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东北地区采气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探讨

2014-12-11何海冯宴王晔汪旭东舒神宝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4期
关键词:边远处理工艺气井

何海 冯宴 王晔 汪旭东 舒神宝

(1.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川东北采气厂,四川阆中 637400;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18)

川东北地区采气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探讨

何海1冯宴1王晔2汪旭东1舒神宝1

(1.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川东北采气厂,四川阆中 637400;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18)

根据川东北气井产水情况及采出水水质特点,结合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对比分析认为回注是采气废水最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该文在现有回注处理工艺基础上,针对某些边远气井采气废水处理存在“建设输水管道投资大,罐车拉运受制于道路、油地关系等因素且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探索一种已在国内某油田成功应用的多功能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将边远井采气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优化为“三相分离器→除油沉降罐2具(1用1备)→多功能一体化水处理器→罐车拉运至回注井”,可达到优化简化流程、降低处理成本之目的。

川东北 边远气井 采气废水 工艺技术 探讨

川东北是中石化在四川盆地的重要气源地之一,西南油气分公司所属的HB、MLB及YB气田均有不同程度产出地层水、凝析水及储层改造未返排残酸等采气废水的气井。水中含大量的盐类(即矿化度高)、悬浮颗粒及油,部分井采气废水中还含硫,而且产水周期长、采出水量较大,若得不到有效处理,不但污染环境还会影响气井正常生产。

此外,川东北为典型的山区地貌,各气田、油气井(尤其边远井)间交通距离很远,采出水系统极为分散,不同气井采出水量及水质差异很大,对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流程布局带来不小的难度。

1 川东北采气废水现状及水质特点

1.1 采气废水现状及趋势

目前,区内在产气井36口,产气量约3×108m3/a,其中产水气井17口,单井产水量0.2-184m3/d,采出水总量360m3/d。YB海相高含硫气田投产(预计2015年)后,各类气井近80口,天然气产能约40×108m3/a,采气废水总量近1000m3/d(目前,HB与MLB气田产水总量约为330m3/d;YB高含硫气田预计产水总量400m3/d)。

HB气田开采年限不足10年,气井生产平均水气比高达17.8m3/104m3,即每采出1×104m3气将带出17.8m3废水。不难看出,川东北带水采气和排水采气井将逐渐增多,且随开采程度不断深入,产水气井将逐渐增多,单井产水量及采气废水总量会越来越大,因此采气废水的处理是气田正常开发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1.2 采气废水的水质特点

采气废水指采气过程中随天然气一同带出地面的各种废水,主要为地层水与凝析水,但川东北大多气井投产前经过酸化、压裂等储层改造措施,残留在地层中的作业液,使气井采出水成分更加复杂、水质进一步恶化。

例如YB9井6836-6857m1个水样分析结果为:臭鸡蛋气味的黑色不透明液,水型为CaCl2型,氯根37597.92mg/l,总矿化度58133.12 mg/l。综合分析认为,川东北气井采气废水具有矿化度高,Cl-含量达几千至几万毫克每升;水质呈酸性,某些气井中-高含硫及油;固体悬浮物(SS)含量超标,在温度、压力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有结垢产生沉淀的可能。

图1 川东北地区气井采气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 川东北采气废水的处理现状

采气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水质特点、产水规模及国家或地方对水排放量、各类污染物的浓度要求、受纳水体的环境质量规定而定。采气废水的处理方法虽然很多,但对于川东北气井因为水质特点、现场条件(气井分散在广大的山区)、处理目标及成本控制等客观原因的制约,采气废水处理经济有效的方法也是非常有限的,大致有以下2种。

图2 多功能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实物照片

图3 边远井采气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2.1 就近处理达标后外排

若产水气井比较集中、采气废水成分又相对简单,则就近建立污水处理站,废水从井场管输至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直接排入地面水系或农灌水系。此方法虽然投入成本低,但常因排放废水达不到环保要求,对气井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隐患,甚至因外排水质不达标(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被地方环保部门勒令停产并处以重罚。

2.2 集中处理后回注地层

采气废水由罐车拉远或者管输至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符合回注地层水质要求后,再管输至回注井并灌注地层,这是一种非常经济、高效解决污水问题的办法,特别适用于产气量大、产水量多的气井。此外,川东北目前有较多地层渗透性好、井下层位空间大、井口残余压力小的生产晚期或已枯竭井,这对采气废水回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极大的降低了采气废水治理的投入成本。

