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
2014-12-11潘玉家
◎潘玉家
求职
◎潘玉家
今年38岁的赵海超是全国重点大学——N大文学院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他再有半年时间就要毕业了,看着同专业的学弟学妹们都差不多签约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他并不着急。因为他一直有工作可做。
他和妻子刘玉梅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一家国企参加工作,尽职尽责地干了五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们的工厂因经营管理不善、资不抵债,终于破产了。他俩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洒下他们青春和汗水、热火朝天的工厂。
他们失业后没有去求职,而是在新荣小学附近买了楼房并开办了一家中小学课后辅导班。他们的儿子刚好两周岁了,在家办辅导班看管别人家孩子的同时,又可以照看自己的孩子,也算是一举两得。那时,一般幼儿园每月只收二三百元,但一年下来省的钱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且他们教得丝毫不比正规幼儿园差。从长远看,他们办了辅导班,教学相长,孩子将来上小学或初中他们都能辅导,跟其他家庭的孩子相比这又省下大笔的辅导费。今天看来,他们当初的决策无疑是很明智的。
但他们的工作也是很辛苦的。他们每天中午11点半把小学生接到他们家里来吃午餐,吃完饭再送回学校。下午三点半他们再把学生接回来写作业并逐个进行检查和辅导。晚上六点左右送走了小学生,他们又开始辅导十几个初中生写作业。赵海超负责检查和辅导小学语文、英语和初中语文、英语、物理及化学四门课,刘玉梅主要负责检查和辅导中小学生的数学。他们常常顾不得吃晚饭,要认真地检查完每个学生的作业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耐心地进行讲解。一口气忙到晚上九点多,送走了所有的学生,他们才能去休息。虽然不出体力只出脑力,但每天下来他们也会觉得头昏脑胀,口干舌燥,身心疲惫。
来他们辅导班学习的孩子大多数比较散漫、学习自觉性差、普遍厌学。赵海超和王玉梅以满腔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对待他们,善于挖掘他们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引导和鼓励他们自觉学习。他们经常对学习成绩好和进步快的学生进行奖励。一段时间过去了,孩子们都喜欢在这里学习。家长的眼睛更是亮的,他们普遍认为赵海超夫妇不但课讲得好,而且对孩子认真负责,孩子成绩提高得快,他们的钱真没白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赵海超和刘玉梅在付出辛苦之后,每月也得到一万多元的收入。但他们却认为在家办辅导班不是长久之计。最头疼的问题是他们每年要自己掏腰包去交养老保险。而且缴费的金额像滚雪球一样在逐年递增,他们至少要交三十年。这对于刚刚起步的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赵海超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找份全职的工作,在业余和节假日休息时间兼办辅导班。他当年是重点大学本科毕业。可是今非昔比了,凭他的本科学历很难找到那些福利好薪水高的好工作了。最近他听说他的同学张刚两年前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去了一家省属的事业单位。这家单位工资高,福利也好,最令人羡慕的是每周只上五天班。如果他能找到这样的单位,利用业余和节假日的休息时间照样可以办辅导班,这样会有更多的收入,这正是他和刘玉梅所渴望的。
炙手可热的研究生学历让他眼热,经过再三考虑他下定决心去考研。他比较喜欢文学,读大学本科时学的是中文专业,因此他打算报考N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而且N大这个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在一些知名企事业单位或高等院校工作,就业率是很高的。但他的目标并不高,毕业后如果能进入一所重点高中教语文就行。
