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创新建设研究
2014-12-11◎赵霞
◎赵 霞
群众文化创新建设研究
◎赵 霞
当今时代,国民对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而不断增长。因此,在我国大力实施四个现化的战略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为我国群众文化发展力量的擎天柱石,应针对群众的文化需求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群众文化的创新建设,丰富群众的文化活动,以此促进社会融洽氛围的形成,促进我国文化经济的大发展,从而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修养,为巩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供动力支持。
群众文化 特点 创新
我国近三十年来,快速发展的人民生活状况带来了人民需求内容的转变,即从以衣食住行为主的物质条件转变为以享受娱乐为主的文化需求,在需求的转变下,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就变成大势所趋。为了引导我国群众文化驶向正确的轨道、走上前程似锦的宽敞道路,我国应更快地落实群众文化的运行机制改革,从而构建新时期群众文化格局。
一、群众文化
1871年产生的狭义文化拉开了文化发展的序幕,文化的陶染范畴非常广泛,各个学科的专家们时至今日也未找到能够具体、准确概括文化含义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因此,文化迄今为止尚未形成周知的定义。公众惯用的文化概述通常为:文化是一段时期内社会价值的综合体现,文化是一种业余性、非盈利性、自觉性的文体娱乐活动,文化是一个偏向精神文明或注重社会意识的机构。其中,群众文化又是一种以浓厚趣味为参与前提、以面向大众为展现形式、以达成精神追求为最终目的的文体活动,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群众文化所拥有的更是一支极具娱乐性、参与性的群众队伍,而群众文化大致在二十世纪初开始和文化分离,同时不断地探求自我开发,准确地说,“群众文化”最先是于1953年进行运用。同时群众文化在无形之中接受自我陶冶、扩展各科学问、充足业余生活等都是文化发展的现象。
二、群众文化的特点
1.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形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成长、科学技术的频繁更新、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水平显著提高的21世纪,群众日益增加的精神层面要求已难以得到满足,而多元化的群众文化则充当起大众所需的原料角色,不断改变群众的精神面貌。大部分群众文化都具有正确的思想定位、积极的影响效果、繁多的活动形式等特点,它们虽为群众文化的一部分却也各自发挥其作用,为文化事业的新型研究提供路线。五花八门的群众文化在朝气蓬勃的发展中衍生了许多子文化,包括社区、乡村、广场文化等等。同时,丰富多彩的文化行业作为一股新兴力量,也逐渐在兴盛的过程中增强其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稳固我国文化软实力。文化行业常见的有歌剧院、茶社、老年活动室等。
2.广泛的群众文化参与人员
现在,当大众的谈论话题涉及到群众活动时,人们的第一情绪反应便是欢愉,群众活动中尤以广场舞为典型代表。事实上,日常生活当中的许多地方都能成为群众文化的活动场所,如:公园、街道、社区等;群众活动内容同样是多种多样,如扭秧歌、打太极等可即兴参与的文化活动;群众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够接受文化熏陶、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由于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性、层次性的显著特点,群体成员也具有一定的团结性、创造性等特征,因此群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不可淡然置之,其社会效果深入群众。
3.独具特色的地方性群众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源远流长的世代风俗。广大群众应当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的风俗习惯,通过融合时代创新和传统继承的元素,打造出具有浓厚乡情气息的代表性群众文化。以福建客家文化为例,当地依旧普遍沿袭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俗传统节日,每年的十月还大力举办木偶戏、龙灯、舞狮及具有趣味性、积极性的其他活动,促进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建设,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内涵,其取得的社会效益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不可小觑的贡献。
三、群众文化的创新建设
1.加大文化基础建设,增加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是否健全的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是能否为群众文化提供切实保障的关键因素,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以上两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强以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室为代表的综合型文体场所建设,进一步开发完备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2.培养高素质的文化建设队伍,完善公共文化机构服务
文化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接受专业的知识培训,提高个人的专业和修养,培养一批能辅助群众顺利开展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其个人绩效的专业人才,其中有厨艺培训班、二胡学习班、民族舞教学室等等,如此高效的公共服务更能够填充群众的空闲时间和拓展公民的知识领域。
3.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促进群众文化和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文化服务机构的建设中,有关人员应当端正实事求是的发展心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大众文化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活动。例如:划龙舟、猜灯谜、中秋赏月等活动,不仅能够铸造具有独特性的地方文化商标,还可以宣扬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进一步为发展当地文化产业和建设服务机构谋求后备资金。
(责任编辑 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