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心神]样机
2014-12-10中秋
中秋
“心神”的研制背景是什么?
中:日本虽然在二战中失败,但在冷战期间又恢复起很强的军事力量。日本航空兵是美国用以围堵苏联和中国的侧翼力量,装备了F-4EJ、F-15J和F-1等飞机近400架,还参照美国F-16改进设计了F-2以取代过时的F-1战斗机。
日本航空工业很多电子部件和金属、非金属材料处于世界领先,但缺乏完成先进战斗机的政治和技术条件,也没有设计经验和技术队伍。F-2在研制时受到美国的政治限制,即使对F-16C的设计基础进行大幅改进,F-2仍没最终达到日本自卫队的要求。但是,日本军方和政府利用F-2的研制机会,冒着增加技术风险和隐藏缺陷的危险,在项目中采用整体复合材料结构和AESA雷达这些新技术,尽可能利用项目带动科研体系。
F-2虽然留有很多问题,但技术先进性无可质疑,也使日本走过了发展先进战斗机的过程。F-2按计划在2011年停产,早在之前20年的1991年,日本就已开始考虑发展替代的新机。日本军方计划的F-2后继机,将采用与F-22/35相当的技术,与F-2同样用项目带动整个系统发展。被称为ATD-X的新机研制项目仍然被交由设计F-2的三菱重工。按照2009年确定的研制时间表,首架样机已经按计划在2014年完成,2015年交自卫队进行飞行验证。目前看,中期目标已经实现,后续测试要考虑到技术和非技术因素的影响。
从“心神”样机可以看出哪些设计特点?
中:按照ATD-X项目开始时的规划,新机长14米,翼展9米,机高4米,采用2台带加力燃烧室的XF5-1涡扇发动机。ATD-X的目的是完成隐身气动设计、推力矢量和光传操纵的技术开发,利用实际飞行确定隐身外形和高机动的控制效果。
日本防卫省很重视“心神”项目,政府也投入了很大的资源,整体设计体现出很强的针对性。“心神”的设计重点并不是达到具体的战斗力,而是为了建立先进战斗机的系统科研生产体系,将技术重点放到日本工业体系中有优势,并不容易从国外引进的关键项目之中。
“心神”的结构尺寸并不大,既可以回避大尺寸整体框架类技术的高投入,又最大可能提供验证技术的平台,将技术和资金投入重点放到气动布局、先进材料应用、高技术动力和矢量推力,及在应用上相对较成熟的光传飞控系统。“心神”将可以引进的技术和成品的综合放到次要位置,较常规的结构、起落和座舱部分则尽可能利用现有成品。
三菱重工为了加快技术进展和降低成本,在“心神”样机上大量应用成熟飞机的部件,如F-2的起落装置和T4的座舱系统。ATD-X样机只计划制造1架,现在的“心神”样机并不是真正按照原型机标准设计,甚至与全尺寸的X-33/35验证机也不同,但符合作战飞机意图的设计又意味着ATD-X不是X-31这类没有实用意图的纯技术验证机。目前的“心神”验证机是比技术验证机更仿真,比自由飞模型更有实用测试价值,又比正式验证机更便宜的牛间方案,是综合平衡技术、成本和成熟度后的结果。
“心神”的推力矢量为什么采用折流板的方式?
