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医得效方》导读

2014-12-11黄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骨伤麻醉骨折

摘要:本文介绍了《世医得效方》一书的作者生平、学术成就、贡献与特色及版本流传等内容。作者公其所秘,献其所学,所储积的历代及家传秘方多切于实用,力求得效。尤其在骨伤诊治方面成就突出,如创“架梯法”治陈旧性肩关节脱位,创用俯卧位双足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擅用麻醉术于骨伤整复或手术中,所载全身麻醉药的应用是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记录,并创立有二十五味方、自然铜散方等骨伤科内服外敷名方。该书系统总结整理了我国元代以前的骨伤科成就,明显带有金元时期医药发展的特色。关键词:《世医得效方》;危亦林;方剂;骨伤科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2.009A Introduction of Effective Formulae from Generations of DoctorsHuang Hui(Press of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fei Anhui 230061,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Effective Formulae from Generations of Doctors, including the authors lifetime,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s, his contributions, and various versions of this book. The author publicized all his secrete formulae and knowledge, most of which ar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in disease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his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For example, the author created Ladder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shoulder dislocation and relocation method with suspending legs in a prone position for treatment of spinal injury. He also employed anesthesia in bone injury treatment and surgery. The application of general anesthesia recorded in the book is the earliest record in this field. In addition, some famous formulae of oral administration and external application for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were created, such as 25-flavor formula and nature copper method. This book has systematically recorded the achievements in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before Yuan