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制下的武术文化传承
——基于吴式太极拳师徒传承的个案研究
2014-12-10王巾轩
王巾轩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养生教研室,北京100084)
武术文化传承是人们对武术的重要实践。武术人如何实践武术,源于他受到的武术教育,这种教育或是上一辈的悉心教导、身体力行、潜移默化,或是同辈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或是基于实践之上的自我修行体悟。在以师徒关系为基本单位结成的群体中,同样遵循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制度,使得武术的传承不单单是技能的继承,更是一种制度和理念的继承[1]。基于此,本文以吴式太极拳为个案,采用访谈与口述史方法(共访谈33人,其中:吴式太极拳名家、传人和他们的弟子14人,作为吴式太极拳师徒传承运行机制构建的主要信息来源;其他太极拳流派名家、传人10人,作为相佐证的辅助信息来源,以排除吴式太极拳师徒传承运行机制构建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武术理论学者、教育者、从业多年的武术项目管理者和其他有较高威望的业内人士9人,作为重要的辅助信息来源),对吴式太极拳的师承网络及其传承人进行分析,解析师徒制在武术文化传承中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从理想与现实的不同角度,揭示师徒制在现代武术文化传承中发挥作用的条件与阻碍,进而展望武术文化传承师徒制的未来走向,为武术运动的良性传承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吴式太极拳的师承网络
1.1 主要人物及师承序列 根据1929年《太极功同门录》的记载,全佑除子吴鉴泉外,还有2个徒弟,即王茂斋和郭松亭。王茂斋弟子77人、吴鉴泉弟子36人、郭松亭弟子6人。据吴式拳门内老人口述,当时写这份同门录时很多人虽不是门内人,但因为有把兄弟或亲属关系,也记上了名字。这些人中比较重要的、在后世留有弟子或故事的有王茂斋之子王子英,弟子彭仁轩、赵铁庵、杨禹廷、修丕勋、曹幼甫、刘光斗、王厉生等;吴鉴泉之子吴公仪、吴公藻、吴英华,徒弟马岳梁、徐致一、赵寿村、吴图南、吴桐等。根据现有资料,吴式太极拳前3代的师承体系较为清晰,从第4代开始部分支脉的师承有序可查,由于很多信息未得到证实,在此仅列出有明确记载的、较为重要的师承序列(图1)。
吴式太极拳在北京孕育成型之后,随着几代门人的迁移,相继传播到了上海(1928年吴鉴泉,受聘于精武体育会和国术馆)、哈尔滨(1927年王厉生,经商)、西安(1932年刘光斗,禁烟局工作)、掖县(1934年修丕勋,国术馆)、武功(1936年葛馨吾,西北农林学院任教)、南京(1936年刘光斗,经杨虎城推荐受张之江邀请到中央国术馆任教)、香港(1937年吴公仪,鉴泉太极拳社)、邢台(1950年赵安祥,调回邢台师范学校工作)、北戴河(1959年李经梧,受聘于气功疗养院)、新加坡(1962年吴大兴,吴鉴泉公益太极拳社)、马来西亚(1964年吴大齐,吴鉴泉公益太极拳社,吴大齐太极拳社,益民太极拳社)、加拿大(1975年吴公仪,多伦多)、荷兰(吴光远)等地。
图1 吴式太极拳部分师承序列(第1—4代)Figure 1.The Master-Apprentice Inheritance of Wu Style Taiji(From the First to Fourth Generation)
1.2 南派与北派 根据传播地域和师承方式的不同,吴式太极拳被分为南派和北派。自1928年吴鉴泉迁居上海之后,由于距离遥远交通不便,再加上时局不稳战乱频频,两地的吴式拳门人便很少往来。在各自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传承群体和传承特色。
1.2.1 南派 南派的基本特点:以吴鉴泉及其子徒为代表;家族成员在传承群体中占主要地位,他们开辟新的传播地域,创办总社、分社,将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社团的方式进行传播,有统一的门规、明晰的师承、拜师仪式较为规范;活动重心在海外,香港设有总社,弟子门人主要分布于上海、浙江、广州、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荷兰等地。
南派的吴式拳门人通常称自己练的是“吴家太极拳”,一个“家”字反映出吴鉴泉的后人对吴式太极拳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家族传承的方式进行的。1928年,吴鉴泉被上海精武会及国术馆聘为教授,举家迁居上海。1935年创办鉴泉太极拳社。吴鉴泉逝世后,上海社务由吴英华、马岳梁及其后人负责。海外社务则由1937年在香港成立鉴泉太极拳分社的长子吴公仪及其后人负责。
1.2.2 北派 北派的基本特点:以王茂斋及其徒弟为代表;以师徒结成的小群体为传承的主要力量;建立社团,但组织较为松散,北派门人也在各地建立了吴式太极拳协会,但是协会对各位师父的约束不大,在教学、收徒、传人培养等方面都是各自为战;弟子门人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河南、山东、东北、浙江、江西等地。
