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模型的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问题研究

2014-12-11李建芳张艳新侯丽娟

天津农业科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SWOT模型发展现状

李建芳 张艳新 侯丽娟

摘 要:在对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模型分析该区域农产品品牌发展对接京津市场的优劣势、机会和挑战,并探索该区域农产品品牌时间和空间的配置规律,从而构建适合该区域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的可行模式,以促进与京津市场的对接。

关键词:河北省特色品牌化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发展现状;SWOT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2.010

1 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研究现状

近年来,河北省各县地区大力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品牌兴县、品牌强县”,开展“一村一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一些专业合作社也创建了自己的产品品牌,如目前河北省具有“野三坡杂粮”、“富岗苹果”、“大厂肥牛”、“兴芦蔬菜”等多个在全省范围内甚至是全国范围内响当当的品牌,河北省共有3项中国名牌农产品,72项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42项优质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名优农产品已经达到30种,如“青青”、“绿野”、 “春阳”等蔬菜品牌,“福成”、“千喜鹤”、“大午”等畜产品品牌,“居海”、“海赏”等水产品品牌,沧县金丝小枣、“迁西板栗”、“赵县雪花梨”等水果品牌。

河北省积极组织各种农交会,促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为河北省企业、合作社、学校与京津市场的良好合作搭建平台,如河北廊坊农交会组织成果展,促进双方的合作,既满足了京津市场需求,又为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开辟了市场途径,扩大了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影响力。

虽然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在一些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从整体上看,河北省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虽然农产品品种齐全但是品牌质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不高且效率差;虽然政策和物流等支持条件优越,但产业链条不健全等。

2 运用SWOT模型对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进行分析

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SWOT分析模型如图1。

2.1 优势分析

2.1.1 优越的自然条件 河北省地处北纬36°0′~42°40′,东经113°27′~119°50′,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面积19万km2。全省地形多种多样,西北部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其间分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平原。河北省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比较分明,由于纬度和地形的不同,年日照时数比较多,大约在2 300~3 000 h之间;年无霜期比较长,在120~200 d之间;年均降水量比较丰富,在300~800 mm之间;年均气温比较高,在4~13 ℃之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使河北省农作物种类繁多,且农产品品种类型丰富,各地产品特色及品质都有保障,这为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1.2 良好的区位条件 河北省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占据着与北京、天津临近的地理位置,且与北京、天津有着亲缘关系,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以北京为中心,半径300 km的区域,覆盖了河北省绝大部分地区,京津地区的人员、技术、信息、物资等经济要素向河北流动频繁,从而为河北所用。同时,河北又是京、津所需农产品的最大供应地,共同构成京、津、冀经济圈。河北省这种环绕京津地区的区位优势能够降低运销物流成本,据估算,河北廊坊蔬菜比山东寿光蔬菜的运输成本低30%,每1 kg少0.2元。这对河北省发展品牌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此外,河北省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南与河南省接壤,东濒渤海,西至太行山与山西省相连,东北和辽宁省为界,东南与山东接壤。国内省份间联系比较紧密。这对带动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河北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本省环渤海带的上百个县市对外开放,与120多个国家建立了经济关系。这加强了国际交流,可以带动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发展。

2.2 劣势分析

2.2.1 品牌对接劣势 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浪潮的来临,河北省各地都积极响应政策的号召,全力以赴与京津产业对接。保定市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积极与京津对接,力图打造政治副中心,吸引京津眼球,积极开展合作与对接。保定市各县也积极创建农产品品牌,树立各县的良好农产品形象,以求能供应京津,拓展市场。但是农产品品牌对接战略中河北省处于“一头热”的尴尬局面,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与京津地市场的对接并不是很紧密,表现在京津的主要品牌农产品有70%来自于其他省份,对河北省的农产品品牌市场认可度不高,加上河北省品牌建设水平低,没有形成品牌集群效应,不能形成规模经济。