Dynasty, thereby distinctively feat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ine development in Jin and Yuan Dynasties.Key words: Effective Formulae from Generations of Doctors; Wei Yilin; formula;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世医得效方》是元代医学家危亦林“依按古方,参以家传”,汇集家传五世储积的古方、效验秘方和祖辈以来师授名医得来的诸方,并将平时用验而无失者,仿前代《圣济总录》十三科编次体例,按元代所定医学十三科目分门别类,整理编纂的一部方书。1 作者生平危亦林,生于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卒于元代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江西行中书省南丰直隶州(今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人。出身于世医家庭,祖籍抚州(所在地为临川),其先祖自抚州迁至南丰。抚州和南丰同属抚河旴江流域,物产丰饶,水陆交通便利,宋元时期商业贸易兴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名贤辈出,吸引了不少达官名流的目光,各地文人学作者简介:黄辉,编审,研究方向:中医学术流派,新安医学,中医文献。E-mail: huanghui.6@163.com者常常聚会此地交流学术,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文化(包括医学)在当地的传播和交流,同时也带动了本土学子外出游历求学,增长见识。危亦林的祖辈与江浙一带名医向有交往,在交流学习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据其自序和《江西官医提举司牒太医院书》记载,其高祖云仙曾游学东京(宋都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遇汉代医家董奉25世孙京(名威)辈,授以大方脉(内科)医方,回南丰后医道日盛,医业益兴;伯祖子美曾先后在临江[今江西省樟树市(即青江县)]刘三点、建昌新城县(今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五路陈氏学习妇人科,在杭州田马骑门下研习正骨金镞科;祖父碧崖曾随黎川(时新城县的别称)大暩周伯熙研习小方脉科(小儿科),得其真传,进而学眼科,兼疗瘵疾(肺痨);伯父熙载从学于福建行中书省汀州(今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程光明眼科及南城(宋元建昌军、路治所在地,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周后游治瘵疾。出生在这样一个四代世医的家庭里,危亦林耳濡目染,耳提面命,深受祖传医学的熏陶。他幼承庭训,攻读儒书,性行纯谨,颖悟好学,经史诗书无不通晓。自十一二岁起,习儒之余又开始广览家中世代珍藏的医经。弱冠即继承祖业,跟随伯父等学习诊病按脉之道,日间侍诊,早晚攻读,孜孜不倦,“凡《素问》诸书,靡不穷究”,每遇疑难处总要反复推敲琢磨,参求他书以探明究竟。他不仅广览家藏的100多种医药典籍,还时常步行十几里、几十里到南丰州城、南城及其上唐等地,向藏书家借阅各种书籍,甚至还一本一本地抄录。发现自己有欠缺不懂之处,就恭恭敬敬地求教高人,并虚心地向民间医生问药求方。除继承家传外,他还师从南丰州斤竹江东山授疮肿科,后又师从临川范叔清授咽喉口齿科,尽得真传。家有珍藏,学有渊源,危亦林习医得天独厚,加之不断寻师访友,博采众长,勤奋钻研,医技日进。危氏五世在南丰一带行医,老幼皆知,久负盛名;传到危亦林,则综合先辈之长,除专攻疮肿外科及咽喉口齿科外,对内、外、妇、儿、骨伤、眼科等也颇多经验,四方求治者门庭若市。临证几十年,危氏证治精审,深明脉理,善于“对病而知证,因证而得药”,实践中善于灵活地运用家传验方治疗各科疾病,“随试随效,所活者甚众”,“世称良医”,成为一位学识渊博、医技全面、闻名遐尔的医学通才。当时元朝政府下令各路总管府和官医提举司公选学问渊博、医术精湛且堪为人师者充任医学教授。天历元年(1328年),已届天命之年的危亦林,以其世代家传之学和广博的学识医术充任南丰州医学学录,转充官医副提领之职,官至南丰州医学教授。endprint