北派的奠基人为王茂斋先生。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王茂斋挂名主持教学,由弟子杨禹廷任教。据说当时研究会会员有300多人,是太极拳高手云集之处,亦是当时商界各行业人物练拳、交际、消遣之所。这段时间是北派发展中的一次黄金时期,而北派的不断壮大依赖于杨禹廷先生持之以恒的教学。新中国成立后,1968—1976年,在天安门东阙门北侧、皇城拐角处恢复了拳场,每天有四五十人来学习。杨禹廷自从拜入王茂斋门下习练吴式太极拳后,便一直以教拳为业,终其一生,培养了大批学生,其中很多人成为推动吴式太极拳甚至武术发展的中坚力量。
2 师徒制:武术文化传承的纽带
作为古代社会的一种谋生手段,武术技术的传承是受师父严格约束的,一方面从传授的内容、方法到模式都遵循着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另一方面徒弟对于所学内容不能随意更改或传给外人。在这种情况下,武术的传承就具有相对稳定和保守的特点,便于武术拳种和流派的形成,同时也保证了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
2.1 师徒关系:师徒制的核心
2.1.1 师徒关系的文化内涵 早期武术的师徒关系,多是一种与“父”同构的师和与“儿”同构的徒,“师徒如父子”,甚至师徒关系比父子关系更多了一份神圣和郑重。儒家思想主导下长期以来形成的父子、君臣的伦理关系,使家长获得了极大的权威,并被认为是不可侵犯的。人们形成了顺从家长的心理定势,也习惯了家长的个人专制[2],因此,徒弟在心理上对师父有着强烈的依附,在“敬”的同时也有“怕”的成分。
在以师徒关系为基本单位结成的群体中,同样遵循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制度,即以模拟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在群体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群体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宗法制度的本质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制度的政治化,使得武术的传承不单单是技能的继承,更是一种制度和理念的继承[1]。因尊崇共同的祖先,使得同门中人对彼此有着认同和归属感;因具有相同的传承关系,使同辈师兄弟建立了亲情般的友谊。在一个受人伦思想浸润几千年的国度里,师徒间的模拟血缘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结成的模拟族群关系也许是一种比其他关系更为有力、持久的人际关系纽带。
2.1.2 师徒关系的确立:拜师仪式 拜师仪式是师徒关系正式确立的标志,但在此之前师徒双方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彼此考察,甚至这种考察在拜师仪式后依然进行,只有当双方在心理上认同了对方对于自己的意义时,这种关系才算是真正的建立。师徒关系确立的时间因人而长短不一,通常需要长期的相处,而这种关系一旦建立便相当稳固。
师徒双方的考察内容均可归为2个方面:品德与技术。首先在品德方面,与社会通行的道德标准无异,如尊师重道、诚实正直等。其次在技术方面,徒弟对于师父技术水平的评判有2个衡量标准:一是平时学习中的体会,如对于自己技术上的问题师父是否能够有效解决,更为直观的反馈是来自于师父的推手练习;二是他人的评价,如师父在行业内是否具有一定知名度,技术上在同辈中处于什么地位等。师父对徒弟技术上的要求更多侧重其潜能,看其是否具有学习的基本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此外,太极拳在择徒方面还有对文化水平的要求,访谈中师父们的解释是太极拳的哲理性强,对习练者的悟性要求比较高,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在学到一定阶段时技术上便难以提高,因此,师父会督促徒弟多看书、多学习。
在注重礼法的中国传统社会中,递帖拜师是非常慎重、严肃之事。从人类学对于仪式的分类来看,这个仪式化的过程应归属于“通过仪式”,指“伴随着每一次地点、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年龄的改变而举行的仪式”,包括分离、边缘和聚合3个标志性的阶段。分离阶段所带有的象征意义的行为是要表现个人或群体从原有的处境、位置之中分离出去;进入边缘阶段,仪式主体(也被称作“通过者”)的特征变得模糊,可能带有之前位置或即将获得的位置的某些属性,但是无法明确地区分其所属的领域;在聚合阶段,仪式主体重新进入稳定的状态,并获得了新的明确位置,同时他的身上也被赋予了期望,即仪式主体的表现应当与其新身份需要遵守的习俗规范、道德标准相一致[3]。早先的人类学仪式理论主要集中于神话和宗教范畴,随着仪式越来越广泛地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学术研究的交叉视野,人们开始从更多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仪式所具有的意义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4]。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武术拜师仪式的基本流程为:①由师父及长幼同门向师祖及历代宗师行三跪九叩礼;②由长辈同门向收徒师长道贺相向行三鞠躬礼;③由门内弟子向师父行三鞠躬礼;④由长辈同门向拜门弟子宣读规律;⑤由师父向拜门弟子训词;⑥由弟子呈上拜师帖,师受之,供于祖师香案;⑦由长幼入门弟子向祖师及历代宗师行三跪九叩礼;⑧由长幼入门弟子向全体长辈同门行三鞠躬礼;⑨入门弟子相向行一鞠躬礼;⑩礼成。
