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容词动词化现象的认知转喻研究

2014-12-11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动用谓语宾语

舒 蓝

(上海理工大学)

一、引言

朱永生(2006)指出,动词化现象就是通过用动词代替其他此类来表达一般不是由动词表达的意义。周领顺(2000)指出通过转化法或者是非派生法动词化使得名词直接用作动词的现象称为名-动转类词。司显柱(2011)指出语言不是处于一个一成不变的封闭系统中,而是处于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连续系统中。转类词是指不经过任何形式的变化,从此类转用为另外一种词类的词。基于以上对于转类词的定义,在本文中指的是形容词在不经过任何形态改变的情况下即可以转用作为动词的语言现象。名词与动词之间的认知研究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司显柱(1996)对英汉名转动词进行了对比研究,刘正光(2000)对名词动用从隐喻的角度进行了探讨研究。司显柱(1995)对英语形容词类转名词的语义特征及修辞效果进行了研究。本文拟用认知转喻理论重点分析形容词转类现象,探讨形容词转类现象的具体认知模式。

二、对形容词动词化的研究

通过对英语中形容词转类词的研究,发现这类词的大部分动词的特点有:首先,在形容词转变为动词使用之后,动词的核心词意即字典上出现的动词的第一个意思与形容词的意思是一致的。其次,在翻译成中文之后,可以加上一个动词在这些词之前,中文里叫做轻动词。比如:Don’t expect me to humble myself.在这句话中“humble”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使得自己谦虚”。这句话的轻动词就是“使”。同时也说明了转类词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形容词转变为动词之后,动词的第一个意思与形容词的核心意思是一致的。

形容词转变为动词之后,有些具有使动用法,有些具有对动用法。喻芳葵(1987)就对汉语中的动化用法进行了分类,分成了三类:一般用法,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指的是主语做出的动作使得宾语发生了变化。 随后姚汉铭(1991)又提出了对动用法、自动用法和其他用法。所谓对动用法,由表示人的情状兼表示对人或者是对事情采取该情状的态度。

具有使动用法的动词被称为使动动词。使动动词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即主语通过实施动作(通过谓语动词)引起宾语的状态或者是行为发生改变。

(1)Prime Minister achieve her national targets by compounding Britain's trade problems.

(2)Use the elevator to return to level flight.

形容词“compound,humble”都转化成了动词,而且都具有上述列举出的两个特点。在这两句话中“compound”和“humble”都是使动动词,谓语动词使得宾语的状态发生了改变。“compound”转化为动词,意思是:to make the trade problems more compound(使得英国的贸易问题更加恶化)。 同理(2)“to level flight”,“level”转化为动词,意思是:to make the flight level(使得飞机重新回到平衡状态)。

具有对动用法的动词被称为对动动词。对动动词就是主语对宾语采取怎么样的态度或者是动作,通过谓语动词来表现。

(3)John babies his car a lot.

(4)Tom worsted me in the final competition.

动词“baby”的意思是像婴儿般对待,百般呵护。在例句中“baby”的宾语是“car”,主语对宾语采取的态度就是像婴儿般对待自己的车,通过“baby”这个动词来表现主语对宾语采取的态度。在例句 (4)中,“worst”的意思是打败对方,战胜。主语通过动词“worst”使得宾语处于失败的状态。

形容词转类动词研究对于词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形容词在作动词使用时,大部分词的基本意思是不会改变,这不仅可以帮助词汇学习者扩充词汇量,还能更好地掌握词汇。

三、形容词动词化现象的认知转喻研究

(一)转喻的本质

直到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转喻和隐喻一样才被认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之一。Lakoff(1987)称之为“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或ICM)的一种形式。ICM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知识域。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其基本观点是,中心的和高度凸显的事物作为认知参照点唤起其他不那么凸显的事物。Radden和Kovecses(1999)指出,转喻是一个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并且在ICM内运作。 他们把转喻定义为“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概念实体或者是载体为同一ICM的另一个概念实体或目标提供心理可及”。

通过对转喻本质的探讨,不仅对转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对词汇的理解以及更好地探讨转喻对于形容词转类现象的解释有更好的帮助。

(二)形容词动词化现象的认知转喻解释

Lakoff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式(ICM)指的是一个人对于一个特定的领域的所有知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ICM,这是因为所处地域区别、文化区别等。 在一个ICM中,有两种转喻模式,一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另外一种是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形容词动词化主要涉及的是行为转喻模式。该模式指的是用动作的某一个要素如实动者、受动对象、工具、动作来代转喻整个行为过程。 这些要素和整个行为处于同一个认知框架中,它们之间相互衔接性,具有临近性,如工具代结果、动作代结果。

1.工具代结果

工具代结果即主语通过使用工具引起宾语发生变化,主语使用的工具用形容词转类动词就能体现,引起宾语发生的变化也能通过动词来呈现。这一整个过程都能通过谓语动词这一个词来呈现。例如:

(5)Snow soon blanket the frozen ground.

(6)I need to iron the dress before attending the wedding party.

在上面的例句中,形容词“blanket,iron”都转化成了动词,“blanket”表示“to cover something completely with a thick layer(以厚层覆盖)。同时“blanket”作为这一事件中最凸出的部分,得到了最大的关注。“iron”表示“to make something like clothes smooth by using an iron(用熨斗熨平)。这两个词也有形容词的用法,转化为动词之后,该动词呈现的整个过程一目了然,主语使用的工具呈现了整个行为并且最后的结果也显而易见。使用形容词转类的动词,通过对形容词的认知了解,也能更好地了解动词。

2.结果代行为

结果代行为即主语通过谓语动词来使得宾语发生变化,并且最终的变化结果由谓语动词来体现。例如:

(7)The students calm down immediately when the teaching comes in the classroom.

(8)Her legs alone were insured for a five figure sum and he had enough hanging on him to bankrupt a smaller company.

动词化的“calm”代替了整个行为,而且同时也显示了行为的结果。“calm”指的是“安静下来”这个结果,同时整个行为也是通过“calm”这个词来体现,学生们从不安静到安静这一系列的过程只需要“calm”这个词呈现。表示状态的“bankrupt”指的是“已经破产了”这个结果。

这些形容词原本是用来表示人或者事物的情状,一旦转化为动词,该动词通常指的是导致这一结果的整个行为过程。 从以上也可以看出,形容词和动词之间的转换并不是随意的,用转喻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同时借助转喻的帮助能够更好地理解一词多义现象。

四、结语

认知转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形成人类概念系统的重要认知手段。 通过认知转喻来理解词汇,能够更好地学习词汇以及理解词汇深层的意思。形容词动词化现象能够帮助人们通过某一事物的特征来理解该事物,通过凸显的部分理解整个事件或者行为过程。这样也有助于语言的简洁性,也符合语用上的省力以及经济性原则。

[1]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Langacker,R.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Z].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

[3]Radden,G&Kovesces,Z.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9.

[4]司显柱.基于语料库的现代英语名动形转类词语库的研究[J].外语学刊,2011,32(6):25-28.

[5]喻芳葵.关于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动化用法[J].松辽学刊,1987,3:28-33.

[6]姚汉铭.形容词、动词转类兼立现代汉语形动词[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1(2):62-68.

[7]周领顺.英汉名动转类词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5):340-344.

[8]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8(2):83-90.

猜你喜欢

动用谓语宾语
非谓语动词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非谓语动词
宾语从句及练习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基于波前快速推进法的页岩气储层动用预测
致密砂岩油藏流体赋存特征及有效动用研究
汽车起动用蓄电池健康诊断及应急点火仪的研制
非谓语动词
谁来管管“吃”的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