中:按照三菱重工之前公开的数据和资料,xF5-1涡扇发动机采用了数字式控制系统,并综合了数字式折流板矢量控制,实现了基本的推一矢综合控制要求。发动机控制与飞机的光传系统组合,又能够实现基于气动和矢量的飞一推一体化。
折流板矢量系统与发动机喷管隔离的特点,使其驱动设计的难度很低,也不需要考虑复杂的密封和烧蚀问题。折流板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独立于喷管的折流板重量较大,会影响到飞机的重量配平。同时,折流板之间无法实现密封,在工作时发动机喷流会从板体间泄漏,影响发动机在矢量驱动状态下的有效推力。
无论是折流板还是轴对称喷管矢量,都存在持续工作时间和寿命的问题,推力也都会受矢量工作的影响。按照技术可靠性数据分析,基于燃气密封的要求,相比折流板,轴对称矢量喷管的技术难度更大,可靠性要求也更高。
从现有的技术条件看,矢量喷管的工作寿命只有发动机的10%左右,但因为在标准的作战飞行过程中,矢量喷管单次使用只需要持续几秒的时间,因此喷管的理论寿命甚至比发动机还长。如果不是纯矢量控制的无尾飞机,将矢量喷管寿命增加到上千小时,难度既大又没有必要。从实际使用看,F-22A、T-50和“心神”的矢量系统根本不需要多长的寿命。尤其是现在的“心神”只是技术验证机,甚至算不上全尺寸,矢量主要是为飞控提供仿真的控制力矩,没必要在本身风险就比较高的xF5-1发动机上叠加风险更高的轴对称矢量喷管。
日本如果有条件开发作战状态的“心神”,应该会采用技术更全面的轴对称矢量喷管。
“心神”采用了哪些隐身设计?
中:“心神”等比例样机在2006年就已经在法国进行了隐身测试。日本在法国对“心神”样机完成RCS测试后,宣称全尺寸样机的隐身性能仅次于美国,但考虑到“心神”测试当时只有美国有成型的隐身飞机,日本“心神”“仅次于”的标准还真的是很宽,没什么对比样板,RCS测试结果也没什么可用来评估的数据。
“心神”的气动设计采用了隐身飞机的基本标准,机体和翼面低信号设计方法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亮点也没有什么创新。“心神”的气动外形没有特点,说明日本人不打算在这方面投入过大,也证明了现在的“心神”算不上最终设计。三菱重工依靠现在的“心神”测试的RCS数据,主要是为获得机身和机翼的标准信号特征,把这些数据作为气动与隐身联动的基准。隐身外形越是简单则数据就越“干净”,比较适合刚刚接触到隐身飞机设计,有技术、有能力、有投资却没有经验的日本科研体系。“心神”的机身和翼面设计没什么可描述的特点,但其进气道设计却显得比较另类,既不是CAR-ET又没有DSI,而是选择了有低信号特征、高速适应性不佳、更接近固定唇口结构的简易进气道设计。
“心神”的进气道看起来和F-22A的CAIIET差不多,也带有附面层分隔板但唇口外形没有F-22那样尖锐,采用接近平行四边形固定进气道截面设计,内部结构看起来也比较简单。按照现有技术条件分析,以这个进气道和XF5—1的动力性能,“心神”的最大飞,二速度很难超过M1.5。endprint
“心神”进气道与机头很不协调,截面较宽,高度也较小,与利用T-4教练机设计的座舱部分机头尺寸差异很大。这样的特征是因为XF5-1的尺寸和摊力不大,S形内管道的进气流量也不高,前机身截面尺寸远小于后机身最大截而,只能采用扩大进气道横向宽度的方法,以保证机体中、后段宽度尺寸的平滑过渡,结果就是“心神”的机头和发动机舱段形成了三个突起舱,机身侧进气道前段有比较明显的前向垂直收敛。XF-1的最大推力如果增加到10吨,则进气流量增加必然会增大进气道截面,而机头部分的尺寸则只会少量增加,“心神”前机身设计比现在应该要更加协调。
机身内部弹舱是隐身战斗机的标志之一,“心神”有没有内部弹舱?