2.2 师徒制的运行机制
2.2.1 心理层面的运行机制 心理层面的文化传承往往是最为强烈和持久的,发挥着核心与中枢的作用。心理传承过程也是群体成员在实践过程中对武术文化各要素和内容的接受、选择、贮存、使用和体验的过程。师徒制的心理运行机制是通过某些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心理过程,从而实现群体意识的深层次积累和渗透,构成群体认同感的核心。师徒传承所依赖的具体教化手段为社会舆论、行为体验和教育示范。
社会舆论即构建一个关系网,内层是以师父为中心结成的师徒关系,外层是由所有与师徒相关的人所构成的关系网。他们可能是家人、朋友、师兄弟、学友甚至是竞争对手。他们的共同点是作为这对师徒关系存在的见证人,对这一关系的维系和发展起舆论影响作用。之所以这种关系网能够对其中的人产生影响,是缘于自我尊重与他人尊重的相互关系,即一个人的自我尊重其实是他人对自己尊重的反映;因此,当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表现未达到他人的期许时,这个人就会遭受丧失自我尊重的痛苦;而为了获得尊重和自尊,人们便会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群体的评价标准。这种群体的舆论影响是一种强制机制,如果个体不融入或破坏、抗拒这种机制,将受到不被群体接纳的惩罚。
行为体验即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通过某些具体的制度、方式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规定,在这一过程中刺激其心理情感过程,长此以往达成自觉行为的同时也产生相应的态度与情感。如称谓、礼仪、礼节等习惯的培养,门规戒律、师长教育等对行为的规定,以及拜师仪式、师门成员日常相处等对情感的唤醒和积累。
教育示范即同派中优秀成员在武学、人品上的榜样作用,可以是前辈也可以是同辈人,而师父的以身作则应为最佳榜样。无论是从访谈还是现有文字资料、回忆录中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共性,即后辈们在谈到本门前辈时通常会提及3个方面:一是技术水平;二是道德修养;三是对武术或门派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事件。技术水平主要是指实战技击技术,文献中会叙述一些同门长辈与人过招的故事。道德修养方面的故事更多,比如常年教拳不收费也不受礼,为人低调、与人为善,但遇到不平的事情会勇敢地为陌生人出头,对学生认真负责、倾心相授。对武术发展的贡献方面,如理论贡献、发行出版物,成功完成国家下达的对外交流任务、参与管理部门主导的各种课题、活动等等。
在社会舆论、习惯养成和教育示范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塑造弟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内在信念,进而达成稳固的师徒关系、技术的顺利传递、武德上的自律、对武学的自觉追求以及对门派发展的使命感。对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群体的心理层面的作用这一点,法国认知人类学家丹·司波博提出了自然主义的文化解释[5],他认为“表征就像流行病学的病毒一样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传播,但这显然不是病态的传播,而是文化的传播”。在此所指的表征,是那些对特定人群具有意义的要素,包括属于个体认知层面的信仰、意向和意愿之类的心理表征,以及符号、言语、文本、图片之类具有物质性的存在的公共表征[6-7]。
2.2.2 制度层面的运行机制 除了太极拳的自身魅力发挥作用之外,还需要一套更为实际的制度作保障。师徒制营造了一种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一个人由最初对太极拳单纯的兴趣慢慢变成了对拳、对师父、对师兄弟、对门人、对行业整体的感情,要想产生这种变化有2个关键,即时间与位置。
首先,这种变化的发生需要时间的积累。练拳的日子久了,对它投入的精力、花费的气力就多,放弃也就觉得可惜。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即过滤。师父挑徒弟,除了看身体条件以外,能否持之以恒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师父在长期练拳中形成的方法、技术的经验总结与对拳、对人生的体悟体验是隐性知识,不易通过文字表述或是不愿轻易表述,师徒关系在时间积累下建立的信任体系可以有效地分享这种隐性知识。