2.2.2 技术创新劣势 河北省农业企业与农户等经营主体缺乏品牌意识,对农产品品牌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意识到品牌的宣传与保护的重要性,品牌的创新更是缺乏,技术创新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河北省多数特色品牌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落后,加工产品大多数是初粗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品较少,创新能力较弱,导致品牌农产品较少。对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一致,虽然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品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仍频繁出现。

2.3 机会分析

2009年北京市三大产业的比重是0.97∶23.5∶75.53,天津市三大产业的比重是1.71∶53.02∶45.27,而河北省三大产业的比重是12.81∶51.98∶35.21。河北省第一产业仍占很大比例,而京津地区在大力发展服务业。到2012年,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到首都经济总量的76.4%,比2009年增长了1.1%,这就为河北省环京津县市的特色品牌化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京津市场经过论证考察,已经具备了对接的条件与可行性,随着河北省农业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加上京津地区农业方面对外的依赖度增强,河北省大力发展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力度会进一步增强。2012年,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优势产业比重快速提升。畜牧、蔬菜、果品等三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3 720.4亿元,占全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9.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河北省逐渐成为京津两大都市的农产品供应生产基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三省市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为河北省特色农产品更好地利用京津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资源提供合作平台,这将有效发挥河北省环京津的区位优势,为河北省加快发展品牌化农产品带来重大机遇。

2.4 威胁分析

据调查,河北省特色高档品牌农产品在京津市场的占有率偏低,从外界威胁的角度分析,来自其他农业大省的竞争比较大。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多是大路货,而其他省份的特色农产品多是精品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相比而言,河北省处于劣势地位。对接的市场方面,河北省蔬菜虽然在种植规模和产量上在全国都排在前列,但在品牌化和市场化的程度上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河北省现有的产地批发市场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够健全,服务不够完善,客观上导致河北省蔬菜到外省配送的物流成本增加,压缩了升值空间,使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 龙春霞.河北省农产品实施名牌战略的研究[J].农业经济, 2010(1):90-92.

[2] 焦伟伟,董谦,梁俊龙.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 2012,40(4):412-414.

[3] 董谦,刘冰. 环首都经济圈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视角[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4):8-9.

[4]马永青,张志鹏.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 162-20 163,20 186.

[5] 董谦,刘宾.环首都经济圈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发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2):204-207.

[6] 杨明强,鲁德银.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农产品品牌塑造模式与策略研究[J]. 农业经济,2013(2):127-128.

[7] 宋志金.我国农产品品牌塑造策略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1(12):1 316-1 319.

[8] 何瑛,吴韵琴.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政府扶持政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 219-6 220,6 223.

[9] 关纯兴. 区域农产品品牌协同管理研究[J].学术研究,2012(6):74-79.

摘 要:在对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模型分析该区域农产品品牌发展对接京津市场的优劣势、机会和挑战,并探索该区域农产品品牌时间和空间的配置规律,从而构建适合该区域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的可行模式,以促进与京津市场的对接。

关键词:河北省特色品牌化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发展现状;SWOT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2.010

1 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研究现状

近年来,河北省各县地区大力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品牌兴县、品牌强县”,开展“一村一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一些专业合作社也创建了自己的产品品牌,如目前河北省具有“野三坡杂粮”、“富岗苹果”、“大厂肥牛”、“兴芦蔬菜”等多个在全省范围内甚至是全国范围内响当当的品牌,河北省共有3项中国名牌农产品,72项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42项优质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名优农产品已经达到30种,如“青青”、“绿野”、 “春阳”等蔬菜品牌,“福成”、“千喜鹤”、“大午”等畜产品品牌,“居海”、“海赏”等水产品品牌,沧县金丝小枣、“迁西板栗”、“赵县雪花梨”等水果品牌。

河北省积极组织各种农交会,促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为河北省企业、合作社、学校与京津市场的良好合作搭建平台,如河北廊坊农交会组织成果展,促进双方的合作,既满足了京津市场需求,又为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开辟了市场途径,扩大了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影响力。

