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相径(迳)庭”考

2014-12-11◎杨

参花(上) 2014年4期
关键词:玉篇集韵步道

◎杨 雪

“大相径(迳)庭”考

◎杨 雪

《庄子》一书为中华词库贡献了许多成语,如:目无全牛、相濡以沫、朝三暮四等,有很多在今天仍然被频繁使用,但是其含义经过历史的洗涤,有的已经不是最初的原意了。本文便是基于对《庄子》文章的解读,考证了“大相径(迳)庭”里“径(迳)庭”的含义。

径(迳) 庭 考证 庄子

成语“大相径(迳)庭”出自《庄子•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现代汉语词典》对“大相径庭”的解释:“《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后来用‘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但这究竟是《庄子》的原意还是在历史演变中变成如今的含义的,本文将做一番考证。

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成玄英疏曰:“迳庭,犹过差,亦是直往不顾之貌也。谓接舆之言,不偶于俗,多有过差,不附世情,故大言不合于里耳也。” 即指接舆的言论不合世俗,和世俗之言多有差距,但并未对“迳”“庭”分别做具体解释。清代宣颖的《南华经解》:“迳,门外路也;庭,堂前地也,势相远隔,今言大有迳庭,则相远之甚也。”意思是以“门外路”“堂前地”之间的远隔来形容接舆言论和世俗之言的不相合。今方勇、陆永品的《庄子诠评》为“迳庭”作释:“意谓接舆的话与常人之言相去甚远,已荒唐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迳庭,差别,悬殊。陈荣选云:‘迳,门前路也;庭,堂外地也。言与寻常之言大相去也。’” 该种解释是目前被大家普遍接受的,亦即“径(迳)庭”言门前路与堂外地两者在空间上存在距离,现行诸多《庄子》注本也均采用此种注释。当然,这只是为多数人所接受的一种说法,并不代表学术界对此未有异议。有人认为两者相隔并不远,有学者也曾提出另一种解释,认为“迳”弯也,“庭”直也,一弯一直岂不是相差甚远。学术研究本就存在多种思路,本文只针对“门外路也,堂前地也”一种解释提出异议。

关于“庭”,《说文解字注》:“庭,宫中也。”《康熙字典》:“《玉篇》,庭,堂堦前也。”《广韵•青韵》:“庭,门庭。”《左传•昭公五年》:“南遗使国人助竖牛,以攻诸大库之庭。”孔颖达疏:“庭是堂前地名。”那么“堂”又所知何处,《康熙字典》:“《尔雅•释宫》,古者有堂,自半以前虚之谓堂。”关于“迳(径)”,《康熙字典》:“迳,《玉篇》路径也。《集韵》步道也。”与“迳”通用的“径”,《康熙字典》:“径,《说文》,步道也。从彳巠聲。居正切。徐鍇曰:‘道不容车,故曰步道。’《玉篇》,小路也。《集韵》,径直也。《礼•檀弓》,有直情而径行者。” 段玉裁作注:“步道也。周礼,夫间有遂,遂上有径。郑曰,径容牛马,畛容大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此云步道,谓人及牛马可步行而不容车也。”从以上这些释义上看,“迳”,门外小路,“庭”,无论指厅堂还是庭院,两者虽在空间上存在距离,但却不能说相差很远,用来表示《庄子》在文中所要传达的含义个人觉得仍不是十分恰当。《庄子》笔墨汪洋恣肆,好夸张,原文中形容接舆言论的话是前后呼应的。“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和“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中,前者说其言论虚而无底,直陈而没有边际;后者“河汉而无极”说的亦是言论广袤,无边无际,与世俗之言相去甚远。所以笔者认为“迳庭”应是和“无当”“往”是前后相和的同一种意思,也就是成玄英所作“直往不顾之貌也”,如此再将其解释成“门外路也”“堂前地也”也就不妥了。

笔者认为,迳庭,直往不顾之貌也。那么迳、庭应均为“直”义,即说接舆的言论一路直陈不反,与“人情”愈来愈远。为证此观点,特搜集以下材料。“《集韵•径韵》:径,直也。清代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彳部》,径,戴氏侗曰:‘小道径达,故因之为径直之义’。《楚辞•远游》:‘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洪兴祖补注:’径,直也。’” 《类篇•辵部》:“迳,直也。”《论衡•自纪》:“或曰:‘谓之饰文偶辞,或迳或迂,或屈或舒。’”此处“迳”“迂”相对,迳为直义。《康熙字典》:“《集韵》,迳,直也。” 而对于“庭”字,《尔雅注疏•释诂下》:“庭,條直也。诗曰:‘既庭且硕’。” 由此可见,迳(径)、庭均有“直”义,如此进一步引申为径直、直陈不反、直往不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上观点是笔者在学习《庄子》过程中因为疑问而产生的一些想法,由于知识储备及资料有限所得结果有待自己和后来者的进一步考证。

[1]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中华續道藏•南华经解》[M]初輯第一五册.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

[4]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评》[M].成都:巴蜀书社.2007

[5]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玉篇集韵步道
原本《玉篇》引《淮南子》校勘学价值举例
荆璞《五音集韵》之形制
海南省健身步道现状调查研究①
《集韵》征引《说文》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集韵》征引《广雅》研究
鹅卵石
步道砖掩饰不住此路的由来(外一首)
《集韵》编撰的起讫年代考辨
《玉篇》与其他字书对比研究综述
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