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刊概要

2014-12-11

世界知识 2014年21期
关键词:朗德德国

1 步履维艰的非洲政治进程

【法】《青年非洲》2014年9月

苏丹裔富翁莫·伊布拉西姆创立的基金会在9月出版了年度非洲政治进程报告,在广泛收集权威数据的基础上,从国家安全形势、社会民主状况、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保障四个方面对非洲国家的政治状况进行百分制打分。榜首五国分别是毛里求斯、佛得角、博茨瓦纳、南非和塞舌尔。几内亚比绍、乍得、厄立特里亚、中非共和国和索马里不出意外地叨陪末座。五名“后进生”在地缘气候上的劣势和国内安全形势的恶化抵消了它们经济和民主发展所赚得的分数。报告称,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民主状况、抗艾滋病、减少边境争端、反暴力方面取得了进步。然而,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堪忧,在人权保障、金融体系建设和消除性别歧视方面也乏善可陈。四年前基金会就设立了“优秀领导奖”以期表彰模范,但至今仍未找到符合评选标准的非洲政府。

(殷悦)

2 奥巴马并非真正的现实主义者

【美】《国家利益》2014年9/10月

“由于缺乏总体战略,奥巴马的实用主义无法达成任何一个更长远的战略目标。”《国家利益》杂志的副主编保罗·桑德斯认为,奥巴马总统在外交政策上并非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尽管白宫积极打造总统在国际国内政策制定中强硬而明智的实用主义者形象,然而在5月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奥巴马却称:“那些自诩为现实主义者的人认为,美国无需理会发生在叙利亚、乌克兰及中非共和国的冲突。”此番言论究其原因在于奥巴马似乎过度倚重国际规则,甚少在使用和限制权力方面,缺乏对外交事务的兴趣,更不用说制定美国的国际战略。尤其是其提出的“国内建设”,大部分现实主义者认为这是美国作为全球大国的基础。但是“国内建设”只是目标并非战略,这一目标需要外交政策的参与和领导能力做基础才能实现。奥巴马经常寻求务实的方式来处理外交事务,但是缺乏长远的国际战略,因此往往收效甚微。 (程思莹)

3 奴隶买卖仍在影响非洲地区

婚姻制度

【美】《外交政策》2014年9/10月

若干年来学者们一直疑惑,为何一夫多妻制在非洲大陆西部盛行不止。新研究表明,这一现象可能是受奴隶贸易的影响。维克森林大学的经济学家约翰·达尔顿和香港大学的梁天卓认为,奴隶贸易打乱了西非的人口比例:西非的奴隶通常被贩往美洲和大洋洲,这些地区的买家倾向于身强力壮、能在种植园干活的男性;相比之下,印度洋和红海地区的奴隶主则更喜欢购买女性用以当做家仆和小妾。贸易记录表明,1545年至1864年间自西非被卖往北美的奴隶中,超过65%都是男性。而那些在奴隶贸易中失去较多男性的部族如今的一夫多妻比例显著较高。一夫多妻制并非奴隶买卖开始以后才有的,但是显然奴隶贸易加剧了这一现象。奴隶制对非洲的影响涉及经济、部族间关系及大陆权力平衡等方面的问题,一夫多妻现象不过是再一次印证了这种影响的深远。 (郑诗韵)

4 奥朗德仍有机会改变历史发展进程

【法】《观点》2014年8月28日

当全世界都在关注法国经济下滑,失业率居高,并认为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已无力领导法国走出经济困境时,著名左翼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菲利普·阿吉翁认为其仍有改变历史进程的可能。他承认奥朗德在已过半的总统任期内改革措施相对滞后,但依然有许多积极举措,比如建立减税制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最新数据表明,法国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问题来自经济竞争力的缺失,因此阿吉翁呼吁奥朗德进行三大方面的改革:加强企业层面协商,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开放限制行业,提高商品市场竞争力;继续推行医疗及退休制度改革,平衡公共支出。在此阶段奥朗德应制定更详实、有远见的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改革,而不要被即将到来的各种政治选举所束缚,因为卓有成效的改革成果才是再次当选的有力保障。 (慕阳子)

