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魅力
2014-12-11唐冬萍
唐冬萍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魅力
唐冬萍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被世人广泛传诵。他的爱情诗不仅是唐代爱情诗的奇葩,在历代文人爱情诗中也要算是杰作。本文对李商隐的爱情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论述,评析其中独特的艺术魅力。
李商隐 爱情诗 艺术魅力 朦胧美 含蓄艺术技巧
李商隐作为晚唐的著名诗人,爱情诗在其整个诗歌创作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爱情诗就犹似唐代万紫千红诗苑中一朵晚开的奇葩,以它无比的艺术魅力为千百年来的读者所倾倒。尽管我们并不能完全识透他诗句的含意,但仍非常喜欢它,觉得它很美。
一、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一种意境深邃的朦胧美
李商隐的爱情诗十分注重创造一种怅惘迷离、冷峻含蓄的朦胧意境。诗意含而不现,蕴意深广,从而引发读者无尽遐想,千回百转,回味无穷。尤其是他独创的“无题”诗或类似的诗篇,寄托深邃高远,情致缠绵悱恻,篇章华丽细密,大都具有朦胧的意境。
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这里即以蓬山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此情此景,前途渺茫,与爱人会合无期,蓬山万里,青鸟难凭,但仍寄希望于使者——然而也深知这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罢了。诗句就这样笼罩在一片迷离的色彩中,令人怅然若失,又凭空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朦胧。
又如《无题四首》之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诗中抒发一位男子对身处天涯海角的情人的思念之情。首联说来已属空言,一去又成绝踪,待至梦醒后,已是月光斜照,五更钟鸣了。远别经年,会合无缘,夜来入梦,两人忽得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这里作者渲染出朦胧的意境,为主人公制造一种怀人思远空寂孤清的氛围。接着写他追忆梦中的情景,啼哭难唤,梦醒后在强烈思念之情驱使下奋笔疾书的当时,是不会注意到墨的浓淡的,只见烛光半笼,室内若明若暗,恍然犹在梦中;麝香微淡,使人疑心爱人真的来过这里,还留下依稀的余香,上句是以实境为梦境,下句是疑梦境为实境,写恍惚迷离中一时的错觉与幻觉极为生动传神。全篇围绕“梦”来写离别之恨。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来糅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最后才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与首句遥相呼应。这样的艺术构思,曲折突跌宕,有力地突出爱情阻隔的主题和梦幻式的心理氛围,使全诗充满朦胧恍惚的情怀。
李商隐的诗其所以具有感伤情调、朦胧意境、表现其内心复杂的情绪,这与他一生的经历息息相关。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烽火弥漫的乱世。他出生于没落士大夫家庭,少年寒微。李商隐在仕途上经历坎坷,他的感情婚姻生活也非常不幸,他一生的遭际,扑朔迷离,如梦似幻,政治上的挫折,使他欲回天地之志而成虚;爱情上的追求,又总是“一寸相思一寸灰”;昔日昵交密友,旋即摧抑自己的势力;相濡以沫的妻子,又在盛年奄然去世。这一切使他常常被一种感伤、抑郁的情绪纠结包裹,这种感情基调影响了他的审美情趣。
二、李商隐的爱情诗含蓄蕴藉,内涵丰富,读来耐人寻味
特别是他的无题诗 (包括一些以篇首二字为题者),有些是单纯的爱情诗,有些则是托美人、香草以寄寓个人遭遇,使它具有了双重内涵,有了更普遍的意义。这些诗体现了诗人对爱情、对事业、对人生的执著追求,具有震撼人心的美感力量,从而激起无数读者的共鸣。对此,李商隐自己在《有感》诗中曾说:“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即是说他写过以微词寄意的作品,也写有只写男女之情并无寓意的作品。冯浩在《玉溪生诗笺注》中也说:“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有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者多,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人迷乱耳。”冯浩的意见是正确的,对李商隐无题诗中的两种情况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