中:按照现有标准,采用全隐身气动设计的“心神”应该设置内部弹舱,但从电视新闻中的飞机状态看,和台湾IDF差不多大的“心神”机体内部空间很难满足设置常规弹舱的要求,甚至要设置模拟弹舱都显得空间紧张。
根据之前ATD-X的公开资料内容,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在2010年才开始针对弹舱内埋武器的挂载和脱离进行研究,而ATD-X细化设计在这个时间之前就已开始,这个时间差很难预留空间。根据“心神”样机的技术条件分析,机头后到发动机舱之间的长度不足4米.基本无法满足AAM-4这类正常载荷的需要,但如预留出机身中线挂载结构和接口,采用单载荷的中线小型化模拟弹舱,理论上也可以进行武器挂载和投放的简单测试,但“心神”现有样机不大可能增加有实战价值的弹舱。
“心神”的飞控系统采用了光传,这个光传和电传有什么差别?
中:光传是“心神”技术上主推的高端。光传看起来是个非常新颖、先进的名词,但其与传统的电传区别只是用光纤替代电缆传输数据,提高数据容量和增强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光纤的单位长度重量远小于电缆,又不需要设置复杂的信号屏蔽,在理论上可降低结构重量。问题是光纤只用来传递信号数据,到接口处还需要进行光电转换,将光信号转换成控制设备需要的电信号,纯粹结构重量上的收益并不明显。
光传的减重效应并不算明显,主要的性能优势是良好的电磁兼容能力。现代战斗机的机载设备越来越多,电子设备安装密度迅速增加,发射功率增大,接收灵敏度提高,均使飞机的电磁环境更加恶劣,已经在系统综合方面限制了电子设备的发展。飞行控制系统的通信线缆贯穿飞机整体,几乎覆盖了飞机的整个机体内部空间,面对的电磁兼容、自身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都很严重。光传系统的应用,是在复杂电磁环境(自然和人工辐射干扰)中保证飞行控制系统工作和信号稳定的优选手段。光传相比现有电传,几乎不存在串信号和干扰影响,不打火花,不短路,基本不受腐蚀影响,确实是未来飞行控制的发展方向。
光传飞控系统在国外已经装机研制了超过20年,但实际应用的例子并不多,主要是因为光传需要的激光收/发机、光导纤维的成本和安装维护技术要求很高,在目前对飞行控制系统的数据容量要求中,光传的优势还无法充分发挥,可靠性和成本则限制了应用。日本在“心神”上应用FBL操纵系统,并不是“心神”已经先进到如此程度,也不是所谓“云射击”的概念真的需要这样高端的设计,而是与当初在FS-X上冒险应用新技术一样,是依托平台探索先进技术。
“心神”采用的日本首型自行设计的带加力燃烧室的XFS-1涡扇发动机是否达到其它五代机发动机的标准?
中:按照公开数据,XF5-1采用了比较先进的结构形式,由3级风扇、6级压气机和单级高、低压涡轮组成。设计性能指标是推力5 200千克,重量622千克,推比达到8.3。现在的数据大致是推力5000千克,推比接近8,作为测试样机的理论性能改善潜力约在7%左右,完善后大体可以接近最初计划时的性能标准。如果按照EF-2000的EJ-200作为对比,推力9180千克的基本型EJ-200重约1吨,推比为9。XF5-1相比EJ-200差距明显,但已达到与M-88基本型号相当的数据,作为日本首型战斗机用加力涡扇发动机,这个答卷基本及格。
日本之所以在FS-X项目中被美国牢牢拴住,就是在项目开始将动力寄托于引进。采用从美国引进发动机的设计意图,就不可能不在整体设计中与美方沟通,美方的意见对日本则是决定性的要求。“心神”项目在开始就规划配套开发XF5-1发动机,就是预见到美方在向日本推销F-35的时候,不可能放任日本拿美国发动机去搞新机。事实上,如果真的是以实战的“心神”为标准,F-414和EJ-200都已达到要求,XF5-1的意图只是想真正100%的保证日本制造。
XF5-1目前的推力和推比与三代机发动机相似,完全无法满足四代机对动力的要求,即使是“心神”现在的尺寸也不行。“心神”如果真的接替F-2的装备地位,XF5-1现在的状态应该不是正式设计标准,而是结构和技术验证机。“心神”如能进展到正样机阶段,XF5-1在现有结构设计基础上,很可能会将最大推力提高到10吨,推比也增加到10,接近F-414和FJ-200基本型的标准,基本能满足空重lO吨级、最大起飞重量20吨级隐身战斗机的要求。
“心神”以后的路会如何?