对于某些比较偏远的边远井,在井站单独建立污水处理流程或增建污水外输管道都是不经济的,常用的做法是罐车拉运采气废水至污水处理站。此法虽然投入资金较少,但对于川东北农村山区常因路面垮塌、油地关系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不畅,导致采气废水无法外排而致使气井被迫关井,所以并非长久之计。

3 川东北采气废水回注处理工艺

对比分析认为回注是采气废水处理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环境影响小、投资与处理成本低。针对川东北气井采气废水水质特点,若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回注必然造成注水系统腐蚀或堵塞、地层储层物性变差甚至出现堵塞。因此,回注的主要工作在于水的预处理方面,重点解决机械杂质对地层的堵塞,控制悬浮颗粒的总量和粒径,保证一定的回注水水质,才能达到预期的注得进去、注入量大。

3.1 采气废水回注处理工艺

采气废水回注处理工艺必须考虑:回注水与地层水配伍性、降低投资及运行的成本、设备性能可靠并易于维护、减少处理过程带来二次污染及各集成单元的迁移性等因素。川东北目前在用的工艺技术流程为:采气废水→拉运或管输至处理站→加药→沉降池→粗过滤→精细过滤→加入杀菌剂→净水储存罐→增压泵加压→注入井(图1)。

3.2 边远井采气废水处理工艺探讨

针对某些边远气井,建设输水管道投资大、罐车拉运的运行成本高,本着“优化简化流程、降低处理成本”的思路,该文探讨了一种多功能一体化采出水处理设备。主要由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和多功能一体化气井采气废水处理器组成,前者主要是降低污水浊度以防止堵塞后续装置的滤层,同时可以去除浮油、泥砂等杂质,并对水进行预氧化处理;后者是利用水溶气后进入过滤罐涡流器中进行向心气浮除油、混凝,除油后的污水进填料迷宫中进行微涡旋除污降浊,降浊后的水进行精细过滤,过滤后的水再次进行电极的加强处理(图2)。

贾荣林[27]等对比分析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中R417A和R22的性能。结果表明,分别以R22和R417A为制冷工质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COP接近,但后者的排气温度和冷凝压力均低于前者,说明R417A比R22更适合作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制冷工质。

3.2.1 主要工作原理

(1)溶气增氧用于脱硫与除铁。采气废水经过溶气增氧后,溶解氧将水中的硫化物氧化成危害较轻的硫代硫酸根、硫酸根、水和氢氧根,有机硫化物被氧化成难溶二硫化物从水中分离出去,反应式如下:

同时,溶解氧可将水中的二价铁离子氧化成氢氧化三铁沉淀,从而将铁去除,其反应式为

(2)向心气浮除油原理。溶气废水进入罐涡流器特殊轨迹的流道,产生涡流旋转,通过涡流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油气向内圆运移、聚集后,气体浮力将油上浮至罐顶经收油口进行回收,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浮油及分散油。

(3)涡旋除污降浊原理。

特殊的吸附聚集填料迷宫产生微涡旋,可将90%以上直径小于2μm的颗粒聚结成大颗粒和大油珠,油珠上浮去除,颗粒过滤去除。

(4)过滤净化原理。粗、细两级纤维球一体过滤,可以去除90%以上的颗粒和乳化油,过滤介质可根据用户出水要求进行选配,确保达到出水水质要求。

(6)杀菌原理。在进水管上进行溶气增氧用以抑杀硫酸盐还原菌(SRB),另外高压电极可以产生·O2-、H2O2及·OH等活性氧物质,通过与菌类生物表膜或DNA作用,达到有效地杀灭细菌目的。

(7)缓蚀原理。多功能一体化水处理器中,进行溶气增氧杀灭SRB,以避免发生点蚀现象而发生均匀腐蚀。同时,由于电极棒不断向水体释放电子,提高水的碱度而降低腐蚀。主要原理:①水中产生·O2-、H2O2及·OH等活性氧物质,对无垢系统中的金属表面产生钝化保护层;②O2-、H2O2及·OH等活性氧物质可以杀除水中的细菌,降低细菌腐蚀;③电极向水体释放电子起到了阴极保护作用;④除硫过程中生成OH-提高pH值,可降低水的腐蚀性;⑤在电极的作用下发生O2+2H2O+4e→4OH-,减少氧对设备管网的腐蚀。