李商隐原本是有“欲回天地”的远大抱负,他关心政治,想挽救国家的颓局,无奈晚唐社会政治黑暗,加之宦官专权、朋党相争,致使他没有干预朝政的条件,且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形成了他内心的矛盾。时代的悲剧造成了他个人的悲剧,从而形成了他的抑郁心理。他的希望与追求、他的失望与悲哀,便在爱情的描写中表现出来,使爱情的歌唱与人生的感怀融成了一片,从相思的痛苦中透露出个人遭际的苦闷心声,这就是写爱情诗有政治寄托的原因。试看他的《无题》(照梁初有情):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局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冯浩说这首诗是“寄内诗。盖初婚后应鸿博不中,闺人为之不平,有书寄慰”,似觉附会。但纵观全诗,绝不仅仅是写一个女子对失去爱情的怨恨,实在是含有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她的“有情”、“知名”,喻诗人早年成名和对理想的向往;少女的美丽容质,喻诗人的出众才华;女子多次寄书达情,但不被看重,她的失恋,喻诗人政治上的失意。他多次上书令狐绹,希求援引,但终成泡影。最后从突凸的棋盘,联想到政治斗争中的波折,感到自己就是政治棋盘上一颗随时会被吃掉的小卒,强烈地抒发了心中的不平之气。他的《无题四首》中“何处哀筝”一首寄意也很明显: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诗歌先从暮春三月美好的环境写起,这时阳光明媚,樱花盛开,垂杨轻拂,筝管相逐,乐声悠扬。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贵族女子纵情赏游,及时行乐;而贫寒女子却无媒难嫁,自伤迟暮。这阳春三月、芳华将逝的情景,丝管竞逐、赏心乐事的场面,贵家女子得意美满的生活,越发触动了贫家女身世孤独之感,增添了内心的苦闷和哀怨,故归来后“展转到五更”,为自己的朱颜薄命而感叹。在这幅对比鲜明的艺术画面中,更加突出了寒士的落拓不遇和显贵子弟的仕宦得意,寄寓了诗人在政治上怀才不遇的感慨。对此,清代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说:“此是一副不遇血泪,双手掬出,何尝是艳作。”一语道破真谛。
李商隐爱情诗中的诸多名句,如“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等等,似对爱情充满无限痴迷,又似对个人不幸遭际的沉痛倾诉,从而使诗句具有了丰富的内涵。正是这种超越字句本身的深刻内涵,才使带有不同感情的读者有了各自的认同。“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情人必定认为是写情,政治家必定认为是寄意,从而使李商隐的爱情诗获得了如此永久的魅力。
三、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魅力还在于他那富有个性特征的高度的艺术技巧
李商隐爱情诗千百年来赢得无数读者的喜爱,除其内容之外,还在于他那富有个性特征的高度的艺术技巧。
李商隐写爱情诗,往往略去爱情生活的外在方面,如人物的外貌、恋爱中的情事等,而侧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如人物内心深处的思念、追求和离别的痛苦、希望、失望以至绝望等复杂情感,从而充分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如著名的《无题二首》之一的“昨夜星辰”: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诗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洽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成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诗中并没有具体描绘恋人形体、外貌、服饰等人物形象,也没有写人物相见和分别时的情事活动,而是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写出热恋中人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出真挚缠绵的爱情。
李商隐极善于运用象征手法来渲染一种迷离的意境,用移情于景的方法表达对爱情的追求。这样的艺术效果和那些艳体诗把恋爱情事做直露的琐屑描绘相比,自然品位更高,也就更耐人寻味。如《如有》一诗:
如有瑶台客,相难复索归。芭蕉开绿扇,菡萏荐红衣。浦外传光远,烟中结响徽。良宵一寸艳,回首是垂帷。
首联诗人以神女喻所恋之人,仿佛如在,他们相亲之后又旋即离去。额联写送处之所见,作者驰骋想象,仿佛相送于芭蕉碧绿、荷花艳红之地。颈联用《洛神赋》与《神女赋》中的神女喻幻觉中的恋人愈去愈远,以至于朦胧渺茫。尾联言良宵美好,但稍纵即逝,现实是深夜独坐,回首依然垂筛。诗人情之所注何在?系念之人为谁?诗中没有交代,他只是运用神话传说,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勾勒出一个朦胧而又“余味曲包”的意境,表现出诗人深藏于心间的强烈而又执著的恋情。唯其意境朦胧,就越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象征和暗示,就越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天地。