虽然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在一些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从整体上看,河北省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虽然农产品品种齐全但是品牌质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不高且效率差;虽然政策和物流等支持条件优越,但产业链条不健全等。

2 运用SWOT模型对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进行分析

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SWOT分析模型如图1。

2.1 优势分析

2.1.1 优越的自然条件 河北省地处北纬36°0′~42°40′,东经113°27′~119°50′,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面积19万km2。全省地形多种多样,西北部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其间分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平原。河北省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比较分明,由于纬度和地形的不同,年日照时数比较多,大约在2 300~3 000 h之间;年无霜期比较长,在120~200 d之间;年均降水量比较丰富,在300~800 mm之间;年均气温比较高,在4~13 ℃之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使河北省农作物种类繁多,且农产品品种类型丰富,各地产品特色及品质都有保障,这为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1.2 良好的区位条件 河北省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占据着与北京、天津临近的地理位置,且与北京、天津有着亲缘关系,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以北京为中心,半径300 km的区域,覆盖了河北省绝大部分地区,京津地区的人员、技术、信息、物资等经济要素向河北流动频繁,从而为河北所用。同时,河北又是京、津所需农产品的最大供应地,共同构成京、津、冀经济圈。河北省这种环绕京津地区的区位优势能够降低运销物流成本,据估算,河北廊坊蔬菜比山东寿光蔬菜的运输成本低30%,每1 kg少0.2元。这对河北省发展品牌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此外,河北省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南与河南省接壤,东濒渤海,西至太行山与山西省相连,东北和辽宁省为界,东南与山东接壤。国内省份间联系比较紧密。这对带动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河北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本省环渤海带的上百个县市对外开放,与120多个国家建立了经济关系。这加强了国际交流,可以带动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发展。

2.2 劣势分析

2.2.1 品牌对接劣势 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浪潮的来临,河北省各地都积极响应政策的号召,全力以赴与京津产业对接。保定市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积极与京津对接,力图打造政治副中心,吸引京津眼球,积极开展合作与对接。保定市各县也积极创建农产品品牌,树立各县的良好农产品形象,以求能供应京津,拓展市场。但是农产品品牌对接战略中河北省处于“一头热”的尴尬局面,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与京津地市场的对接并不是很紧密,表现在京津的主要品牌农产品有70%来自于其他省份,对河北省的农产品品牌市场认可度不高,加上河北省品牌建设水平低,没有形成品牌集群效应,不能形成规模经济。

2.2.2 技术创新劣势 河北省农业企业与农户等经营主体缺乏品牌意识,对农产品品牌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意识到品牌的宣传与保护的重要性,品牌的创新更是缺乏,技术创新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河北省多数特色品牌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落后,加工产品大多数是初粗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品较少,创新能力较弱,导致品牌农产品较少。对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一致,虽然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品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仍频繁出现。

2.3 机会分析

2009年北京市三大产业的比重是0.97∶23.5∶75.53,天津市三大产业的比重是1.71∶53.02∶45.27,而河北省三大产业的比重是12.81∶51.98∶35.21。河北省第一产业仍占很大比例,而京津地区在大力发展服务业。到2012年,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到首都经济总量的76.4%,比2009年增长了1.1%,这就为河北省环京津县市的特色品牌化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京津市场经过论证考察,已经具备了对接的条件与可行性,随着河北省农业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加上京津地区农业方面对外的依赖度增强,河北省大力发展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力度会进一步增强。2012年,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优势产业比重快速提升。畜牧、蔬菜、果品等三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3 720.4亿元,占全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9.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河北省逐渐成为京津两大都市的农产品供应生产基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三省市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为河北省特色农产品更好地利用京津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资源提供合作平台,这将有效发挥河北省环京津的区位优势,为河北省加快发展品牌化农产品带来重大机遇。

2.4 威胁分析

据调查,河北省特色高档品牌农产品在京津市场的占有率偏低,从外界威胁的角度分析,来自其他农业大省的竞争比较大。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多是大路货,而其他省份的特色农产品多是精品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相比而言,河北省处于劣势地位。对接的市场方面,河北省蔬菜虽然在种植规模和产量上在全国都排在前列,但在品牌化和市场化的程度上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河北省现有的产地批发市场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够健全,服务不够完善,客观上导致河北省蔬菜到外省配送的物流成本增加,压缩了升值空间,使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 龙春霞.河北省农产品实施名牌战略的研究[J].农业经济, 2010(1):90-92.

