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将高中美术与高考美术相结合

2014-12-11何海银

参花(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创造力新课标美术

◎何海银

试论如何将高中美术与高考美术相结合

◎何海银

一般来讲,高中美术就是在高中时的美术课程,不在高考范围之内,而高考美术,指的是美术特长生通过美术技能参加高考,获取一定的分数,高中美术与高考美术从本质上的区别就是美术这门课程是否在高考范围内。本文探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怎样将高考美术与高中美术相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高中美术 高考美术 相结合

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是由普通美术和专业美术组成。两者从目的上有本质区别:普通美术是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教学课程;专业美术是以升学为目的的教学课程。新课标要求,高中美术,是建立在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基础上的。它的着重点是陶冶学生美术情操,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质,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高中美术区别于高考美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中美术不是高考平台,在学习内容上,只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可,在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要求低,内容相对简单。高考美术恰好相反,高考美术学习的是专业知识,高考美术致力于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因此,不管是从目的还是内容,高考美术与高中美术有很大的区别。

新课标改革,提倡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培养艺术专业人才为目的的美术教学。如何把握高考美术与高中美术之间的尺度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

第一, 传统的美术鉴赏课堂,首先是由教师讲解作者生平,作品内容及背景,学生被动听课。这样的欣赏课与历史课毫无分别,当教师向学生讲解作品内容以及传达中心思想时,学生首先会听教师的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使学生没有完全进入到欣赏作品中,进而使美术欣赏变成乏味的文化课。新课标打破这一传统,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稍加引导。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学生的被关注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为止,高考美术在学校还没有形成固定程式,学生大多是在校外参加高辅班,而高辅班也只是一味的进行程式化教学,除了临摹就是背结构,以至造成学生对高考美术的感受由趣味变为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被动的学习中,学生的成绩也不见得提高。新课标出台,明确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教学实践,而不是一味地往学生脑子里灌输乏味的知识,而是由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再由教师稍加引导,比如,教师对学生进行素描教学的时候,教师可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引导,让学生用聚光灯观察同一件物体受光角度不同时的明暗变化;同样受光角度不同结构物体的明暗变化;光源与物体的距离产生变化时的明暗变化等。就能很直观地理解明暗产生的规律,从而加深记忆,活学活用,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使学生对结构的理解能力和专业造型能力有一个整体性的提高。

第二,高考美术源于升学,因此,美术生所有的技能训练都是服务于高考,造成学生理论知识的缺失。新课标弥补了这一点,高中美术课程的改革,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和理论知识,学生再也不是“重武轻文”的美术生。

第三,注重培养美术实践能力是新课标对美术课程的要求,这与高考美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素描课上,学生只是用简单的铅笔,在纸上就能表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这对学生来说是极大的兴趣,素描课程巧妙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与新课标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学生体会作品内容的同时体验了作品的描绘和制作,这些成功的经验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

第四,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被埋没,就这一问题,新课标明确指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于美术来说,相得益彰。不管是创造力还是想象力对美术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关乎着作者的对于思想感情的表达,这两点对高考美术尤为重要,创造力是美术工作者的生命,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缺失是美术生的重要缺陷。因此,找回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刻不容缓。

第五,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应当是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看法和思想不再是“标准答案”,学生各抒己见,再由教师引导学生,这是新课标政策下的理想课堂模式。在普通美术课程中,教师不再一味地讲解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探究思想情感,最后由教师总结,或者稍加改正,从而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专业课堂上,学生作品集中在一起,以学生现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互批评和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专业进步,同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总之,对学生来说,新课标的实行是一个重要的变革,对教师来说,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机会。新课标不仅是对美术这一门课程造成了良好的影响,同时也对其他课程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新课标的这些政策无疑是对学生更宽泛地进行教育,百利无一害。同时,在高中美术和高考美术的这个问题上,通过新课标的改革,希望可以摒弃传统思想,不再厚此薄彼,使高考美术和高中美术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淮州中学)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创造力新课标美术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