危氏五代世医所处的南宋金元时代,在经历了北宋科技发展的高峰期之后,迎来了医学的空前发展期,以刘完素、李杲、张从正、朱震亨四大家为代表,金元名医大家辈出,学术异常活跃。早在北宋,抚州籍政治家王安石十分重视医药改革,首设国家药局,整理研究医籍,新编大量医药方书,《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相继问世。蒙古族统治的元代采用的是“汉制”,延袭了宋代医药管理建制,重视医药学的发展,推行各民族医学共存的政策。饮膳太医忽思慧(蒙古族)就于天历三年(1330年)著有食疗方书《饮膳正要》3卷;泰定年间(1324-1327年)建昌太守萨谦斋(蒙古族)深入里巷,搜集、采录、验证当地民间内服外治的经验效方,编撰了《瑞竹堂经验方》15卷(约刊于1326年)。宋元方书的编撰出版成为一时之风尚,对世医出身的危亦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时危亦林业医已二三十载,“学益备,技益工,所治者亦众”(明医家李梃语),“储积古方,并近代名医诸方,由高祖至亦林,凡五世矣,随试随效”,用无不验,疾无不愈,所全活者益众,故远近慕名前来求治者络绎不绝。但多有因路途遥远而贻误病情者,尤其元代战乱频繁、劳役沉重,各种外伤和金镞创伤者屡屡发生,求治者往往一路颠簸,增加了不少痛苦,甚至贻误了病机而造成终身残废。危亦林医儒兼修,体恤“群黎之疾苦”,有心济世、志于活人。他有感于“方书浩若沧海,卒有所索,目不能周”,战乱时期先代授受方术之难,不愿“自秘所学”,辜负危氏几代惠民活人的苦心,愿将祖传宝藏和自家心得,尽行公诸于世。从天历元年(1328年)起,危亦林在诊疗之余,昼夜披览,查阅藏书,不问寒暑,昕夕弗怠,“刻苦凡十稔”,终于在至元三年(1337)编纂成书,取名《世医得效方》。这部内容宏博的综合性医药方书,经江西医学提举司报送太医院并下诸路提举司严格审查鉴定,众人交口称赞,至正三年(1343年)“令工绣梓”,刊行于世。《世医得效方》编排有序,方药至明,治证详细,讲求实效,是危氏唯一的一部传世著作。危亦林公其所秘,献其所学,成为卓有创见而能与金元四大家齐名的大家。2 主要内容《世医得效方》20卷,列分13科编次(针灸附于各科之中),设子目280多项,收载各科效方3 300余首,计50余万言。卷一至卷十为大方脉杂医科,内容有集脉说等总说六则、阳证等五种伤寒病证的方药以及伤风等82种病证分类的治法方药;卷十一、十二为小方脉科,内容有活幼论、通治各一则以及初生等65种病证分类的治法方药;卷十三为风科,内容有论杂风状等总论三则、通治一则和虚证等六种病证的治法方药;卷十四、十五为产科兼妇人杂病科,内容有济阴论、通治各一则、胎产病证四则以及感冒等26种病证分类的治法方药,附杂方一则;卷十六为眼科,内容有总论、五轮八廓各一则,七十二证方、拾遗十六方、通治以及虚证等五种病证分类的治法方药;卷十七为口齿兼咽喉科,内容有总说一则以及口病等五种病证分类的治法方药;卷十八为正骨兼金镞科,内容有秘论等十二论、通治一则和内损等七种病证分类的治法方药以及取箭镞等九则的方药;卷十九为疮肿科,内容有总说等二论,秘传十方、通治以及乳痈等20种病证分类的治法方药;附孙思邈千金方养生法节文一篇,列为卷二十《孙真人养脏书》。从首论脉病证治为始,到最后以疮肿科而终,全书分门别类,以病为纲,以证为目,每病每证有论有方,先论病源证候,继则分症列方,并附针灸之法;每方每法设有主治、组成、用法及加减变化,列举了脉因证治、理法方药以及服法宜忌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详尽。