[2] 焦伟伟,董谦,梁俊龙.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 2012,40(4):412-414.

[3] 董谦,刘冰. 环首都经济圈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视角[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4):8-9.

[4]马永青,张志鹏.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 162-20 163,20 186.

[5] 董谦,刘宾.环首都经济圈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发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2):204-207.

[6] 杨明强,鲁德银.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农产品品牌塑造模式与策略研究[J]. 农业经济,2013(2):127-128.

[7] 宋志金.我国农产品品牌塑造策略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1(12):1 316-1 319.

[8] 何瑛,吴韵琴.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政府扶持政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 219-6 220,6 223.

[9] 关纯兴. 区域农产品品牌协同管理研究[J].学术研究,2012(6):74-79.

摘 要:在对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模型分析该区域农产品品牌发展对接京津市场的优劣势、机会和挑战,并探索该区域农产品品牌时间和空间的配置规律,从而构建适合该区域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的可行模式,以促进与京津市场的对接。

关键词:河北省特色品牌化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发展现状;SWOT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2.010

1 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研究现状

近年来,河北省各县地区大力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品牌兴县、品牌强县”,开展“一村一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一些专业合作社也创建了自己的产品品牌,如目前河北省具有“野三坡杂粮”、“富岗苹果”、“大厂肥牛”、“兴芦蔬菜”等多个在全省范围内甚至是全国范围内响当当的品牌,河北省共有3项中国名牌农产品,72项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42项优质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名优农产品已经达到30种,如“青青”、“绿野”、 “春阳”等蔬菜品牌,“福成”、“千喜鹤”、“大午”等畜产品品牌,“居海”、“海赏”等水产品品牌,沧县金丝小枣、“迁西板栗”、“赵县雪花梨”等水果品牌。

河北省积极组织各种农交会,促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为河北省企业、合作社、学校与京津市场的良好合作搭建平台,如河北廊坊农交会组织成果展,促进双方的合作,既满足了京津市场需求,又为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开辟了市场途径,扩大了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影响力。

虽然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在一些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从整体上看,河北省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虽然农产品品种齐全但是品牌质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不高且效率差;虽然政策和物流等支持条件优越,但产业链条不健全等。

2 运用SWOT模型对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进行分析

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SWOT分析模型如图1。

2.1 优势分析

2.1.1 优越的自然条件 河北省地处北纬36°0′~42°40′,东经113°27′~119°50′,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面积19万km2。全省地形多种多样,西北部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其间分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平原。河北省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比较分明,由于纬度和地形的不同,年日照时数比较多,大约在2 300~3 000 h之间;年无霜期比较长,在120~200 d之间;年均降水量比较丰富,在300~800 mm之间;年均气温比较高,在4~13 ℃之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使河北省农作物种类繁多,且农产品品种类型丰富,各地产品特色及品质都有保障,这为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1.2 良好的区位条件 河北省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占据着与北京、天津临近的地理位置,且与北京、天津有着亲缘关系,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以北京为中心,半径300 km的区域,覆盖了河北省绝大部分地区,京津地区的人员、技术、信息、物资等经济要素向河北流动频繁,从而为河北所用。同时,河北又是京、津所需农产品的最大供应地,共同构成京、津、冀经济圈。河北省这种环绕京津地区的区位优势能够降低运销物流成本,据估算,河北廊坊蔬菜比山东寿光蔬菜的运输成本低30%,每1 kg少0.2元。这对河北省发展品牌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此外,河北省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南与河南省接壤,东濒渤海,西至太行山与山西省相连,东北和辽宁省为界,东南与山东接壤。国内省份间联系比较紧密。这对带动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河北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本省环渤海带的上百个县市对外开放,与120多个国家建立了经济关系。这加强了国际交流,可以带动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发展。