其次,想让一个人承担某种责任就要给他相应的位置。这种责任和位置的相长在师徒制中是逐渐实现的。第1步,拜师仪式。这是一种行业准入方式,师徒是一种类似亲缘的职业联结,这种联结本身就是一个小圈,可以不断扩展,众多这样的小圈集合为民间武术圈。这个圈子有自己的组织规则和等级,只有通过拜师仪式正式成为其中的一员,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除非你是武术圈内其他一级圈中的精英人物,否则就算是亲缘关系也无法帮你在圈中立足。同时拜师仪式为师徒双方明确了责任,就像是一种契约,从此师徒对彼此、对流派的发展都有了责任,用仪式的方式昭告圈内同行,可以更好地监督责任的履行。第2步,参与行业活动,承担某项职责或完成某个任务。如参加比赛取得名次、参与协会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协助师父教学、表演、出版音像制品、书籍等等,这些机会可能是师父或者同门长辈给予的,也可能是自己争取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弟子真正迈入行业圈子,逐步了解这个圈子的特点、规矩、关系网。第3步,在行业组织内获得职位。当弟子在圈子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获得他人的认可,进而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时,同门长辈和师父便会在适当的时机为其安排合适的职位,这种职位可能是以确立传承人的形式或者在某些太极拳协会中任职的形式呈现,此刻弟子才正式承担起拳种流派的发展重任。
3 师徒制在现代武术文化传承中发挥作用的条件与阻碍: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
3.1 师徒纽带关系的日渐松动 第一,师父对于收徒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坚持着小范围的精耕细作,有着严格的择徒标准和程序,但更多的人采取了开放的方式,收徒的门槛降低,只要对方想练就会收,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扩大影响;然而,师父并未对这种大规模收徒所能达到的效果有过多期待,他们清楚对方的目的、对太极拳的态度,因而也据此做出回应。在收徒方面,虽然规模、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师父对于师徒关系的心理认同无太大的变化。即便是经过拜师仪式,如果对方没有对太极拳的认真态度和对师父的尊重,师父在心理上就不会认同对方的身份,进而在行动上也就不承担作为师父应有的责任。
第二,关系网的作用减弱。现代社会,有相当一部分徒弟是游离在关系网边缘的。首先,不以武术为业。为了扩大太极拳的影响范围,师父倾向于选择有一定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发展潜力的人为徒弟,但这些人并不都属于武术界,他们有自己的职业领域,但是喜欢太极拳。其次,相处时间有限,特别是与师兄弟共同学习的时间有限。如果只是与师父保持单线联系,没有与同门同辈间的交流,那么就不会有同辈人相互竞争、学习的机会。少了模拟家族的环境,师徒关系也就沦为一般的人际关系,难以发挥其原本应具有的牵制作用。由于相处时间短,情感积累不够,使得徒弟在做出选择时较少受到感情因素的影响。
第三,师父受到尊重的很大因素在于其技术水平和话语权,这就引发了技术传递问题。
3.2 技术传递方式的变迁 从师徒关系的角度看,师徒制的作用之一是隐性知识的共享。隐性知识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在其出版的《个人知识》一书提出的,他认为人有2种类型的知识: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显性知识;没有被表达的隐性知识,如在做某件事情的行动中所掌握的知识。一桥大学的野中郁次郎发展了其理论,将隐性知识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技能方面的,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经验、技巧和诀窍等;另一类是认知方面的,包括信仰、观点、思维模式、感悟、价值观以及组织文化等,这类隐性知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有巨大的影响。师徒制通过师父对徒弟的言传身教共享自身经验,以及嵌套于个人观点、行为或工作共同体的难以用语言、文字和数学公式精确表达的知识,它是一种典型的“干中学、学中干”隐性知识共享模式[8]。当然师父个人的经验与观点并不一定准确,这需要弟子在日后的实践中不断体验和思考。
早年练拳的方法和今天有很大不同,师父教导时虽耐心地一招一式讲解,但学生只知道拳势名称,模仿姿势。学生之间又因资质不同、领悟程度不一,无形之中就改变了姿势,虽是同期学拳但练出的样子不同。这也是师父们共同担忧的一个问题,即各地的吴式太极拳看上去有点雷同,但每位师父练得都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格式,这对于拳种的传承和推广都是一个难题。对此建议建立资格准入制度,即由政府部门组织、主导、审核,通过影音、文字等方式,将现有公认标准的拳架记录下来,武术教师需要参加权威部门举办的培训、通过考核获得资格证明之后才能正式教学。