3 300余首效方既有危氏五代家传的验方秘方,又收集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肘后方》以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名典医籍中的大部分方剂,还搜集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民间单方,《四库全书提要》谓“是编积其高祖以下五世所集医方,合而成书”,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方剂学著作,对后世研究方剂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3 学术成就,贡献与特色《世医得效方》比较全面反映了我国金元时期临床各科所取得的进步,明显带有金元时代医药发展的特色,学术贡献十分突出。3.1 公其所学,世医得效《世医得效方》收载自其高祖以下五世所集医方,《四库全书提要》称之“所载古方至多,皆可以资考据”。书中多载有前人所未发之秘传,保存了许多濒于失传的古代验方。如卷六“下痢”中治疗五色痢的秘方养脏汤;卷十“耳病”中治疗气壅耳聋的秘传降气汤;“怪疾”中的得效四十六方;卷十六眼科七十二症方;卷十八治疗骨折脱臼的架梯法、悬吊法,正骨手术先行麻醉的用药法度,内外并用、“通治”骨伤的二十五味方、清心药方、自然铜散和活血散,正骨手术麻药草乌散等;卷十九蜒蚰焙末调敷治疗脚胫骨“臁疮”,丝瓜叶、连须葱、韭菜捣烂酒服外贴治疗“鱼脐丁疮”的秘方;以及附于各科特色鲜明的灸法。尤其可贵的是,他还将家传两套秘方予以公开,一是卷九治疗“肿满”(水肿)的秘传八方:芫花圆、牵牛汤、苁蓉散、乌鲤鱼汤、郁李仁散、川活散、红豆散、紫金圆;二是卷十九内服或外用治疗痈疽的秘传十方:前峰正将方、引兵先锋方、四面楚歌方、水师晶明方、替针丁香圆、固垒元帅方、护壁都尉方、生肉神异膏、止痛拔毒膏、敛疮口黄丹散。这些“随试随效,所活者甚众”的秘方技术,都是危氏家传的绝招。公其所秘,献其所学,惠济民众,永传后世,这正是危氏过人之处和不朽贡献。危氏不仅记述了五代家传的秘方,又搜集民间单验方用于临床,如卷二“痰厥”中生清油灌喉治疗暴患痰厥、不省人事,卷二“沙证”中的麻戛蘸水刮痧法等,卷三“诸疸”中东引桃根煎服治疗黄疸身眼黄如金色,卷六“秘涩”中用葵子末、青竹叶或猪脂组配内服治疗大小便难、小腹胀,卷七“漩多”中糯米糍或茴香末依法服用治疗夜多小便,卷七“失血”中萝卜汁内服或合藕汁滴鼻治疗鼻衄不止,卷九“肿满”中赤小豆末敷治疗腮肿,卷十“头痛”中莱菔汁注鼻治疗偏头痛等,这些单验方都是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实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医得效方》就是一部临床各科秘方、单方、验方集锦。危氏五世业医,所储积的历代及家传秘方,多切于实用,力求得效,故以“世医得效”题之。如秘传八方中的乌鲤鱼汤,今人加减治疗慢性肾炎浮肿,证明确有消肿作用,可使血清白蛋白含量稍有增加。书中很多方至今仍为临床所习用,成为延用700余年而不衰的经典名方,如卷一“伤寒通治”中治疗胸膈痞满的枳壳桔梗汤,治疗痞满不痛的半夏泻心汤(后世治疗痞满的方剂多从中衍化而来),卷六“下痢”中回阳救逆、治疗阳气暴脱证的参附汤,治疗津枯肠燥、大便艰难以及年老或产后血虚便秘之证的五仁圆,卷七“消渴”中主治心肾不足、阴血亏少致虚烦诸症的天王补心丹,卷九“虚烦”中治胆寒证虚烦不得眠的危氏温胆汤,“脚气”中治一切脚气的苍术散(即二妙散),“肿满”中治疗风肿麻木的防风散,防治卫气不固、表虚自汗、体虚感冒的玉屏风散,均出自或最早见于《世医得效方》。危氏本人对疮肿科的临床经验最多,所列方药多是亲身体验、卓有效验的。书中所收众方均与病证相连,条理清晰,论述每一方剂时,都列举脉因证治、理法方药及服法宜忌。喉病治疗亦为危亦林所专长,有危氏秘传的咽喉科18种喉风证,对其作了扼要又全面的证治论述,既提出了一系列理法俱全的内服方药,又注重针药兼施、全身和局部结合、内服与外用并重,用药除一般通用方以外,还创制了不少的外用有效验方剂,如口内灌漱以治疗双蛾风的破毒妙方,用小竹管吹入喉中以治疗缠喉风的雄黄散,口内噙化以润喉开闭的开喉关。《世医得效方》之名形象地反映了该书的实质与内容,可以说是一部临床实用手册。endprint

