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发展成效、问题及对策

2014-12-12张琳琅

中国国情国力 2014年5期
关键词:重点县全省工作

◎ 文/张琳琅

福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发展成效、问题及对策

◎ 文/张琳琅

近年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制约因素。2012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把经济实力较弱、县级财力比较困难、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23个县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予以重点扶持,使其经济总量、财政实力、城乡居民收入、生态环境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发展成效

全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均系革命老区或中央苏区县,覆盖面积4.3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域面积的35.1%。其中福州1个(永泰县)、漳州3个(诏安县、云霄县和平和县)、三明5个(宁化县、建宁县、明溪县、清流县和泰宁县)、南平5个(政和县、松溪县、浦城县、光泽县和顺昌县)、龙岩3个(武平县、长汀县和连城县)、宁德6个(柘荣县、寿宁县、周宁县、屏南县、霞浦县和古田县)。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其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1.经济总量加速壮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2010年以来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明显,经济总量壮大速度明显加快。2012年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800.5亿元,2010-2012年现价年均增速(下同)为18.0%,比2000-2012年年均增速快4.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幅高2.4个百分点。

(2)2000年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三次产业结构为37.1∶29.6∶33.3,2012年调整为26.4∶40.2∶33.4,第一产业占比下降了10.7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占比分别提高了10.6个和0.1个百分点,扶贫开发县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优化。

2.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更加合理

(1)伴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2年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为75.30亿元,2010-2012年年均增速为27.8%,比2000-2012年年均增速快13.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幅高3.6个百分点。

(2)2012年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公共财政支出为245.22亿元,2010-2012年年均增速为23.2%,比2000-2012年年均增速快3.5个百分点。财政支出重点投向农、林、水事务,2012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林水事务支出达44.50亿元,其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8.1%,比2000年提高13.2个百分点。

3.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伴随着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也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1)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看,2010年2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屏南、寿宁、柘荣因资料不全而未计算在内,下同)中仅有7个县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到了2012年有13个县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从农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速看,2010年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仅有9个县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到了2012年有17个县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

(2)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名义增速看,2010年2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有8个县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到了2012年有11个县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名义增速看,2010年和2012年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均保持16个县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

4.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县域面貌逐步改观

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加大财政和政策扶持,通过水土流失治理、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等举措,促进了扶贫开发重点县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2012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简单平均森林覆盖率为72.2%,比2010年高1.6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绿地率为37.4%,比2010年高3.0个百分点;乡镇绿化覆盖率为29.8%,比2010年高5.4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为76.1%,比2010年高4.7个百分点;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5.0%,比2010年高8.6个百分点。

快速发展得益于扶贫政策的持续推进

长期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一直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政策、资金、人才方面予以倾斜,有力地促进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发展。

1.转型谋发展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多数分布在山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原因,发展相对滞后,却拥有特色生态方面的优势,福建省委省政府扬长避短,科学谋划扶贫开发新思路。

(1)推动绿色发展。各县立足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无污染的农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等绿色经济。

(2)推动特色发展。各县依托优势,挖掘潜力,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市场空间。

(3)推动集约发展。各县致力于发展龙头企业、构建大集群,在形成品牌集聚效应的同时,带动产业集约化发展。

(4)推动创新发展。各县加快科技创新速度,走科技开发性扶贫道路。

2.输血惠民生

各级政府加大对扶贫开发重点县保障资金的投入,将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改善民生上,有力地提升了各县社会保障水平。

(1)养老保险覆盖面逐年扩大,基本实现新农保全覆盖。截止2012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为46.81万人、新农保人数为277.86万人。

(2)医保水平逐年提高,医疗设施逐步完善。2012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为48.02万人、新农合人数达到540.22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20234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3.6张,拥有医生7094人,每千人拥有医生1.3人。

(3)低保覆盖面逐年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高。2012年福建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完善重点县农村保障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1年的1200元提高到1800元。2012年末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4.97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23.16万人。

3.造血创后劲

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出台各项举措解决发展资金匮乏、人才稀缺、产业薄弱等问题,为扶贫县发展创造后劲。

(1)开展信贷扶贫。2012年福建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户小额贷款贴息。

(2)开展产业扶贫。各级政府积极扶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龙头企业产业化扶贫项目,促进企业到各县建立原料基地、解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3)开展人才扶贫。加强科技咨询、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通过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远程教育、委托培训等方式,加强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组织科技人员下乡服务,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促进新技术的运用与推广。

4.创新促跨越

为促进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跨越发展,福建省委省政府创新政策,给重点县的发展带来机遇。

(1)创建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机制。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山海协作的八条意见》,进一步推进沿海较发达县(市、区)与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结对帮扶。

(2)实行重点县挂钩帮扶机制。实行每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都有1-2名省领导联系、4个省直或中央驻闽单位、1家中央或省属企业挂钩帮扶、1个沿海较发达县(市、区)对口帮扶。

(3)实施整村推进工作机制。省政府完善“部门挂钩、干部驻村、资金捆绑”综合措施,推动扶贫开发重点村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面临的问题

1.财力薄弱,发展资金缺口大

2012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5.30亿元,仅占全省的4.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省的28.1%;而同期地方财政支出245.22亿元,差额达169.92亿元,资金缺口很大。重点项目、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开发、文化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从大部分县反映看,县、乡、村财力薄弱,发展资金缺口较大。

2.产业基础较差,重大产业项目少

2012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6.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仅为全省的5.8%,且产业基础较差,结构单一,大中型企业偏少,基本上没有大的工业项目。如光泽县规模以上企业仅18家,产值超亿元企业只有圣农、供电、美迪化工等3家。大部分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市场竞争力不强。云霄县虽然引进了很多项目,但缺乏百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没有大项目的投资拉动、产业带动和效益支撑。

3.专业人才匮乏,劳动力素质偏低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卫生、教育、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都需要专业人才,而目前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紧缺的状况。同时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掌握先进生产技能能力有限,缺乏科技创新意识,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实现增收脱贫难度很大。

4.道路交通建设滞后,网络密度低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交通设施建设虽有所发展,但与先进地区比,设施还不完善,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2012年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7059公里,比2010年增长1.9%,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公路网密度约6220公里/万平方公里,比全省平均密度小了约1414公里/万平方公里。

对策建议

1.拓宽扶贫资金渠道

(1)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转移支付额度。

(2)鼓励和支持国有大型银行在重点县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县设立地方性小型金融机构,成立贷款、担保公司,多方拓展融资渠道,尽快实现金融服务乡镇全覆盖。

(3)研究引入市场机制,拓宽扶贫资金筹资渠道,为企业搭建平台,积极引导鼓励各类企业来投资。

2.加快产业化发展

(1)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加快建立以产量为基础、质量为前提、效益为中心的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

(2)加快推进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建设,提升融资能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3)积极稳妥地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以休闲农业为主题的旅游业。

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双重战略措施,吸引外地人才,培养本地人才,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为大量人才的涌现和其才能的发挥打造有效的平台。比如围绕特色农业的发展,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现代农民,包括专业农民和职业农民,使之成为扶贫开发重点县创业的领军人才。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多处于山区,交通发展缓慢,要加大对公路、铁路建设的投资,以便于人员和物资的流动。除了要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外,也要注重做好“三通一平”工作,大力发展水、电、交通、通信、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

编辑:刘钊

猜你喜欢

重点县全省工作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不工作,爽飞了?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重点县经济发展的影响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2020年建成800个木本油料重点县
选工作
煤矿安全重点县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