路径。
应察哈尔学会邀请,反映1300年前新罗时代两位佛教大师元晓和义湘的故事的韩国大型佛教史诗音乐剧《双花别曲》在国内巡演一个月后,于2014年1月4日在全国政协礼堂降下帷幕。此次巡演吸引了相关城市的文化界、佛教界著名人士和观众的广泛关注,是新时期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境界,使跨越1600年历史的中韩友谊延续得到新的见证。而出席此次巡演活动的中韩两国佛教领袖也指出,这次巡演成功说明了重新建立东亚佛教交流史上的“黄金纽带”指日可待。
2013年9月,在笔者的推动下,“韩中佛教文化交流代表团”访问了甘南藏区,一方面增进了韩国佛教界对藏传佛教的认知和理解,消弭了长期以来存在于认知层面的误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韩中佛教界人士之间的思想交流,加深了彼此对佛教教义的共识。此外,察哈尔学会已经分别向韩国佛教曹溪宗、太古宗和真觉宗以及东国大学捐赠了《中华大藏经》藏文版全套232本,成为新时期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新见证。2014年10月28日,察哈尔学会还参与协办了以“实现生活佛教及实践佛教的理念”为主题的中韩佛教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佛教在东亚社会发展与地区和平中的影响与意义。
目前,察哈尔学会已经与韩国的诸多重要智库、大学和佛教机构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希望在中韩之间的佛教交流中建立起常设性的机制,以更好地推动中韩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拓展公共外交的实践领域与形式。
虽然人类社会依然不太平,世界上很多地区尤其是民族、宗教等重叠和多元的地区容易爆发冲突与战争,种族仇杀、宗教冲突、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离主义等甚至在有些地区已经成为常态,但是人类追求和平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面对暴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以暴制暴是不可能获得长久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只有通过和平的手段,才能实现长期的稳定和发展。“和平是次序的和谐、正义的工程、爱德的成果”,心存和平之念,向善之念,爱人之念,以慈悲之心化人化己,让和平的理念深入内化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人类才可手相牵,心相通,其中宗教可以成为有效的纽带。
汤因比曾经指出,未来社会的生机源泉将来自于宗教,不过,宗教也必须不断发展以满足人类的新需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需要信仰的力量来凝聚社会共识,团结社会公众,对于人类和平而言,不同国家的民众团结在同一的宗教信仰之下,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文化与文化认同,从而培植和平理念,助推和平进程。作为公共外交重要表现形式的宗教和平活动将成为实践宗教和平理念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公共外交与宗教的结合,可以说是人类和平事业发展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