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
——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2014-12-11刘秀丽
◎刘秀丽
《古诗十九首》
——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刘秀丽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社会进步,文学也蓬勃发展。五言诗作为中国诗歌的主要诗体之一,正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已经发展至成熟。
五言诗 《古诗十九首》 东汉
五言诗萌芽于民间歌谣,在四言诗盛行的《诗经》时代已经出现了五言诗句,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五言诗。到了两汉时代,五言体的歌谣逐渐流行起来,特别是汉代乐府民歌中五言诗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文人的创作。汉乐府的形式以杂言和五言最为常见。因五言诗形式整齐,而代表了当时诗歌形式发展的新趋势,也成为此后几百年间中国文人诗歌创作的主要形式。受汉乐府民歌影响,文人开始创作五言诗。现存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属于叙事诗,虽写作手法尚不成熟,但自此以后,东汉许多作家都有五言诗传世。
一、《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
《古诗十九首》一般为游子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也有表现文人对人生的体悟和态度。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绝大部分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且多是失意的士子,他们身在他乡,人生境遇不佳,思乡情结比常人更甚。《涉江采芙蓉》的主人公采撷芳草想要赠给远在家乡的妻子,想到与家乡相隔遥远,不禁叹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明月何姣姣》的作者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忧愁难眠,揽衣徘徊,深切地感到:“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游子久住在外,思念家乡及亲人,这是人类普遍的情感,《古诗十九首》将这种情感自然真切地表达出来。
《古诗十九首》所展示的思妇心态也是细腻而丰富的。《古诗十九首》众多的思妇诗中都体现出了思妇盼望游子早归的思绪。她们对待婚姻爱情是坚贞的,只是这种坚贞表现方式不同。有的对待自己的婚姻非常珍视,对待远在他乡的游子爱恋极深,当远方捎回书信,她会揣在怀里,“三岁字不灭”(《孟冬寒气至》);远方寄回一端绮,她把它绣上鸳鸯,裁制成象征夫妻恩爱的合欢被(《客从远方来》)。有的觉察到“游子不复返”的苗头,思妇渐感衰老、消瘦,只有宽慰自己“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这些诗歌未必都出自思妇之手,但却充分展现了思妇的心中日夜牵挂着远在他乡的游子之情。这种牵挂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女子对婚姻的坚贞不渝,可敬可叹。
《古诗十九首》也有表现文人对人生的体悟和态度。《明月皎夜光》感叹世态炎凉:“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失去昔日友情的难受体会。《回车驾言迈》写道:“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有限的体悟。《生年不满百》中第一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意在嘲笑有些人活的太累,人生有限而忧愁太多,诗人劝他们该及时行乐:“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表现出了诗人对待生活的豁达态度。
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手法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手法历来被文学批评家推崇,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他是“五言之冠冕”,钟荣在《诗品》中评价它为“一字千金”。诗人均有感而发,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决无虚情与矫饰,更无着意的雕琢,因此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诗人有感而发,情真意切。他们坦然地且自如地抒发了自己的真切情感。在《冉冉孤生竹》中,诗人用孤零零的竹子、花开花落的蕙兰衬托新婚女子对久别丈夫的忧思。“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细腻真实地表现出了思妇那种期待与失望、眷恋与悲哀的情绪。
第二,诗歌质朴自然。没有艰深、冷僻之词,语言朴素而生动,耐人寻味。如《行行重行行》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把游子的思乡情感与自然界的景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使人极易产生共鸣。《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将长的最茂盛的树枝折下来送给亲人,希望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正如诗中所说:“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枝条算不上什么贵重物品,却表达出亲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三,作者运用写景衬托人物情感,达到了情景相生的境界。《青青河畔草》中,诗歌开头“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采用比兴手法用明媚的春光来表现女子波动的心绪。《明月何皎皎》开篇写景,“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这种环境让人很容易产生孤独之感和思乡之情,诗人在这样的月夜,不禁“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独自徘徊,愁思却无人诉说,只得“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诗人的愁苦与月寒之夜这种情境浑然天成。
《古诗十九首》诗歌内容或抒写相思之情、离别之苦,或体悟人生。其艺术手法已经成熟,不愧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国古代文学》施国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石麟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