5 德国经济的三大错觉

【英】 《经济学人》2014年9月27日~10月3日

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马塞尔·弗雷兹策尔近日在其出版的新书《德国的错觉》中提出德国如今被三种错觉所困扰:保持现有模式就能继续势头强劲,德国不需要欧元区,德国纳税人是欧洲救助计划的“受害者”。马塞尔认为,虽然德国应该为取得的经济成就感到骄傲,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对隐藏在积极现象中的问题视而不见。“就业奇迹”被认为是近十年来劳动市场改革的成果,而实际上高就业的背后有大量兼职工作和“不稳定”工作来支撑漂亮的数据,全职工作数量却增长缓慢。在马塞尔看来,德国引以为傲的出口不是因为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强大的生产率,而是抑制工资增长的结果。平衡的财政预算也主要是由高额的税收收入所带来的。马塞尔还认为,德国需要在应对储蓄与投资间的失衡上花大力气。上世纪90年代德国投资额能达到GDP的23%,如今这一数字仅为17%,政府投资占GDP的比例更是远远低于法国、英国和欧盟的平均水平。许多产业的资本存量低于2000年的水平。如果德国早在国内投资上下功夫,会比现在更富有,未来也会发展得更好。

(董一凡)

6 国际质疑声中的日本历史认识问题

【日】《世界》2014年9月

近日,安倍政权以“安全环境变化”为由,决定出台新的宪法解释,以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这违背立宪主义和主权在民的原则。宪法代表国民主权,政府无权擅自更改对其的解释。向海外战场派遣自卫队,同样与日本战后70余年的和平发展经验背道而驰。而与安倍口中“安全环境变化”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历史认识问题。与其第一任任内不同,安倍第二次上台之后,在靖国神社、慰安妇等问题上屡次刺激中韩两国,造成同中韩之间关系紧张。而后又以此为由,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这种做法何异于贼喊捉贼?面对历史,我们应该保有谦逊和反省的态度,特别是在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逐渐退出社会舞台之后。希望政府能够在继承村山谈话和河野谈话的基础上,向国内外展示日本坦诚面对历史的姿态。然而,在社会党等在野党式微、自民党党内集权日进的今天,谋求在野党或自民党内出现抗衡首相的反对意见几无可能。能够推动现状改变的唯有民意舆情。滋贺县知事选举中自公联盟候选人的败北,或可作为现政权反思的例证之一。 (赖婧颖)

外刊人物

金韩民

【韩】《月刊中央》2014年9月

金韩民(Han-min Kim)是韩国导演、编剧。他执导的影片《鸣梁·旋风之海》自7月30日在韩国首映以来,屡破韩国本土观影记录,总观影人次逾1800万,打破了美国影片《阿凡达》在韩创下的记录。此外,该片在北美市场也创下了韩片上映首周的最高票房记录。该影片还原了明神宗万历年间发生在朝鲜半岛鸣梁海峡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海战。将军李舜臣靠12艘军船战胜了330余艘军船组成的日军水师。

金韩民1969年出生于韩国顺天,延世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获东国大学戏剧电影系硕士学位。由于出生地离李舜臣当年进行战事准备的全罗左水营非常近,他从小受到李舜臣事迹的耳濡目染,并立志要拍一部电影来体现他所理解的李舜臣的生死观——“忠”。他表示,“观众们在用行动说明这个时代需要李舜臣精神”。

朴槿惠总统观看了此片。她表示,“国家遇到危机时,官方、军方、民间三方要联合起来克服危机,齐心协力搞活经济、促进国家革新。这是《鸣梁》的号召意义所在”,“从《鸣梁》中看到了在‘岁月号沉船事故后,重振陷入发展停滞泥潭的韩国社会的精神”。 (王洁)

猜你喜欢

朗德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德国调解制度
吉朗德露天煤矿高耗水量计算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