对于太极拳的技击和对抗性,吴式太极拳的师父们基本持相同的态度:太极拳姓“武”,但不能专以“武”为主。老拳谱中有句话说“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十三势歌诀中也说“祥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这或许就给练太极拳的人订下了不成文的规矩——不以武力逞强,不显示武力,多以修身养性为主;但是早年师父们身上的太极拳功夫是被大家亲眼见到、亲身体验过的,推手是太极拳运动中练体练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只有练好体用结合的功夫,才算真正掌握太极拳。今天推手的教学和比赛已经恢复,但推手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了原来的面貌呢?本来被称为武术双人对练当中最文明、最安全、最符合科学的项目,在很多老拳师的眼中都“走了样”,要想找回前辈们心中所系的那种文明的技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3 师徒传承资源的匮乏与管理部门职责的缺失
首先,在对传人培养这一问题上,师父们的态度和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均认为目前没有好的人选。其实今天的社会对在学习上有所追求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时代,师父们的思想已不再保守,对于想学的徒弟,基本都会认真地给予指导。问题是学习者能否持之以恒?人心浮躁成为吴式太极拳传承人培养上的最大问题。
其次,拳师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管理部门责任缺失。传承人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选人到思想教育、技术训练到行业经验积累,让徒弟一步步逐渐成长为独挡一面的传人,师父是需要花费大量心血的;并且在当今社会,这个过程还需要依托一定的经济和社会资本。师父的单打独斗越来越难以奏效,因此,应借助于国家的力量。陈式太极拳的广泛传播正是借国家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使师父在传人的挑选上,不可避免地考虑对方所拥有的或潜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本。
再次,最优群体的隔绝。由于种种原因,今天的武术界无形中被划分成了专业队、民间和学校3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各自为政。民间拳师最青睐2种人,即专业队的退役运动员和武术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具有练好太极拳的基本身体素质、以武术为职业,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还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如能悉心调教将成为拳种流派发展中的骨干力量,但民间师父能接触到这两类群体的机会不多。
4 师徒制武术文化传承的未来走向
4.1 发挥师徒制武术文化传承机制的作用 武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和发展战略。武术的发展与传统的沿革在反映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同时,也体现了武术人追求理想与妥协现实的心路历程。师徒传承是武术文化传承的制度保证,它以师徒关系为核心,建构了一个武术文化传承的小环境。正是在这样长期的、面对面的教学过程中,武术的技术、礼法、经验、审美标准,甚至是情感与追求得以完整地传递给下一代。这一过程浓缩了人的发展过程,也实现了对武术文化的传承。这些文化是武术的根,其上的千变万化也终是建立于其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上。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传承即是教育。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方式,每一个社会或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内容与方式,文化传承既是一个社会或民族的群体行为,也是该社会或民族的个体行为,民族的文化就是通过这种行为而代代相传;因此,教育过程就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对于武术来说,师徒制是传统的教育方式。这种制度有独特的运行机制,它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依靠人们的文化认同发挥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加深这种认同,以便实现代与代之间武术文化的完整传递。虽然学校教育是现代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但“大师在民间”的现实告诉我们师徒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不可替代的。