3.2 骨伤诊治,成就突出危氏在《世医得效方》第十八卷中,据元十三科建制而专辟“正骨兼金镞科”,开篇“秘论”即论骨折和出臼(脱位)。如对关节脱位善于运用自身重力和杠杆原理,采用拽、搦相互配合的方法复位,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该书认识到关节“如杵如臼”,将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归类为“六出臼,四折骨”。“六出臼”指四肢肩、肘、腕、髋、膝、踝六大关节脱位,“四折骨”则指肱骨、前臂骨和股骨、胫腓骨四大长骨干骨折。对于肩关节脱位,书中首次分出前上方和盂下脱位两大类,继唐代蔺道人“靠背椅式复位法”之后,记述了两种借助自身重力和杠杆原理的肩关节脱臼复位法。其中“架梯法”利用病人自身的重量下坠,使肩胛骨脱臼重新复位,一直是骨科治疗陈旧性肩关节脱位所沿用的传统方法之一,较16世纪现代外科奠基人之一、法国外科医生Ambroise Pare在1572年采用类似方法要早200多年。对于髋关节脱位(脚大腿根出臼),蔺道人曾发明“手牵足蹬法”整复髋关节后脱位,但对前脱位则认为“不可整矣”。危氏打破前人定论,利用自身重力沿肢体纵轴进行牵引复位,创造出悬吊复位法:“用软绵绳从脚缚倒吊起,用手整骨节,从上坠下,自然归窠。”现代则单独采用牵引法治疗髋关节前脱位。另外,对于髌骨骨折后关节内血肿,其治疗“需用针刀去血”,贴药后用“竹箍箍住”,这是后世“锁膝器”的前身。危氏还认识到“手臂出臼”容易挫损筋脉,这实际上是肱骨髁上骨折的最早记录。他采用对抗牵引、两手环抱肘部揣按复位,指出其严重并发症是肘关节“曲直不得”。对于手掌根出臼(桡骨远端骨折),危氏已认识到“其骨交互相锁”,采用端提挤按的反向复位法,并指出“只用手拽,断难入窠,十有八九成痼疾也”。对于“脚板上交处出臼”(踝关节骨折脱位),危氏已认识到分内翻、外翻两型,并创用了“牵引反向复位法”进行整复。《世医得效方》最突出的成就和贡献,就是成功地创用俯卧位双足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其十八卷“秘论”中作了详细叙述,指出脊椎骨折是由锉伤即间接暴力引起,这种间接暴力往往造成脊椎屈曲骨折,单纯用手整复是不可取的。悬吊法就是利用自身重力再加背伸(身直),将屈曲型骨折处牵开伸直而脊椎自然复位,并强调要“身直”,“未直则未归窠”,其中蕴含着近现代过伸复位法的原理,当今俯卧位牵引复位屈曲型胸腰椎压缩骨折,腰椎自动牵引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在“未直则未归窠”原理的启发下衍变而来的。其复位后用腰围夹板固定,也是今天石膏背心或支具过伸位固定方法的起源。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比英国骨科医生F•戴维斯(F. Davis)在1927年提出此法早600年,可以说危氏整脊正骨技术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是先例,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创举。骨伤治疗无论是手法整复还是手术治疗,危氏都主张在麻醉状态下进行。他创用了以蔓陀罗花(洋金花)、草乌、川乌等10多味药组成的“草乌散”,作为正骨或手术的麻醉药。书中翔实记述了曼陀罗与草乌等组方用酒调服,少量多次给药的全身麻醉方法,“服后麻不倒,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用好酒调些少与服。若其人如酒醉,即不可加药”,草乌散麻醉深度不够、未能达到预期,可加大草乌剂量、添加曼陀罗花各五钱,使患者进入“醉酒”状态。严格控制剂量,以麻倒为度,既达到麻醉效果又不危及生命,这种以“递增”麻醉方式,对减少因一次性用药过量而导换的麻醉意外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现代医学全身麻醉的给药原则相符。书中全身麻醉药的应用,是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记录,比日本著名外科医生华冈青州1805年使用蔓陀罗作为手术麻醉药要早460年,比欧洲19世纪中叶发明乙醚、哥罗仿等现代麻醉药早600多年。