纵观李商隐的爱情诗,借助象征手法创造的朦胧意境比比皆是:恋人的容光绝艳和居处难窥,通过天尊楼阁中缥缈高远的意境来表现;悼亡的情怀和羁栖的寒峭,融到银河吹笙、风帘残烛的倘恍境界;恋人的负约而走所引起的惆怅,借助嫦娥神话来点染。这样的艺术手法,虽受《楚辞》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李商隐的一种艺术追求与创造。
比兴、象征是我国古代诗歌惯用的创作手法,能够起到生动形象而又含蓄隐晦地表达主题的作用。李商隐的爱情诗正是大量运用了此手法,来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对所爱者至死不渝的挚爱真情,以及终生不已的别离之恨。在这里,烛泪难止,蚕丝不尽,既有比喻之义,也有象征之义。又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彩凤比翼双飞,象征美满的爱情,用“身无彩凤双飞翼”来暗喻爱情的阻隔,而用“心有灵犀一点通”来比喻相近的双方心灵的相通,这也是诗人独特的风格和巧妙的构思。比兴、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增强了诗歌内容的蕴涵和诗歌意象的暗示性,也增强了诗歌的耐读性。
广采神话传说入诗,惯于用典,这是李商隐诗歌又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神话充满虚幻与奇思异想,再加上李商隐隐晦的感情,更增加了诗的迷离特色,如《重过圣女祠》、《银河吹笙》等。而那首《锦瑟》的用典尤其叫人拍案叫绝: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中间四句各用了一个典故:第三句用 《庄子·齐物论》中庄生梦蝶的故事,呈现出人生的恍惚迷惘;第四句用《华阳国志》中蜀王望帝化为杜鹃,每到春天便悲啼不止直至出血的故事,包含了一种苦苦追寻而又毫无结果的悲哀;第五句用《博物志》里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感伤意味浓厚;“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虽不知出自何典,也是着意形容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虚幻美景。这样,四句中四个典故便传达了迷惘、悲哀、伤感、虚幻的情绪体验,并与开头两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的“无端”,末尾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的“惘然”交相映衬。
李商隐用典,显然是经过精心选择,所以能用得恰到好处,有如神来之笔。有学者评价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摆脱了当时写闺阁生活的庸俗情调,写出了在感情领域里对女性倾心悦慕而又寻求理解的爱,表达了他们热烈执著的精神追求”。李商隐流传于世的很多都是他的爱情诗,或者具体地说是失意的爱情诗,这和他失意沉沦的身世遭遇不无关系。他的爱情诗,色彩斑斓、情思婉转、意境迷离、寄意深微、诗意隽永、耐人吟诵,是对诗歌题材的创造性发展,也预示了晚唐以后文人走向内省,重视观照心态的新趋势,同时又在一定的思想和艺术高度上架起了诗通向词的桥梁。这些深情绵邈的诗歌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在中国古典爱情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值得后来人关注和深究的。
综上所述,李商隐特殊的经历成就了他诗歌创作独特的艺术魅力。他把爱情诗写得深邃朦胧,含蓄隽永,感情真挚、情调缠绵、风格独特。这跟他深厚的诗歌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分不开。他用诗歌来形象比喻自己人生经历,用一种美好情感的毁灭来展示现实中的悲剧,这既是李商隐对人世间诸多美好事物的不幸命运的概括,更是诗人自身一生美好精神追求惨遭打击的深远寄托。
[1]吴调公.李商隐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赵义山,李修生.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张雅歌.西风残照——中晚唐五代著名文学家巡礼[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
[5]杨季.关于李商隐爱情诗的研究[J].作家,2008(2).
[6]罗锡诗.论李商隐的爱情诗及其朦胧美[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
[7]梁仁盛.李商隐爱情诗艺术魅力探微[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7.
[8](清)冯浩,注.玉溪生诗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9]何茂文.浅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J].韶关学院学报,2006.
[10]汤春华.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