赵海超在网上搜索到N大这个专业的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籍。他在当当网购买了一些考试用的书籍,然后就贪黑起早地学起了考研的课程。对赵海超考研的事,刘玉梅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是说不管他怎么学但不能耽误家里挣钱。原来他是体重170多斤的小胖子,半年下来他掉了40多斤,瘦了一圈。以前刘玉梅总嚷嚷说他胖得像《熊出没》里的熊二,可现在也不叨咕他胖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四月初经N大严格的初试、复试,赵海超在这个专业的排名为第十二名。四月十日,N大研招办一位女老师打来电话通知他已经被录取为自筹经费的研究生。赵海超只准备了半年就考上研究生,真是让刘玉梅喜出望外。但是她不同意让丈夫念自费的研究生,劝他再复习一年考上公费的。可是赵海超却认为早念一年就早毕业一年,早找工作一年,机会就多一些。
刘玉梅知道赵海超脾气很倔是有名的老犟眼子,他决定的事谁也挡不住,只好由着他了。赵海超读研究生的学费是每年一万元,三年共三万元。他在读研期间一直是走读,平时没课不去N大,在家里抽空自己学。只有上课时他才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坐公交车去学校。但两年过去了,他专业课成绩一直都达到良好以上水平,这叫他十分满意。
但现在就业形势并不像他当初预想那样好了。他经常看到网上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很多大企业在裁员,减少人力招募,各公司退出的人才掌握完全竞争优势;小企业的关闭导致一部分人重新就业,也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总之,青年人的就业问题相当严峻了。他还打听到上一届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别说是硕士,就连博士找工作也困难了。像他这样大龄又是学文学的硕士研究生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了。他不时地在刘玉梅面前唉声叹气地说起这些事。她听后就会叨咕说:“大哥,这几年读研究生你花了家里两三万元,难道你的书就白念了。你别老听人家的,你现在已经考下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有时间就去招聘网上看看哪所高中招聘语文教师。哪管找一份教初中语文的工作也行,这三年就算没白念……”
11月中旬开始赵海超一有时间就到一些招聘网上看看有哪些好工作。最近几天,他登录了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58同城、赶集网等著名网站。他看到这些网上前一阶段招聘高中语文教师,竟然给出了月薪超过五千元极具诱惑力的工资。于是他每次只要登录这些招聘网站,首先就要看看最近是否有学校招聘高中语文教师。但他重点关注的只是省城的一些高中。
一天下午,他在智联招聘网看到省城的慧达高中招聘高中语文教师4名,月薪是6400元,这么高的薪水真让他怦然心动。他知道慧达高中是一所才创办三年的民办学校,去那工作属于合同制的不是国家在编教师。但他一想到现在找工作这么难,自己又是眼角添了鱼尾纹的大龄研究生,如果应聘上这样一份工作也就心满意足了。他很快就把自己的简历发到慧达高中指定的邮箱里。
赵海超在焦急等待着慧达高中消息的同时,也在招聘网站积极寻找他的新“猎物”。
两天后,他看到省城的一所省属师范大学招聘负责学生工作的导员,要求是211工程重点大学应届优秀本科生或研究生,学生会干部或中共党员优先,年龄不超过35周岁。赵海超认为自己是211工程重点大学应届的研究生,应该有一半条件符合这里的招聘要求吧。他现在虽然不是中共党员或学生会干部,但已经几次递交入党申请书了算是入党积极分子,离入党不是很远了。所以他对于应聘这所大学导员的职位满怀信心。于是,他赶紧把自己的简历发到招聘单位指定的邮箱里。可是第二天,他就收到了对方的答复邮件:您的条件不符合我校对该职位的要求,谢谢参与。看到这封邮件,赵海超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他一头雾水,不断地在问自己究竟是差在哪里:难道是因为自己不是党员,不是学生干部或年龄偏大……那以后,只要是网上有高校招聘导员,他就会视而不见,不去理睬。
