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大学校训翻译比较
——从直译与意译的角度探讨

2014-12-11刘萍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校训意译办学

刘萍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中西方大学校训翻译比较
——从直译与意译的角度探讨

刘萍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校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大学办学宗旨与文化精神的高度概括,研究校训有助于认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研究中西方大学校训的翻译,有利于中西方大学在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上相互学习与借鉴。本文旨在从直译与意译的角度具体分析中西方大学的校训,对校训翻译的特点进行总结与借鉴。

中西校训 直译 意译

一、引言

《辞海》中将“校训”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由此可见,校训是学校精神和教育理念的表征,其目的在于劝导和训诫。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应时代潮流,我国高校需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才能在激烈的经济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校训作为一所大学的重要名片,需辅以合适的英译,方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特色,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研究中外大学校训翻译,必然需要了解校训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本文首先就中西方大学校训的主要来源进行探讨。

二、中西方大学校训的主要来源

(一)我国校训的主要来源:

1.引经据典

我国的大学校训多引自儒家经典,饱含中华元素,秉承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尽显民族特色。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儒家经典《周易》“乾”、“坤”二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山东大学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中“学无止境”出自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通论五古》:“学无止境,道无终极。”“气有浩然”出自《孟子·公孙丑》:“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语出《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及《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名人题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数大学校训由国家领导人、著名专家学者题词。如:中国医科大学校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由毛泽东题词,国防科技大学校训“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由江泽民题写,中山大学校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出自孙中山,中国外交学院校训源自周恩来给外交人员倡议的16字方针“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著名史学家启功所拟,上海交通大学校训“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出自校长唐文治。

3.公开征集

有的大学在全校征集校训词条。经专家学者认真评议遴选,将候选校训提供给校领导决定而成。这类校训的主要例子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校训“博学诚信、求索笃行”,湖北大学的校训“日思日睿、笃志笃行”。

(二)西方大学校训的主要来源

1.引经据典

西方大学校训多来源于拉丁文、《圣经》以及经典诗歌等。如牛津大学校训“Dominus illuminatio mea”英文为“The lord is my light”取自《圣经》;耶鲁大学校训“Truth and Light”源自拉丁文;斯坦福大学校训“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源自拉丁文;曼切斯特大学校训“Facing the sun”源自维吉尔的叙事诗《埃涅伊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训 “First to learn the nature of things”源自拉丁文格言“Naturam Primum Cognoscere Rerum”;多伦多大学校训“Velut arbor aevo”源自古罗马诗人贺瑞斯的《颂歌》。

2.名人题词

同中国一样,国外有些校训是由官员题写。如康奈尔大学校训 “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是当年埃兹拉·康奈尔创办该校时留下的一句名言;法国圣西尔军校校训“为了打仗而受训”为拿破仑所题写;柏林大学校训是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由德国现代教育之父洪堡题写;斯坦福大学校训“让自由之风吹拂”由其首任校长大卫·斯塔尔·约旦制订。

三、中西方大学校训中的直译与意译

(一)校训翻译中的直译

中西方大学校训翻译中,直译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其英语译文为 “Rich in Knowledge and Tenacious of Purpose;Inquiring with Earnestness and Reflecting with Self-practice”;山东大学的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其英语译文为 “Noble in Spirit,Boundless in Knowledge”;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训“First to learn the nature of things”,译为“重要的是弄清事物本质”;格里菲斯大学校训“get smarter”译为“更明智”等。

(二)校训翻译中的意译

在中西方校训翻译中,也有不少经典的意译的例子。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英译为“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中国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英译为“keeping integrity and law in mind and studying for the people”;苏州大学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译为 “unto a full grown man”;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译为 “Dedication to Public Interests,Acquisition of Allround Capability,and Aspiration for Progress with Each Day”;悉尼大学校训“the constellation is changed,the disposition is the same”译为“物换星移,心智相通”;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校训 “I am still learning”译为“学无止境”;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校训为“knowledge through hard work”,译为“学海无涯苦作舟”。

四、中西方大学校训翻译比较的启示

不难看出,中国校训具有浓烈的文言色彩,读来朗朗上口。而西方校训多为名词性短语或句子。在翻译校训的过程中,译者应当提炼出校训的中心词汇,达到传意且求实的效果。译者应当首要把握的是校训的灵魂,通过深刻解读校训,考究其所蕴含的典故、信仰以及精神。对于一些浅显易懂的校训,可以采取直译的方式,但即使是直译,在选词上还是值得考究的;对于文化内涵比较深刻,取自古籍典故的校训,则应当灵活运用意译的手法,着重剖析校训的灵魂,在遣词造句等方面都要反复斟酌。

总的来说,校训的翻译实属不易,通过简短的文字传达一所高校的教学理念及办学特色,这考验的是译者在修辞、语法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从直译与意译的角度比较校训翻译,得出结论:校训是一所学校教学理念等各方面的浓缩,无论直译与意译都无法完美地传达原校训的精神和理念。校训只是了解一所高校的一个切入点,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应当结合专业,以高校校训为引子,深刻了解并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进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1]周谷平,陶炳增.近代中国大学校训[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2]范武邱,范头姣.中国大学校训翻译:问题与基本对策[J].上海翻译,2008(2).

[3]何雪莲.从英国“外省”到自我认同:澳大利亚大学校训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4]赵德全,宁志敏.多元文化系统视角下的“直译”和“意译”[J].上海翻译,2009(3).

本文获2014北京市本科生培养-大学生科研训练“从中西方大学校训析中西方教育文化之差异”的资助

猜你喜欢

校训意译办学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