骨伤疼痛也是最常见的棘手症状,危氏善用止痛麻醉法,用乳香、没药、川椒等作止痛药,书中就记录了三个止痛方即寻痛圆、应痛圆、乳香散,在骨伤止痛上也有相当高的应用价值。在骨伤的药物运用上,危氏筛选出25味治伤药即活血化瘀常用药共成一剂,组成了二十五味方,“治跌扑损伤,骨碎骨折,筋断刺痛,不问轻重,悉能治之,大效”。还在“二十五味方”基础上化裁创立自然铜散方,“治打跌骨损断”,药简效专,为后世骨伤医家所喜用。“二十五味方”加减疗法成为后世少林寺派治伤的主要方法,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清心药方是危氏内服治疗骨伤的另一个基本方,“凡外伤疾病所致”、“或伤脏腑”、“大小便不通”、“或恶血污心,或烦闷暴死”皆可服此;“跌扑伤、刀石伤、诸般伤扑至重者,皆先服清心药”,后世多用其治疗内伤重病。本书所记载的一整套用于创伤的内服与外用的方剂,如内服自然铜散、外用活血散等,具有祛痛、止血、消肿、去恶血和收疮口等,均是危氏祖传的有效验方,至今仍被习用。4 版本流传《世医得效方》于至元三年(1337年)编纂成书,至正三年(1343年)建宁路官医提领陈志“令工绣(下转第42页)endprint

3.2 骨伤诊治,成就突出危氏在《世医得效方》第十八卷中,据元十三科建制而专辟“正骨兼金镞科”,开篇“秘论”即论骨折和出臼(脱位)。如对关节脱位善于运用自身重力和杠杆原理,采用拽、搦相互配合的方法复位,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该书认识到关节“如杵如臼”,将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归类为“六出臼,四折骨”。“六出臼”指四肢肩、肘、腕、髋、膝、踝六大关节脱位,“四折骨”则指肱骨、前臂骨和股骨、胫腓骨四大长骨干骨折。对于肩关节脱位,书中首次分出前上方和盂下脱位两大类,继唐代蔺道人“靠背椅式复位法”之后,记述了两种借助自身重力和杠杆原理的肩关节脱臼复位法。其中“架梯法”利用病人自身的重量下坠,使肩胛骨脱臼重新复位,一直是骨科治疗陈旧性肩关节脱位所沿用的传统方法之一,较16世纪现代外科奠基人之一、法国外科医生Ambroise Pare在1572年采用类似方法要早200多年。对于髋关节脱位(脚大腿根出臼),蔺道人曾发明“手牵足蹬法”整复髋关节后脱位,但对前脱位则认为“不可整矣”。危氏打破前人定论,利用自身重力沿肢体纵轴进行牵引复位,创造出悬吊复位法:“用软绵绳从脚缚倒吊起,用手整骨节,从上坠下,自然归窠。”现代则单独采用牵引法治疗髋关节前脱位。另外,对于髌骨骨折后关节内血肿,其治疗“需用针刀去血”,贴药后用“竹箍箍住”,这是后世“锁膝器”的前身。危氏还认识到“手臂出臼”容易挫损筋脉,这实际上是肱骨髁上骨折的最早记录。他采用对抗牵引、两手环抱肘部揣按复位,指出其严重并发症是肘关节“曲直不得”。对于手掌根出臼(桡骨远端骨折),危氏已认识到“其骨交互相锁”,采用端提挤按的反向复位法,并指出“只用手拽,断难入窠,十有八九成痼疾也”。对于“脚板上交处出臼”(踝关节骨折脱位),危氏已认识到分内翻、外翻两型,并创用了“牵引反向复位法”进行整复。《世医得效方》最突出的成就和贡献,就是成功地创用俯卧位双足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其十八卷“秘论”中作了详细叙述,指出脊椎骨折是由锉伤即间接暴力引起,这种间接暴力往往造成脊椎屈曲骨折,单纯用手整复是不可取的。悬吊法就是利用自身重力再加背伸(身直),将屈曲型骨折处牵开伸直而脊椎自然复位,并强调要“身直”,“未直则未归窠”,其中蕴含着近现代过伸复位法的原理,当今俯卧位牵引复位屈曲型胸腰椎压缩骨折,腰椎自动牵引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在“未直则未归窠”原理的启发下衍变而来的。其复位后用腰围夹板固定,也是今天石膏背心或支具过伸位固定方法的起源。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比英国骨科医生F•戴维斯(F. Davis)在1927年提出此法早600年,可以说危氏整脊正骨技术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是先例,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创举。