随后的几天里,他在教师招聘网又看到N大附中和省实验中学、省二实验中学招聘初、高中语文教师的信息。这些学校的招聘条件基本上都要求是211重点大学或省属师范大学应届优秀本科生或研究生,年龄不超过30周岁。博士生或在职教师(至少在全日制正规学校工作五年以上而且是所教学科的骨干教师),年龄可以放宽至35周岁。虽然招聘条件很苛刻,但他们的待遇真是让人眼馋:试用期为一年,合格者给事业编;年薪至少6万元,年终还有奖金;每年暑期还享有免费旅游度假的机会……
看这些招聘机会,别说是赵海超心活了,就连刘玉梅也沉不住气了,鼓动着他赶快向这些学校发送自己的简历。但半个月过去了结果都是石沉大海的,连一个面试的机会也没有。他猜到这些学校不给他面试机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年纪大、没有在正规初高中教过语文的经历。他也看了一些高校招聘教师的消息,但基本上都要求是重点大学或国外知名大学相关专业毕业,已获博士学位或应届博士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这时候,赵海超开始后悔了,自己快奔四十岁了,看来这个硕士研究生也白念了,充其量在应聘人员的大军中也属于那种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根本不存在什么优越感。
11月下旬的一天,慧达高中的一位女老师给他打来电话,通知他本周六上午8:30去他们学校那里参加招聘考试。他还问了一下考试的内容及时间,电话里传来女老师甜美的声音:“这次要考一篇作文和相关的教育学知识,时间是一个半小时。”
赵海超接完电话后,马上就考虑这次招聘考试可能要考的内容。对于作文不知考啥,真是没法预测,但写作是他的特长,他心里是很有底儿的。至于教育学知识,他今年上半年考过高中教师资格证曾经在省教育学院接受过培训,现在把这些知识好好复习一下,也应该没问题。想到这里,赵海超对这次招聘考试显得胸有成竹了。
周六那天早上五点半,当刘玉梅还在睡梦中的时候,赵海超已经起来了。他赶紧煮了两袋康师傅红烧牛肉面,飞快地吃完就离开家乘公交车去慧达中学了。他很快就来到了位于红旗广场边上的慧达中学。还没等他进入慧达中学的校园时,就看到男男女女的几百人背着包提着兜正在进入教学楼。他心里不禁感慨道:这人够多的了,不亚于公务员考试的规模。一个民办高中招聘竟然这样吸引人眼球,可见现在找工作也太难了。他也跟着这招聘大军进入教学楼来到设在四楼的考场。今天来参加高中语文教师招聘的大约有八九十人,一共有三个考场,可是按校方的意思最终只招4人,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但赵海超是有信心的,他觉得自己毕竟是名校的硕士研究生,久战考场,就凭考试不会输给别人的。
一、二号考场坐满了人,赵海超只好来到三号考场找了一个空座儿坐下来,把随身带来的背包放在旁边的椅子上,身份证和两支中性笔放在桌子上。一个留着平头大约二十五六岁的高个男老师来到他座位旁看了一下他的身份证,并让他在一张登记表上写下他的相关信息。他扫了一眼其他考生的信息,发现几乎都是80后,个别竟是90后,像他这样70后的只有他一人。但他们大多毕业于师范院校,学历基本都是本科,唯独他是研究生学历,这使他感到相当自豪。这时考试时间快到了,监考的两位年轻老师开始依次发放试卷。试卷是一张印满字的十六开白纸,答题纸则是八开的白纸。
试卷分两部分,考试时间是90分钟。第一部分是占60分的作文,要求以“暖”为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体裁不限,但字迹要工整,抒发真情实感。第二部分是占40分的教育学方面的简答题。考试开始了,赵海超先写作文。他略加思索,用40分钟一气呵成把作文写了出来。他的作文写的是当年和刘玉梅结婚后在五里堡租了两年地房、冬天挨冻、渴望住上温暖楼房的事。接着,他开始答占40分的教育学方面的简答题。这些题实践性很强,出题角度很刁,赵海超仔细审题动脑想了一会儿,才有了思路。他拿起中性笔认真地答完了这五道题。随后,他又从头至尾把这张卷仔细检查一下,改正了个别错误,才交给老师满怀欢喜地离开了考场。
当天下午四点左右,赵海超正在给初一的学生上英语课时,慧达高中那位女老师又给他打来电话:通知他明天上午8:30准时到慧达高中五楼会议室参加面试。他想问一下面试的内容,那位女老师说要讲一下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二的一些课文。当时他吃了一惊,因为有些课文他根本不熟悉。今年上半年为了参加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他只背了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的前五篇课文的教案。必修一至必修二的所有课文只有个别的他以前上高中时学过,现在也忘得一干二净了。而大部分课文都是新编入教材的,他根本没看过。他不得不承认通过这次面试还是很难的。