4.2 直面师徒制在现代适应中的“不良反应” 中国近1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传统性不断削弱、现代性不断增强的过程,这个过程使社会成员身上或多或少地产生了“边际人”的人格特质[9-10]。这类人既处在传统之中,又置身于传统之外;既跨进了现代的门槛,又未完全投身于现代的怀抱。相应地,他们的行为也受到双重价值系统的支配,渴望现代的刺激,但又不能完全摆脱传统的牵绊。这种矛盾的心态反映在中国社会成员身上则更具悲情的特殊性,因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始是被动的,为了摆脱文化自卑而做出了许多过犹不及的行为,导致了价值观的断裂。
改革开放催生了现代价值观和社会心态的萌生。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掀起了一场“现代化”的学习热潮,人们渴望主动介入而非被动依附经济生活和社会事务,积极从事能够发挥个人才能、提高生存价值的工作,“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成为口头禅。根据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项研究:社会转型期中国人的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化的趋向,代际差异更为明显,隐私权受到尊重,对个性自由的追求愈加宽容,但人们在旧有道德观裂变的同时,并未形成全新而清晰的道德观。在这种社会心态与价值观的影响下,师徒传承在运行中面临着徒弟希望快速学成与武术需要长期坚持积累之间的矛盾,职业和兴趣选择的多样性与传承人需具有专注性之间的矛盾,信息获取便捷与师父权威性之间的矛盾,快速的生活节奏与传承人培养的系统性之间的矛盾,技艺保存与传递的紧迫性和师父顺其自然的态度之间的矛盾等。直面现代性带给武术师徒制传承的这些“不良反应”,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武术运动在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
5 结束语
师徒制在吴式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是主要的传承方式,其作用集中表现为对传承人的培养。吴式太极拳南北2派在各自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传承群体和特色。师徒关系的真正确立有着制度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双重标准,师徒双方的考察内容都可归为品德、技术2个方面,师徒关系从早期对“师道尊严”的看重逐渐转变为今天的师生民主平等思想。拜师仪式是一种通过仪式,它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标志着师徒这一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关系的正式确立;二是使当事人产生强烈的精神感受,具有挑起人情绪的效力。师徒制包括心理和制度2个层面的运行机制:通过社会舆论、习惯养成和教育示范3种教化手段进行心理建构;通过时间、位置2个关键点进行制度保证,从而实现稳固的师徒关系、技术的顺利传递、武德上的自律、对武学的自觉追求以及对门派发展的使命感。师徒制在今天的实践中面临着技术水平、师徒关系、传承人培养等方面的困难,亟待探索与解决。
[1] 李少杰.传统武术拳种社团化管理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16
[2] 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5
[3] 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4
[4]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的知识谱系[J].民俗研究,2003(2):23
[5] 司波博.解释文化:一种自然主义的研究方法[M].牛津:布莱克威尔出版社,1996:74
[6] 赵旭东.论民俗的易感染性[J].民俗研究,2005(2):32
[7] 邢莉.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传承与文化精神[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4
[8] 叶茂.我看师徒制[J].经济论坛,2007(21):54
[9] 王岗,邱丕相.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45
[10] 李培林,李强,马戎.社会学与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4