骨伤治疗无论是手法整复还是手术治疗,危氏都主张在麻醉状态下进行。他创用了以蔓陀罗花(洋金花)、草乌、川乌等10多味药组成的“草乌散”,作为正骨或手术的麻醉药。书中翔实记述了曼陀罗与草乌等组方用酒调服,少量多次给药的全身麻醉方法,“服后麻不倒,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用好酒调些少与服。若其人如酒醉,即不可加药”,草乌散麻醉深度不够、未能达到预期,可加大草乌剂量、添加曼陀罗花各五钱,使患者进入“醉酒”状态。严格控制剂量,以麻倒为度,既达到麻醉效果又不危及生命,这种以“递增”麻醉方式,对减少因一次性用药过量而导换的麻醉意外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现代医学全身麻醉的给药原则相符。书中全身麻醉药的应用,是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记录,比日本著名外科医生华冈青州1805年使用蔓陀罗作为手术麻醉药要早460年,比欧洲19世纪中叶发明乙醚、哥罗仿等现代麻醉药早600多年。骨伤疼痛也是最常见的棘手症状,危氏善用止痛麻醉法,用乳香、没药、川椒等作止痛药,书中就记录了三个止痛方即寻痛圆、应痛圆、乳香散,在骨伤止痛上也有相当高的应用价值。在骨伤的药物运用上,危氏筛选出25味治伤药即活血化瘀常用药共成一剂,组成了二十五味方,“治跌扑损伤,骨碎骨折,筋断刺痛,不问轻重,悉能治之,大效”。还在“二十五味方”基础上化裁创立自然铜散方,“治打跌骨损断”,药简效专,为后世骨伤医家所喜用。“二十五味方”加减疗法成为后世少林寺派治伤的主要方法,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清心药方是危氏内服治疗骨伤的另一个基本方,“凡外伤疾病所致”、“或伤脏腑”、“大小便不通”、“或恶血污心,或烦闷暴死”皆可服此;“跌扑伤、刀石伤、诸般伤扑至重者,皆先服清心药”,后世多用其治疗内伤重病。本书所记载的一整套用于创伤的内服与外用的方剂,如内服自然铜散、外用活血散等,具有祛痛、止血、消肿、去恶血和收疮口等,均是危氏祖传的有效验方,至今仍被习用。4 版本流传《世医得效方》于至元三年(1337年)编纂成书,至正三年(1343年)建宁路官医提领陈志“令工绣(下转第42页)endprint

3.2 骨伤诊治,成就突出危氏在《世医得效方》第十八卷中,据元十三科建制而专辟“正骨兼金镞科”,开篇“秘论”即论骨折和出臼(脱位)。如对关节脱位善于运用自身重力和杠杆原理,采用拽、搦相互配合的方法复位,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该书认识到关节“如杵如臼”,将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归类为“六出臼,四折骨”。“六出臼”指四肢肩、肘、腕、髋、膝、踝六大关节脱位,“四折骨”则指肱骨、前臂骨和股骨、胫腓骨四大长骨干骨折。对于肩关节脱位,书中首次分出前上方和盂下脱位两大类,继唐代蔺道人“靠背椅式复位法”之后,记述了两种借助自身重力和杠杆原理的肩关节脱臼复位法。其中“架梯法”利用病人自身的重量下坠,使肩胛骨脱臼重新复位,一直是骨科治疗陈旧性肩关节脱位所沿用的传统方法之一,较16世纪现代外科奠基人之一、法国外科医生Ambroise Pare在1572年采用类似方法要早200多年。对于髋关节脱位(脚大腿根出臼),蔺道人曾发明“手牵足蹬法”整复髋关节后脱位,但对前脱位则认为“不可整矣”。危氏打破前人定论,利用自身重力沿肢体纵轴进行牵引复位,创造出悬吊复位法:“用软绵绳从脚缚倒吊起,用手整骨节,从上坠下,自然归窠。”现代则单独采用牵引法治疗髋关节前脱位。另外,对于髌骨骨折后关节内血肿,其治疗“需用针刀去血”,贴药后用“竹箍箍住”,这是后世“锁膝器”的前身。危氏还认识到“手臂出臼”容易挫损筋脉,这实际上是肱骨髁上骨折的最早记录。他采用对抗牵引、两手环抱肘部揣按复位,指出其严重并发症是肘关节“曲直不得”。