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届世乒赛“中国—德国”男团决赛对比分析与研究
2014-12-11郭海平董方雨
郭海平 董方雨
中国乒乓球男队自1952年建队以来,逐步成长,50年代中国男团水平处于世界2流,日本和欧洲队处于领先。第44届世乒赛时,瑞典队跟中国队抗衡,近十年来通过中国乒乓球团队的不懈努力,中国在世界乒坛已经取得领先位置,在斯韦思林杯上中国男团为中国取得17次冠军的优异成绩。随着体育职业化和商业化,本着为推动乒乓球运动在全世界的推广,扩大乒乓球市场的宗旨,国际乒联制定了新赛制即小球改为大球、21分改为11分及无遮挡发球,丰富了比赛制胜的因素,使其更具观赏性和娱乐性,但新赛制也对我国乒乓球竞技运动产生了极大影响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波尔为主力的德国队,实力仍然不能小觑,而小将奥恰洛夫的手感,反手技术也非常具有威胁的。所以要想在世界乒坛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顺应乒乓球历史的发展,顺应乒乓球发展趋势与规律,与时俱进。
近年来,在“世界打中国”的趋势下,中国乒乓球队凭借指导思想的科学化;训练手段的先进化;人才培养的广泛化以及科研技术的普及化,在竞技乒乓球运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录像观察统计分析,统计出6名运动员在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等各项技术的运用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出他们的优势与不足,对各项技战术的运用,进行具体的剖析与挖掘,为培养乒乓男团新的领军人物提供参考依据和科学理论。
一、研究对象
马龙、张继科、王皓、波尔、奥恰洛夫、鲍姆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录像观察法
3.对比分析:对第51届世乒赛中德男团运动员进行技战术结果对比分析。
4.分段指标评估法:本研究采用目前乒乓界流行的分段指标评估法,将所得数据与模式值评估指标进行比较,进行定量分析。
三、对第51届世乒赛中德男运动员个人技战术对比分析
1.对第51届中德6名男运动员发抢段技术分析与对比
通过对发抢段的技术统计分析发现,相对于中国男团,德国队在发抢段的得分率均低于评估标准60%的及格率,所以得出他们在发抢段的技战术运用很差,不稳定,球与球之间的衔接不够完善,而两队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待调整提高,对来球的旋转判断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抢攻后对下一板球的衔接,张继科与马龙分别失掉了相对较大的比分,这也表明抢攻后的衔接在比赛中至关重要。
2.对51届中德6名男运动员接发球段技战术对比分析
在中德两队接抢阶段的统计显示,相比张继科第二板的直接抢攻,波尔则更倾向于正手摆短,劈长等过渡球,更加求稳,并且此技术的得分率也是相当高的,在第二板的摆短劈长中,波尔的净得分为10,失分为1,所以也说明张继科对此类球的处理欠缺,在抢攻的同时注意来球的变化,男子比赛虽多以强攻为主,但是对台内球等的处理还需更加细腻。
3.对51届中德6名男运动员相持段技战术对比分析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看出张继科在比赛中的进攻意识非常强,但同时缺乏对中性球的处理,对于对方有利的回球没有及时的调整,在主动进攻的同时缺乏适当的调整。德国队的波尔在相持段的失分很多,对于张继科的强攻明显无力反抗,也表示出,德国队在对相持阶段对拉对攻中的技术运用不如中国的成熟。对待高质量的进攻是没有好的应对方法。
正反手侧身的对拉中,主动进攻的一方往往占据优势。马龙在此次决赛中的相持段的使用率很低,尤其是在反手的防守上失分较多,要在以后的训练中加强练习。作为德国小将的他们在比赛中的许多技战术还不是很成熟,面对中国的马龙和王皓的进攻是稍显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拉中的防守多,相对的失误也很多。
在发抢段,继续加强发球和前三板的进攻优势,同时减少无谓失误,为后阶段打好铺垫。
发球与前三板一直是中国队一直以来的优势,但随着国际乒联的规则不断变化,11分制,小球变大球等都加大了比赛的偶然性,所以在保持我国自己的优势时,也要不断加强稳定性,寻找合适的机会进攻,加大杀伤力。
对于发球后第三板台内球的处理上需要加强。
通过比赛分析发现,在对德国的这场比赛中,我国男团队员普遍对发球后第三板球的处理上有所欠缺,失误较高。男子比赛更加注重抢攻,但是必要时的过渡球也能起到关键的作用,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加强对第三板台内球的处理。
德国队在比赛速度上较慢,给了我国运动员有利空间,应加强对比赛整体节奏,速度的把握。
对比赛的整体速度节奏的把握与比赛的输赢至关重要,我国运动员在这方面把握很好,但德国队却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意识,在训练中除了对技战术的练习之外,这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