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忏悔录》浅析
2014-12-11侯洁
侯洁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卢梭《忏悔录》浅析
侯洁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忏悔录》是卢梭晚年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忏悔录》思想内容与艺术上的特色,揭示其对世界其他自传体和回忆录文学的影响。
卢梭 《忏悔录》 自传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现代民主政治的奠基者,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他出生于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当过学徒,自学成才,29岁时来到巴黎,先后发表了政论《论科学与艺术》(1749)、《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855)和 《社会契约论》(1762),小说 《新爱洛伊丝》(1761)、《爱弥儿》(1762),同时经历了与百科全书派从合作到反目成仇的过程。晚年他遭到政府和教会的迫害,在流亡期间开始写作《忏悔录》,在他去世后才得以出版。
在卢梭悲惨的晚年,如果要举出他那些不幸岁月中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内容,那就是《忏悔录》这一部掺和着辛酸的书了。
1762年,他50岁,刊印他著作的书商马尔克-米谢尔·雷伊,建议他写一部自传。毫无疑问,像他这样一个平民出身,走过了漫长、坎坷的道路,通过自学和个人奋斗居然成为知识界的巨子,名声赫赫、硕果累累的人物,的确最适宜写自传作品了,何况他的生活经历还那么丰富多彩和充满戏剧性。但卢梭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显然是因为自传将会牵涉一些当时的人和事,因此他拒绝了。然而,等到《爱弥儿》出版之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大理院下令焚烧这部触怒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作品,并要逮捕作者,从此,他遭到紧追不舍的迫害,开始了逃亡生活。对他来说,官方的判决和教会的谴责已经是够严酷的了,更沉重的一击又接踵而来:1765年出现了一本题名为 《公民们的感情》的小册子,对卢梭的个人生活和人品进行了攻击。卢梭眼见自己有被抹得漆黑、成为一个千古罪人的危险,迫切感到有为自己辩护的必要,于是在这一年,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开始写作《忏悔录》。
他在《忏悔录》中开门见山地宣称:“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前例,将来也不会有人效仿的艰巨的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的面前。这个人就是我。”[1]这段怀着悲愤的心情开始的著名开篇定下了全书抗辩的基调。这表明卢梭要以一个真实、完全、高贵的自己坦然站在阳光之下、大地之上与世人面前。因此就体裁而言,《忏悔录》是一种大胆的革新,它既是回忆录,也是日记;既是自传,也是小说,是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是传记文学中史无前例的杰作。
《忏悔录》分为上下两卷,是卢梭对自己生平的反思。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五十多年的生活。上下两卷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上卷中,作者怀着天真和热情,回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坦白自己幼年时的缺点和错误,对所目睹的各种人物,特别是对平民百姓进行描写,笔调坦率明快。而在下卷中,主要叙述到巴黎后的经历,把他与之交往、关系密切的人搬将出来。他一面在承认自己的过错和不足,一面也坚定不移地对他认为是造成他种种不幸、种种磨难的那些人大加贬损,毫不留情地鞭笞他们,因此情绪比较阴郁和压抑。
卢梭在《忏悔录》中把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众人前,说出他的隐私,道出他的隐情,以近乎精赤条条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他不仅客观回忆了自己五十余年中的种种善行,也历数了自己的种种劣迹。应该承认,《忏悔录》的坦率和真诚达到了令人想象不到的程度。《忏悔录》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对封建制度的大胆挑战,是维护人权和尊严的宣言书。卢梭的忏悔既是在解剖自己的灵魂,向世人作自我辩护,同时也是在揭露和控诉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平。
卢梭关于“人”的思想可以概括为“自然人性论“。“自然人性”是卢梭所认为的人原本应有的纯朴善良天性,人性本身是善的,正因为它是顺乎自然的;社会使人变为邪恶,正因为它是违背自然的。他指出是文明社会使人变坏和堕落。在《忏悔录》中卢梭讲述了自己的善良本性:家庭环境充满柔情,古代历史人物给了他崇高的思想,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污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使他受到了腐蚀。卢梭通过一生的坎坷遭遇,无情地控诉了专制社会对人的腐蚀和迫害。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卢梭肯定人的价值,主张个性解放,在当时有它积极的一面。
《忏悔录》所揭示的个性解放的思想,为包括浪漫主义在内的整个19世纪欧洲文学确立了一个重大的主题和一类人物性格特征,即“以个人反抗社会”。受卢梭影响,歌德塑造了维特的形象,在维特身上,个人的天赋才能和丰富感情与鄙俗社会环境的压抑发生冲突,最后他以自杀来表示反抗。夏多布里昂的勒内,就是“改写后的卢梭”,[2]因与时代格格不入而实行自我放逐,成为风行一时的“忧郁的漂泊者”形象的始祖。司汤达《红与黑》里的于连“这整个形象也是从卢梭的《忏悔录》那里学来的”,[2]这个平民出身的青年在对社会进行反抗的时候,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就是与他坐卧相伴的《忏悔录》。这一人物性格或主题直到20世纪仍鲜明地表现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
在艺术上,《忏悔录》具有浪漫主义特色。卢梭生动地描绘大自然的风光,表明只有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大自然的山光水色之中,他备受痛苦的心灵才能够得到净化和升华。在他看来,“在人做的东西中所表现的美完全是摹仿的。一切真正的美的典型是存在于大自然中的”。[3]这尤其与当时风靡全欧的古典主义审美趣味大相径庭,实质上是在美学领域里对封建贵族意识的一场挑战。卢梭那种将大自然与自己的整个生命体验融为一体的作品,的确是开了一代新风。正是在他影响下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中,我们才看到欧洲文学开始显示出类乎“物我交融”的审美境界,即如黑格尔所说的,“人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从而达到“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4]
卢梭《忏悔录》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促进了回忆录、内心日记和自传体小说等体裁的繁荣,影响身后的无数作家。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就是卢梭影响下的产物。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也出现了一批忏悔文学,如鲁迅的《风筝》、《父亲的病》,郁达夫的《沉沦》。巴金始终把卢梭尊为启蒙老师:“我写小说,第一位老师就是卢梭,从《忏悔录》作者那里我学到诚实,不讲假话。”[5]他在晚年的《随想录》里,无情地解剖自己在十年浩劫中被扭曲伤害的灵魂,显示了他真诚的良心和崇高的人格。
卢梭生活写作的时代距今已经两个多世纪了,毫无疑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卢梭的许多思想已经过时了。但我们必须把卢梭的思想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他在思想史、文学史上的地位首先在于他比不少同时代人更深刻有力地表达了他的时代精神与感情,更准确预测和把握了时代思想的潜流,他不愧是开一代新文学之风的大师。
[1]卢梭.《忏悔录》第一部[M].黎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
[2]莫洛亚.忏悔录·1949年勃达斯版序[Z].
[3]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482.
[4]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316.
[5]巴金.探索集·后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巴金专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