中:隐身战斗机是攻击性武器,而日本在战后国际秩序中是没有战争权的,也被限制进攻性装备的发展。日本政府和军方从自卫队建立开始就在不断冲击这些限制。F-1是顶着“支援战斗机”名称发展的中、短程战斗轰炸机,强调战术打击力,还勉强可归类到防御装备。F-2则是在F-16C基础上改进设计,综合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战斗机水平,在原型基础上大幅提高载荷航程后,F-2已成为较有攻击性的多用途战术战斗机。“心神”更是按照国际五代机标准,完全以进攻为意图设计的战斗机,体现出更强的自主能力和进攻性思想。
“心神”项目早在1991年就已提出,最初计划在1995年进行首飞,但日本参与单位很快就发现这个时间表是个玩笑。缺乏技术的各方最终只能调整研制计划,把大项目分解成气动、结构、电子、动力和材料等几个方案去攻关。“心神”技术开发过程中又遭遇了98金融风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进一步增加了资金困难,最终在磕磕绊绊中一直走到现在。endprint
“心神”如果可以突破技术和政治的限制顺利完成,最终很可能发展成与EF-2000接近,具备弹舱载4-6枚空空弹能力的先进多用途战斗机。按照整体战斗力的角度去分析,采用两台十吨发动机的“心神”,空战性能也许比F-35A要好,但作战半径和武器载荷要低于F-35A。“心神”的目标性能与F-35A大体相当,在日本确定引进F-35的时候,从装备角度看并没有研制和装备“心神”的必要。即使进展顺利,与F-35性能重叠也将是“心神”面对的主要问题。美国在向日本出口F-35的同时,从政治、安全、经济因素考虑不会对“心神”乐见其成。美国曾依靠技术限制阻击了卜2的研制目标,利用政治和技术手段再次狙杀“心神”也不是不可能。
日本计划用F-35A替代过时的F-4EJ,用新的制空战斗机替换F-15J,用“心神”替换F-2A。F-35A完全能同时取代F-4EJ和F-2,生产和交付速度也大体符合这两个型号退役时间差,但F-22J的引进受美方限制。
“心神”的性能就算达到与F-35A相当的规格,由于日本在军事政治平衡中与美国不对等,美国政府很难认同其成为实用作战飞机。在歼20和俄T-50接近完成时,美国很可能向日本出口F-22以抵御中、俄,又可以避免将美军卷入不必要的军事冲突。至于“心神”替代F-2的功能,美方完全可以利用F-35来实现,经济和技术上比“心神”也更可行。
日本政府和军方不是不知道“心神”后续发展的不确定性,但美国短时间早不会向日本转移F-35生产技术,在F-2停产到自产新机接替之前,日本将在航空科研和生产系统中出现十年(2011~2021)的生产线空白。如果没有持续的投资和计划目标保障科研生产体系运转,日本依靠F-2研制所取得的战斗机工业体系,将会在这个十年空白期早停滞,缺乏投资的企业将会把资源转移。
“心神”样机项目将消耗数亿美元,随后的完善和测试更是巨大的投入,但这种投入获取的不仅仅是“心神”样机,而是从主机到成品的整个体系的稳定。依靠“心神”的研制,日本可以用2项目保留的技术队伍帮带新的技术人员,用几年时间组合出适应先进战斗机设计的技术队伍。即使“心神”失败,技术成果和人员储备也能成为下一代战斗机研制的基础。日本政府和军队有意图,但缺乏能力。现在进行的这些看起来前景不大,投资巨大的军事科研项目,都是日本重建军事装备体系的基石。
[编辑/旭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