对于手掌根出臼(桡骨远端骨折),危氏已认识到“其骨交互相锁”,采用端提挤按的反向复位法,并指出“只用手拽,断难入窠,十有八九成痼疾也”。对于“脚板上交处出臼”(踝关节骨折脱位),危氏已认识到分内翻、外翻两型,并创用了“牵引反向复位法”进行整复。《世医得效方》最突出的成就和贡献,就是成功地创用俯卧位双足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其十八卷“秘论”中作了详细叙述,指出脊椎骨折是由锉伤即间接暴力引起,这种间接暴力往往造成脊椎屈曲骨折,单纯用手整复是不可取的。悬吊法就是利用自身重力再加背伸(身直),将屈曲型骨折处牵开伸直而脊椎自然复位,并强调要“身直”,“未直则未归窠”,其中蕴含着近现代过伸复位法的原理,当今俯卧位牵引复位屈曲型胸腰椎压缩骨折,腰椎自动牵引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在“未直则未归窠”原理的启发下衍变而来的。其复位后用腰围夹板固定,也是今天石膏背心或支具过伸位固定方法的起源。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比英国骨科医生F•戴维斯(F. Davis)在1927年提出此法早600年,可以说危氏整脊正骨技术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是先例,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创举。骨伤治疗无论是手法整复还是手术治疗,危氏都主张在麻醉状态下进行。他创用了以蔓陀罗花(洋金花)、草乌、川乌等10多味药组成的“草乌散”,作为正骨或手术的麻醉药。书中翔实记述了曼陀罗与草乌等组方用酒调服,少量多次给药的全身麻醉方法,“服后麻不倒,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用好酒调些少与服。若其人如酒醉,即不可加药”,草乌散麻醉深度不够、未能达到预期,可加大草乌剂量、添加曼陀罗花各五钱,使患者进入“醉酒”状态。严格控制剂量,以麻倒为度,既达到麻醉效果又不危及生命,这种以“递增”麻醉方式,对减少因一次性用药过量而导换的麻醉意外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现代医学全身麻醉的给药原则相符。书中全身麻醉药的应用,是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记录,比日本著名外科医生华冈青州1805年使用蔓陀罗作为手术麻醉药要早460年,比欧洲19世纪中叶发明乙醚、哥罗仿等现代麻醉药早600多年。骨伤疼痛也是最常见的棘手症状,危氏善用止痛麻醉法,用乳香、没药、川椒等作止痛药,书中就记录了三个止痛方即寻痛圆、应痛圆、乳香散,在骨伤止痛上也有相当高的应用价值。在骨伤的药物运用上,危氏筛选出25味治伤药即活血化瘀常用药共成一剂,组成了二十五味方,“治跌扑损伤,骨碎骨折,筋断刺痛,不问轻重,悉能治之,大效”。还在“二十五味方”基础上化裁创立自然铜散方,“治打跌骨损断”,药简效专,为后世骨伤医家所喜用。“二十五味方”加减疗法成为后世少林寺派治伤的主要方法,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清心药方是危氏内服治疗骨伤的另一个基本方,“凡外伤疾病所致”、“或伤脏腑”、“大小便不通”、“或恶血污心,或烦闷暴死”皆可服此;“跌扑伤、刀石伤、诸般伤扑至重者,皆先服清心药”,后世多用其治疗内伤重病。本书所记载的一整套用于创伤的内服与外用的方剂,如内服自然铜散、外用活血散等,具有祛痛、止血、消肿、去恶血和收疮口等,均是危氏祖传的有效验方,至今仍被习用。4 版本流传《世医得效方》于至元三年(1337年)编纂成书,至正三年(1343年)建宁路官医提领陈志“令工绣(下转第42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骨伤麻醉骨折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骨伤疗效观察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