听到这个消息,刘玉梅比赵海超还高兴。她知道丈夫已经通过了笔试,再通过明天的面试就可以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了,他的研究生也算没白念。于是她让他上完英语课后,就去准备明天面试的内容,不用再干家务了。他上完英语课后就从必修一的教案看起,每课只看一遍,主要了解一下教学时的重点和难点。他顾不得吃晚饭一直快看到晚上九点,才囫囵半片地把必修一和必修二看完了。
周日早上他还是在五点半就起来了,他要自己煮方便面。恰好刘玉梅也起来了,她赶紧给赵海超煮了两袋方便面外加了两个鸡蛋。他不喜欢吃鸡蛋,但刘玉梅说吃鸡蛋可以滚滚运气,让他必须吃。他只好硬着头皮把方便面和鸡蛋吃了,撑得他直打饱嗝。临走时,刘玉梅特意把一沓钱塞给他。他不明白她的用意。她说:“海超啊,现在干什么都得靠关系,像你那样一本正经是吃不开的。这两千块钱你拿着,到时候把那里管招聘的校长喂上,你的面试就很容易通过了……”他说什么也不拿,刘玉梅就生气地硬往他西服兜里塞。最后,他只好屈服了,带着那两千块钱到慧达高中参加面试去了。
早上8:20,他来到慧达高中的五楼。他看到在五楼会议室外的走廊里算他一共有十个人在等待面试。在这十个人中除了他,全是女同胞,看面相可能都是80后。大家彼此都不认识,但是谁也不想和谁说话,气氛显得很紧张。墙上已经贴出今天参加面试的入场顺序,他是第四个出场的。他一想到 “四”的谐音是“死”,就觉得很别扭。他不禁问自己:难道今天我在这里要栽了。但他又暗暗给自己打气:别那么迷信了,“姜还是老的辣”,相信自己的实力一定会战胜那些女流之辈。几分钟后,一位穿着笔挺西服留着平头的年轻男老师从会议室走出来对大家说:“我代表慧达高中感谢诸位来参加今天的面试。一会大家要按照墙上公布的入场顺序进入会议室参加面试,每个人大约五分钟。大家进入会议室后要做一下自我介绍,然后等待考官提问题,声音要洪亮,切记别紧张。我相信大家今天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好,现在请王爽进入会议室参加面试,做准备的是陈婷婷…”
这时扎着马尾辫戴着眼镜的女生王爽背着紫黑色的皮包略显紧张地走进了会议室。包括赵海超在内的九个人忐忑不安地在走廊里静静地等待着她从会议室里出来。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大约五分钟后,王爽平静地从会议室里走出来了。大家一下子呼啦啦地围住了她,都想向她打听一下面试的内容。王爽只是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说:“用不着紧张,面试的内容比我预想的简单多了。”说完她就冲出人群头也不回地走了。随后是陈婷婷和张晓丽参加了面试。陈婷婷是面带微笑出来的,而张晓丽出来时则是满脸沮丧与她进入会议室前的自信神态形成了强烈反差。
该轮到赵海超出场了。他显得有些紧张轻轻地推开会议室的门。他看到会议室中间摆满了一圈紫檀色的桌椅,在斜对门的一侧,坐着五位年龄在三四十岁左右的老师,居中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男老师。他先向老师们有礼貌地深鞠了一躬,然后自报家门,简单地做了自我介绍。这时候,坐在中间的男老师微笑着让他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接着他开始问赵海超说:“赵老师,你熟悉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本教材吧?” 赵海超微笑地向他点了点头。男老师旁边的一位戴眼镜的女老师插话说:“赵老师,请你简单介绍一下《故都的秋》的作者、写作背景及教学时的重点、难点。”他模模糊糊地记得《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散文。可能是因为紧张,面对女老师的问题,他足足想了一分钟,但大脑还是一片空白,怎么也想不起来昨天晚上看过的这一课教案了。