2.2 劣势分析

2.2.1 品牌对接劣势 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浪潮的来临,河北省各地都积极响应政策的号召,全力以赴与京津产业对接。保定市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积极与京津对接,力图打造政治副中心,吸引京津眼球,积极开展合作与对接。保定市各县也积极创建农产品品牌,树立各县的良好农产品形象,以求能供应京津,拓展市场。但是农产品品牌对接战略中河北省处于“一头热”的尴尬局面,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与京津地市场的对接并不是很紧密,表现在京津的主要品牌农产品有70%来自于其他省份,对河北省的农产品品牌市场认可度不高,加上河北省品牌建设水平低,没有形成品牌集群效应,不能形成规模经济。

2.2.2 技术创新劣势 河北省农业企业与农户等经营主体缺乏品牌意识,对农产品品牌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意识到品牌的宣传与保护的重要性,品牌的创新更是缺乏,技术创新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河北省多数特色品牌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落后,加工产品大多数是初粗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品较少,创新能力较弱,导致品牌农产品较少。对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一致,虽然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品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仍频繁出现。

2.3 机会分析

2009年北京市三大产业的比重是0.97∶23.5∶75.53,天津市三大产业的比重是1.71∶53.02∶45.27,而河北省三大产业的比重是12.81∶51.98∶35.21。河北省第一产业仍占很大比例,而京津地区在大力发展服务业。到2012年,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到首都经济总量的76.4%,比2009年增长了1.1%,这就为河北省环京津县市的特色品牌化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河北省特色品牌农产品对京津市场经过论证考察,已经具备了对接的条件与可行性,随着河北省农业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加上京津地区农业方面对外的依赖度增强,河北省大力发展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力度会进一步增强。2012年,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优势产业比重快速提升。畜牧、蔬菜、果品等三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3 720.4亿元,占全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9.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河北省逐渐成为京津两大都市的农产品供应生产基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三省市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为河北省特色农产品更好地利用京津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资源提供合作平台,这将有效发挥河北省环京津的区位优势,为河北省加快发展品牌化农产品带来重大机遇。

2.4 威胁分析

据调查,河北省特色高档品牌农产品在京津市场的占有率偏低,从外界威胁的角度分析,来自其他农业大省的竞争比较大。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多是大路货,而其他省份的特色农产品多是精品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相比而言,河北省处于劣势地位。对接的市场方面,河北省蔬菜虽然在种植规模和产量上在全国都排在前列,但在品牌化和市场化的程度上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河北省现有的产地批发市场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够健全,服务不够完善,客观上导致河北省蔬菜到外省配送的物流成本增加,压缩了升值空间,使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 龙春霞.河北省农产品实施名牌战略的研究[J].农业经济, 2010(1):90-92.

[2] 焦伟伟,董谦,梁俊龙.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 2012,40(4):412-414.

[3] 董谦,刘冰. 环首都经济圈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视角[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4):8-9.

[4]马永青,张志鹏.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 162-20 163,20 186.

[5] 董谦,刘宾.环首都经济圈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发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2):204-207.

[6] 杨明强,鲁德银.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农产品品牌塑造模式与策略研究[J]. 农业经济,2013(2):127-128.

[7] 宋志金.我国农产品品牌塑造策略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1(12):1 316-1 319.

[8] 何瑛,吴韵琴.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政府扶持政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 219-6 220,6 223.

[9] 关纯兴. 区域农产品品牌协同管理研究[J].学术研究,2012(6):74-79.

猜你喜欢

SWOT模型发展现状
常州中小型企业经营战略研究
基于SWOT模型下的政府审计制度创新探讨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烟台地区中小企业融资SWOT分析
金融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