(8)滤料涡流冲洗再生原理。独立滤料循环反冲洗再生系统,反冲洗滤料在罐内外循环的同时滤料也在罐内进行涡流旋转,过滤罐结构上不留反冲洗死角,反冲洗彻底、抗污染能力强,杜绝滤料板结现象。反冲洗强度低(≤3.6L/s·m2)、用水量少,可有效控制滤后水回流,提高系统效率,节能降耗显著。下出上进滤料循环方式,有效缩短滤料反冲洗再生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3.2.2 处理工艺流程

针对川东北边远气井采气废水回注处理,管输至污水处理站则管道建设投资巨大;罐车拉运的运行成本高,受道路不畅、油地关系等因素制约,且直接拉运原水尤其含硫原水有较高风险。基于前述问题,按照优化处理流程、提高处理效果的思路,应用多功能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优化为“三相分离器→除油沉降罐2具(1用1备)→多功能一体化水处理器→罐车拉运至回注井”,减少了混凝沉降罐的处理环节(图3)。

某油田因原水矿化度较高(100g/l)及污水处理系统后续工艺不完善,处理后水质指标长期徘徊在含油60-80mg/l、悬浮物40-60mg/l、总铁16-20mg/l。应用多功能一体化处理设备优化处理工艺流程后,含油、悬浮物均在10mg/l以内,总铁含量下降到4-7mg/l。说明,采用该设备对边远井采气废水回注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有较好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4 结语

(1)目前川东北采出水总量360m3/d,且随采出程度的增加,产水气井将逐渐增多,采气废水量会越来越大。水质特点:含大量的盐类、SS含量超标、部分井采气废水中-高含硫及少量油,在温度压力等条件变化时可能结垢产生沉淀,产水周期长、采出水量较大。

(2)川东北地区采气废水常见处理方式有:就近处理达标后外排与集中处理后回注地层,对比分析认为回注是采气废水处理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由于地处典型山区地貌,各气井(尤其边远井)间距离远,采出水系统分散且产水量及水质差异大,对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流程布局带来不小的难度。

(3)回注的主要工作在水的预处理方面,在用的处理工艺技术流程为“采气废水→拉运或管输至处理站→加药→沉降池→二级过滤→加入杀菌剂→净水储存罐→增压泵加压→注入井”。针对某些边远气井,建设输水管道投资大、罐车拉运的运行成本高且受制因素较多,本着“优化简化流程、降低处理成本”的思路,探索了一种多功能一体化采出水处理设备,将工艺流程优化为“三相分离器→除油沉降罐2具(1用1备)→多功能一体化水处理器→罐车拉运至回注井”。

(4)多功能一体化采气废水处理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少),自动化程度较高,现场操作简单;处理流程简单,且不需投加药剂,可有效减少采出水处理环节,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由于具有除油、过滤、防垢、缓蚀、杀菌及自动反冲洗等功能。该设备已在国内某油田成功应用,处理效果良好,在边远井采气废水处理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蒋晓蓉,黎洪珍.川东气田水处理成本分析及控制[J].南方油气,2004,17(2):66-68.

[2]叶燕,高立新.对四川气田水处理的几点看法[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1,30(5):263-265.

[3]王政,唐春凌,胡金燕,等.油气田废水地下灌注技术及其环境风险分析[J].石油钻采工艺,2010,32(增刊):162-164.

[4]刘倩,唐建荣,喻宁.气田水回注处理工艺技术探讨[J].钻采工艺,2006,29(5):59.

[5]李和,张哨楠,徐亮,等.铁山坡气田回注层位论证及回注井选择[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9,32(2):25-26.

何海,(1984—),四川省巴中市人,男,助理工程师,硕士;201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主要从事采油气工艺及油藏动态跟踪等方面的生产、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边远处理工艺气井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好边远落后山村的综合治理工作
我国边远山区农民脱贫路径探究
稳定轻烃脱硫处理工艺进展
基于STM32F207的便携式气井出砂监测仪设计
气井出砂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处理工艺研究
边远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及其突破
J75钢的时效处理工艺
气井节点分析技术在桥口井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