赵海超只好红着脸对女老师说:“老师,实在抱歉,这一课的内容我记不清了。”这时中间坐着的高个男老师温和地对他说:“赵老师,那你应该知道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吧,请你说一下本课作者的情况及本课的教学重点。”他知道《荷塘月色》也是必修二的课文,前两年凤凰传奇的一首歌曲《荷塘月色》响彻了大江南北,更加深了他对这一课的了解。幸亏他昨天把这篇课文的教案看了一下,想到这儿他心里多少有底了,原来绷紧的神经也放松了。他觉得这位男老师挺够意思的,起码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他很自信地看着五位老师说,“老师,《荷塘月色》这课,我了解一些。他是朱自清的名篇,是他1927年夏天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很优美的散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对于后边的内容,他自知昨天记得不扎实,回答时也就缺乏底气,只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他在说的时候,五位老师也在认真地记着。这时,高个男老师停下了笔对他说:“好,赵老师,今天咱就聊到这儿,你可以走了。”他也很客气地对五位老师鞠了一躬,说了声再见就离开了会议室。在走廊里,他向其余六位等待面试的女生摆了一下手,就急匆匆地走了。
赵海超在坐车回家的路上还在想着刚才面试时的情形,他心乱如麻,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感到十分懊恼。他神情沮丧地回到家里。刘玉梅从他的表情已经猜出了八九不离十。她急忙问赵海超:“海超,我不是给你带了2000块钱,难道你没给校长?”他不耐烦地说:“我靠自己的实力,凭啥给他钱,再说今天五个人考我,我给谁好呢?”她显得很生气地说:“这还用我教你,你想办法找到校长给他不就行了吗?”他毫不在乎地说:“不就是一个私立高中的语文教师吗,还没有编,值得你这样对我生气吗?我今天已经尽力了,这次不行今后还有别的学校招聘,大不了从头再来。等几天再说,别人也不一定发挥得好,也许我还有希望呢。”刘玉梅觉得他说得有理,就不再说什么了。
两天后,他在慧达高中的网站看到了前几天面试合格人员名单,一共是四个人,全是清一色的女生,正像他所料的那样他没有通过面试。
12月中旬,他在58同城网上看到市实验中学初中部招聘四名语文教师,条件是在职工作五年以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在招聘条件之下特意注明:即日起每天上午都可以去学校参加面试。他知道这也是一所民办学校,但毕竟是正规的全日制学校,他决定还是去那里参加一下面试。第二天,他很早就来到市实验中学。在三楼的办公室,赵海超见到了身穿藏青色工作装、主管招聘的两位女老师。她们的表情很冷漠,只是上下打量了赵海超一下,就让他把简历放在办公桌上,然后说让他回去等电话。不到一分钟这次面试就算结束了。
赵海超在回来的路上,脑海中在不断问自己为什么那两位女老师对自己这样冷漠。难道是因为自己年纪大给他们一种老气横秋的印象,还是因为自己不是正规全日制学校的在职老师……但是从她们对自己不理不睬的表情中,赵海超已经预感到这次求职又要泡汤了。想到自己最近一个月求职的遭遇,他不禁悲从中生,感慨万千,最后他决定春节前不再去求职了。
三月初,他家附近的中小学开学了,N大也开学了,这使他萌生再次求职的热望。这不,最近几天,他又重新登录了智联招聘、58同城、赶集网等求职网站。这次他应聘的目标不是初高中语文教师,而是出版社、杂志社的校对和编辑。他看了一些出版社、杂志社招聘的条件,并不十分苛刻,除了几家要求应聘者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外,其余的有无经验均可。但他们给出的薪水与一些初高中相比却低得很多,而且基本都是全职的,每周只能休息一天。对赵海超来说一点吸引力也没有。
一周后,赵海超在58同城看到省城的一家很有名气的杂志社招聘兼职文字编辑若干名。他仔细看了一下招聘条件:要求每天能有3小时在网上处理杂志社分配的工作任务,会打字,会使用Word等常用文档处理软件。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薪酬标准能让他接受:每天工作3小时给100元,多劳多得,工资日付。看了这家杂志社的招聘信息后,他喜不自胜地跳了起来,脱口说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刘玉梅听到了丈夫在抑扬顿挫地念叨什么,就跑过来问他。他指着电脑上的招聘页面让她看。刘玉梅一算如果丈夫能从事这份兼职工作,既不用去坐班也不耽误家里的课后辅导,一个月下来最起码也能挣3000元。她也认为这的确是一份很理想的工作。明天就去应聘,他们一拍即合。
第二天,赵海超去了那家杂志社,面试合格后即被聘用了。从此,他有了两份工作:专职做中小学生课后辅导,兼职做杂志社的文字编辑。现在他每月的收入很可观,刘玉梅对他的表现当然十分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